天啊,好想看大阪大媽和中國大媽battle一下

2021-02-21 新周刊

前陣子,老藝術家的一位朋友去了趟大阪。

雖然她曾在東京大學留學數年,此前對大阪府的各種怪狀也有所了解(不了解的同學可以看看老藝術家寫過的《我凌亂了,日本大阪怎麼那麼像中國》)。

但見慣了關東「大和撫子」的溫柔端莊,下了飛機,面對迎面撞來大阪大媽,我的朋友還是嚇了一跳。她想像中的靠近京都的大阪大媽是這樣:

事實上,來自「日本妖都」的大媽出現在她眼前的是這樣:

燙著比于謙還誇張,如來佛般的染色捲髮,豹紋衣裳,出門以電單車代步,隨身帶著糖果,跟誰都自來熟,說話大嗓門……這樣一群大媽,想不注意都難吧。

△兵庫縣大媽對大阪大媽的印象/Bilibili

日本偽基百科(一個以戲仿維基百科為目的而諷刺、惡搞、幽默、搞笑與娛樂的網絡百科全書),單獨地為大阪歐巴桑設立過一個條目:

大阪歐巴桑,屬大阪歐巴桑族,生活區域是以大阪為中心的關西地方。肉食性,本能的好鬥,猛獸系代表,處於地表生物鏈的頂端。

△大阪歐巴醬組合:成員全部是50歲以上的歐巴桑,身穿豹紋衫行走街頭

雞湯金句裡不是常說嘛:你的氣質裡,藏著讀過的書和走過的路。

仔細想想,大阪大媽們背後,還真是寫滿了大阪的城市氣質呢。

卡通片《蠟筆小新》裡有一集,小新直喇喇地問小姐姐:

「房租一個月多少錢?」

在大多數日本人(特別是東京人)的認知裡,是特別不禮貌的一個問題。

但在大阪,這並不算是一個禁忌。

△京都人對大阪人的吐槽

去大阪旅行時,因為住民宿,我好幾次被房東阿婆問起:在中國,年輕人收入幾何?便當一頓花錢幾許?多少工資花在租房上?

我頓時有一種回到老家的感覺。

因為這個問題,別說東京,就算你在北上廣深也很少有人會這麼問了。

但大阪不一樣啊,這兒可是日本的千年商都

△大阪心齋橋商業街

浸淫多年的商業文化,讓這裡的人對金錢特敏感

在東京買東西殺價是很少發生的,可大阪大媽卻是天生的殺價天才。


別的日本人如果和店家討價還價,會被認為:「你怎麼會這麼沒素養?」

而大阪大媽呢,據說會在超市和陌生人說:「小姑娘,這個罐頭很好吃喲!」然後把罐頭放入人家的購物籃裡。

隨著金錢觀而來的,則是出格的商標文化了。大阪的商店標誌,如下圖:

