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要想健康的成長,離不開良好的家庭教育,我們常說父母是孩子的引路人,更是家庭教育的執行者,所以就必須要做到稱職才行。
很多家長在說到教育孩子時,總會感覺到自己無法進行,認為孩子本身就是一個叛逆、任性、不懂事的人,必須要嚴加的管束,但事實真的和家長們想像那樣嗎?真的只需要強制教育?
姜文曾說:「我女兒是全世界最漂亮的女孩。」
作為演員的姜文,演技自不必多說,在別人看來,他的一生都混的順風順水,可事實上不如意的地方也有很多,比如情感這條路就走的不太順暢。
姜文的第一任妻子娶得是位法國人,結婚後妻子生下了一個混血女兒,叫姜一郎,小姑娘出生後氣質和顏值都稱得上是超凡脫俗。自從和妻子離婚以後,姜文和女兒的關係也就變得緊張了起來。
有一次採訪時,姜文曾說:「我和女兒的關係,現在並不是很好,經常沒有什麼共同語言,我話說的多了,女兒就嫌煩了,所以就很難進行交流!」
不過說歸說,但姜文並沒有就此放棄,他不斷地尋找和女兒的共同愛好,找到話題點來切入。在他的心中,女兒始終是自己的驕傲,儘管現在有些隔閡,但他始終相信都會隨著自己的努力一一化解的。
姜文還曾說:「我女兒是世界上最漂亮的女孩。」這話第一眼看上去像是在開玩笑,不過看到姜文女兒的照片後,網友紛紛評論:這顏值不服不行。
如今很多家庭都面臨著,只要孩子不說,我就不過問的思想,為了一點小事沒必要大動幹戈,不然很可能會使關係更加僵化,本來就水深火熱的狀況,變得更加無法自拔,只好順其自然。但如果這樣一直放任不管,它就會變好嗎?
其實,選擇不和孩子硬碰硬是正確,但並不是說我們就無所作為,如果父母肯多花些時間來引導孩子,相信現狀會有所改變的,畢竟父母的眼界和格局提升了,做好表率作用,孩子也會受其感染,朝著我們希望的方向成長。
一般來說在父母身上,都會有一些特質會影響或者遺傳給孩子
1,形象
我們都知道父母的基因會遺傳給孩子,很多優秀的行為和形象也會得到體現。有的孩子繼承了爸爸媽媽的優點,也有的孩子雖然小時候看不出什麼,但長大了就會發現這些隱形基因也就慢慢地凸顯了出來,父母曾表露出的形象也會在孩子身上慢慢發生。
2,習慣
我們每個人都有一些習慣,這些習慣因為比較小很難自我發現,但是親人們卻能很好地認識到。孩子和父母生活的久了,也會受到父母的感染,養成一些父母的習慣。
比如,像吃飯的姿勢、走路的方式,在不知不覺中孩子就發生了改變,就連說話的語氣也如出一轍。
3,為人處世
一個好的家庭環境,才會讓孩子成長的更加全面,提升他的眼界和格局,不會為了一件小事而斤斤計較,擁有良好的為人處世的方式,這樣的話他所展現出來的一面,就和別的孩子大不相同。
同樣這和父母的引導是分不開的,所以父母會潛移默化地影響孩子,大環境非常重要。
其實,親子關係更應該是亦師亦友,而不是上下級的關係,父母帶著孩子開闊眼界、體驗新鮮事物、增長自信心,才會有更好的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