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沙縣:秉承生態理念,建設幸福河湖

2020-12-22 湖南省水利廳

河道是流域水資源的主要載體,近年來,長沙縣秉承生態治理理念,牢牢把握「工程補短板,行業強監管」總基調,重點以全面推行河長制為抓手,積極推動撈刀河、瀏陽河流域綜合治理,採用水安全與自然環境相融合,水景觀與鄉村振興相融合,水生態與防洪減災相融合,水文化與人文景觀相融合的「四個融合」方式,強力推進中小河流治理,打造美麗河湖,以人民滿意為目標,建設幸福河湖。2018-2020年投資5.97億元,先後實施河道治理項目33個,治理河長151.58公裡,建設美麗河湖(樣板河湖)32條。


水安全與自然環境相融合,提高河湖治理水平。長沙縣牢牢把握防洪為主的原則,堅持因河施策,因地制宜,積極探索施工新方法,堤防施工採用生態砼、生態砌體(舒布洛克)、連鎖扣、格賓雷洛、幹砌石等固腳,植草(花)護岸護坡方式建設。在解決河堤防衝和提升行洪能力的同時,增加了堤防及岸坡的透水性、透氣性,有效促進河流與環境的有機融合。


水景觀與鄉村振興相融合,改善農村人居環境。長沙縣始終以群眾滿意為出發點,以助力鄉村振興為落腳點,最大限度用活用好項目建設資金,修建河堤的同時,對沿岸不影響行洪的樹木進行保護、保留,並增加必要的綠化措施,在人口居住比較密集區域,因地制宜建設景觀節點,提供親水、休憩、觀光的場地,建設人行步道、親水梯步、過河便橋、過河跳蹬及水景觀,在滿足人民群眾生產生活需求同時,進一步提升了沿河人居環境品質,而且帶動鄉村旅遊,增加了群眾收入。


水生態與防洪減災相融合,增加河道治理功能。長沙縣堅持生態治理理念,以「水清、河暢、岸綠、景美」為目標,不斷改善流域水環境。工程建設中採取了建設小溼地、攔河堰等措施,有機地將水生態與防洪減災融為一體,通過在人工溼地中種植美人蕉、再力花、狐尾藻等植物吸附水體中的重金屬和汙染物,修建攔河堰減少河水衝擊力,增加蓄水保水能力和水體自淨功能,提升了防洪減災能力,有效改善了河流水質。


水文化與人文歷史相融合,提升工程人文色彩。長沙縣加強水文化遺產的保護和利用,提高水工程、水環境的水文化內涵,通過融合人文風情、水情、河流歷史、傳統文化等因素,修復和保留具有代表性的歷史水利工程和建築,建設漁夫廣場、筒車主題公園、龍舟體驗中心,既體現了興利除害功能,又反映了流域特有的優美自然環境、人文景觀、民俗風情於一體的獨具風格的水利建築藝術精品,成為傳播、弘揚治水精神的平臺。