大阪大媽們的著名商標,就是高飽和度的豹紋服飾了。

問及對豹紋的酷愛,大阪大媽會告訴你,穿豹紋會「感覺變強了,本來心情沉悶也變得情緒高漲。


據說1970年代,大阪天王寺動物園有一隻萌萌的小豹子特別惹人喜愛。

那個時候年輕的少女都喜歡去看它,並且覺得豹紋很可愛。

不過後來,發生了一件悲催的事情:少女長大了,最後變成了大媽。

日本戰國時期誕生過一個詞,叫「傾奇者」,意指穿著、行為、言語、性情奇怪的人,也指經常做出不同於常人的奇怪舉動的人。

集大成者有出雲國的巫女兼舞蹈演員阿國、武將兼茶道大師俳句愛好者太鼓達人前田慶次,他們活躍的舞臺,正是大阪京都一帶。

大阪大媽,可能是現代日本的傾奇者吧。

柏青哥(パチンコ)是什麼呢,就是日本的賭博機,合法的賭博遊戲廳。

柏青哥在大正年間(1910s-1920s)就誕生於大阪了,它原名 Pachinko,又叫「小鋼珠」、「彈子球」

以前,在傳統的日本人觀念裡,去玩柏青哥的老年人大多不是什么正經人。

後來,當年玩柏青哥的年輕人,都老了……


△80歲的日本大媽藤子在玩柏青哥

村上春樹早期的代表作《1973年的彈子球》,說的其實就是這玩意兒。

村上春樹生於1949年,今年70歲。所以……《挪威的森林》裡的直子綠子們,現在是妥妥的大媽無疑了。


△電影《挪威的森林》中的綠子

所以,大阪的大媽們,可勁地懷舊就是了。

我少年時喜歡玩的拳皇、街霸的出品公司SNK、卡普空總部都在大阪,所以到了大阪,我免不了想去搓兩盤。

△今年的優衣庫X街霸聯名,除了30+男人捧場,沒有激起一點水花

然而,在這樣一個街機萎靡的時代裡,想要找到一家街機廳有多麼難。即便是大型的遊戲中心,想要玩地道的街機還得到處找。

柏青哥店卻是滿大街可見,一家通常就要佔據好幾個店面,裡面為數眾多的,都是抽菸的大媽

△MARUHAN(一家主要經營柏青哥店的日本公司)

當年抽菸罵髒話聽披頭四的綠子們,現在都在裡面玩彈珠呢。想到這裡,我不禁有一點悲傷。

日本法律其實是禁止用錢賭博的,於是柏青哥店就鑽了一個法律的空子:

在柏青哥店裡,錢可以換成小鋼珠,但不能換回成錢。小鋼珠只能兌換獎品。獎品包括食品、日用品、電器等等,還可以兌換成內鑲嵌黃金的卡片

柏青哥店附近有兌換所,能把這些塑料殼換成真正的日幣,然後塑料殼又被兌換回柏青哥店。賭博的生態閉環就這麼形成了。


△柏青哥附近的TUC店,也就是用塑料殼換取現金的地方

隨著網際網路的普及和娛樂生活的豐富,越來越多的年輕人不再鍾情於柏青哥,但這種有得玩有得賺的玩意兒,對大阪大媽(此處似乎應該刪去大阪二字)的誘惑,幾乎是致命的。

我看旁邊大阪大媽興致勃勃,都是「左手加彈子,右手轉半球」

而我只能左手右手一個慢動作,右手左手慢動作重播了……

 如果說絲巾是中國大媽的最後倔強,那麼日本大媽離不開的就是糖果了

大媽是糖,甜到哀傷。

據日本某綜藝節目的調查結果,大阪大媽口袋裡裝著糖豆的概率在84%,只要嘴巴寂寞了就會掏出一顆,也喜歡給素不相識的人一起分享

△聽說你的嘴巴很寂寞?

這個數據可能過於誇張。

日本育兒報紙《媽媽業界新聞》「お母さん業界新聞」大阪版編輯部秉著堅持調查的專業精神,直接po出「大阪的大媽們真的都會隨身帶著糖果嗎?」的問題,向大阪居住的112名女性進行了調查。


調查顯示53%,即59人回答「總是隨身帶著糖果」。

去過大阪商業中心道頓堀的的人,一定對這個奔跑者印象有很深刻的印象吧?

這個其實就是糖果食品公司「格力高」的大型霓虹看板。

格力高旗下的百奇百醇百樂滋,你一定吃過其中的一款。

而這塊招牌,寓意著「一顆格力高糖果的熱量剛好是300米跑所需的熱量」。

在別的城市,糖果公司的招牌能成為地標,幾乎是不可能的事。但在大阪,偏偏就這麼魔幻:

從1935年到現在,這塊巨型廣告牌換過六種版本,一直佇立在這裡,為了能讓所有來大阪遊玩的人都瞻仰到,任性的格力高,索性把掛廣告牌的大樓買了下來:

△不同顏色的格力高廣告牌

為什麼大阪會有這樣濃厚的「糖果文化」呢?

原來在江戶時代,大阪就被稱為「天下廚房」了,那時候源源不斷的糖果的原料砂糖湧入大阪

即使到了如今,明治五年創業的「豐下制果」、「UHA味覺糖」、「扇雀糖本鋪」等大阪市內知名的製糖店家也不少,此外許多餐廳、美容店會在收銀臺處擺上糖果。

△UHA味覺糖

大阪人也順理成章地養成了隨身帶糖的習慣。

「吃糖嗎?」在大阪大媽的眼裡,恨不得天天都是萬聖節。


△以大阪大媽形象為包裝的糖果

從身邊來看,「糖果為了讓孩子安靜些」、「遇到別人讓座、指路等等情況經常會給對方糖果」、「為了方便交流」;從遠的來說,糖果也為地震多發的日本提供了應急作用:

