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四回 玉簫跪受三章約,書童私掛一帆風(玉簫跪央潘金蓮 合衛官祭富室娘)

2021-02-18 涵秀軒

 

一、玳安臧否人物

上回末,首七後的第二天,西門家的酒宴持續到五更也就是夜裡三四點才散去。此時有趣的是,到本回開頭,作者安排了一場玳安與傅自新的對話為這一天做結。

話題是傅自新開始的,然後玳安一連串地臧否西門家眾妻妾,從李瓶兒到吳月娘、孟玉樓,到李嬌兒、潘金蓮,再到春梅。我們簡單歸納一下玳安的觀點:

一、「為甚俺爹心裡疼?不是疼人,是疼錢。」李瓶兒嫁來西門家,帶了很多錢來,並且富而不驕,花錢隨意,為她做事有不少油水;相比之下,吳月娘和孟玉樓花錢也還好,李嬌兒和潘金蓮花錢則很吝嗇,對下人很刻薄,潘金蓮甚至對自己的母親都很刻薄;

二、李瓶兒性格好,「萬人無怨」,不會隨便罵下人,有時還在西門慶面前護著下人;吳月娘脾氣大,惹著她誰人都罵,潘金蓮、春梅則經常狐假虎威,行動就罵人,給人臉色。

如何評價這些觀點?

許多讀者包括評論家,對玳安所作出的基本評價都是認同的,因為李瓶兒確實有錢,而潘金蓮確實刻薄,李瓶兒確實好說話,而吳月娘、潘金蓮確實脾氣大。孟玉樓不好評,因為她深藏不露,孫雪娥不需評,因為她的地位太低。所以這段話被視為作者在李瓶兒死後對妻妾進行一番比較和盤點,起到承上啟下的作用,甚至,這段臧否人物還可以與《三國演義》裡曹操煮酒論英雄、《紅樓夢》裡興兒評點眾女角相對而讀。

然而,玳安最前面的那句話「為甚俺爹心裡疼?不是疼人,是疼錢」,如何解釋呢?許多評論家不分青紅皂白,直接將其引為範本,用以證明西門慶是一個純粹的認錢不認人的混蛋,證明西門慶在李瓶兒死後留下的眼淚不過是「疼錢」,必須說,這種說法實在太不負責任了!

首先,西門慶是因為什麼娶李瓶兒呢?

錢是其中的一部分原因,但最初與李瓶兒偷情,主要原因是李瓶兒本身是個大美人,一種有別於潘金蓮的美。上一回韓畫師說,五月初一曾經在嶽廟見過李瓶兒一面,因此到九月十六還記得。儘管畫家可能具有超越常人的藝術鑑賞力,然而嶽廟之人何其多,一面之緣一百多天尚能不忘,我想李瓶兒那驕傲的白皙和美麗的臉龐絕不會讓我們失望。

更何況,偷情之時,李瓶兒的主要財寶已經過牆,娶過門後,雖然箱籠回到李瓶兒床底,然而這跟在西門慶手裡有什麼區別呢?李瓶兒死了,難道錢就飛了嗎,不是依然歸著西門慶所有麼,所以,疼錢一說,怎麼也行不通。

但是,如果換一個角度,從玳安自己想,從下人的身份想,這句話就說通了!李瓶兒有錢,李瓶兒人好,對下人尤其便宜,如今她死了,這份便宜那份好都沒有了,換做其他人,他們就不容易了。所以,儘管李瓶兒死時,玳安在西門慶旁邊「哭的言不得語不得」,但其實不過是為了討好西門慶,不過是「疼錢」而已。

所以,玳安所作的臧否人物,其實不過是代表下人或者外人對李瓶兒的看法,並不是西門慶,更不是作者的看法。下面我們再進一步深入分析,從西門慶的角度,看看他對眾位妻妾,到底「疼」的是什麼。

