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名九歲女孩跟隨父親從布魯克林搬回他幼時居住過的小鎮老家。由於她對身邊事的留心觀察,對真相的執著追求,她日復一日地跟蹤報導,在親人朋友的幫助下,讓一樁全鎮人都意圖埋葬的陳年懸案重新浮出水面。
這部片子是水果公司(Apple)出品的,雖然我是Netflix迷,但偶爾換換口味也是不錯。
劇集分類打著懸疑片,實話說對於我這種又慫又想看的人來說,真的挺折磨的。我一度在第一集開頭按下了暫停鍵,但看完後我可以打包票說,這部劇沒有恐怖鏡頭,可以安心食用,而且演員演技好評。
另外,這部劇取材自九歲小記者希爾迪·凱特·利沙克2016年寫下的真實報導。這部片子其實和最近老師讓我們看的《聚焦》挺像的,也是權力制衡下新聞人的抉擇,所以這也是我極力推薦的一個原因,因為這個9歲的小孩,在教我們如何做記者。是的,堅持對真相的報導,可能我們也能揭開很多人們看不見的問題。(該劇在人人視頻可觀看)
圖片裡的女孩就是故事主人公Hilde,乍一看會有點像《孤兒怨》裡的女主,你在她身上看不到一個9歲女孩的身影,相反,她有著高於成年人的聰慧、冷靜、包容心、理解力。因為她不是普通的孩子,她從小受父親影響,對凡事都充滿好奇和探索之心,爸爸是記者,她就是小記者。她創辦了自己的報紙《魔法時分紀事》,隨後也不斷通過這份報紙揭露了小鎮背後的秘密。雖然電視劇總帶著誇張的手法,將她培養成了女版柯南,懂犯罪側寫甚至過目不忘。但女孩的演技可以說是全劇最大的看點,一個逐夢的孩子的坎坷與辛酸她都詮釋得十分真實,有戳中我內心。
圖為女主希爾蒂的父母,母親曾是一名律師,父親曾是《紐約哨兵報》的新聞記者。父親因為一件孩童失蹤案久久走不出來而被迫離職,隨後一家搬到了老家的屋子開始了新的生活。值得一提的是,飾演父親的演員是《one day》愛情電影裡的男主,這次看他扮演一位父親依舊深有魅力。
這位警察是女孩父親小時候很好的夥伴,但自從他們最好的朋友即鎮長兒子——瑞夫費奇被綁架後他們的關係就慢慢破裂。可以說這個角色在劇情推進下起到了很大作用,因為他的父親正是當年接手案件的警官,他為了當上警長不惜胡亂定案,讓一個名叫山姆的年輕人蒙冤數年。
女主有兩個小搭檔,一個黑人、一個亞裔,他們陪伴女主一起採訪、搜集小鎮背後的大陰謀。一起霸佔了姐姐發現的木屋,建構起了他們的辦事基地。
黑人女警相當於給了女主接觸這個案件的一個機會,其中也有很多對於女權的呼聲在她們兩個身上有影射出來,我待會兒會詳細聊聊。劇中主要人物較多,每一位都對劇情推動起到了關鍵作用。其中還有女主的姐姐、爺爺、校長、山姆、鳥男等人物就不做詳細介紹了。
這部片子可以誇的地方太多了,首先誇拍攝和剪輯,它拍攝善用長鏡頭、特寫鏡頭;善用多場景切換,尤其在第二集,情節多線發展,配合背景緊湊的節奏點,把觀眾的心都提起來了。另外鏡頭轉接風格和《致命女人》裡的一樣優秀,以插敘手法將主角們所在場景轉切回30年前的模樣展開故事敘述。
其次反轉設置,每一集都有反轉,每當我覺得自己離真相又進一步時,事情總會被一些突發事件打亂,一些微不足道的人物反而有著更大的秘密。雖然有時候還是會覺得劇情有點拖沓,但10集的劇,沒有誰能擔保全程高能,只有看下去了,才會看到更多。
伏筆的鋪設,女主的爺爺患有老年痴呆,但在劇中多次提供了重要線索;標題之所以是《天黑請回家》,我認為有一語多關的意味。因為女孩行動總在深夜,瑞夫費奇被綁架的時候是晚上,以及劇中的關鍵故事都發生在晚上,所以黑暗不僅是時間,而是秘密總藏在深夜,「秘密就是床底下的怪獸」。
