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次開篇,我們先不說格蕾。
前幾日參加閨蜜婚禮,見到一個熟人J先生,當年J先生曾因不婚,與相戀近十年的女友分手。
J先生的前女友覺得自己始終也等不到他願意娶自己的一天,便帶著青春的遺憾與他分手。
在我看來,不婚主義是個人的人生觀與價值觀,並沒有什麼值得譴責的,是一件如同「今天中午我就想吃宮保雞丁蓋飯」一樣普通的個人選擇。但由於牽扯另一位,若是明知對方想要走入婚姻殿堂,自己不婚還拖累人家十年,便是有點不大厚道。
最令我不能理解的是,當年問起J先生為什麼不願結婚,他的回答可算「奇葩」。他說不結婚便能享受戀愛一切的美好,而不用承擔生活的柴米油鹽,令人花前月下浪漫纏綿,過後各回各家,各找各媽。不用擔心家務紛爭,也不用擔心經濟分配,更不用面對每個都市男人都頭疼的「丈母娘房地產剛性需求」,這樣的生活,誰想放棄?
這樣的回答實在令我無語。而這次再見,J先生確實帶著自己新婚的妻子來赴宴,妻子溫婉美麗,據說是相識甚短就領證結婚,我們都好奇是如何一位奇女子拿下了J先生。
我問他,怎麼結的那麼急,都不通知大家一聲,我們也沒來得及祝賀。
J先生抓抓頭,看著自己新婚嬌妻,嘆了口氣笑了笑說,歲數大了,再不結不行了,不想你們年輕人,還有好多機會和時間。
「歲數大了,再不結不行了」
這是我聽到的最荒誕的結婚理由、但也是最普遍的。當然更可氣的版本還有「我玩夠了,覺得該定下來了,這個女孩很適合結婚」。曾有一位網友把這句話精準的對這句話回應道「我可以這樣理解你的意思麼:我不值得你轟轟烈烈地戀愛,就值你玩兒累了一娶了之?」
我想聽到這些話的時候我一定沒來得及作出禮貌的虛偽的表情,於是對方表示「可以理解你現在的不認同,但是總有一天你會明白的」
從十八九歲就有人跟我講這些話,可到了現在,我還是不明白,我不知道有天我會不會步入那樣的一個階段,但目前的我還不想。
《實習醫生格蕾》裡,Yang嫁給非常愛她的外科主任,她的丈夫渴望家庭,想要一個孩子,但Yang堅決丁克。丈夫太愛她不想失去她,最終也同意。
可Yang提出離婚。
真的是太作了,你還想怎麼樣呢。
離婚的那一段,她只問了丈夫一句話:Owen,am I enough? Can you feel pure joy and content with just me?
只是我就足夠了麼?同我在一起你就能獲得純粹的快樂與所有的滿足麼?
而這個問題,就是這部劇裡面,所有人的核心愛情婚姻觀。
你為什麼結婚?為什麼戀愛?