先說孟玉樓。孟玉樓嫁給西門慶,原因有兩個,一個是西門慶人長得不錯,一個是西門慶有錢、能賺錢,同樣,西門慶娶孟玉樓也是看上了人長得不錯、有錢這兩點。她新婚燕爾未過多久很快就失去她的任何位置——正妻是吳月娘,管理財務的是李嬌兒,管理廚房的孫雪娥;有權的是吳月娘,有錢有孩子的是李瓶兒,有色的潘金蓮。她呢?她曾經管過帳,但很快交給了潘金蓮;她有錢,可李瓶兒比她更有錢;她不醜,但潘金蓮更漂亮,更風騷。作為妾,她得不到西門慶多少眷顧,縱觀西門慶一生,沒寫過幾次與孟玉樓的性愛,有提到也只是輕輕帶過,從未細緻描寫,或許在西門慶看來,他與孟玉樓的婚姻從來就是一樁經濟交易——你給我錢,我照顧你的生活!

再說潘金蓮。潘金蓮嫁給西門慶,原因有兩個,一是因為西門慶愛上潘金蓮的色、貌、才,潘金蓮愛上西門慶的孔武有力和風流博浪,二是因為他們有共同的罪惡背景。嫁入西門家的潘金蓮,先是發動情感攻勢,扮演「知己」角色,甚至不惜借用春梅;然而當李瓶兒出現以後,她逼不得已展開更積極的性感攻勢,她向李瓶兒學習性交經驗(包括她潔白的身體),就為了能夠盤桓西門慶的心;然而當西門慶生了孩子並越來越愛這個孩子時,當西門慶得了胡僧藥變得威力無比欲望無窮時,單純的情感和性感都不再起作用了,她逼不得已地日益變態和歇斯底裡,她像王六兒一樣成為了性愛機器……對於她的努力和一次次改變,一次次「進步」,西門慶是心領神會的,從他臨死時表白看,他的確是深愛著這個集天使和魔鬼於一身的女人的。而潘金蓮被賣出西門家,臨出門也做過一個有別於她人的唯一舉動——辭靈大哭,毫無疑問,哪怕她不是全身心地愛著西門慶,她對西門慶還是有著遠甚於孟玉樓的深情的。

再說李瓶兒。李瓶兒嫁給西門慶,原因有兩個,一是因為西門慶有錢,有權,有能力,並且,她的巨額財產都寄存在他家,不得已也。二是因為西門慶人長得帥氣,有著很強的性能力。而西門慶最初對李瓶兒的興趣,僅僅在於性,在於對著春宮圖點燈玩耍,在於緬鈴之類奇妙玩具,更在於背著花子虛詭秘偷情的快樂和徵服上層社會的快感;而後花子虛出事,西門慶開始留意到了她的錢(原來不是不知道她有,而是不知道可以從她手中得到)。嫁入西門家的李瓶兒,貢獻了她所有的錢,為西門慶後來的暴發巨富提供了原始動力;接著,那個寶貝兒子誕生,隨著西門慶對孩子的喜愛和對家庭生活的熱情,隨著西門慶年歲漸長和天倫之樂的誘惑,李瓶兒的情感分量也日益倍增。而最終,一段悽慘的死亡,永恆了她在西門慶心中的地位,可以說,一個女人所擁有和能夠給予的一切,西門慶都擁有了,都疼!

通過比較,我們得出了這樣的結論:對於孟玉樓,西門慶疼的是錢;對於潘金蓮,西門慶疼的是性、情;而對於李瓶兒,從性開始,到錢,再到情,並且用死亡完成了最後的升華。所以,他對她才有最深的感情,最真實的依戀和不舍。

除了這三個值得男人又疼又愛的花園美人,那麼吳月娘呢?

吳月娘是《金瓶梅》裡極為重要的角色,但對西門慶來說,他對吳月娘的期待並不複雜,作為正妻,絕大部分作用就在於繁衍子嗣,相對於其他妾,優勢在於血統純正。正因為如此,在官哥和李瓶兒相繼死後,吳月娘腹中的嫡子成為了西門家的新核心,也是西門慶「疼」的新核心。正是這份「疼」與對潘金蓮的另一份愛,成為了後李瓶兒時代西門家爭寵的兩大主題。

