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張貴勇 編輯 | 金雀兒
一些家長和我們聊天:「我家孩子不愛閱讀,他只愛讀漫畫書,怎麼辦?」
哈哈哈!矛盾!
讀漫畫書也是讀,而且是非常享受的閱讀呢!但是很多家長對於孩子讀漫畫這件事存在很多顧慮。一方面任由孩子讀,怕孩子沉迷漫畫影響學習;一方面遏制孩子讀,又怕打擊孩子的閱讀興趣。
那麼,能否放手讓孩子看漫畫書,在當今社會的確是個有爭議的話題。
來聽聽《中國教育報》資深編輯張貴勇會告訴你——漫畫真的不能讀嗎?
一、閱讀路上不能沒有漫畫
和一些父母一樣,我曾經也比較抵制孩子看漫畫,尤其是日本漫畫,雖然知道《七龍珠》《侍魂》《海賊王》《火影忍者》等吸引了一大批青少年,但擔憂其中的暴力、無聊元素影響孩子身心,因此一看見哲哲(我的孩子)捧著漫畫書,我就蹙眉。
所以,當哲哲從同學那裡借來《海賊王》,讓我給他讀的時候,我一開始是拒絕的,後來耐不住小傢伙的央求,就敷衍了事地讀,遠沒有給他讀兒童文學名著那樣的熱忱。
一天下午,哲哲坐在我的腿上,央求我給他讀路飛與「七武海」之一沙鱷克洛克達爾決戰阿拉巴斯坦,以解救薇薇公主的故事。
沒想到,這段故事內容非常精彩,我自己也不知不覺進入劇情。讀到動情處,我和哲哲都有點兒眼眶溼溼的。
那一瞬間,我似乎忽然明白了《海賊王》為何這麼受孩子歡迎。
從那以後,我改變了對漫畫的固有成見,特意選購了一些經典漫畫,除了《海賊王》,還買了《藍精靈》《丁丁歷險記》《高盧英雄歷險記》《雅卡利的神奇歷險》《淘氣包謝得意》《多多的「笑」園生活》《幻想數學大戰》等,偶爾也到報亭裡買幾本《知音漫客》《兒童漫畫》《漫友》《漫客·星期天》等漫畫雜誌,和哲哲一起看。
國內原創漫畫、蘇凝的《拉風兔》笑點雖然有點低,有低級趣味的嫌疑,但哲哲非常喜歡,也許暗合了他的搞怪天性。
讀這些的時候,突然想起,我自己小時候特別喜歡《灌籃高手》,就從網上下載了漫畫版,一邊給他讀,一邊給他講自己當初多麼喜歡櫻木花道和流川楓之間的籃球故事。
之所以不厭其煩地又是網上找,又是問專家,是因為我發現,和看其他種類的圖書一樣,讀漫畫書也要選經典,因為經典歷經時間的沉澱和讀者的檢驗,能在最短的時間內,讓孩子領略精華內容,把握同類書的本質特徵,如同站在高山之巔,有一覽眾山小的意味。
而目前的漫畫書品種尤其多,內容豐富,題材廣泛,光是比較流行的日本漫畫,就不下幾百種。從經典漫畫看起,掌握了看漫畫的方法,熟悉了作者的創作套路,再回頭看其他漫畫,自然有了高下判斷;了解不同國家漫畫的風格後,也更容易抓住看漫畫的門道。
看我也愛上了漫畫,哲哲拿出老師的範兒,經常給我掃盲:「爸爸,讀漫畫前吶,最好保持愉快的心情,因為漫畫都是比較輕鬆有趣的。如果心情不好的時候讀,就不會很快走進漫畫中去。就像一個人陰沉著臉參加一個宴會,屋子裡的人都開開心心的,就你不開心,多尷尬呀……」
「你知道嗎,漫畫就是用最少的文字和圖畫來講故事,圖與圖之間聯繫很緊密的。因此,每幅圖都要仔細看,否則前一張圖沒看懂,就不知道後面在講什麼。而且,看漫畫跟看其他書不一樣,其他書一般照文字讀就行,但不同國家的漫畫閱讀方式不一樣,美國、法國的漫畫一般是從左往右讀的,日本的漫畫一般是從右往左讀的……」
哲哲還指導我,漫畫中有各種形狀的對話框,表達著不一樣的意思。如果是方形、呈放射狀的對話框,常常用於表示人物的內心獨白。雙線對話框是作者的旁白,類似於背景介紹,如故事發生在什麼地點。
