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著上篇,繼續給大家講劇啦!好吧,我承認我是追男神去啦!不要揭穿我嘛!
要說霸屏第一部熱播劇當屬《女醫·明妃傳》了。身邊很多妹子是奔著男神霍建華和黃軒去的,再不就是詩詩女神啦!
No,No,No,我們是找茬去了,除了一大批的女神男神粉,「中醫粉」也隨著這部劇無數的中醫「bug"的出現,心甘情願的跳入了這個坑。
很多粉絲都在問:這些中醫招數到底能當真嗎?
下面,小仙女就請劉博給各位小主們聊一聊這部劇裡的中醫知識。
第一位出場的就是我們的「雞糞」君啦!
劇情:第5集中,醫婆在獄中給女犯人治病,將鳥屎+指甲+蚯蚓放進一碗粥裡,給病人灌下去以後立馬見效;同時引出鳥屎入藥治療婦女的帶下病。再看第9集中,允賢缺藥,使用雞糞和地漿水,治療瓦剌武士,藥到病除,被奉為女菩薩,果真如此嗎?
劉博解說:讓雞糞出名的,在於「雞矢醴」,是《內經》中的古方之一,方出《素問•腹中論》:「有病心腹滿,旦食則不能暮食,治之以雞矢醴,一劑知,二劑已」。《本草綱目》作「雞屎醴」: 「治鼓脹,旦食不能暮食,以袋盛半升漬酒,日飲三次,或為末酒服。欲下,則煮酒頓服」 。根據《本草綱目》,雞矢醴是「用臘月幹雞屎白半斤,袋盛,以酒醅一鬥,漬七日。溫服三杯,日三。或為末服二錢亦可」 ;《本草綱目•雞屎白》:「雄雞屎乃有白,臘月收之」;李時珍認為「醴者,一宿初來之酒醅(粗酒)也」。
因此,我們可以看出這個處方的大概。另一種說法,「雞矢醴」為「雞矢藤」所泡成的酒,用來祛風溼,強筋骨的,個人更傾向於前者。
第二位「瘋狗腦」君不甘示弱。
劇情:允賢用了一個方子治好了被瘋狗咬傷的瓦剌郡主,救了大明俘虜幾十號人的性命,不僅是醫術高明,情商也是滿分。允賢這方子,是用瘋狗腦髓塗至傷口後,將土鱉蟲碾碎兌酒服用。待病情好轉後,仍用土鱉蟲碾碎兌酒服用,效果甚好,這不僅治好了病,也得到了瓦剌族的信任。但是這聽起來就讓人覺得難以下咽的方子,能否解決狂犬病這不治之症的難題?
劉博解說:瘋狗腦治療破傷風、狂犬病:和青蒿素出自同一本書,晉代葛洪的《肘後方》,用「以毒攻毒」的方法來治療被同一隻瘋狗咬傷而發病者,被認為是「免疫學」的先驅,但尚有爭議。但這種方法在當時古代中國以及世界,都是值得探索的,畢竟世界上還有許多「相生相剋」的現象,比如說,麻黃髮汗,麻黃根卻是止汗的。
第三位「蚯蚓」君高冷登場(不屑的眼神)。
眼睜睜看著一條蚯蚓攪被拌到了粥裡!wuli允賢都驚呆了好嗎!
這個劇情出現在第5集,劉詩詩扮演的杭允賢被關入大牢,一起被拘役的幾位女囚得了風溫均發熱、咳嗽不止,最嚴重的還大量咳血。俠義心腸的允賢欲救人,卻苦於獄卒刁難,沒辦法配藥。送牢飯的羅大娘原是個醫婆,教她用指甲+蚯蚓+鳥屎救活了重病的女囚……
劉博解說:蚯蚓在中藥學上被稱為「地龍」,也是一種常用中藥,有清熱息風,通絡,平喘,利尿的作用。指甲在中醫學被認為是「筋之餘」,又名「筋退」,來自人體,受「髮膚來自父母」的影響,比較重視。入藥在唐代的《千金要方》中就有記載,認為它有清熱、解毒、化腐、生肌之功效。目前受現代科學影響,認為其包含一定的封建迷信色彩。至於鳥糞能解毒平喘,本人認為大概和雞糞差不多吧。
第四,「祝由術」治病?
