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人壽保費收入首破6000億 市值居全球上市壽險企業首位

2020-12-24 新浪財經

來源:長江商報

長江商報消息●長江商報記者 徐佳

12月21日,中國人壽(601628.SH、2628.SH)發布公告稱,公司於2020年1月1日至2020年12月20日期間,累計原保險保費收入首次突破人民幣6000億元。

作為國內壽險行業的頂尖公司,國壽在一眾壽險公司中率先突破6000億元保費大關,總保費規模繼續穩居壽險業首位。

根據各家上市險企披露的今年11月份經營數據,平安人壽、太保人壽、新華人壽、中國人壽、太平人壽、人保壽險保費收入分別為270億元、90億元、74億元、203億元、78億元、45億元,同比增-3.43%、-3.54%、-37.34%、-2.87%、15.78%、14.38%。

儘管單月壽險收入同比大多出現下降,但從累計情況來看,今年前11月,上述六家壽險公司分別實現保費收入4338億元、2026億元、1526億元、5862億元、1363億元、904億元,同比增長-3.78%、-1.94%、17.2%、8.29%、2.83%、-4.19%,可以看到國壽截至11月末的保費收入水平已經逼近6000億元大關,且大幅領先同行。

這份成績是國壽「鼎新工程」改革取得顯著成效的最好體現。2019年,國壽啟動「鼎新工程」。在基本完成組織體系重構的基礎上,穩步推進重大改革舉措的落地深化,在銷售、投資等領域進一步推動變革轉型工作。

今年前三季度,國壽共計實現保費收入5435.53億元,同比增長9.4%,實現首年期交保費1060.49億元,同比增長7.1%;續期保費達3686.79億元,同比增長10.1%;短期險保費收入668.82億元,同比增長9.3%。

截至今年11月30日,中國人壽總市值達到1511.1億美元,較2018年末增長94.9%,幾近翻倍,市值重回全球上市壽險企業首位。

在業務價值方面,前三季度,國壽首年期交保費在長險新單保費中的佔比達98.2%,同比提高0.13個百分點,十年期及以上首年期交保費485.6億元,在首年期保費中的佔比為45.79%。報告期內公司新業務價值同比增長2.7%,退保率為0.85%,同比下降0.82個百分點。

在投資端方面,國壽以市場化為方向完善投資管理體系,自改革以來,國壽的市場化受託資產規模增幅達到40%,資產端久期增幅達到1.1年。

截至三季度末,國壽投資資產超過3.88萬億元,較2019年底增長8.5%。報告期內公司實現總投資收益1469.53億元,同比增長9.3%,總投資收益率為5.36%;淨投資收益達1227.23億元,同比增長7.7%,淨投資收益率為4.47%。