二、玉簫偷情敗露——爭寵版圖4.0版開啟

從李瓶兒死到首七之間,西門慶大概許多天都在靈前獨睡,隨身伺候的是書童。西門慶起床以後洗漱等就回到吳月娘房裡,此時玉簫則至靈前收拾鋪蓋,這就給了他們私下接觸的機會——還記得麼,他們是一對偷偷戀愛的小情侶。

然而諷刺的是,《金瓶梅》就是不想給人半點好好戀愛的樣子,這一天因為聽戲動深悲散場已經很晚,西門慶「後邊歇息」,於是大清早玉簫就約了書童在花園裡「幹營生」——做愛。不想正好被早起的潘金蓮撞見,書童是大驚大嚇,拐騙了幾十兩銀子逃回老家,玉簫則跪著求潘金蓮原諒,並為此答應了潘金蓮的三個條件。

這是一段並沒有太多波瀾的情節,然而顯然很重要,因為玉簫甚至將吳月娘懷孕的秘密賣給了潘金蓮,這簡直是要大風起於青萍之末啊。看看張竹坡是如何評論的:

「人知春梅為四女樂中第一人,不知作者已先極力描寫一玉簫也。蓋瓶者,養花之物;而簫者歌舞之器,悲歡皆可寄情於中。故生子加官,必寫玉簫失壺,而私書童於此起,蓋藏淫佚之調於簫中歡也。瓶兒一死,即使姦情敗露,書童遠去,是藏離別之調於簫中悲也。此是作者特以簫聲之悲歡離合,寫銀瓶之存亡,為一部大關目處也。」

看起來有情有理,見微知著,初學者乍讀之下不免信以為真,甚至佩服之至。然則這樣的張竹坡式的評論實在有點異想天開,誤人不淺!試問玉簫偷情敗露,書童遠去哪來的離別之調呢?書童一去再無消息,玉簫也無任何思念文字,又何來寄情?更何況,那麼悲傷的死別都寫了,何必再用這麼無聊的生離來襯託呢?

公平地說,張竹坡的評語其實不乏真知灼見,但許多卻是從字面出發莫名其妙天馬行空的繆想。事實上很多文學評論都是如此——從自己的觀點出發去尋找文本做證據,而不是從文本的細節出發,考量作者創作的思路與意圖

下面我們來分析,玉簫偷情敗露這個情節,從小說大結構上到底有什麼內涵。

我們首先來分析一下李瓶兒死後的爭寵版圖情況。本來3.0版是潘金蓮與李瓶兒明爭,吳月娘與孟玉樓暗鬥,現在李瓶兒死了,潘金蓮也在一定程度上被削弱(名聲大大地壞了,玳安不是剛將她毀損了一遍嗎?),現在剩餘的三人是什麼情況呢?

孟玉樓:幾乎沒有任何變化,然而她的主要對手是吳月娘,這就決定了她依然保持觀望和中立的態度。

吳月娘:作為正妻,依然保持著權;李瓶兒死了,所有的財產都控制在她的手上,新增了財;同時,她已經懷孕多時,馬上就要有孩子,可以說除了色,她幾乎要超越巔峰時期的李瓶兒!

潘金蓮:原有的優勢被削弱:風情漂亮,但鄭愛月更加風情漂亮,更加年輕,變態淫蕩,但王六兒更加變態淫蕩,更無下限。西門慶早已不視她為唯一尤物了;現有的處境更不堪:李瓶兒死後,遺言吳月娘,死諸葛走生仲達,「死瓶兒逐生金蓮」,吳月娘已經正面火力對準了她……

顯然,潘金蓮現在要和吳月娘抗衡,已經非常困難,她除了想盡辦法留西門慶過一夜是一夜(生了孩子的李瓶兒還經常將西門慶推到潘金蓮房裡,但吳月娘顯然不會這麼做),除了嘴皮上爭一點輸贏幾乎無能為力。而對於這種現狀,孟玉樓並不能給予她更多的支持,或者說孟玉樓幾乎利用不上她了,那爭寵戰爭得如何才能發展下去呢?雖然部分「選手」被淘汰,但冠軍歸屬還未決嘛!

