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農村,老話「屋後水、門前墳」,並非迷信謬論,其間大有深意!

2020-12-24 農田紀

生活在農村,立夏節氣到了,村裡很多老人少不了要談論立夏節氣的俗語。而是否降雨也成為大家討論的焦點,俗語有「立夏落雨年必豐,立夏無雨旱當空」,意思是說在北方冬小麥種植的地區,立夏節氣前後是冬小麥生長最為關鍵的時節,此時小麥處於灌漿期,對於突然水分的要求很高,一旦澆灌不及時,很容易影響小麥的產量,而在澆灌不便的地方,立夏前後的降水也成了豐收的保障!好在,立夏當日,一股降水來襲,這也預示著今年糧食的大豐收!

當日,節氣的俗語在農村流傳,源於其富有科學實踐性,而在農村還有許多的俗語流傳!比如說,在農村蓋房時講究「門朝南,子不寒;門朝北,活受罪」。也有關於房屋朝向是俗語,尤其是「屋後水、門前墳,家敗人亡子不歸」,很多人認為這是民間的迷信謬論,其實,仔細體會一下,其間也大有深意!

此句俗語「屋後水、門前墳」,描繪的是房屋的位置,為得是提醒鄉親,蓋屋時要進行規避!含義是,蓋屋選擇方位時,儘量避免大門正對墳地,蓋房不要建造在河流旁邊!

一方面,在農村墳地給人的感覺是,晦澀以及恐怖的,尤其是在夜深之時,倘若獨自回家,會對居住的居民心裡帶來壓抑的感覺,久而久之,影響人的精神面貌。

另一方面,對於「屋後水」的理解,自古以來,人們習慣「前有照,後有靠」,這也更加的心安。而屋後有水,很容易危機房屋的基礎,在古代由於木結構的建築,基礎在水流的衝刷下,很容易出現安全問題,自然影響家人居住的安全性!

以此來看,結合古代生產力相對落後,房屋建造以木結構為主的環境下,在人們知識能力有限,對於「鬼神崇拜」下的古代,這兩句俗語還是有道理的!那麼,隨著社會生產力的發展,這句俗語還有道理嗎?

在筆者看來,現實生活下的農村,很多俗語早已成為了「笑談」,在房屋建造中也逐步以混凝土以及磚石結構代替了木結構建造,這句俗語的「約束性」也就更加的微小了!然而,即便如此,「屋後水、門前墳」也涉及到家中孩子的安全問題。畢竟,對於孩子來說,天性喜水,倘若生活在四周有水流的地方,對於孩子的健康成長也是一種威脅,因此,這句俗語還是大有深意的!