視覺中國圖

相關焦點

  • 中國人壽總保費突破6000億元大關!
    綿陽新聞網訊 12月20日,中國人壽壽險年度總保費收入突破6000億元大關,總保費規模穩居國內壽險行業首位。據了解,「十三五」期間,中國人壽總保費連續跨越4000億、5000億、6000億大關,實力不斷提升。
  • 中國人壽總保費突破6000億大關 高質量發展詮釋重振「大邏輯」
    紅網時刻12月22日訊(通訊員 郭萍)2020年12月20日,對中國人壽保險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中國人壽」)而言,是一個值得銘記的日子,終將被記載在其發展「史冊」。這一天,「壽險老大哥」年度總保費收入突破了6000億元大關,總保費規模穩居國內壽險行業首位。
  • 中國人壽2020年度總保費突破6000億元大關
    這一天,「壽險老大哥」2020年度總保費收入突破了6000億元大關,總保費規模穩居國內壽險行業首位。  作為國有控股金融保險企業,中國人壽立足新階段,貫徹新理念,融入新格局,公司發展實現大跨越。「十三五」期間,中國人壽總保費連續跨越4000億元、5000億元、6000億元大關,實力不斷提升。
  • 中國人壽保費突破6000億;中國人保變更法人為羅熹;安聯中國增資12億
    被免職的兩名高管均來自於君康人壽大股東忠旺集團,此次事項與忠旺集團挪用君康人壽保費、違規佔用資金事項有關。對此,忠旺集團發布澄清公告,稱該文內容嚴重失實,公司董事會及管理層穩定,業務運營正常有序,目前已經向監管機構和司法機關報告此事,保留採取進一步法律行動的權利。
  • 上市險企開門紅分歧加劇;平安革命傳統壽險丨保險周報(2.17--2.23)
    ,股吧)620萬股  天安財險1月份原保險保費收入為18.46億元  安聯保險2019年全年營收1424億歐元  瑞士再保險2019年淨收益7.27億美元  安盛天平被罰23萬元  渤海財險:償付能力墊底、全年虧損2.83億  泰康公衛基金正式啟動,計劃總規模不低於1億元  金融壹帳通上市首份財報,收入增長
  • A股5大險企2019年原保費收入2.4萬億 同比增長9.35%
    中國網財經1月19日訊(記者 程宇楠) 近日,五大A股上市險企即中國人壽、中國太保、中國人保、中國平安、新華保險均已發布完成2019年年度保費收入公告。據統計,五家險企2019年合計實現原保費收入2.4萬億元,同比增長9.35%。
  • A股5大上市險企1月保費5284億 增速分化兩大險企下滑
    中國人壽、中國人保、中國平安、中國太保、新華保險今年首月累計實現原保險保費收入5284.35億元,同比增長6.42%。  從保費增速來看,5家上市險企出現分化。中國人壽和新華保險專注壽險業務,以個險為主。兩家公司本次開門紅準備相對充分,分別實現保費收入1935億元和307.05億元,同比增幅分別為22.62%和54.07%。
  • 中國平安遭遇減持,壽險業務負重起跳考驗陸敏
    根據港交所的最新權益披露信息,中國平安H股在3月11日被摩根大通(JPMorgan Chase & Co.)減持4887.35萬股,持股比例從16.21%降至15.55%。同時根據Wind統計,由於全球市場動蕩,本月初至3月19日,北上資金淨賣出中國平安A股超過60億元,僅次於貴州茅臺。
  • 再創佳績 中國人壽榮獲「最佳投資者關係上市公司」獎
    經過前期網絡投票、組委會審定和專家評審,中國人壽保險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中國人壽」)榮獲「最佳投資者關係上市公司」獎。十年來,金紫荊獎已發展成為中國資本市場服務兩地上市企業及高管的規模大、規格高、公信力強的專業性評選活動,對提升中國上市公司的國際地位與形象,促進香港與內地經濟的合作及發展,發揮了積極作用。此次頒獎禮共頒出13個獎項,70餘家上市公司獲獎。  此次獲獎是對中國人壽市值經營與投資者關係工作的又一肯定與鼓勵。
  • 國壽總保費突破6000億大關 高質量發展詮釋重振「大邏輯」
    中新網12月22日電 2020年12月20日,對中國人壽保險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中國人壽」)而言,是一個值得銘記的日子,終將被記載在其發展「史冊」。這一天,「壽險老大哥」年度總保費收入突破了6000億元大關,總保費規模穩居國內壽險行業首位。
  • 中國人壽推出國壽福終身壽險(慶典版)保險產品組合