所以,面對她們之間根本沒有懸念的戰爭,為了有限地平衡雙方勢力,作者必須在此時為潘金蓮加一些支持。這個支持者必須有一定的實力,或者對西門慶有影響力,或者對吳月娘有影響力,誰有這樣的資格呢?李嬌兒行嗎,不行,李桂姐已經失勢;孫雪娥、西門大姐都沒有發言權,更不用說了;下人裡面,春梅、玳安和小玉行嗎?可以,但不能,因為春梅是最後部分的主角,玳安、小玉要用來收束全書;如意兒行嗎?可以,但不能,因為她還要用來影寫李瓶兒……所以,這個「重任」只能落在「無事可做」的玉簫身上了。

從這個角度我們再回過頭來觀照玉簫偷情的事件,就很容易理解了。對於書童來說,以他的聰明才智和察言觀色的能力,他不可能不知道在西門家尤其是在潘金蓮的眼中,偷情根本算不上什麼大事,至少沒必要為此得罪西門慶走到竊財亡命的地步;而對於玉簫來說,背叛吳月娘的代價遠遠高於與書童偷情被揭發的代價——畢竟不是吳月娘親眼所見,畢竟將來會事過境遷,畢竟西門家不是沒有偷情的傳統;而出賣吳月娘,像最後秋菊所做的那樣,她會被賣得遠遠的!

也就是說,玉簫和書童是在用兩個完全離譜的錯誤去掩蓋一個其實並不誇張的錯誤。我想作為讀者,與其認為他們愚蠢和不理智,不如相信這是作者為了情節的順利開展,故意「不懷好意」地設計的一齣戲吧!

既然這段姦情被潘金蓮發現,既然安排了玉簫「叛變」吳月娘成為潘金蓮的「臥底」,那書童也就「精華已盡」,沒有存在的價值了(另外,他本只是西門慶生子加官的「禮物」,現在官哥、李瓶兒俱死,他也就可以消失了)。

潘金蓮要挾玉簫答應三件事,這個三件事遙遙對應當年發現西門慶與李瓶兒偷情時的三件事。這三件事說白了就是一件事——要求玉簫改換門庭而已。當然,最當務之急是先問出吳月娘生子的秘密,對於潘金蓮來說,只有生子才有和吳月娘爭寵的資格和資本,否則她還能有什麼指望呢?也正是這一次的「秘密共享」,才有了後面的壬子日撒潑、玉姐寒酸等等一連串的故事。可以說,從這時候開始,爭寵版圖4.0版正式形成了!

三、前度劉薛今又來

西門大人家辦喪事,地方大小官吏都來了,從小說創作的角度,這場喪事就是作者布局故事的大舞臺,誰來祭拜,怎麼祭拜都有許多趣味。下面我們盤點一下最近兩三回來西門家祭拜的官員。

小殮後一日,西門慶的上司夏提刑來了;

首七當日,東平府的胡府尹(地級市市長)來了;

首七後二日,薛太監、劉太監來了;

本回末,首七後三日,周守備(地級市武裝司令)、荊都監、張團練、夏提刑及合衛許多官員來了;

下一回,二七當日,清河縣知縣等四大官員、陽穀縣知縣來了……

這些官誰比較大呢?胡府尹、周守備一文一武都是五品,跟提刑府的長官差不多,跟知縣們比算是地方上的大官了,然而無論是上一回提到的夏提刑、胡府尹,還是本回的周守備等,作者全都略寫,唯一重點的著墨只在薛太監、劉太監,這是為什麼呢?

要回答這個問題,我們必須追溯到第三十一回。彼時西門慶方生子加官,兩個太監相約來賀,當時他們點了幾個戲,結果戲名都寓意不祥。而這一回兩人相約來祭,點的戲是「韓文公雪擁藍關」,韓愈詩「雲橫秦嶺家何在,雪擁藍關馬不前」,對於喪子喪妾的西門慶而言,這個「家何在」根本就是難堪的暗喻啊!更進一步——從全書來看,兩個老太監在西門家喝酒,只有這兩次重點描寫,前賀生子後吊亡妾,西門家最重要的兩次生死事件,都是由太監來見證完成的,這是否表達一種特殊的文本設計:西門家的命運終究會像太監一樣絕後的?

