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點擊【浙江日報有風來】藍色字體可與我們在一起
「即使造出來時間機器,重新過一遍充滿遺憾的少年時光,不完整的故事還是不完整,混蛋的地方還要混蛋,所有的遺憾,一點不能改變。」
這就是青春,萬物其間生長。
文 | 緣子小姐不生鏽
自稱國產青春片「虎狼之作」的《萬物生長》,是一部烙滿各種鮮明印記的作品——首先,原著者馮唐在14年前,講述了這個春日暖陽下勢如破竹卻又悵然若失的青春故事:「我在酒吧裡邂逅了一位少年,秋水。他的眼睛很亮,在黑暗的角落裡閃光,像四足著地的野獸……」
秋水是醫學院研究生、學生會主席。天賦異稟、出口成章的他被周圍一群男同學視為精神領袖。然而,在青春肆意的校園生活中,秋水也正經歷著情感的陣痛和逝亡。
馮唐是誰?男,1971年生於北京。作家,協和婦科博士,前麥肯錫合伙人——一位典型的「文壇外高手」。他有很多金句,還有一根「金線」。
馮唐
在小說《萬物生長》的扉頁上,他寫道:「講了一個如何長大的故事,只供回顧。從頭到尾,文中一切純屬虛構,請毋對號。心智未健全,難容異端者,敬請止步。獻給老媽,她可能不知道有些孩子這樣長大。」至於其中有多少自傳成分,只有他自己知道。
然後,導演李玉讀到了這個故事,感受到一股「別樣的生猛氣息」。她覺得,自己的青春也是這樣——「一開始,你是拒絕的,但很多人告訴你青春可以加很多特技……經歷過之後回頭再看,又會發現,其實不假矯飾的任性肆意是最美好的。」於是,書中那些略顯凌亂的段子被巧妙地「揉」在了一起,以一種很「李玉式」的敘事風格。
2015,方勵和李玉合作拍電影,邁入第11年。4月7日下午,《萬物生長》「全球首場」放映結束後的分享會上,方勵告訴大家,後天(9日)就是他和李玉合作周年紀念日,因此,他很「念舊」地穿了11年前的那套衣服上臺。雖然很快被大家吐槽「方老師小氣,從來不換衣服」,但看得出,向來以冷靜敏銳著稱的李玉,也有些動容。
導演李玉在片場
此前兩人合作的《紅顏》《蘋果》《觀音山》《二次曝光》,加上這部《萬物生長》,都算文藝片,平均兩年一部,夾雜在越來越令人眼花繚亂的新片速遞裡,看起來有些不一樣,但每一次,市場或口碑表現都會「超出預期」,有時還會「出乎意外」地斬獲一些國內外獎項。
方勵
據透露,當日下午幾乎同一時間,北京的另一個放映場地正進行全國院線經理看片,但主創團隊還是選擇先來這邊聽聽700多位大學生觀眾的直接反饋。
沒想到,交流現場直接變成了「考場」。坐在銀幕下方擺放的一排課桌前,方勵、李玉、馮唐、韓庚、齊溪首先回答了各自「考卷」上的「必答題」:你眼中的青春什麼樣?
在「考場」中談笑風生的齊溪、韓庚、李玉
不知是不是巧合,幾乎所有人都提到了「痛」。馮唐說,他在寫作過程中「埋」下了3個關鍵詞:
幻滅,代表青春發展的心理過程——一開始你以為自己擁有全世界,後來漸漸發現現實中存在太多不盡如人意,哪怕你是頗具精英意識的高材生。
人體,或者說得更直白一些,「肉體」,代表身體發育激素波動的過程——就像片中的男主角、由韓庚飾演的醫學院學生秋水,一邊「任性地揮霍青春」,甚至還有點「混蛋」,也一邊經歷著成長的陣痛。
詩意,代表對於青春的「馮氏解讀」——「本來想寫一個過程,但是只寫出一種狀態。本來想寫出一個故事,但是只寫出一段生活。」
生活中,這位被稱為「文藝青年精神導師」的作家,早已從封面內頁的黑白照片裡走到了臺前。他的凝神側目,他的金絲眼鏡,他的絡腮鬍茬,他嘴角掛著的若有若無的笑意,都被書迷尤其是女書迷總結成一句「男神迷死人了」——從醫屆跨界到商界再到紙上江湖,青春漸遠,卻長成了一枚「偶像派」。
觀影現場,一位北京電影學院的學生提問馮唐,電影和小說最大的區別是什麼,馮唐說,「電影只能去電影院看。」這當然是一句玩笑話,隨後他正色道:「坦白說,我的心情很複雜。不過電影上映後,我會分別在昆明、深圳、北京這3個留有我青春回憶的地方包場,邀請朋友們來看。」