    河北新聞網訊(通訊員劉輝)以客戶為中心、以市場為導向,中國人壽保險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中國人壽」)立足廣大人民群眾日益多元化的保險保障需求,於近期在原「國壽福」系列產品基礎上,創新推出了國壽福終身壽險(慶典版)保險產品組合。
  • 中國內地城市上市公司總市值排行榜(2020)
    數據顯示中國內地上市公司總市值2020年底達到116萬億,較2019年底大增近29萬億,北深滬杭廣五強格局穩定,北京以27.18萬億穩居首位;深圳16.36萬億位居次席;上海12.42萬億坐穩第三位。同時民營經濟在城市經濟發展中起到了舉足輕重的作用。
  • 泰康33億受讓陽光城13.53%股份;臺灣壽險投保率249%人均2.5張保單
    今日數據   2018年臺灣壽險投保率249%,人均擁有2.5張保單   2018年臺灣在保費總收入、保險密度、保險深度皆可排進全球前10名。其保費總收入為1219億美元,名列全球第10名。保險密度15.5萬億元新臺幣,排名全球第6;保險深度全球第一,達20.88%。其中,壽險的保險密度為14.8萬億元,產險則僅為7021億元,同時,壽險的投保率為249%,相當於平均每人擁有2.5張保單。
  • 深蹲起跳:中國平安(02318)的壽險改革
    沒有不難的改革,平安的壽險改革也是如此。8月27日晚,中國平安(02318)公布了2020年中期報告,總體符合各方預期。具體看,銀行及金融科技板塊保持較好增長態勢,保險板塊承壓,特別是壽險業務受多方因素影響較大。壽險業務是中國平安的核心以及利潤主要來源,但2020年以來,平安壽險業務保費增速放緩,前7個月保費收入累計同比為-5.07%。
  • 帶領平安健康爆發增長的楊崢,能否讓平安人壽超越中國人壽?
    值得注意的是,馬明哲在今年中報致辭中提出,「我是平安壽險改革領導小組的組長,我們的目標,不僅是要成為規模最大的人壽保險公司,更要成為市場的龍頭、行業的標杆、客戶的首選,打造全球領先的人壽保險公司。」 在此背景下,楊崢一人擔任公司三個重要職務,顯然被馬明哲賦予了極高的期望。問題的關鍵在於,他能否帶領平安人壽超越中國人壽?
  • 新保險合同準則將擠出壽險保費收入「水分」 資產負債匹配升級
    對於新保險合同實施後可能產生的影響,某大型保險公司人士表示,新保險合同準則將擠出保險公司特別是壽險公司收入的「水分」,對淨利潤和淨資產等財務狀況和經營成果的影響相對有限。  究其原因,新保險合同準則要求保費收入分期確認並剔除投資成分,將導致保險公司特別是壽險公司的收入出現較大幅度下降,但可以更真實地反映保險公司的實際收入水平。
  • 招商仁和人壽去年虧逾4億 招商銀行貢獻超六成保費
    招商仁和人壽將如何利用股東資源,走出一條差異化發展路徑?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注意到,招商仁和人壽披露的關聯方數據顯示,2018年招商銀行及關聯方代理保費收入約為12.8億元,佔公司原保費收入的六成以上,招商局集團旗下的招商銀行是其率先利用的資源。年報還顯示,在公司2018年銷售前五的產品中,前四款均主要在銀保渠道銷售。
  • 平安人壽副董事長毛偉標離職,已加盟京東負責壽險相關業務
    平安人壽最年輕的高管離職。 11月9日,澎湃新聞了解到,現年39歲的平安人壽副董事長毛偉標已於近期離職,加盟京東集團,負責壽險相關業務。平安人壽2020年三季度償付能力報告中也已刪去毛偉標的簡歷。毛偉標為京東集團高管崗,隸屬京東CHO體系。
  • 地產系股東入駐後擬更名福家人壽 和諧健康或得壽險牌照
    自2012年起,該公司便主打萬能險,2016年原保費收入高達1070.3億元,同比增長247.44%,其中萬能險收入接近800億元,同比增長超170%。快速飆升的保費規模,也令和諧健康成為安邦集團重要的資金來源渠道。但激進的發展方式也註定了其輝煌只是曇花一現,2017年原保監會下發「134號」文,對中短存續期產品進行嚴格規定,限制快速返還產品的大量銷售。
  • 12.16丨前11月人身險保費同比增長7.4%;英傑華出售香港和越南業務
    (和訊網)   中國太保再度合作中國排協   12月15日,由中華全國體育基金會和中國排球協會共同發起的中國排球發展基金在廣東江門成立,中國太保向排球發展基金注資50萬元,成為「中國排球發展基金合作企業」。這是自2018年,中國太保與中國女排首次結成戰略合作夥伴後,雙方的第二次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