所以,我認為作者「放棄」描繪更多高官,反而特別選擇太監的弔祭場景,是「別有用心」的,「太監」是作為一個特殊的意象存在於故事的敘事語境裡的,並且這個語境和三十一回那些非常不祥的戲名一樣,充滿了不和諧的矛盾

矛盾之一:薛太監先到,第一句話就說「如夫人是甚病兒歿了?」如夫人者,低夫人一等也。這對於想題名「荊婦」「恭人」的西門慶,焉能高興?

矛盾之二:薛太監表達一下對李瓶兒英年早逝的遺憾,溫秀才代老闆客氣地掉了幾句書袋,薛太監就問「此位老先兒是那學裡的?」老先兒,遜先生幾分也,一聽說不過是「備名府庠」,立即扭頭「王顧左右」:「我瞧瞧娘子的棺木兒。」

矛盾之三:在「品鑑」棺材板的過程中,薛太監留意到吳大舅「會說話」,就問是誰。西門慶回答說是「妻兄」,薛太監表示不理解:「就是此位娘子(李瓶兒)令兄麼?」西門慶只好再次認真回答「不是。乃賤荊之兄」。「妻」字對應「如夫人」,「荊」字對應小殮時的「荊婦」,西門慶心中得有多麼的不得已啊!

矛盾之四:西門慶特意為太監們安排了海鹽戲,然而薛太監非但不領情,還將海鹽戲連同愛聽海鹽戲的外官們——比如蔡狀元、安進士以及樂於附庸風雅的西門慶——狠狠地鄙視了一番。

什麼是海鹽戲呢?根據明清兩代的戲劇史料,如祝允明《猥談》云:「自國初來,公私尚用優伶供事,數十年來,所謂南戲盛行,更為無端,於是聲樂大亂。」大致從明朝中期,南曲開始盛行,北曲(元雜劇)已日趨式微,漸成絕唱。至正德、嘉靖年間,又出現了「近日多尚海鹽南曲,士夫稟心房之精,從婉孌之習者,風靡如一,甚者北土亦移而耽之,更數世後,北曲亦失傳矣」(何良俊《四友齋叢說》)。因為海鹽戲「音如細發,響徹雲際,每度一字,幾盡一刻」(姚旅《露書》),音調輕柔宛轉,少年男子唱之悅耳動聽,使得一些有「婉孌之習者」即斷袖或孌童癖者趨之若鶩,或者一些宦遊離家的(性壓抑的)秀才文官也不免有此偏好,這在《金瓶梅》文本中已多次得到證明,所以薛太監會說「那酸子每在寒窗之下,三年受苦,九載遨遊,背著琴劍書箱來京應舉,得了個官,又無妻小在身邊,便希罕他這樣人(海鹽戲子)。」

矛盾之五:劉太監來了以後,兩人開始旁若無人地聊起皇宮裡的傳聞,對「蔡京老賊」表示不滿,對童貫被彈劾也表示不滿(童貫身為太監,卻深得寵信掌有重權)。殊不知此時的西門大人不但是蔡京一黨,還是「老賊」的乾兒子呢!

有這麼多矛盾當前,這麼一次次地「挑釁」西門慶的情感底線,這酒能喝得高興嗎?老太監前腳剛走,後腳立刻——

「吩咐點起燭來,把桌席休動,留下吳大舅、應伯爵、溫秀才坐的,又使小廝請傅夥計、甘夥計、韓道國、賁第傳、崔本和陳敬濟復坐。叫上子弟來吩咐:『還找著昨日《玉環記》上來。』」

還要再看《玉環記》,「今生難會面,因此上寄丹青」,無論多少盛宴,西門慶還是忍不住回味心中的孤獨……

 