去年大阪北部受到了地震、颱風的襲擊,糖果就起到過很大鎮定人心的作用。當時,一位被困在電車裡的大阪大媽就說:「電車這種封閉空間裡,身邊有糖會比較安心。

△地震後的電車站

所以,沒見過漁民出海天人永隔的疼痛,就別嘲笑潮汕姑娘三歲就拜神的前程。

沒有領悟過局部天晴局部下雨局部冒出只蟑螂的痛,就不要嘲笑廣州姑娘正裝配人字拖鞋的style。

沒有體驗過隔著百米深溝能喊話,但見面就得半天時間,就不要嘲笑陝北姑娘大嗓門。

同樣,如果你沒有生長在老齡化嚴峻的國度,就不要嘲笑日本大媽的歐巴桑風情

前不久的G20峰會,大阪大媽們,為了G20又唱又跳,釋放自由

就連新加坡李顯龍總理也為她們背書。

「同日本一樣,新加坡的社會正面臨老齡化。這些『歐巴醬』保持活躍和積極了解時事,絕對值得我們多多學習。」

看看這讓人難忘的特寫

欣賞一下這充滿電力的回眸

模仿一下這妖嬈的扭腰

「中日之間必有一戰!」

作為小區廣場舞隊的C位和唱功擔當,前來找我幫忙用ipad下載眉山老年大學劉小蓉老師廣場舞《愛情騙子》教程的姑媽,瞥了瞥我的電腦屏幕上的以上動圖,如是說道。

然後匆匆下樓練舞去了。

她離去的身影,就像一個戰士。

△中國廣場舞大媽士氣高昂/Tenor

現在,你還敢小看你身邊元氣滿滿的大媽嗎?

老齡化社會的世界是你們的,也是我們的,但歸根結底,是大媽們的。


【今日話題歡迎留言討論】

☟☟☟

大媽戰爭中,你認為中日誰會勝出?