相關焦點

  • 東江流域六市「助力碧道建設、逐夢幸福河湖」百場萬人保護東江...
    河源市委、市政府主要領導高位提出「河源要做全省萬裡碧道建設的排頭兵」的目標要求,把萬裡碧道建設作為謀劃推進「六水」體系的重要一環,作為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發展理念的具體實踐,堅持規劃引領、試點先行、因地制宜、分類指導,先後出臺了《河源市碧道建設總體規劃(2020—2035年)》和《河源市碧道建設實施方案》,提出將圍繞「三江六岸」構建「一江融粵灣、三廊聯城山、六脈織碧網」的碧道建設總體空間格局
  • 第33屆中國水周:堅持節水優先,建設幸福河湖
    我國紀念2020年「中國水周」活動的主題為「堅持節水優先,建設幸福河湖」。為什麼要節水?水是生命之源,生產之要,生態之基。我們居住的地球是一顆美麗的藍色星球,表面超過70%的面積為海洋所覆蓋,但可供人類活動使用的淡水資源卻極其有限。
  • 建設更高標準水生態文明城市 長沙做好「活水、安水、淨水」文章
    水生態文明城市建設系列報導之長沙篇長沙是湖南省會城市,是長江經濟帶中心城市,總面積1.18萬平方公裡,轄6區1縣2市,常住人口815萬。長沙屬亞熱帶季風溼潤氣候區,多年平均降雨1508毫米,多年平均本地水資源量為96.19億立方米。全市流域面積10平方公裡以上的河流有335條,母親河湘江穿城而過,多年平均過境水量700億立方米。
  • 長沙縣謀,星沙勢成
    經此一疫,當國家的發展路徑隨之調整為以國內大循環為主、國際國內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時,湖南也緊跟步伐,緊扣「十四五」規劃,積極謀劃大長沙都市圈,加速推進長株潭一體化進程,並確立了以長沙為核心的「3+5」城市群建設。
  • 杏花村裡健身忙——安徽貴池秉承生態體育理念帶動全民健身熱潮
    新華社合肥12月19日電 題:杏花村裡健身忙——安徽貴池秉承生態體育理念帶動全民健身熱潮新華社記者周暢十裡杏花村,全民愛健身。劉自斌介紹說,貴池區內各類自然文化遺蹟眾多,得天獨厚的優美生態環境,為大眾體育項目的開展提供了新的發展契機。近年來,貴池大力倡導生態體育理念,讓「體育+生態、體育+旅遊、體育+文化、體育+產業」有機融合。把適宜全民參與的賽事大量引進景區,讓大自然成為全民運動的場館;把生態資源作為體育產業招商引資的獨特優勢,讓青山綠水成為商家青睞的體育投資利好。
  • 湖南日報丨以愛為底色,做有溫度的教育——長沙縣盼盼二小教育教學...
    以愛為底色,做有溫度的教育 ——長沙縣盼盼二小教育教學發展紀略 周小雷 王 文 餘 瀟
  • 「智水」新理念與新技術研討會上有答案
    12月19日下午,在南京舉辦的「智水」新理念與新技術研討會上,江蘇省水利廳副廳長張勁松對次進行了生動解讀:到2035年,江蘇省河湖總體建成「河安湖晏、水清岸綠、魚翔淺底、文昌人和」的幸福河湖;要讓河湖在滿足防洪、灌溉、排澇、航運等傳統功能基礎上,滿足人們親水、近水、悅水的精神需求。
  • 鄭建新:以高水平水生態建設推動城市高質量發展
    以高水平水生態建設推動城市高質量發展長沙市委副書記、市長、湖南湘江新區黨工委書記 鄭建新城市依水而建、緣水而興、因水而美,治城先治水已成城市管理者的共識。長沙位於湘江下遊、洞庭湖尾閭,水系發達、河網密布,年均過境水量達700億立方米,加強水生態建設尤為重要。
  • 創新醫改|長沙縣:慢病管理健康生態背後的「醫防密碼」
    作為湖南省基層高血壓醫防融合項目工作試點縣,近年來,長沙市長沙縣以家庭醫生籤約服務為抓手,開啟高血壓等慢病管理新模式,讓醫療滲透到基本公共衛生服務中,進一步築牢慢病防治公衛防線。健康生態的背後,是長沙縣獨特的「醫防密碼」。
  • 《江西省省級生態市縣管理規程》《江西省省級生態市縣建設指標...
    為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和省委、省政府關於加快推進生態文明建設的決策部署,推進國家生態文明試驗區建設,不斷完善生態文明制度體系,進一步規範我省生態市縣創建工作,並與國家生態文明建設示範市縣進行有效銜接,打造更多的國家級創建精品,保持生態示範創建全國「第一方陣」地位,根據生態環境部《關於印發〈國家生態文明建設示範市縣建設指標〉〈國家生態文明建設示範市縣管理規程〉和〈「綠水青山就是銀山銀山
  • 餘杭:「一河一品」打造幸福河湖