漫畫的背景色也有講究,「就像《海賊王》吧,書中的黑色背景往往是夢境,就是在睡覺時夢裡發生的事;灰色背景是回憶過去發生的事,你看烏索普回憶小時候跟小夥伴吹牛時,就是灰色畫的」。
一些父母反對孩子讀漫畫,一個理由是認為漫畫讀多了,會傷害孩子文字閱讀的熱情,只會看圖,不會看字。我問哲哲對這種觀點的看法,他表示反對:「不愛看書的小朋友可以先看漫畫,產生興趣後,再讓小朋友看其他的文字書。 」
我的觀點是,漫畫書雖然在畫面的藝術性、兒童本位和哲理闡述上不如圖畫書,但在空間格局、內容含量、閱讀旨趣等方面,與優秀兒童文學作品有殊途同歸的意思。
不僅不會傷害孩子的閱讀力、閱讀興趣,反而能打開孩子的眼界,豐富他們的觀察力、想像力,明白一個好的故事可以通過另一種方式來表達,並幫助孩子順利完成從讀圖到讀文字的過渡。
孩子的成長路上註定要經歷讀圖的階段。
讀漫畫,就像幼兒從爬到跑之間必須要經過蹣跚步行的階段,只不過有的孩子早,有的孩子晚而已。
一味排斥,只會阻礙孩子成長。
從這種角度看,父母不應反對孩子看漫畫,而應在親子共讀的過程中,和孩子一起欣賞圖畫的妙處,發現圖畫背後的想像力、表現力,品味作者如何用圖來推動情節發展,如何用圖來講故事,並適時對孩子予以價值觀層面的引領。
更重要的一點是,在現實生活中,有一部分孩子患有閱讀障礙症,父母卻不察。
所謂閱讀障礙,是大腦綜合處理視覺和聽覺信息不協調而引起的一種閱讀和拼寫障礙症。它與因智力低下而引起的閱讀障礙症不同,相反很多患者往往智商極高,如湯姆·克魯斯、愛迪生、邱吉爾。
他們在閱讀時,一定要高聲朗讀,無法和常人一樣快速正確閱讀,甚至要比別人多花更多的時間;他們看書時,也容易漏字、加字、念錯字。
對這部分孩子而言,讀圖是一種很好的獲取知識和享受閱讀樂趣的途徑,有助於建立對閱讀的信心。
二、漫畫,求知的一塊跳板
不同的漫畫,風格不同,給孩子的啟發也不同。
漫畫讀多了,品評起每個漫畫家的特點,哲哲說得頭頭是道:
「爸爸,我覺得呀,《淘氣包謝得意》寫的是生活故事,非常幽默,語言和畫面都很好玩。還有,謝得意和我們班的成成同學非常像呢!」「《丁丁歷險記》是偵探類的,比較驚險,也有推理,讀起來很過癮。」「《雅卡利的神奇歷險》是講印第安人的事,有奇幻色彩,有時候感覺就像看我們中國的神話故事。」「《高盧英雄歷險記》的很多情節挺符合歷史事實的,所以也可以當作歷史書來看……」
的確,和文學作品一樣,每個國家的漫畫書都與本國的歷史文化一脈相承,都有各自的特點,如歐美漫畫和日韓漫畫不僅在故事內容和敘事方式上不同,在畫風、構圖、色彩運用等方面也有顯著的區別。
父母引導孩子觀察漫畫書的異同,包括不同作者的特點、不同題材的表現技巧等,都有利於提高孩子的讀圖能力。
1讀行結合,跟著漫畫去旅行
漫畫中的許多景物、內容設計往往不是作者隨意捏造的,而是與現實有著很強的對應性,如《高盧英雄歷險記》裡的古羅馬建築,至今還能在羅馬、巴黎等地看到一些痕跡。巴黎郊區更是有著依照漫畫內容而設計的阿斯特克斯主題公園,比迪士尼樂園還受歡迎。
另外,在《漫畫旅遊中國》、「漫畫世界」系列等書籍中,親子之間也可以在讀圖的過程中,領略世界各國的風景名勝、風土人情以及歷史發展等。
讀完漫畫書,父母不妨帶著孩子到實地走走看看,跟著漫畫去旅行,從知到行,從紙上到路上,對比書中與現實的區別,進而了解漫畫與現實的關係。
假如某一天,父母帶著孩子到了巴黎,還可以到13區去看看,因為那裡有一條勒內·戈西尼大街,沒準能找到《高盧英雄歷險記》和《小淘氣尼古拉》的痕跡呢。