今日作者

微斯人

媒體人,城市暴走族,徒步愛好者

堅信旅行團匆匆瞥過的地方

往往更值得一探

點擊查看九行往期精彩文章

日本大米配醬油,我可以吃五大碗


我服了,德國人也太太太太太摳了吧

我真懷疑,美國一半的沙雕都在佛羅裡達



編輯 | 蟹老闆

排版 | 三號線的肉餅CC

封面圖 | 來源網絡

商務合作請添加:xzk96818

請註明九行+合作事宜 

其他合作請勾搭老藝術家 chujanfung

相關焦點

  • 比中國大媽還要厲害的,當屬大阪大媽.
    大阪大媽,從服飾妝容第一眼就區別於常人。褲子以緊身褲為主,這點和中國大媽的審美有異曲同工之妙與東京大媽本質上不同的是,大阪大媽對錢看的很重。接著,節目組又在大阪和東京街頭放了好幾個龍馬鬼蛇一樣的金屬製品。作為大阪的對照組,東京組愣是放了半天,也沒有一個人上前觀望。
  • 大阪大媽是怎樣的一群人?能和中國大媽匹敵的,只有這群日本大媽?!
    能和中國大媽匹敵的,只有這群日本大媽?!和中國大媽匹敵的日本大媽說起日本大媽,我們腦海中浮現的差不多就是那些穿著和服,保養精緻的家庭主婦們。和積極參與廣場舞的中國大媽比起來,日劇和媒體中的日本中老年女性是賢妻良母和低調優雅的象徵。
  • 日本最強生物--大阪大媽
    回到公司和同事們講了這段奇遇,同事們哈哈大笑,上司跟我說,大阪大媽可是日本史上最強生物啊。原來發糖這事是大阪大媽們的一個習慣。據說大阪的女孩子從上高中開始,每人就會準備一個小糖包,裡面裝的各種糖。上學上班,和閨蜜逛街都會時不時的吃上一塊。
  • 這世上竟有比中國大媽更厲害的物種,叫做「大阪大媽」
    可以說「大阪大媽」是跟「中國大媽」最接近的生物,大阪大媽也是一種特殊的存在,是日本大媽的基因突變,同時也是其他城市的日本人吐槽的對象,搞笑段子手們靈感的來源。大阪歐巴桑極其熱衷於豹紋,問及對豹紋的酷愛,大阪大媽會告訴你,穿豹紋會「感覺變強了,本來心情沉悶也變得情緒高漲。」聽說上世紀70年代的大阪教師還會穿著豹紋去上課。
  • 世上竟有比中國大媽更厲害的人物?維基單獨設立日本「大阪大媽」
    可以說「大阪大媽」是跟「中國大媽」最接近的生物,大阪大媽也是一種特殊的存在,是日本大媽的基因突變,同時也是其他城市的日本人吐槽的對象,搞笑段子手們靈感的來源。大阪歐巴桑極其熱衷於豹紋,問及對豹紋的酷愛,大阪大媽會告訴你,穿豹紋會「感覺變強了,本來心情沉悶也變得情緒高漲。」聽說上世紀70年代的大阪教師還會穿著豹紋去上課。
  • 大阪大媽:上海阿姨和東北大嬸的合體變種
    日本有一個很著名的綜藝節目叫《人類觀察》,這其中最著名的主題就是拿大阪和其他地區作比較,名為觀察實則就是認真的吐槽大阪,可是芬克看了後真是很難不喜歡上直率的大阪人呀。注意,請千萬不要帶上「這要是在中國」的假設,就像芬克前面說的一樣,日本人的偶像包袱重到可怕,如果不能為自己找到足夠的臺階是很難放下面子去拿的,當然大阪就不一樣了。你們能想像在東京街上抱著巨大的、沉重的、金色的裝飾品的日本人嗎,芬克不能想像,甚至生活在東京的人們自己都不能想像。
  • 歐巴醬——萌萌噠大阪大媽偶像團體
    成立初期,「歐巴醬」只參加大阪的一些地方活動,2012年10月,發布了組合的首個單曲「歐巴醬的主題」,視頻點擊突破34萬,逐漸在全日本引起關注。2013年11月,歐巴醬並在大阪的著名景點通天閣舉行了第一張CD「Obareggae」的發售儀式。
  • 中國大媽COS六角星,日本網友COS中國大媽
    前段時間中國大媽又火了一把(我為啥要說又……),原因是她們在外面旅遊的時候,幾個老姐妹一起凹了個六角星的造型,從國內火到了國外。最近,日本一年一度的「大阪日本橋動漫cos遊行」上,出現了6位cos成蜘蛛俠的「好哥們兒」,他們也一起凹了個六角星的造型,有網友吐槽,這是中國大媽COS六角星,日本網友COS中國大媽啊。當初幾位大媽凹六角星的視頻被發到網上之後真的是超級火,國內大家跟著模仿國外也有不少人跟著模仿。
  • 奇譚俱樂部 10 周年,緣子小姐已經成了大阪大媽?
    2015 年 9 月 29 日,緣子小姐終於長成了「大阪大媽」!……不對……其實不是緣子小姐本人,大阪大媽,應該是本系列中全新登場的新人種。奇譚「大阪のおばちゃん Ver.」本次發售的扭蛋共 6 種,每一個都很刺激。和這些「好像會出沒在大阪」的強悍大媽們一比,什麼殺馬特廣場舞女王啥的簡直弱爆了。真的十分優秀呀。
  • 和西門大媽演激情戲,世界欠焦恩俊劉德凱一個奧斯卡影帝!
