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與倫敦,一個上世紀三十年年代就被稱為東方巴黎,一個見證了歷史興衰仍然屹立於歐洲之巔。同樣的包容、多面、國際化,雖然相距9223公裡,相似性總讓人們將這兩座城市聯繫在一起。我們找來曾在倫敦生活多年,現居上海的外國同事,他說
「短期內不想回倫敦」
「每次續籤籤證我都努力爭取留在這裡」
他眼中的上海,到底哪些方面比倫敦更好?
這差不多是整個問題的關鍵,在倫敦生活的成本很高。這很難用語言直接概括,不過你可以想像,似乎每條街道都鋪滿了金磚,而你本人必須為每一塊付錢。在倫敦坐地鐵一次單程至少花費25元人民幣,這是個噩夢。
倫敦的計程車司機真的是大寫的偉大。他們要花4年時間來學習,其中包括記住街道、地標和商圈的名字,數量多達25000個,這曾被稱為世界上最有難度的考試之一。當然,這就意味著你要在計程車上好好花一筆,在倫敦坐計程車感覺就像為了買一套帶有車庫的三房公寓而去辦理貸款,至少在上海你跳上一輛計程車的時候還不會這麼想。
在倫敦,由於房價高,幾乎每個人都住在合租房裡。在倫敦,市中心一間合租房的租金每月就得大約8500元人民幣。所以為了從自己的房產中獲取最大收益,房東們就把客廳改造成臥室。這就是說除了廚房和洗手間,你的公共空間是零,廚房往往很小,洗手間又不適合在裡面休閒娛樂。上海房價雖然也不低,但租住環境要好很多。
和其他首都一樣,倫敦也是相對安全的城市。但仍然有些你不想在深夜閒逛的區域,基本上泰晤士河以南的每個地方都有點兒像是個禁區。(我在泰晤士河以南生活了四年之後完好無損,但這不能充分說明問題。)在倫敦最好不要孤身一人深夜從酒吧回家,然而在上海你一定是安全的。
如果未來某一天我回到倫敦,我一定會非常想念包子、川菜和小籠包。英國的大多數「中餐」就是甜甜的黏黏的東西,和我真的來到中國後吃到的任何東西都幾乎不一樣。
唉!英國退歐。曾經柴契爾這個牛奶掠奪者掌權並偷走了兒童的所有牛奶(如果你不懂我在說什麼就查一下),從那以來(我認為)英國退歐就是最壞的事情。住在上海至少可以裝作這沒有發生,就像鴕鳥幼崽將頭扎進沙堆。
在上海有很多機遇留給那些願意努力尋找並把握機遇的人,中國常被比作「拓荒時期的美國西部」。在上海創業需要的資本要相對少一些,並且比在英國要可行得多。你如果想在倫敦開一家酒吧,你必需是一個富有,非常富有,或者有非常、非常、非常富有的投資者。
身為上海的外籍人士,一件最好的事情就是有外國人社群。我們都有兩個共同點,首先,我們都住在上海。第二,我們都打包我們的生活,並做一些瘋狂的事情,比如移居中國。這些共同點把我們凝聚在一起,讓我們的堅強、親情、友誼茁壯成長。
確實我們有時會發牢騷,但更多時候都被上海吸引。或許是在一個星期二陽光透過樹葉照耀在法租界上,或許是在一個周六早上穿過上千人去牛油果阿姨(紅峰副食品商店),或是在一場大雨後和同事一起在洗手間弄乾雙腳。不管是什麼,我們都被上海吸引住了,近期我保證不會去其它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