在農村,老話「屋後水、門前墳」,並非迷信謬論,其間大有深意!對此,大家是如何看待的呢?以上為筆者個人觀點。

相關焦點

  • 農村俗語「門前老墳住千年,屋後水坑早搬家」啥意思?老話在理嗎
    自古以來農民對蓋房子這件事情就特別重視,因為一座房子的蓋成不僅要花費一家人大半生的心血和精力,房子寄託了全家人的希望,所以人們在蓋房子時,從選址到建成,處處有很多講究,比如今天要說到的俗語就是關於房子選址的禁忌:門前老墳住千年,屋後有水早搬家,這句俗語是什麼意思呢?老話還在理嗎?
  • 農村俗語「門前墳,屋後水,家衰財敗」,古人經驗之談,值得深究
    其實在人的一生中,有很多個奮鬥目標,房子,車子,以及對象。但是不管在農村還是在城市,房子都是大多數人奮鬥的對象。城裡人有錢了想買商品房,農村人有錢了,同樣想買地建房。但是在農村建房,講究可多了去了。農村蓋房是一件大事,正如大多數所說,人的一生蓋房的次數也不會太多,所以一定要慎重。
  • 俗語:「門前老墳住千年,屋後有水早搬家」,為啥這樣說呢?
    導讀:俗語:「門前老墳住千年,屋後有水早搬家」,為啥這樣說呢?在農村一直有很多的俗語俗語:「門前老墳住千年,屋後有水早搬家」,為啥這樣說呢?被流傳多年。這些俗語歷經多年一直流傳到現在,也側面的說明其中是有一定的道理存在的。這些俗語可謂是無所不至,不論是一些平時不注意的細微事物,還是一些人生哲理,俗語都有很多細緻入微的描述。其中關於農村宅基和房屋的俗語不在少數,這也很少衣食住行不可缺少的元素下,俗語自然而然的數量就會多了起來。有的關於房屋的俗語老話隨著時間的流逝確實變得可有可無,但也有很多的房屋俗語直到現在,依然被大家津津樂道。
  • 俗語「門前墳,屋後水」,下半句才是精華所在,生活中要多多留意
    比如這句俗語「門前墳,屋後水」,它看上去充滿了封建迷信色彩,但是我們仔細研究其中的深意,就會由衷的佩服老祖宗的智慧,那麼這句俗語到底是什麼意思?所謂「門前墳,屋後水」,是老祖宗告誡我們:在給自己建造房子的時候,不要選擇門前有墳的地方,更要避開屋後有河流的地方。
  • 俗語「門前墳,屋後水」,啥意思?老祖宗的智慧之談,不妨看看
    悠悠上千年,老祖宗留下了許多經典的文化,俗語就是其中一種,俗語是民間集體創造廣為口傳言簡意賅,並較為定型的藝術語句,是民眾豐富智慧和普遍經驗的規律性總結,今天給大家帶來這樣一句老話「門前墳,屋後水」,什麼意思呢?
  • 「門前墳,屋後水,家敗人亡子不歸」,如何理解?先輩人的忠告
    有很多關乎於選址的俗語,也逐漸流傳。 例如這句俗語:「門前墳,屋後水,家敗人亡子不歸」。這句俗語的大概意思就是說,蓋房子選址很重要,門前不能見墳墓,屋後不能近河流。否則會造成人與自然的不和諧現象,甚至於會影響到居住者的身體健康。為什麼會這樣說呢,當然也不是危言聳聽、空穴來風。我們仔細深究會發現也有一定的道理。
  • 農村俗語「門前不栽竹,屋後不種樹」,這是為何呢?有道理嗎?
    導讀:農村俗語「門前不栽竹,屋後不種樹」,這是為何呢?有道理嗎?農村的很多俗語和老話,之所以能夠流傳至今,也是由於其中蘊含著一定的道理。有的俗語直到現在依然發揮著很重要的作用,所以也被叫做十句俗語九句真。
  • 俗語「門前墳,屋後水」,什麼意思?其實後半句才是重點
    不知道大家聽過這樣一句俗語沒有「門前墳,屋後水」,什麼意思?這句俗語從字面上來看,就是說在給自己建造房子的時候,不要選擇門前有墳的地方,更要避開屋後有河流的地方。老祖宗為何要這樣說呢?接下來我們就一起來看看。先說說「門前墳「,在建房的時候,很多人都不會選擇修在墳地。
  • 民間俗語:「門前墳,房後水,家敗人散子不歸」,啥意思?
    由於古代科技落後,俗語中難免有封建迷信的嫌疑,但仔細分析下來,並不都是迷信,比如咱們要講的這句俗語:「門前墳,房後水,家敗人散子不歸。」是啥意思呢?從字面意思理解,「門前墳,房後水,家敗人散子不歸」是說,門前有墳地,房屋後面後水流,這種房子屬於風水很差的,容易家破人亡、妻離子散。聽起來著實讓人費解,甚至覺得有些可笑,難道風水的影響就有那麼大嗎?
  • 俗語:門前老墳住千年,屋後水坑早搬家,啥意思?有道理嗎?
    正是基於以上兩點,以前人們修建房屋的時候才會依山水來建,既能方便出行,也能保證安全。以上講的是以前農村住宅選址基本原則,但隨著時代發展,農村地區修建住宅原則發生了很大變化。人們給房屋選址會遵循交通優先的原則,基本不會選擇在靠山水地區,會有極大隱患。