相關焦點

  • 【萬曆版金瓶梅詞話】第六十四回 玉簫跪央潘金蓮 合衛官祭富室娘
    玉簫跪受三章約 書童私掛一帆風 詩曰:玉殞珠沉思悄然,明中流淚暗相憐。不想這日西門慶歸上房歇去,玉簫趕人沒起來,暗暗走出來,與書童約了,走在花園書房裡幹營生去了。不料潘金蓮起的早,驀地走到廳上,只見靈前燈兒也沒了,大棚裡丟的桌椅橫三豎四,沒一個人兒,只有畫童兒在那裡掃地。金蓮道:「賊囚根子,乾淨只你在這裡,都往那裡去了?」畫童道:「他每都還沒起來哩。」金蓮道:「你且丟下笤帚,到前邊對你姐夫說,有白絹拿一匹來,你潘姥姥還少一條孝裙子,再拿一副頭須系腰來與他。
  • 陳國學:《金瓶梅》敘事研究三題(首發)
    夫撒潑,又起於玉簫之透漏消息。玉簫之甘心為用,是又在書童之私,而乃有三章之約。夫書童之私,卻如何先安一根,則用寫藏壺也。然則書童者,死金蓮之人也。故獨附瓶兒而不附金蓮。其必瓶兒生子而即來者,蓋即於最鬧熱,已伏一殺金蓮者矣。至於瓶兒死,則必用死金蓮矣,故即入三章約。然則三章約者,勾魂帖也……然而三章約,出之金蓮口中,則又金蓮之自殺。古人云『有機心者,必有隱禍』,蓋以此也。
  • 耶律賢愛上玉簫,真的不是渣,玉簫給了他燕燕給不了的深情
    所以當他愛上玉簫,很多人都難以理解,直指耶律賢渣男無疑。看到最近兩集,突然理解了耶律賢為何會愛上玉簫。耶律賢和燕燕因為韓德讓生出嫌隙幽州即將失守,皇后御駕親徵,在危難之際救了韓德讓。並一定要韓德讓回到上京。
  • 金瓶梅 | 為什麼潘金蓮活的比吳月娘更好?
    吳月娘呢,對西門慶的妾室也好,外面的娼妓也好,都很和氣。既沒有虧待過誰也沒有虐待過誰。奇怪的是誰都不念她的好。陳敬濟就罷了,畢竟為著潘金蓮。春梅也罷了,畢竟也和吳月娘友好相處過。但是孟玉樓後來出嫁了立馬就不搭理吳月娘,玉簫不但幫助潘金蓮還幫助龐春梅就是不幫助吳月娘,就連西門慶對她也似乎沒什麼感情,這是什麼畫風?我想來想去想不通。
  • 燕雲臺玉簫結局如何?歷史上有玉簫這個人物嗎?玉簫的原型是誰
    《燕雲臺》歷史上有玉簫這個人物嗎據悉,劇中的玉簫原型就是渤海妃,歷史上渤海妃是耶律賢的妃子,但是他們兩個人並不像電視劇和小說原著中描述的那樣是互相深愛彼此的存在,歷史上的耶律賢對蕭燕燕是真的非常寵愛,蕭燕燕就是他的真愛,而且渤海妃是在蕭燕燕進宮之前就已經是耶律賢的妃子了。
  • 崇禎本《金瓶梅》第四十六回 元夜遊行遇雪雨 妻妾戲笑卜龜兒
    李銘道:「吳惠今日東平府官身也沒去,在家裡害眼。小的叫了王柱來了。」便叫王柱:「進來,與爹磕頭。」那王柱掀簾進入房裡,朝上磕了頭,與李銘站立在旁。伯爵道:「你家桂姐剛才家去了,你不知道?」李銘道:「小的官身到家,洗了洗臉就來了,並不知道。」伯爵向西門慶說:「他兩個怕不的還沒吃飯哩,哥吩咐拿飯與他兩個吃。」書童在旁說:「二爹,叫他等一等,亦發和吹打的一答裡吃罷,敢也拿飯去了。」
  • 燕雲臺玉簫的兒子是誰 早夭的耶律韓是渤海妃所生嗎
    《燕雲臺》中玉簫沒有兒子,但也有說法,玉簫的原型渤海妃生的皇四子耶律韓八早夭,出生不久就死了。玉簫的原型是渤海妃,渤海妃是耶律賢的后妃,曾經為其誕下過一女,耶律淑哥。電視劇《燕雲臺》中說渤海妃玉簫是後來進宮的,並且成為了耶律賢的摯愛。  但奇怪的是,渤海妃的女兒耶律淑哥在980年就下嫁了,而皇后蕭燕燕970年才生下第一女。