在2017年初我和哲哲去義大利、法國遊玩之前,小傢伙經常問我法國和義大利都有什麼好玩的。於是,我買了《漫畫法國》和《漫畫義大利》兩本書,和小傢伙一起看,學到了不少知識,對此次旅行起了很大幫助。
2讀漫畫,讓孩子對歷史產生濃厚的興趣
除了讀行結合,漫畫書也是引領孩子歷史閱讀的一塊跳板。哲哲在看《高盧英雄歷險記》時,就曾問過我:「爸爸,你說那個被八寶營、阿瓜營包圍的高盧村真的存在嗎?羅馬帝國當時真的很強大嗎?強大到什麼程度呢?那個尤利烏斯·愷撒跟中國打過仗嗎?」
為了激發他的學習興趣,我反問他:「假如羅馬帝國和中國打過仗,你說他會和哪個皇帝打呢?」
小傢伙想了一會兒,回答說:「愷撒統治羅馬帝國的時候是在公元前,當時中國是在三國之前,三國之前中國很亂,估計中國打不過他們。當時中國是哪個皇帝,我就不知道了。」
看小傢伙對歷史感興趣,我就百度「愷撒」關鍵詞,還找來《寫給兒童的中國歷史》等書籍,和他一起了解東漢和帝派甘英出使羅馬帝國的經歷:甘英奉命一路向西出使,雖然沒見到愷撒皇帝本人,但中國與羅馬帝國的文化交往卻一直保留了下來。
後來,小傢伙對愷撒那句「來過,看過,徵服過」的名言及其和埃及豔后結婚的經歷很感興趣,我又鼓勵他查找資料,去了解更多的歷史。
從高盧到愷撒,再到漢和帝、三國,從漫畫到歷史,再到地理、社會等領域,孩子一點點地萌生了學習動力,會逐漸由著興趣的驅使,走向更深入、更高段的自主學習,這對於孩子的未來學習乃至迎接數字時代,都是極其有價值的。
孩子的學習亦不應由大人牽著走,而是孩子帶著問題主動去探究。
就像英國作家克里斯多福·勞埃德曾經苦惱於大女兒不喜歡讀書,但發現她很喜歡企鵝,於是就自己動手寫了「牆書」《地球通史》,引導女兒從企鵝開始,一點點擴大知識面。後來,他的女兒不僅把企鵝知識掌握得滾瓜爛熟,還用心研究南極洲的地理地貌及板塊學說,成了真正的終身讀者。
3調動孩子的積極性,發揮孩子的潛能
很多時候,不是孩子不愛閱讀,而是沒有找到合適的抓手,沒有觸碰到孩子心靈的敏感部位,抑或教育者不了解孩子的最近發展區,而漫畫其實是一塊很好的學習跳板。
在蘇聯教育家維果茨基看來,學生的發展有兩種水平:
一種是學生的現有水平,指獨立活動時所能達到的解決問題的水平;另一種是學生可能的發展水平,即通過教學所獲得的潛力。兩者之間的差異就是最近發展區。老師在教學時,應著眼於學生的最近發展區,為學生提供有難度的內容,調動學生的積極性,發揮其潛能,超越其最近發展區而達到下一發展階段的水平。
將漫畫作為學習跳板,是因為其題材豐富,既有歷史故事、民間傳說,又有家長裡短、遊記探險,甚至有超乎想像的奇異世界,總能讓孩子找到適合自己的題材、內容。
漫畫讀起來亦有一定的挑戰性,當孩子捧起漫畫,需要孩子調動眼、手、腦,發揮自己的觀察力、想像力,才能明白故事的意趣。事實上,漫畫裡主人公誇張的表情、搞笑的動作,以及出人意料的情節,都能為閱讀加分。
就像哲哲看《高盧英雄歷險記》《淘氣包謝得意》時,習慣於從頭到尾一口氣讀完,之後再慢慢重讀,回味細節,並由此向更多學科、更多領域發起探究。
在此過程中,漫畫的價值、閱讀的魅力、學習的樂趣便如水下冰山一般一點點凸顯出來。
三 、給孩子的漫畫書單
1 「淘氣包謝得意」系列
作 者:【法】洛德、果範著
出 版:新疆青少年出版社
推薦指數:★★★★★
內容簡介:
謝得意是一個8歲的法國小學生,跟許多男孩子一樣,他有點兒愛衝動、愛搗蛋,但他的心地其實很善良,心中還有好多美好願望等著去實現。他喜歡一個叫陳的中國女孩,成績單則是他永遠的夢魘……當有不如意發生時,幸好還有外公站在他這邊……