  • 農村俗語「門前不栽樹,屋後不開窗」是啥意思?老話還在理嗎?
    在農村流傳著很多朗朗上口的俗語,這些俗語都是老一輩的人們在生活和勞作中總結出來的經驗和教訓。俗語的覆蓋面很廣,其中有很多俗語是和我們居住的房屋和環境有關係,比如今天要說到的俗語「門前不栽樹,屋後不開窗」,這句俗語是什麼意思呢?老祖宗的話還在理嗎?
  • 農村俗語「門前不栽樹,屋後不開窗」,啥意思?老農:經驗之談!
    大家都知道農村裡在建房子的時候,一般都會專門找風水大師過來幫忙查看地基選址,以求家宅平安,人畜兩旺。而且在蓋房子的時候,也還有一些古老的規矩和習俗,是需要遵從的,否則的話對家宅不利。過去農村老人經常說「門前不栽樹,屋後不開窗」,這句話是經驗之談還是封建迷信呢?
  • 俗語真的有用嗎?「門前墳,房後水」,聽了大家都點頭
    俗語真的有用嗎?「門前墳,房後水」,聽了大家都點頭提到「門前墳,房後水」這句俗語,可能很多人會感覺陌生,但實際上我們在選擇居家環境時都會默認這條規律,所以雖然「門前墳,房後水」這句話是從古代流傳下來的,可是對於現代人來說依然有用。
  • 「墳後不見藤纏樹,墳前不栽桃花木」是一句農村老話,有道理嗎?
    一、墳後不見藤纏樹「藤纏樹」在農村的山坡上很常見,只要走進荒坡荒山,隨處就可以看到很多藤狀的植物纏繞在樹枝上生長,看到這種現象,我一般都會想起電影《劉三姐》裡的一句歌詞「世上只有藤纏樹,那有樹纏藤」呢。
  • 農村俗語「門前有水是寶地,開門見山是廟堂」啥意思?
    農村人自己用去十幾年甚至半生的勤儉節約積攢下來的錢財,去建造自己心愛的住房,是多麼的不容易啊。因此,他們在建造住房的時候,非常講究,必須選擇一個農村非常好的風水寶地。於是,就為此農村便產生了許許多多的老話和俗語,如「門前有水是寶地,開門見山是廟堂」,就是其中之一。
  • 老祖宗智慧:「屋後有水,開門見墳」,其實後半句才是精華
    那麼俗語「屋後有水,開門見墳,家敗子不歸」到底有沒有道理呢?如果屋子建立在這樣的環境下,是否真的會帶來嚴重的後果呢?屋後有水這個從字面上就能理解其意思,房子後面不能有水。房子長期處於潮溼的環境下,那麼就會被腐蝕,如果房子周圍有水的話,那麼房子地基就一直被衝刷,嚴重的還有可能會發生崩塌,造成傷亡。所以以前人們認為房子不應該建立在離水太近的地方,一來可能會發生房子崩塌的危險,二來防止有人不慎掉進水裡造成悲劇,特別是家裡有老人與小朋友的家庭,更要慎之又慎。
  • 農村俗語「不看家中寶,只看門前草」是啥意思?我覺得有很強的哲理
    這從另一個側面,也折射出這種人的德行還是缺乏應有的水平,這就應了農村的一句老話,叫做「全壺水不響,半壺響叮噹」。今天我要說的不是這句農村老話,而是另外一條農村俗語,那就是「不看家中寶,只看門前草」,我認為這條俗語就是對上述那種喜歡顯擺的農村人最好的註腳!為什麼這樣說呢?
  • 農村老話講「正月打雷墳堆堆,二月打雷谷堆堆」,是什麼原因?
    正是農曆和一月和二月交接的日子裡,按說不應該出現打雷的現象,對此村裡的老人講,「正月打雷墳堆堆,二月打雷谷堆堆」,今年的年頭不好呀,應該多做一些準備。那么正月打雷和二月打雷到底意味著什麼呢?在過去,人們對於閃電有著盲目的崇拜,若不是正常的時節打雷,總以為有著什麼不好的事情發生。正月裡打雷預示著和節氣不符合,很容易影響莊稼的生長。
  • 農村俗語:「前後左右『水射墳』,家無人丁絕後人」,是啥意思?
    前兩天上網,看到這麼一句農村俗語:「前後左右『水射墳』,家無人丁絕後人」。當我看到這句農村俗語後,仔仔細細揣摩了好半天,但還是沒有揣摩出這句俗語的意思來,於是,便向一位老農請教,老農告訴我說,這句俗語的意思是這樣的:所謂的「前後左右『水射墳』」也就是指墳墓的四周都有水流衝著墳墓而來,按照迷信的角度來講,這樣的墳墓家中是沒有後人的,是會出現絕戶的現象的。其實,這種迷信的說法是在故弄玄虛,是在唬人的。
  • 俗語講門前不栽竹,又有老話說寧可食無肉,不可居無竹,該信哪個
    農村流傳著一句叫,門前不栽竹,但也有一句與竹有關的話語,叫寧可食無肉,不可居無竹。有人覺得,為何會有這麼矛盾的話在流傳呢?其實兩種意思不同的農村老話,是兩種不同文化的碰撞,或者說是陽光白雪與下裡巴人不同的觀點,具體是什麼意思?下面我來給大家講解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