格蕾的母親醉心工作與外遇,絲毫不在意自己的行為給年幼的格蕾造成過多大的陰影,很小的她曾目睹母親自殺未遂,也跟著母親逃避生活四處漂泊,到最後,她長成了一個極度缺乏安全感且擰巴的人。
來到西雅圖的第一天,她酒吧買醉同Derek一夜情,實習生活第一天開始卻發現Derek是她的上司。然後她開始逃避,不願把激情更進一步。其實Grey內心,是抗拒長久的感情關係。
在她終於鼓起勇氣直面和Derek之間無法否認的火花時,Derek的妻子卻突然出現在醫院裡。Grey崩潰了,再度縮回自己的殼裡。直到她知道,原來Derek不是出軌的渣男,是他的妻子同他最好的朋友劈腿,被Derek捉姦在床,提出離婚。
我記得有一幕,Derek在妻子的不斷努力下,想要回到她的身邊,而Grey也遇到了非常成熟愛她的獸醫男友,看似有了大團圓的結局。在醫院的舞會上,他們同各自的舞伴跳舞,卻越過肩頭看著對方的眼睛。Grey承受不住逃開,Derek緊跟其後,Grey質問他,我遇到最合適我的男人,他想要和我有一個未來,這個人對於我來說很完美,你為什麼要來破壞,不要再用那種眼神盯著我看,不要再那樣看著我。
Derek說,我以為我願意那樣盯著你麼,我願意付出一切來換取將自己的眼神從你身上移開,但我做不到。
這就是愛了。
在經過了很多很多狗血的故事和糾結後,他們結婚了,因為把自己籌劃好的婚禮轉送給病危的朋友,因為太忙沒時間登記註冊,他們在更衣室裡,在一方便利貼上寫下了彼此的結婚誓言。他們覺得婚禮中最重要的環節是給出彼此的誓言,那不是賓客面前的一場表白,而是鄭重地對彼此許下承諾,並且用一生去遵守踐行。
他們的相處因為Grey 的性格,因為Derek的驕傲,遭遇過很多的問題,他們不停的爭吵、冷戰,但始終沒有離開過彼此。
我們不能把握生活出給我們什麼樣的難題,我們也不能確定是不是真的撐的過去。但我相信,相愛的人,是一定有勇氣攜手度過的,當你對生活失去信心的時候,愛,總是最後剩下的那一點火苗。
在最後一季,Derek到華盛頓參與總統牽頭的科研項目,他離開了妻子,遇到了新的誘惑,但最後關頭,他回到了妻子身邊。
他說我腦海中想到無數的場景,我們的相遇,我們的便利貼,我們的兩個孩子,我們遭遇的空難,我以為華盛頓就是全部,但我錯了。你,你才是我的全部,我愛你,我不能沒有你。
Grey說,可是,我可以沒有你。
但是我不必這樣做。因為我不願這樣做。
Derek回華盛頓辭職,臨走的時候笑意盈盈,說你就在這裡等我回來。
結果他車禍死在路上。
我看了七年的劇,男主角,就這麼在他們終於不擰巴的時候,嘎嘣,死了。
我也嚷嚷著,我要棄劇。
曾經有次救援中,Grey落水,潛意識裡,她自己放棄了自救。她是一個內心破損的人,在內心深處的求生欲極低。
而Derek死後的Grey,我看著她離開朋友和親人,獨自生下遺腹子,再回到大家身邊。我想起那句,我可以沒有你,但這並不意味著,我就需要這樣做。
愛讓Grey變成一個更加完整的人,最後Derek離開了,她也能堅強的往前走,讓她成長的,是愛。
你們所共同經歷的一切,不會因為結局的不如意而變成一個謊言。你們彼此支撐的成長是死亡也無法剝奪的。這就是愛的意義。
最後的Grey的獨白說:「很顯然人是容易受傷的,但每一個外科醫生都知道,受了傷的,總能被修復」。
這篇文章我想送給我很好的一位朋友F先生。也許我身邊那些說著「歲數大了,拖不起了」的人,年紀和F先生相比,都是小盆宇……F先生受過傷,在感情的路上被怪獸打敗過,但他始終沒有跌倒。他一直相信愛情,也一直善待愛情。
曾經他的奇葩經歷讓我真的沒法說出口,說你這樣好的人,對待愛情這樣真誠的人,一定會遇到值得的人。因為我打不了這個保票,作為朋友我也不明白他怎麼就淨碰上些白眼狼。
但我相信一定是愛讓他變成這樣的好的人,是愛讓他在不惑之年沒有變成一個平庸、疲倦的中年人,他始終對生活抱有熱情,也對愛抱有熱情。
我聽說F先生最近終於再次戀愛了,朋友們談起他最近的狀態,好像談論一個興奮的小男生。我想真好啊,對於愛這樣執著的人,也許未必會有世俗眼中的「幸福生活」,但他的幸福,一定也是那些人不懂得的。
F先生,加油呀!
在你還能選擇的時候,請選擇愛情吧,我不能忽悠你說一定能走到最好的結局,但我能保證,你每一步都會走得值得。
微信號:adan07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