麥稈藝人楊耀奎

2021-03-05 靖遠電視臺
麥稈畫是中華民族幾千年傳承下來的非物質文化遺產,在劉川鎮就有這樣一位麥稈畫藝人楊耀奎,今天就讓我們走近他。感受一下麥稈畫手工藝術的獨特魅力。

楊耀奎,從小就熱愛手工藝術,年輕時轉輾全國各地學習手藝,先後學過陶瓷、盆景、繪畫等手工藝術。20歲時,在山東學習了麥稈畫製作,從此便熱愛上這種麥稈藝術。麥稈畫的創作一般要經過選料、蒸煮、漂白、燙皮、剪刻、組裝、上布、拋光、編繪等多道工序。製作精細而繁瑣,過程漫長而艱辛,要依麥稈本身的光澤、紋彩和質感,根據需要進行剪裁和粘貼,這對製作者的耐心、毅力以及審美能力等都是一種考驗。

「就拿這朵牡丹花(來說),它分了三步,第一步要剪一個大輪廓,第二部小輪廓,然後把這個小輪廓粘接,然後是花蕊、花葉,就這個鳥、根、藤及其他,這個要把層次,有了層次感了。」

在楊耀奎手下的麥稈畫,無論是山水人物,還是花鳥魚蟲,都惟妙惟肖、栩栩如生,遠近觀看古樸、典雅,深受人們的喜愛。就這樣一位民間藝術傳承人,卻在29歲的時候,因一次事故,失去了右手,右腿也嚴重受傷,這對年輕正在追求藝術夢想的他來說,無疑是個巨大的打擊。在他的人生最困難的時候,他的妻子給了他最堅強的支持。


「一個手,腿腳也不方便,他每次做什麼都很吃力,有的時候我也幫他做一點,就是說,主要就他的夢想讓他自己獨立完成。」

生活中,妻子認真照顧著他的生活,希望他能靜下心來去實現他的藝術夢想。

「他有一個夢想,就是想把他這個麥稈畫走到全國各地,讓每個人都了解麥稈畫,都來喜歡它,學習這個麥稈畫,他的夢想就達到了。」

「在很多人的支持下,我可以靜下心來好好製作這個麥稈畫,把這門藝術傳承下去。」

為更好地將麥稈畫藝術傳承與發揚光大,楊耀奎還專門聯繫培訓學校開設培訓班,讓更多的愛好者學習並親手製作麥杆畫,用自己的微薄之力去影響更多的人。通過多年的麥稈畫創作,他為人們展示一幅幅精美的畫卷,也為自己有缺失的人生增添一份藝術之美。