  • 《燕雲臺》玉簫第幾集出來 耶律賢喜歡玉簫嗎兩人結局怎麼樣
    《燕雲臺》耶律賢在春捺缽期間遇到渤海貢女玉簫,玉簫年輕貌美,明豔動人,其父精通醫術,她也略知一二,通過一套按摩手法成功留在耶律賢身邊。之前網上有人爆料耶律賢后期移情別戀渤海妃,這個渤海妃指的是玉簫,所以都想知道玉簫第幾集出來,耶律賢喜歡的人究竟是蕭燕燕還是渤海妃呢?
  • 《燕雲臺》玉簫懷上耶律賢的孩子,激怒了蕭燕燕,她也有責任
    玉簫是渤海女子,長相也很貌美,看起來給人很清純的感覺,一身白衣,仙氣飄飄,彈得一手琴聲不說,對醫術也有研究,因此,就正中耶律賢的下懷,下人問了問耶律賢,要不要把這位女子帶回皇宮,因為身體不好的時候,就可以讓她伺候,幫忙按摩。耶律賢當時毫不猶豫地答應了。就這樣,玉簫就陪在了耶律賢的身邊,在沒有回宮之前,她也在伺候耶律賢。
  • 《燕雲臺》有三件事表明,明扆愛的是蕭燕燕,玉簫的死不值得
    在生命垂危的時候,遇見了玉簫,讓他過上了平凡人家的日子,甚至忘記了煩惱,和玉簫在一起顯得很輕鬆。很多人因此覺得,玉簫是明扆的真愛,然而事實真的如此嗎?而玉簫不僅有名分,被封為了渤海妃,甚至還為明扆生下了一個小皇子,看似明扆很寵愛她,然而在明扆心中,最愛的人卻始終是蕭燕燕,有三件事足以證明這一點。
  • 浪子回頭,重建感情官與娘,陌生人與青春不苦對唱《跪老公》!
    因為懶浪子回頭,重建感情官與娘,陌生人與青春不苦對唱《跪老公》!女唱:夫嚇從今以後從頭做以後再沒有這樣只要你官肯原諒重建感情官與娘>女唱:夫嚇想你家貧和基薄想娘心情是咋樣一心一意為官你你知娘愁或是無 ************女唱:腳乎跪腫皮跪破愛娘就來摸一摸腳也跪跛不識動
  • 燕雲臺電視劇玉簫有沒有歷史原型 玉簫原型人物是渤海妃嗎
    《燕雲臺》中的玉簫有歷史原型嗎?王楚然飾演的玉簫,是後面才登場的渤海妃,其戲份並不是特別的多。  根據網友透露,《燕雲臺》中王楚然飾演的玉簫,其實就是渤海妃。渤海妃的確是有歷史原型的,渤海妃這個人物在這段歷史上也是飽受爭議的,《渤海國志長編·渤海後裔傳》認為其出自渤海大氏。
  • 燕雲臺「耶律賢與玉簫,與你一起,有家的味道,如此足矣」
    玉簫見過主上」於是,玉簫進宮了。兩人便開始相處,這天,兩人在草原上散步時後說「玉簫,你在渤海部可以喜歡的男子」玉簫震驚地說「主上,可是嫌棄玉簫了」耶律賢說「吾不想拆散有情人」玉簫立馬蹲下行禮說「玉簫只想陪伴在主上身邊」耶律賢說「那好」
  • 燕雲臺:玉簫懷上主上的孩子,燕燕地位不保?這個女人不簡單
    她就是寵妃玉簫,很懂得如何拉攏男人。玉簫是渤海女子,長相也很貌美,看起來給人很清純的感覺,一身白衣,仙氣飄飄,彈得一手琴聲不說,對醫術也有研究,因此,就正中耶律賢的下懷,下人問了問耶律賢,要不要把這位女子帶回皇宮,因為身體不好的時候,就可以讓她伺候,幫忙按摩。耶律賢當時毫不猶豫的答應了。
  • 《燕雲臺》燕燕不愛明扆,所以她容忍玉簫的存在