《萬物生長》也是李玉、範冰冰的第4次合作。用李玉自己的話說,彼此間的信任和了解,讓影片中多了很多「在別處捨不得釋放的火花」。《蘋果》散發著夏天熾熱的欲望,《觀音山》飄灑著秋日的蕭瑟,《二次曝光》裡流淌著冬天的絕望,這一次,倆人終於走到了萬物生長的「春天」,而範冰冰飾演的「柳青」也是男主角「秋水」的3段「春夢」中,最妖冶、最迷離的一段,一邊哭得淚眼朦朧,一邊「惡狠狠」地說:「我這輩子就喜歡過他一個人,我要用盡我的萬種風情,讓他將來不跟我在一起的時候,內心都無法安寧。」
根據試映現場反應,影片最大的驚喜,來自電影新人韓庚。據說,這是李玉對其表演集訓25天的成果。
影片的主題曲是《有多少愛可以重來》。在韓庚與張靚穎的低吟淺唱下,迪克牛仔的滄桑感被置換成了對青春的遺憾和感慨,歌詞中那句「命運如此安排,總有它精彩」的改編堪稱點睛一筆(至少比海報上「一部看了可能會懷孕的電影」「我們彼此相愛就是為民除害」什麼的好多了……)。
看片時收到朋友的微信吐槽:「現在的工作狀態不僅是起早貪黑,連春夏秋冬都快沒了。」抬起頭,銀幕上那些青春臉龐正很認真地虛張聲勢著,準備大幹一架,張楚的聲音已適時響起,「這是一個戀愛的季節/空氣裡都是情侶的味道/孤獨的人是可恥的……」
曾經,我們也是這樣,有很多的力氣用不完,要說很多的故事給彼此聽。
「青春期做過的最放肆的一件事是什麼?」對此,方勵的答案是:「扒火車」兩千公裡。主持人問為什麼,他說:「沒錢,又想打架。」
不知道為什麼,覺得這6個字,把青春的觸感、顏色、溫度、氣味以及年代感,都講清楚了。
如果有竹蜻蜓,你願意重過一遍充滿遺憾的年少時光,談不靠譜的戀愛,做不明智的選擇,迎接不曾設計的未來,在無路可走時被迫騰空躍起,還是規規矩矩的成功?
可惜,沒有如果。
Q1:你眼中的青春什麼樣?
方勵:既自嗨又痛。
韓庚:勇敢,要有痛。
李玉:不迷茫不青春,不疼痛不青春。
馮唐:人體和詩意。
齊溪:快。
Q2:青春期時,你曾經做過最放肆的事情是什麼?
方勵:「扒火車」兩千公裡
韓庚:畢業前夕和哥們在天台喝啤酒砸酒瓶子。
馮唐:寫了一本小說叫《萬物生長》。
齊溪:X(該幹的都幹了,沒有「最」)
Q3:你最羨慕《萬物生長》中,哪個角色的青春?
方勵:黃芪。
李玉:秋水吧,有人不希望成為他嗎?
韓庚:秋水,已經過了一次癮了!
馮唐:厚樸。
記憶——課桌睡覺沒有床舒服,睡沉了,起來臉被壓得又紅又平。冬天桌面冰涼,我接觸桌面的手一縮,我的女友在我手底下墊進一個筆記本,筆記本的封面是絨絨的,挺暖和。(摘自《萬物生長》小說,下同)
光影元素:眼淚、雨、酒瓶
《萬物生長》的攝影指導曾劍剛剛在《推拿》裡嘗試過暗啞與晃動的沉鬱,這次給《萬物生長》安裝了迷離而鮮亮的透鏡。預告片中,秋水與柳青在標本室裡第一次醉後纏綿,窗外的路燈昏黃地映入滿室玻璃器皿,反射成五光十色的迷離。那是醫學院才獨有的記憶。
友情——雨還在下,我又喝了一口酒,把瓶子幹了。我一伸手,把空瓶子放到雨裡,看有幾絲雨飄進。我身旁那個並不存在的長髮姑娘不解地看了我一眼。「看你有幾滴淚是為我落的。」我解釋。
光影元素:標本瓶、作弊、夕陽
《萬物生長》中的一幕,主人公秋水的同學厚樸踢碎了裝滿頭骨的標本瓶,引起了課堂的一場大亂。旁白「這是一場事故,這是一場可以避免的事故,但是我們特別高興,它發生了」,語意雙關,既指向意外事件又涵蓋了其後人物情感的遭遇。影片中還有一場群架戲,慢鏡中隱隱有詩意蕩漾,最後參戰雙方精疲力盡地躺在夕陽下,畫面呈暖色調。
愛戀——我們五個擠在林蔭道旁的一張長椅上看過往的女生,仗著人多勢眾,我們的眼神肆無忌憚。辛夷拿出隨身攜帶的骰子,我們擲,誰的點數最小,誰去和過來的第一個姑娘搭訕。黃芪的點數最小。
光影元素:煙味、汗水、吻
愛情是青春電影的標配,但它無論在現實和藝術中都並非提線木偶。電影以秋水與初戀的情感糾葛為背景,以他和現任女友對愛情的探索為主線,以魅力熟女柳青的闖入為延伸,展現了秋水在過去、現在、未來的時空接替中,真實混沌、漂泊無依的「青春橫斷面」。
本期製作:鼴鼠BW
有風來
雲世界再美,也要有風。
微信號:youfenglai_zjr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