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在追童瑤的新劇《三十而已》,真的被顧佳這個角色驚豔到了,可以說是近幾年的國產劇裡為數不多的優秀人設之一。上得廳堂,下得廚房,永遠是一副完美人妻的模樣。
但是這麼優秀的女人,婚姻裡還是遭遇了丈夫的背叛,真是令人氣憤。
為什麼會出現這樣的局面呢?仔細看劇,發現了很多細節。
人如其名,顧佳是一個顧家的女人。她的心中,這個家庭的發展比任何事情都重要,她丈夫和她的兒子,就是她生活的核心。
這個核心,除了悉心照料兩個人的生活起居,還體現在兩個方面:孩子的教育和丈夫的事業。
這兩方面,顧家也是盡心盡力。
她想把兒子送進家對面好的幼兒園,接受良好的教育。可是苦於沒有門路,只好去求住在樓上的暴發戶王太太寫推薦信。
為此,她低聲下氣,王太太的好友來做客,她像個傭人一樣,忙前忙後的做蛋糕。
電梯壞了,知道王太太穿高跟鞋出門,顧佳果斷上門去,在下樓梯的過程中,及時的為王太太送上了自己的拖鞋,而自己則是提著王太太的鞋,只穿著襪子走了二十幾層樓下來。
這一幕,她的好友看見了心疼不已。
但在顧佳的心裡,當媽是一場修行。過程不重要,她可以為此付出,努力,也可以忍氣吞聲,重要的是結果。
面對丈夫的事業,他不願意搭理的難纏的客戶,顧佳挨個去聯繫,去懇求,去解決,時時刻刻為公司的業務和利潤操心。
因為這個公司的發展,能帶給他們一家的是更好的生活。
為了這個家,也為了丈夫和孩子,顧佳把自己變成全能型人才,時間管理相當到位。
什麼都會,裡外一把抓,隔著屏幕觀眾都覺得她活的好累。可是在顧佳心裡,因此她的生活能更上一層樓,她就覺得值。
可以說,顧佳活成了很多女人想要的樣子,一定程度上實現了家庭和事業的平衡,優秀又勵志。
然而完美如她,還是遭遇丈夫的背叛。
這個名字更有意思。
諧音換衫,開始就預示他以後的背叛。又說明了他活的不切實際,覺得壓力山大。
許幻山是一個煙花設計師。
在妻子顧佳的鼓勵下,開始創業,有了自己的公司,一步一步走來,雖然艱辛,但也取得了一定成就。
但他活得不快樂,不快樂的緣由,是因為他是一個理想主義者,他更想做的是一個藝術家,而非生意人。
他想要的,不是掙多少錢,住多大的房子,怎樣進入上流社會,而是他的作品得到認可。
這種需要被認可的心態,本來並不強烈。然而他走的太順了,才三十歲,事業上就取得了傲人的成績,他就開始想要其他東西了。
再加上身邊多了個李可,總會替他的作品感到不值,他的這種渴望也越來越強烈了。
隨著這份渴望而來的,不是希望,而是危機,他的工作和生活都發生了巨大的變化。
合作方更關注的是成本和利潤,李可煽風點火,許幻山生氣大客戶不在乎產品本身的價值,把大客戶趕了出去。
顧佳在乎的,是這個公司盈利,一家人過上好日子。許幻山跑去質問她:你有在乎過我作品的價值嗎?
理想是美好的,但生活是殘酷的。
沒有堅固的經濟基礎,理想只能是鏡花水月。
很快,公司遭遇了危機,資金鍊斷裂。
顧佳忙著四處找新的訂單,許幻山卻在巨大的壓力下,走向了另一條路,李可,這個從進公司開始,就費盡心機討好他的女人,讓他覺得找到了知音的女人。
真是讓人心寒。
細觀許幻山,其實一直是被顧佳推著走的。顧佳想要大富大貴,許幻山求的是小富即安。
顧家的野心,也變成了許幻山的壓力,他心不甘情不願的在她的壓力下前進。
所以他不理解,為什麼顧佳非要低聲下氣去求別人,把孩子送進對面的幼兒園,追求所謂的更好的教育,他覺得不是這所也可以。
他也不理解,明明經濟上就不在一個層次,為什麼顧佳非要東拼西湊,花幾十萬買個愛馬仕包,擠進富太太的社交圈,看別人臉色,妄圖通過太太們的關係,替他拿到訂單。
他更不理解,那些客戶,張口閉口都是錢,天天想著壓縮成本,不在乎產品本身。他的妻子為什麼還要去維護,去討好。
顧佳身上,許幻山不理解的太多了。同樣的,他也越來越覺得顧佳不理解他。
從創業,到買房,到孩子上學,到公司發展,一步一步,都是顧佳在主導,許幻山亦步亦趨。
許幻山能按照顧佳的想法來,是因為有先例證明了顧佳的選擇往往是對的,也是因為他可以包容愛人。
但包容,從來不代表認可。長期的不認可積攢到一起,就爆發了,也炸開了,成了他們婚姻的缺口和裂痕。
這裂痕,就給了別人可乘之機,給了別人滲進來的機會。
生活比愛情複雜的多,他們都不明白對方究竟要什麼,做的更多的,是為了對方退讓,隱忍,而不是嘗試去理解。
可退一步可以,步步退呢?顧佳委屈,許幻山也是。
他想為自己的委屈找一個出口,於是背叛了顧佳。
這樣的男人,我能明白他為什麼背叛,但真的想賞他幾巴掌。
因為生活中誰不委屈呢?為了他們的家,顧佳甚至都忘記了自己是誰,只是把自己活成了一個妻子和母親。
他壓力大,她的壓力比他更大。他問顧佳有在乎過他作品的價值嗎?那他有在乎過顧佳的價值嗎?
從劇中來看,明顯顧佳的價值比他更大,比他更受歡迎。
女人承擔的太多,男人就學會了自私和矯情。
結果無外乎人財兩失。
顧佳離了許幻山,能過得更好,因為顧佳有過得更好的能力。而許幻山離開了顧佳,更大概率會走下坡路。因為他需要人引導,也容易被人引導。
當這個引導他的人,不是顧佳,變成李可,他又能得到什麼?夢想嗎,不存在的,那是泡沫。
相信他最後還是會悔悟,就是不知道顧佳會不會原諒他。
其實於顧佳,離開許幻山何嘗不是更好的選擇。
她該找的,是一個能理解她的人。
因為理解是無限的,而包容有限。自己累,別人也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