    罈子也是自掘墳墓,好死不死偏偏好奇心十足地去觀摩了一下這個劇,天啊!看完你就知道,什麼太子妃什麼天雷神劇在這部劇面前都只能跪下。不能一個人瞎,一定要和大家分享一下。這個劇雷點之一除了西門大媽強行裝嫩之外,還相當的瑪麗蘇!這樣說吧,大家小時候有沒有這樣的願望呢:「等我有錢了,我就找一群當年喜歡的帥哥明星或者當紅小鮮肉拍戲,讓他們天天都圍著我轉!
  • 大阪大媽宣傳新歌還不忘diss東京,魔性十足的放克太洗腦了!
    日本有一個叫做オバチャーン的組合,這個組合名字非常直接,中文音譯就是我們熟悉的歐巴桑,也就是大媽的意思這隊"大媽"組合在2011年組成,雖然年紀不小,但歌藝和人氣都不遜於少女偶像,最大亮點就是每個大媽臉上的燦爛笑容,歌詞充滿活力,給人元氣滿滿的正能量。她們曾代言不少活動,包括為大阪警察唱防犯色狼之歌。
  • 日本歐巴桑叫板中國大媽,誰更強?
    在日本大阪出產的名物裡,有一種地球上最接近中國大媽的物種,差不多和章魚小丸子一樣有名。那就是大阪歐!巴!桑!在東京人眼裡,大阪大媽可謂是槽點滿滿,就好比南方人看東北人,渾身都是戲。所以,大阪大媽到底是種什麼樣的生物?
  • 大阪除了章魚燒大阪燒,其實還有一樣名物……
    而在東京人眼裡,大阪大媽更是槽點滿滿,就好比南方人看東北人,渾身都是戲。其實撇開這一點不談,我總結了一下偽基百科的意思,說到底,大阪大媽大概是地球上和中國大媽最接近的物種了……不信你看看這畫風:中國大媽日本網友曾無數次總結過大阪大媽的特徵:1.性格都十分爽朗。2.給人一直充滿活力的印象。3.愛笑,還愛一邊捶腿一邊笑。
  • 韓國妻子和中國大媽
    這天中國大媽在家躺在床上,無聊的嘆著氣,嘴裡嘟囔著無聊啊,給中國的妹妹來個視頻吧,接通後寒暄兩句,和妹妹說想吃中國菜了,小姨說讓素素給你做啊,大媽說他不會,我有空教教她,小姨說你哪天回來了,我給你做好吃的。掛斷電話後躺在床上,想著大肘子豬蹄子美美吃著。
  • 中國大媽簡史
    她們有錢有閒,可以過自己想過的生活,但她們又過於以自我為中心,霸道和張揚,不顧及他人感受。如今,中國大媽已經走出國門,走向世界,名揚四海:早在2013年國際金價大跌時,中國大媽就果斷出手,大戰華爾街,瘋狂買金一戰成名,《華爾街日報》專創了英文單詞「dama」來形容「中國大媽」。
  • 中國大媽已成公害:三分明月夜,二分歸大媽
    可就有幾位勇敢的中國大媽,穿著緊身的錦綸泳衣,在上千人眾目睽睽之下,在小觀魚池裡落落大方地展示一身贅肉,不得不令人佩服。賽琳娜遊船在日本靠岸了,遊客們登上日本國土,或興奮或新奇地東張西望。看到碼頭廣場飄揚著一面膏藥旗,一位中國大媽突然昂聲高唱起「五星紅旗迎風飄揚」,接著又有幾位大媽跟著高聲唱起來,聲音雜亂、尖銳而又刺耳。碼頭上幾位日本警察和碼頭工人各忙各的,倒沒有什麼反映。
  • 中國大媽對電視劇「不挑食」 韓國大媽左右劇情
    在中國電視劇去年的收視榜單上,雖然也有《大丈夫》這樣以老少戀為主角,《鄉村愛情圓舞曲》這樣的農村家庭劇,但《紅高粱》、《勇敢的心》、《一代梟雄》都是帶有戰爭元素的年代大劇,而前幾年的收視榜單上,抗戰劇更是長期佔據頭幾名。國產劇沒有邊拍邊播的模式,電視臺播放什麼劇,大媽們只能看什麼劇,所以中國大媽們的看劇口味很大程度上和電視臺互相影響。
  • 「中國大媽」的高光與落寞
    只要稍有風吹草動,各種標籤便鋪天蓋地席捲而來,諸如「廣場舞大媽」「搶鹽大媽」「炒房大媽」「反恐大媽」等稱謂已是司空見慣。不過總體上看,這些對於中國大媽們形象與角色的構建還是略顯片面,甚至帶有不少娛樂調侃的成分在裡面。為了更精準地鎖定這一群體並深入研究,有必要先來明確中國大媽的人群畫像。
  • 廣場舞大媽「搶街」《這!就是街舞》?
    武英與街舞少年「對戰」  除了她,現場和淡淡街舞團隊battle的大媽還有人稱「中國廣場舞最牛領隊」的李萍,她們都是來自《炫舞未來》的廣場舞明星導師。就是廣場舞」構想終於實現 目測能火  廣場舞與街舞,中老年人與年輕人,這場世紀battle大戰最終掀起一片巨大的聲浪,兩組戰隊在《我們都一樣》鏗鏘的節拍中握手言和。
  • 大爺大媽,我好想打籃球!
    一群打球的年輕人與廣場舞大媽大爺們爭搶地盤,雙方爭執不休,甚至動起手來,最後招來了民警。廣場舞大媽大爺們據理力爭,稱他們幾年來一直在這跳,那這裡自然就該讓他們跳了。具體情況請戳視頻對於這件事,一些名人也做出了評論,籃球愛好者蔣勁夫說出了廣大年輕人的心聲,而韓喬生成功引起了大家的強烈不滿,對此,你怎麼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