    在美麗河湖建設中,餘杭因地制宜,以人為本,以「一河一品」,打造老百姓身邊的幸福河湖。繼北苕溪、餘杭塘河、北沙港、丁山湖等4條河(湖)被評為2019年省級「美麗河湖」後,今年,餘杭境內中苕溪、東苕溪、京杭古運河(塘栖段)、長命港等4條特色鮮明的河道,繼續爭創省級美麗河湖。秋日,漫步在塘栖古鎮運河畔,遲桂飄香,遊魚可數。京杭古運河(塘栖段)全長10.14公裡,寬60米。
  • 長沙縣 發展為民生 數說幸福感
    民生有溫度 大美星沙更宜居  走進長沙縣開慧鎮錫福村,道路乾淨整潔,房前屋後小樹鬱鬱蔥蔥,清澈河水繞村而過;小花園、小菜園、小果園相映成輝,小花園五彩繽紛,小菜園綠意盎然,小果園碩果纍纍……  通過農村人居環境整治、美麗鄉村建設、鄉村振興建設,近年來,錫福村實現了美麗蝶變,先後榮獲省級衛生村、市鄉村環境衛生整潔行動十佳村
  • 長沙縣這6個鄉村上榜國家級名單,有你家鄉嗎?
    近日國家林業和草原局最新發布關於公布第一批國家森林鄉村名單的通知長沙縣有6個鄉村上榜!!!在各地縣級林業和草原主管部門推薦、省級林業和草原主管部門評審公示的基礎上,經審查,評價認定了第一批3947個國家森林鄉村,湖南省211個村上榜,長沙32個村名列其中。長沙縣有6個村上榜。
  • 【推動高質量發展調研行】樣板示範 創建引領——新疆生態文明建設...
    據了解,創建生態文明建設示範市縣,是要在生態空間、生態經濟、生態環境、生態生活、生態制度、生態文化六個方面,保護和建設生態環境,促進人與自然和諧共生,最終實現區域經濟與生態環境的協調可持續發展。作為國家重點生態功能區的阿勒泰地區,堅決貫徹「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冰天雪地也是金山銀山」的綠色發展理念,確立了「以旅遊業為主體,牽動一產、託舉二產」的發展思路,全力打造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生態文明建設示範地區。  目前,新疆已成功創建的國家生態文明建設示範縣昭蘇、鞏留、布爾津、特克斯、哈巴河以及「兩山」基地霍城,均位於上述區域。
  • 以「精美建設」構造「品質長沙」 2020長沙產博會圓滿落幕
    (2020長沙未來城市品質家居產業博覽會在長沙國際會展中心圓滿閉幕。)紅網時刻10月25日訊(記者 康希 嶽瑾)「精美建設,品質長沙。展會現場,多家知名房地產開發商積極參展,福天興業投資集團攜手清華大學匠心打造的3S生態智能創新建築十分吸睛,其致力於空間(Space)、智能(Smart)、服務(Support)三大板塊的研發及產業轉化,向在場觀眾展現了一種建築室內外空間結合、智能與科技融合的未來品質生活方式。
  • 河北遷西:召開生態遷西、招商引資、項目建設工作調度會 全榮哲...
    河北遷西:召開生態遷西、招商引資、項目建設工作調度會 全榮哲出席並講話 2020-12-23 17:49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三江:堅持生態立縣理念 做好「兩茶」產業扶貧文章
    【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指引下——新時代新作為新篇章——決戰決勝走基層、總攻之勢大採訪——千名記者一線行】三江:堅持生態立縣理念 做好「兩茶」產業扶貧文章三江侗族自治縣堅持「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大力推動兩茶生態產業加快發展,引領侗鄉群眾走上綠色發展、產業扶貧的康莊大道。
  • 「智水」新理念與新技術研討會為您解答
    在南京舉辦的「智水」新理念與新技術研討會上,江蘇省水利廳副廳長張勁松對此進行了生動解讀:到2035年,江蘇省河湖總體建成「河安湖晏、水清岸綠、魚翔淺底、文昌人和」的幸福河湖;要讓河湖在滿足防洪、灌溉、排澇、航運等傳統功能基礎上,滿足人們親水、近水、悅水的精神需求。
  • 這個「五一」長假,你打卡了長沙縣哪些地方?
    這個「五一」長假,你打卡了長沙縣哪些地方? 5天的「五一」長假就這麼悄咪咪的過去了假日期間,市民出遊熱情高漲從長沙縣文化旅遊廣電體育局了解到截至5月5日長沙縣共接待遊客
  • 雍陽河:甕安生態建設的美麗印章
    甕安縣委、縣政府高度重視,以前所未有的投入持續推進生態文明建設,確立了「生態是第一品牌」的執政理念,堅守發展和生態「兩條底線」,大力推進綠色發展、循環發展、低碳發展,努力走出一條「產業生態化、生態景觀化、景觀特色化」的綠色發展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