劇情:譚允賢大難不死被一戲班所救,戲班中的道士,便用畫符咒語的方式為百姓「治病」,這種「迷信」方法起初受到了譚允賢的質疑,而後此項被稱為「祝由術」的治病方法受到譚允賢的欽佩。這又是怎麼回事呢?
劉博解說:「祝由術」自古就有,《黃帝內經素問"移精變氣論篇第十三》:「黃帝曰:餘聞古之治病,惟其移精變氣,可祝由而已」。在古代,特別是上古時期,由於醫巫不分家,故相當受到重視,唐代王燾《外臺秘要》收載有「祝由科」,說明最遲在唐代祝由已成為中醫體系獨立一科,明代太醫院設醫術十三科:「曰大方脈,曰婦人,曰傷寒,曰瘡瘍,曰針灸,曰眼,曰口齒,曰咽喉,曰接骨,曰金鏃,曰按摩,曰祝由」。但在明代後期,逐漸取消了「按摩、祝由」兩科。現代科學認為「祝由」是一種心理暗示。
第五,「七白膏」(請看上篇詳細解說哦)。
第六,「理血散瘀湯」治療產後淤血?
劇情:
高齡產婦於家夫人小產,允賢為她施針止血之後開出藥方。藥方是這樣寫的:阿膠1兩、黃芪2兩,當歸5錢,紅花1兩,丹皮3錢,乾薑5方,茯苓3錢。熬成理氣散瘀湯,連服七日,主治跌閃小產,血流紫塊。若血崩不止,就再加貫眾炭3錢熬製。
劉博解說:治療產後淤血,惡露不淨,比「理血散瘀湯」更有名的是「生化湯」,現在已經有「生化片」這個中成藥了。
第七,十指放血治中風?
徐侍郎家大擺壽筵,徐太夫人卻因東廠的人闖入而受刺激,突然中風。眾人皆手足無措,唯有允賢用縫衣針施針於手指、耳穴、人中及手指、腳指,放血救人,並開了藥方。
劉博解說:十指指端稱為為「十宣穴」,有清熱開竅醒神的作用,三稜針點刺放血常用於高熱,癲癇,小兒驚風,失眠,昏厥昏迷、休克、中暑、癔病、驚厥等急救。
第八,太一餘糧治水土不服?
劇情:
波羅洲渤泥王國的國王王妃來我大明旅遊,水土不服起不了身,太醫院救治的秘方是用以前從渤泥國運來的一罐泥土。
劉博解說:《神農本草經》列為上品,認為其能治療「咳逆上氣,症瘕血閉漏下,除邪氣,肢節不利。久服耐寒暑不飢,輕身飛行千裡,神仙」;《本草綱目》稱其為「木魚石」;有的學者認為太一餘糧即為禹餘糧之精者,1995年版《中藥學》認為禹餘糧僅能「澀腸止瀉,收斂止血,止帶」,和老祖宗的認識相差甚遠。
至於家鄉土能不能治療水土不服,本人無任何經驗,電視劇中常見之事,可能也是「現代祝由」的一種吧,有興趣的可以試試,不過現在土壤汙染嚴重,各位電視迷們要小心哦。
第九, 鵪鶉湯能治療宮寒?
劇情:
錢皇后宮寒,譚醫生做了鵪鶉湯,加了菟絲子、艾葉、川芎給她喝。這道湯真的能治宮寒嗎?
劉博解說:鵪鶉像鴿子一樣,自古就是以一種滋補禽類出現的,《本草綱目》記載「能補五臟,益中續氣,實筋骨,耐寒暑,消結熱」,《本草求原》:「補土續氣,調肺利水溼」,加之菟絲子、艾葉、川芎等都是溫腎散寒類藥物,一起燉服當然對「宮寒」者有用。但也有很多古籍記載了它的缺點:「不可共豬肉食之,令人多生瘡。四月以後及八月以前鶉肉不可食。(《食療本草》)」;:「食之令人忘(《七卷經》)」;「共豬肉食之,令人生小黑子(《本草拾遺》)」;「不可和菌子食之,令人發痔(《嘉佑本草》);「助肝風(《醫林纂要·藥性》)」等等,看來鵪鶉雖好,也不能亂吃啊。
聽說裡面還有各種各樣的古代中醫治療方法,惹得很多人競相討論是否可靠、可否用於實際使用,場面那叫一個熱火朝天的啊!不過小仙女要說的是:各位小主,在沒確認之前,請不要輕舉妄動好嗎?謹遵醫囑!切不可私自服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