    《燕雲臺》燕燕得知明扆寵幸玉簫並使她有孕後很生氣,但在明扆病危的時候她卻包容了玉簫和她的孩子。原來,燕燕愛的人從始至終都只是韓德讓,因為不愛所以寬容。燕燕剛剛得知明扆寵幸玉簫並使其懷孕的時候氣得想殺人,因為玉簫不是有野心的喜哥,也不是惡毒的安只,她只是個我見猶憐的小姑娘,單純的連她女兒都喜歡她。一個皇帝有幾個后妃很正常,燕燕沒有理由殺了她。但燕燕還是很生氣,對明扆說:「我說過,你有了我就不能再有別人。你也曾親口答應過我不會再有別人。」因為明扆看玉簫的時候眼睛裡有光,那是愛情的光。曾經明扆看自己眼睛裡也有過這樣的光。
  • 《燕雲臺》37-38集預告:明扆鍾意玉簫,燕燕賜韓德讓毒酒嗎
    電視劇《燕雲臺》第37-38集預告:渤海妃玉簫即將登場,玉簫姑娘已經被明扆帶回上京。李思不聽勸阻,喝了蕭燕燕賜給韓德讓的酒,卻中毒了,難道這是毒酒?1、玉簫還不知道明扆的身份,說家父精通醫術,小女子也略知一二,可否讓她試一下?玉簫說完看到沒人反對,就俯身彎腰、伸手在明扆脖頸處按壓診治,問公子有沒有感覺好一點?
  • 燕雲臺,耶律賢獨寵渤海妃玉簫,自己遊山玩水,朝政全交給蕭燕燕
    《燕雲臺》已經演至白熱化狀態,三姐妹走上了不同的人生,後期三姐妹分化嚴重,渤海妃玉簫要來了,蕭燕燕將如何面對耶律賢生命中的另一個女人?在預告中看得出,玉簫又是個小仙女,白色的衣裙仙氣十足,不過這次玉簫雖然還是寵妃,但是很乖巧,人畜無害的那種,她不想也不敢和皇后去爭,她只想好好地陪在耶律賢的身邊,看著他開心快樂就滿足了。玉簫就是個白月光般的存在,和蕭燕燕比她微不足道,柔情似水,正好填補了耶律賢心中蕭燕燕沒有到的那個角落。
  • 九陰真經君子堂鎮派武學玉簫劍法使用技巧
    玉簫劍法總體上來說還是可以的,畢竟可單可群,不過缺點就是優勢不明顯,而且技能少,打法單調,無連招,相對單挑和群戰平衡了,優勢在於群戰劍氣傳遞暈人很噁心,至於氣陣群戰時候不能疊加,所以也比較廢了,單挑騙對手在氣陣打掉血還是很可觀的,即使出了氣陣
  • 玉簫一上線,才發現唐嫣是真的老了
    古裝大劇《燕雲臺》的劇情目前已經進入高潮,蕭燕燕攝政,耶律賢病情加重,罨撒葛下線,烏骨裡丈夫和兒子紛紛死在戰場上,三姐妹之間的戰爭即將拉開。                                                                                              自從她們的爹爹蕭思溫被害之後,三姐妹的心就已經散了
  • 《燕雲臺》大結局,玉簫的自殺其實是逼不得已,劇中早有伏筆
    由唐嫣、經超、竇驍等主演的電視劇《燕雲臺》即將收官之際,耶律賢明扆在大限將至之前遇到了自己的真愛玉簫,在最後的時光過了一段最幸福的日子。而蕭燕燕此時才知道,原來明扆並非真愛自己,一直愛上的是自己的治國之才,只有玉簫才是真正走進明扆的內心的女人,所以燕燕十分傷心。明扆也自知辜負了蕭燕燕一生,更是為自己的移情別戀愧疚,於是在臨死前把蕭燕燕還給了韓德讓,燕燕和韓德讓最後終於在一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