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千世界,豐富多彩。 關於美,關於設計,仁者見仁,智者見智。
今天淺談下我對設計的理解看法。 設計,本應天成,遵循自然原始,避免刻意、堆砌。
應該在大自然中感悟到韻律和節奏,從由實體轉向空間,從靜態空間到流體和連續空間,最後達成戲劇性空間,設計的空間充滿著動態方位誘導,透視和生動明朗的創造,動態是創造性地,尋求表現生活在其中人的活動本身。
對於環境因素的重視,對於材料的強調,特別是鋼木、鑽石、混凝土、玻璃的運用,和一系列強烈裝飾感的燈飾與家具的運用。
設計每一個空間都應該根據各自特有的客觀條件,由內到外貫穿於空間的每一個局部,相互關聯成為空間整體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以「順應自然」的理論為基礎,表面材料常用鋼、木、磚、石、混凝土、玻璃,以綠色的自然景物襯託,使人覺得清新、脫俗。善利用材料本色表達建築本身與周圍環境的和諧關係,在建築內部運用垂直空間和天然光線在建築上的反射達到富於光影的效果。立體主義構圖和光影變化,強調面的穿插,講究純淨的建築空間和體量。讓一個個新穎的形象展現在我們的面前:在以直線為主,不時穿插曲線的幾何體中,透過比例優雅的玻璃牆面,清楚地顯現出內部的景象。這些有縱深感的空間與材質原色實牆的交替更迭,產生了某種特殊的韻律感和節奏感。它們不是出自同一構圖因素的多次重複,也不是出自單方面強調水平或垂直感,而是通過某種內在的呼應起作用,使作品充滿了某種藝術的品味,讓人有一種舒適,柔和的感覺,也讓人的心靈得到淨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