謝得意(Cedric)這個深受孩子喜愛的漫畫形象誕生於1989年,二十多年來,這個小搗蛋鬼已經深入人心,成為一個經典漫畫形象,對所有年齡的讀者都有著巨大的吸引力。
本輯漫畫總12冊,特別適合小學生自主閱讀。
2 「高盧英雄歷險記」系列
作 者:【法】勒內·戈西尼著,【法】阿爾伯特·烏德佐繪
出 版:新星出版社
推薦指數:★★★☆☆
內容簡介:
1959年,勒內·戈西尼(René Goscinny)與阿爾伯特·烏德佐(AlbertUderzo)在一間廉租房裡創作了一篇講述一個高盧小村莊的村民在魔法藥水的幫助下,用智慧和勇氣抗擊羅馬侵略者的漫畫故事。
漫畫背景雖然設在公元前,但內容卻與現代生活息息相關,作者時而借古諷今、針砭時弊,時而調侃名人、戲仿歷史,內容包羅萬象,縱跨千年,遍覽天下,體現了法蘭西民族樂觀、詼諧、浪漫的性格,更向全球讀者宣揚著積極樂觀、勇敢無畏、寬容博愛的精神,使這部漫畫成為法國民族的驕傲,更是全世界寶貴的文化遺產。
3 「丁丁歷險記」系列
作 者:【比利時】埃爾熱編繪
出 版:中國少年兒童出版社
推薦指數:★★★★☆
內容簡介:
書中講述了一個名叫丁丁的年輕記者和他忠實的搭檔——小狗米盧,以及他的夥伴們——阿道克船長、向日葵教授、偵探杜邦兄弟一起週遊世界各地,懲惡揚善,歷險探奇的精彩故事。
丁丁到非洲剛果(當時是比利時的殖民地)旅行,遇到了許多有趣的事情……
4 「雅卡利的神奇歷險」系列
作 者:【瑞士】德裡布、若布繪著
出 版:現代出版社
推薦指數:★★★☆☆
內容簡介:
生活在印第安部落的小男孩雅卡利一心想成為一名受人敬仰的英雄。他受到他的圖騰――神靈巨鷹的指引,為實現自己的夢想而努力。在這片廣袤的森林部落,他結識了許多朋友,認識了大自然中各種各樣的小動物,經歷了許多離奇古怪的事情,故事把人們帶進了美麗的大自然,看到了一群森林中可愛的動物……
相信這套漫畫叢書,不僅能向你進述一個個神奇的歷險故事,還能告訴你什麼是勇氣、友誼和尊重。
5 《父與子全集》(精裝彩色珍藏版)
作 者:【德】埃·奧·普勞恩著
出 版:晨光出版社
推薦指數:★★★★★
內容簡介:
《父與子》是1933-1937年陸續連載於《柏林畫報》上的漫畫作品,戰後才得以集結出版。全書內容取材於作者普勞恩作為父親和兒子的生活點滴,凝聚了父子的濃濃感情。
書中有對於普通生活天馬行空的想像力,有偶獲巨額財富後依舊保持本心的生活觀,有面對困境的樂觀精神和非凡的創造力;而在這所有爆笑捧腹的圖畫背後,則是飽滿到溢出的親情和愛。
6 《藍精靈漫畫經典珍藏版》(全10冊)
作 者:【比利時】貝約著
出 版:接力出版社
推薦指數:★★★★☆
內容簡介:
本系列圖書共分10冊,收錄了大大小小86個經典漫畫故事,在原汁原味地呈現經典漫畫的同時,首次披露漫畫背後鮮為人知的小故事,讓孩子在故事中分辨101個藍精靈的優缺點,學習他們按自己的想法以自己獨到的方式處理事情,在探索中培養自己和諧、完美的個性。
藍精靈對事物的認識過程,可以成為兒童早期寶貴的認知經驗,啟發兒童心智,激發兒童的創造力。
本文出自作者暢銷書《給孩子的童年書》
張貴勇
《中國教育報》資深編輯,新閱讀研究所客座研究員,首都師範大學博士生,《新民晚報》《未來教育家》《中華家教》等報刊雜誌專欄作者。熱愛閱讀,推廣閱讀,著有《讓教育回歸美好生活》《真正的陪伴》《閱讀的旅程》《讀書成就名師》。多年參與中國童書榜、「影響教師的100本書」和國家新聞出版廣電總局「大眾喜愛的50種童書」評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