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臟作為身體中最大的消化腺,它不僅負責代謝以及解毒,而且肝臟還負責分泌膽汁,負責造血儲血,對人體的健康非常重要。
一旦肝臟出現了問題,我們的身體就會相應出現一些症狀表現,比如說如果我們的手和腳出現以下症狀,則說明肝臟出現了損傷,最好檢查一下肝功。
肝不好,看看手和腳,若有3個「徵兆」,可能肝「撐不住」了
手腳出現蜘蛛痣
由於肝臟是我們身體中最大的消化腺,除此之外它還負責著激素的分解,當肝臟受到損傷時,就可能導致肝臟對雌激素的滅活能力降低,體內雌激素增加會誘發小動脈擴張,從而出現典型的表現蜘蛛痣。
其主要出現的部位如面部、頸部、手腳、前胸等。
手腳皮膚變黃
由於膽紅素是通過腸道或肝臟進行代謝分解然後排出體外,一旦肝臟出現問題會導致膽紅素的排洩受阻,從而出現膽紅素在體內淤積,這些膽紅素會通過血液最後在皮膚淤積,從而出現手腳、顏麵皮膚以及鞏膜發黃。
手掌出現「肝掌」表現
肝掌的出現同樣和雌激素的滅活有關,由於肝臟損傷導致雌激素得不到及時的滅活從而導致皮膚小動脈擴張,而出現肝掌表現。
其主要表現為手掌的大魚際以及小魚際處充血變紅,可為紅色斑點也可為紅色斑塊,壓之褪色,解除壓力後恢復。
肝臟損傷,身體還會出現哪些異常表現?
臉色暗沉
如果皮膚變得越來越暗沉、黝黑,臉色越來越差,可能和肝臟異常有關。當肝臟異常時,肝細胞被破壞,其中的鐵元素被釋放出來,從而導致血液中的鐵元素增多,這些鐵元素會隨著血液在皮膚堆積,從而導致面色暗沉發黑。
身體乏力
肝臟作為身體中最大的消化腺,如果出現問題可能會影響食物的消化吸收,從而導致機體所需的能量供應不足,因此可導致疲勞、注意力不集中、頭暈眼花等現象。
食欲不振
肝臟受損還可以引起消化系統症狀,常見的如噁心嘔吐、厭油膩。這一般由於肝臟受損導致分泌的膽汁減少,從而影響了對脂肪的消化吸收。
易出血
當肝臟受損時可導致凝血因子的合成出現障礙,從而導致患者毛細血管豐富的地方易出血,如鼻腔、牙齦等部位出血。
日常生活中如何養好肝?
從飲食入手。一個好的肝臟離不開健康的飲食習慣,想要保證肝臟健康日常生活中要避免食用一些傷肝的食物,如不潔食物、高脂高膽固醇高鹽飲食,這些飲食方式可能導致肝臟感染病毒,誘發肝炎,導致肝臟蓄積脂肪誘,誘發脂肪肝。建議生活中多吃蔬菜水果,蔬菜水果富含維生素對肝臟健康非常有益,多吃穀物粗糧,穀物粗糧中含有豐富的膳食纖維,有利於避免脂肪在肝內沉積。三餐定時定量,儘量做到每餐7~8分飽。遠離黴變食物,黴變食物中所含的黃麴黴素,是強致癌物,能對肝細胞造成嚴重損害。
從運動入手。俗話說生命在於運動,堅持運動能夠提高機體免疫力,而免疫力強了,就降低了肝臟被病菌感染的機率。堅持運動還能夠促進血液循環,提高新陳代謝,促進肝臟的代謝與解毒,運動還有助於燃脂,從而預防脂肪肝的產生。建議每周進行3~5次有氧運動,運動時間不低於35分鐘,根據自己的體質選擇適合自己的運動。
從生活入手。在生活上避免抽菸酗酒,避免長期熬夜,避免負面情緒。除此之外生活中可以多喝水,喝水能夠促進毒素代謝,促進肝臟的代謝與解毒,建議每日飲水量不少於1500毫升,可以分多次少量飲用,飲水時如果能加一些養肝的食材,效果會更佳。
如菊花:菊花具有較好的養肝明目、緩解眼疲勞、清熱解毒的作用。
枸杞:枸杞能夠滋補肝腎,增強抵抗力,促進肝臟代謝與解毒。
金銀花:具有清熱解毒、降肝火、梳理肝氣的作用。
生活中可以用這些食材泡水喝,養肝護肝,降低肝臟病變的機率。
以上就是小編跟大家分享的關於肝臟異常的相關症狀表現,希望能夠引起大家的重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