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1月16日早間,趙忠祥之子趙方在趙忠祥個人社交媒體上發布趙忠祥病逝的消息。
趙方稱,父親在2019年底發現身患癌症,已經擴散。經治療,1月16日7時30分,趙忠祥在京去世,享年78歲。
早上起來刷新聞就看到趙忠祥老人家離世的消息,讓小編的心沉了一下,在這個即將迎來中國人最看重的全家團圓的日子,我們敬重的趙忠祥中央主持人離開我們了。昨日還看到他的合作兼好友倪萍前去病房探望,讓小編不得不接受這個現實。
趙忠祥出生於1942年,河北省邢臺市寧晉縣。他是我國創業時期的電視工作者,是中國第一代電視主持人。在中央電視臺工作40餘年,擔任過新聞、專題、綜藝等各類重要節目的播音與主持工作。
1960年,周恩來總理親自批示從北京百餘所高中萬名應屆畢業生中選中趙忠祥一人進入中央電視臺,他遂成為新中國第一位男播音員。
1960年,趙忠祥18歲時,被派轉播國慶遊行實況,此後,他連續擔任了多次國慶實況轉播解說,均取得圓滿成功。文革中,國慶遊行一度中斷,1984年,他再次任國慶遊行與閱兵式實況轉播的解說。1994年和1999年他在天安門城樓上主持《國慶煙火晚會》實況直播也都圓滿完成任務。
1978年《新聞聯播》作為第一個出鏡播報的播音員,並力主引進提示器。在1979年《新聞聯播》中,趙忠祥第一個使用了提示器播報。
1979年1月,趙忠祥隨鄧小平訪美進行報導,在訪美期間進入白宮專訪卡特,外交部通報美方,「這是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電視臺記者第一次採訪一位美國總統」。
1979年在美國白宮採訪卡特總統
1983年開始曾連續主持春晚近20年,多年來一直為《人與自然》和《動物世界》配音,30年共解說2500部集。
2000年以後,他雖逐漸談出綜藝節目。
自1995年以來,他還出版了《歲月隨想》、《歲月繽紛》、《歲月情緣》、《湖畔絮語》、《詩意年華》、《忠祥書畫》等專著。
他曾在媒體上這樣談及作為主持人的感受,我覺得這個職業真的是一個非常神奇的事兒。在一定程度上來講,主持人當技巧大家都差不多或各有所長,百花齊放的這樣一個過程當中,這個時候的文化層次就是顯現它的功力了。實際就是比完了技巧比文化。比完文化以後,就是一個人品和人格了。其實就是比人格。為什麼有的人在電視屏幕上大家就喜歡他,其實他不一定天天說得甜言蜜語。為什麼有的人就覺得他做得也不錯,觀眾不是很能夠接受他,我覺得這裡頭真的有一個做人的問題。
趙方稱,父親在2019年底感到身體不適,就醫檢查發現身患癌症,已經擴散。為了不影響家人的心情,父親一直樂觀而積極地配合治療。住院期間,母親一直陪伴在身邊,盡心照顧,直到父親安詳離去。
問:對於年輕的主持人來說,是不是應該在實踐中塑造出一個自己的固定形象呢?
答:這個應該說短時間內是可以的,宏觀上是不行的。比如少兒節目的主持人,從目前的感覺上,青春型少兒節目主持人最突出。但我知道,從我上溯三代人都是在孫敬修的故事中成長起來的,所以說,現在就是80歲的老頭都叫孫敬修爺爺。應該說他是典型的少兒節目主持人,對不對?
那麼孫老逝世以後呢,像鞠萍這樣類型,在小孩中以姐姐形象出現,我就問鞠萍,你現在鞠萍姐姐啊,你想當到哪天,是當到奶奶還叫你鞠萍姐姐嗎?因此說她在一段時間裡,或者三年五年,她的定位是做姐姐,孩子頭兒那種,她應該強化這個姐姐的形象,但以後呢?我沒有跟她交換過看法,不知她怎麼想。又比如說楊瀾,可以說她很青春,很清純,反應很靈敏,也很有教養,她現在可以去強化這個形象,但是你畢竟要成熟,要到中年婦女那個階段,那時你還說你很清純?
因此,你應該有階段性的形象塑造。主持人應該有這種追求,但我覺得它沒有一種終極的東西。比如我吧,我從1985年離開新聞播音崗位以後,很多導演根本不用我,人家認為我很呆板,出來就是念新聞稿件。我近年來才算是首選的主持人入選。
還說到《動物世界》這一階段,《動物世界》我從1980年就開始播,但《動物世界》被大家認同喜歡,是它播出10年以後。不是說第一天出現時大家就認可,或者說我的解說風格就被認可,我的解說風格被認可也是10年以後了。開始的時候,我的同行,包括地方臺的,學院派的老師,他們會想你這叫什麼斷句呀,什麼語氣,什麼味兒,這不是邪門歪道嗎?作為播音來講、這實際上是一種異端。那麼,當大家公認了以後,現在呢,也不知道他們是否還這麼想。至少他們不說我這是異端了。但這條路我已經走了差不多8年到10年了,而這個過程當中是很痛苦的,因為沒有人說你好,甚至上課時老師對學生說你可別學他,我成了反面典型。
因為在藝術道路上摸索創一種風格,是很困難的,而且人家會不容你的。一種東西被人認識是要有一個過程的,當然有一下就一舉成名的,但很少,真正的東西要經過考驗,要經過比較長的一個階段。
我們總是要等到失去什麼才懂得他的可貴!
趙忠祥從年輕就開始為中國播音主持業築建一磚一瓦,為中國的特色主義發展發聲,推進了新聞聯播的技術發展。之後轉身《人與自然》和《動物世界》配音,為中國科技傳播知識的種子,相信很多人都有看過這兩個節目,我們的科學與自然,人與動物的認識也是從此開始的。2000年後雖然淡出了觀眾視野,但是他依舊為中國文學奉獻,寫了眾多詩集專著。留給後代子孫。
人的死亡分為三個階段,醫生宣判生理上的死亡,親友弔唁社會關係的消失,存在人們記憶的遺忘。
但是趙忠祥老人家會一直留在我們心中,他的節目和詩集也會流傳下去。我們心裡永遠記得中國第一主持人之一趙忠祥。
願趙忠祥一路走好!趙忠祥家人節哀順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