相關焦點

  • 麥稈
    模糊了視線坐如針氈的悲歡    風語者呢那遺失良久的消息    是否也踉蹌失語    握手滿天星光道個別    此去成憶時間刺傷的時間裡    只剩靈魂放縱這樸素模樣    處處相遇相似故事真想喊出來    為這遍野的疤痕為漸漸老去的    當初-當金黃的麥穗成熟以後,不久,面臨的命運就是與麥稈分隔兩地了
  • 麥稈畫——民間一絕,藝術珍品
    麥稈畫是中國獨有的特色工藝品之一,又稱麥草畫、麥燙畫、麥秸畫、燒燙畫等,是中國民間剪貼畫的一種,麥稈畫雖來自民間,卻十分稀罕,更因其作為皇家貢品。麥稈畫始於隋唐時代。它和剪紙、布貼一樣是一種剪貼藝術。麥稈要經過:"燻、蒸、漂、刮、推、燙、以及剪、刻、編、繪"等多道工序,依麥稈本身的光澤、紋彩和質感,一般不著色,根據需要進行剪裁和粘貼而成。麥稈畫具有光澤透亮、裝鈽效果好、藝術感染力強等優點,製作出的人物、花鳥、動物栩栩如生,活靈活現,給人以古樸自然,高貴典雅之美。
  • 麥稈畫走進鄭州升達經貿管理學院 陳振強受聘客座教授
    ■河南科技報全媒體記者 李志民12月3日,在鄭州升達經貿管理學院舉行的「2020年閱讀推廣暨非遺傳承展啟動儀式」上,河南省金麥藝文化產業有限公司的創辦人、陳氏麥稈畫的非遺傳承人陳振強被受聘為該學校的客座教授。
  • 這樣處理麥稈,能做農家肥還能餵牛
    等到小麥抽穗後,割下四分之二的麥稈(帶籽)儲存,到時候拿來打碎做飼料,對於喜歡吃麵食的農民,可以留四分之一等到成熟後拿來打籽,以後可以磨麵做食物來吃。那四分之一的麥稈一般不會太多,可以收回來給豬牛當圈草。
  • 明年麥稈可以賣大錢了
    在以前,許多人用麥稈打成草墊子,記得小時候鋪在床上有一股麥香的味道,也可以作為草料餵牲口,有的人還編成了工藝品。只是現在機械化收割直接粉碎了也就很少有人去做這些事情了。然而禁止使用塑料吸管則為我們帶來了契機——麥稈吸管!我相信只要找對方法,找準方向一定能夠發家致富。
  • 稻殼水杯手繪日曆麥稈首飾盒……數百種原創紀念品亮相冰雪節
    生活報1月6日訊 5日,作為哈爾濱冰雪節重要活動的2020中國冰雪旅遊發展論壇上,小雪妹稻殼杯、手繪日曆、麥稈首飾盒等數百種原創冰雪旅遊紀念品亮相。哈爾濱工藝美術廠還帶來了麥稈製作的麥秸畫、首飾盒,非常精美栩栩如生。現場還有自加熱速食大碴粥,專為在冰天雪地的遊客定製的,在景區就可以吃到熱乎的大碴粥。高大上的旅遊紀念品還有外形酷似套娃的小雪哥小雪妹杯子,全部由通河和五常的稻殼加植物澱粉生產的,環保耐用,硬度堪比鋁硬度。
  • 自留地上燒麥稈被罰五百元
    經查,此次焚燒秸稈為毛浴鎮龍溪村村民蒲某在自家房屋後面的農田(自留地)中,對收割完的小麥麥稈進行焚燒,從而造成附近濃煙滾滾。蒲某的行為違反了《四川省〈中華人民共和國大氣汙染防治法〉實施辦法》第六十一條第二款「禁止在禁燒區及人口集中地區、機場周圍、交通幹線、高壓電線路等區域露天焚燒秸稈、落葉、雜草等產生煙塵汙染的物質」的規定。
  • 「趣說鹽都」富順童寺嗩吶:四月野麥稈吹奏出地道鄉韻
    其舌簧是精選富順地區當年四月野麥稈中間的一小段來加工製作的,這在全國絕無僅有。川報觀察記者了解到,嗩吶的高、中、低分類,是由嗩吶的舌簧(響子)、芯子、杆子、碗(敞子)等各部分的尺寸比例大小決定的:其音質和音色,則與材質有著很大的關係。同樣的一隻嗩吶,完全可以因為舌簧材質的不同,導致音質音色的明顯差異。
  • 【網策8.1】赴臺個人遊試點暫停;天津實行著作權免費登記;百度入股七貓閱讀;90後農民發明麥稈吸管;​公牛IPO前突擊分紅33億
    (光明網)黃景瑜工作室發聲明,呼籲不追私、不偷拍7月31日,黃景瑜工作室發表聲明,斥責長期以來偷拍並傳播藝人未公開行程、劇組及其他工作照片視頻,工作現場、劇組酒店等追私行為。聲明中稱,「此類行為涉及安全問題、影響藝人工作及生活,妨礙正常宣發節奏。希望大家遵守:不追私、不偷拍、不傳播任何非正常渠道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