美劇也像韓劇一樣,有很多優秀之處,就是會在劇中映射一些他們國家會存在社會問題(當然每個國家都會存在類似的問題)。女警察本來並不打算幫助女主的,但是警長一句帶有歧視女性工作能力的話,改變了她的想法。其次,女主因為發報的事受到了警告,她的母親去到校長面前力挺女兒的行為「如果做這件事的是男孩,那他現在已經是學生會長了」。最後這是女主在幫女警察競選警長前的一個鏡頭,再次強調了女性的能力和地位是不可輕視的。
山姆因為是印第安人,在白人印象裡十分不好,所以他被迫背負了一個綁架殺人犯罪名30多年。而警長一方相當於白人群體的視角,站在道德制高點去制裁一個無罪之人。他連為自己發聲的機會都沒有,後面當女主和他同時失蹤時,連曾經最信任他無罪的女主爸爸馬特也開始以有色眼鏡懷疑他。「人們又開始殺人了」是爺爺隨口留下的一句話,但卻很真實。整個小鎮的人都為了保持原有的安寧,而不願揭開深藏多年的往事。
每一個新家庭到一個新環境都會被歧視,好像是現在的一個常態。劇中女孩寫完新聞報導後遭到了同學的惡評,她是有些崩潰,但她選擇了直面問題。她站到了飯堂桌子上大聲朗讀這些惡評,這也讓我想起了很多節目也是讓明星讀自己的惡評,雖然很多人都是笑笑調侃,但實際上有多難過只有自己知道吧。在當今這個時代,每個人都成為過鍵盤俠,我們在不自覺間的評論都足以給對方構成傷害。這個老問題在我往期的推文已經談過太多了,因為經歷過,所以才祈求世界能多點善意的言語。女孩母親也做出了很好的示範,將女主姐姐遭受的惡評截圖,只要女兒需要,她就走法律程序解決。
這個家庭和大多數的美國家庭一樣,紛爭肯定是有的,但他們這種相處模式更值得我們學習。我覺得這部片子適合各種年齡層的人看,因為裡面教給我們的遠不止如何報導新聞,還有如何教育孩子,如何相互包容。姐姐雖然覺得妹妹處處壞她好事,是個礙眼的人,但其實她也很愛妹妹,處處保護妹妹;父母之間雖然因為信任問題吵了無數次,但最後兩人一起去打棒球,坦誠相待共同面對;女主雖然屢次犯險去報導新聞,但父母並沒有立馬制止女兒的深入調查,反而鼓勵她勇敢發聲;女兒們受到了傷害,媽媽首先是選擇傾聽孩子心聲,並教給她們解決的方法,以鼓勵式教育引導孩子堅持自我。(圖中是父親支持女兒的行為和她一起去採訪。)
姐姐在劇中是有些許感情戲的,不過所幸父母都非常支持孩子的情感抉擇。其實劇中還是有很多點放大了這個男孩子的懦弱,他沒有做到一個男生該做的事情,就是保護自己愛的女孩。女生遇到危險時他想都沒想先逃跑了,被女主發現他們與吸毒的朋友待在一起時,他首先是希望女生讓妹妹別寫新聞曝光他。不過看的時候還是覺得他倆甜,可能這就是青春吧。
其實這部劇更像是女兒替父親完成自我救贖,因為父親曾經也為好朋友的消失執著調查一切,可是所有人都否定他,權力也壓制他,他最後放棄了,離開了,甚至因為接觸同類案件備受煎熬,決定不再從事記者的工作。是女兒鼓勵爸爸站起來,和她一起尋找真相。女兒就像《聚焦》裡的記者們一樣,不斷尋找曾經遺失了的真相,至於結果如何,我就不說了,已經劇透的夠多了。另外,很感謝還有朋友記得我的公眾號,並且向我發來了「催更」信息,點開記錄,上一篇文章已經是一個月以前寫的了。其實我並不是有意拖更的,臨近期末,作業支配了我的日常生活,但我並沒有停下推文內容的構思,在接下來的時間我會將我構思的素材一一寫入推文。
文字:一條鹹魚
圖片視頻:人人視頻截取
互動留言:首次嘗試還未知能否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