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一樣的「野馬」
OV-10輕型攻擊機可能很多人不熟悉,但如果提起「野馬」戰鬥機,那可是如雷貫耳,大名鼎鼎!OV-10輕型攻擊機代號「野馬」,但此「野馬」非彼「野馬」!
P-51「野馬」戰鬥機是二戰美軍的主力戰機,也是當時世界上最先進的活塞式戰機之一,由北美公司研製,目的是與納粹德國空軍爭奪制空權的,而OV-10「野馬」輕型攻擊機,雖然也是由北美公司研發設計,雖然也叫「野馬」,但無論是從戰場定位還是機體外型,沒有一點相同之處。當然,都是活塞螺旋槳戰機這一點除外。
P-51「野馬」
早在二戰時期,美軍就從實戰中總結出經驗,近距離空對地支援取決於發現、識別地面目標是否迅速、準確,並由此產生了一個戰術概念「FAC」,也就是「前沿空中控制」,起初美軍利用可攜式電臺對前來支援的攻擊飛機進行現場引導。這種方法時效性很差,常常是等到攻擊機達到,目標早已消失!於是,美軍希望能研製一種能長時間在戰區上空巡邏、盤旋,待發現目標後,立刻進行攻擊。到了越戰時期,這種需求愈發突出,於是,上世紀60年代,北美公司研發出了雙發雙座的OV-10「野馬」輕型攻擊機。
OV-10輕型攻擊機
作為一款螺旋槳飛機。OV-10的技術指標沒有什麼特別出眾之處。它採用雙尾梁布局,兩臺1040馬力的T76渦槳發動機,位於左右尾梁前端,後端是一體式平尾。最大時速452公裡,航程927公裡,實用升限7300米,空重3.1噸,最大起飛重量6.5噸;該機的固定武器為4挺7.62毫米M-60機槍,共7個外掛點,可掛載火箭巢、炸彈,以及機槍機炮吊艙副油箱等。即使在20紀60年代,這些性能指標也相當普通。不過實戰中OV-10「野馬」的表現卻相當出彩。
越南戰場上,0V-10在擔負「前沿空中控制」任務的同時,還「兼職」對地支援任務,給越南遊擊隊造成了很多「麻煩」。俗話說「沒有金剛鑽,就別攬瓷器活」,0V-10「野馬」如此受美軍青睞,自然有其獨到之處:該機反應時間最短只需5分鐘,具備短距起降功能,低空機動性優越;可搭載多種空對地武器,火力強大,能為直升機起降提供護衛,要害部位安裝有裝甲,飛行員座艙也配置了彈射座椅,生存性較高;後機身有超過2立方米的貨艙,可裝載1.45噸軍用物資,或1名護士外加2副擔架,堪稱軍機中的「多面手」。
現代化版的OV-10「野馬」
越戰後,OV-10一度從人們視野中消失。但隨著不對稱戰爭逐漸成為美軍的主要作戰樣式,為了在惡劣氣象和複雜地形條件下打擊反美武裝,美軍對空中支援提出了「輕型、攻擊、武裝、偵察」的戰術要求。OV-10再度引起軍方的注意。伊拉克戰爭期間,0V-10曾裝上「地獄火」飛彈對付老式坦克和裝甲車。當然,新的OV-10「野馬」與越戰的OV-10相比,除了保留氣動設計,還安裝了新的航電系統、傳感器及發動機,使之具備更強的作戰能力。
「老兵」不死
雖然世界主要大國的戰機都進入四代、五代,但使用螺旋槳戰鬥機作為空軍主力裝備的國家,並不在少數。就比如OV-10,除了美國之外,菲律賓、哥倫比亞、委內瑞拉等國空軍,也有不少該型飛機在服役。實際上,不僅OV-10「野馬」,其他型號的螺旋槳軍用飛機,也早已譽滿全球。
巴西航空工業公司,就擁有豐富的螺旋槳軍用飛機的設計、製造經驗。其招牌產品為「巨嘴鳥」系列飛機,於上世紀80年代投產,儘管機身仍沿用傳統的鋁合金常規半硬殼結構,但由於採取了數控整體加工、化學銑切、金屬膠接等先進位造工藝,其結構強度完全可以滿足現代戰爭的要求。即便在簡易機場或野戰機場起降,「巨嘴鳥」的滑跑距離也不超過380米,戰場適應力極強,且具備執行多樣化軍事任務的能力。
巴西航空工業的「巨嘴鳥」系列
千萬別小看這種起飛重量還不到3.2噸的輕型飛機,其內部配置早已不可同日而語,堪稱奢侈。以「超級巨嘴鳥」為例:裝有以色列生產的先進航電系統;「玻璃化座艙,平視顯示器,只有少量機械儀表;配備自動化火控系統、機載紅外傳感器,以及CPS和雷射慣導系統;座艙加裝「凱夫拉」裝甲,座艙內還有氟利昂循環空調。甚至還可以根據客戶需求,安裝前視紅外儀和頭盔瞄準具這類「豪華」配置,「超級巨嘴鳥」近年來廣受客戶歡迎。該機的改進型A-29/29B,是巴西空軍主力攻擊機,除裝備本國部隊外,「巨嘴鳥」系列還出口到20多個國家,總數達500架以上,戰後的阿富汗購買了「超級巨嘴鳥」作為主力攻擊機,甚至連高傲、挑剔的法國空軍都採購了49架。
超級巨嘴鳥戰機現代化的座艙
當然,目前活躍在世界軍機舞臺上的螺旋槳式飛機還有不少,例如AT-6系列,而這些飛機之所以「寶刀不老」,首先是因為其定位十分準確,即在掌握制空權的情況下開展「不對等」作戰。眾所周知,在不對等的條件下,用先進的噴氣式戰機去攻擊破破爛爛、沒有防空能力的遊擊隊,簡直就是「牛刀殺雞」!遠不如螺旋槳式飛機來的經濟實惠。同時,螺旋槳式飛機的起降要求和地勤維護要求也比噴氣式戰機小的多,戰場適應性普遍好於噴氣式戰機,而機動性又比直升機強,再加上能執行多種任務,其自然會在現代空軍中獨佔一隅。甚至像「巨嘴鳥」那樣,在許多小國空軍中發揮「中流砥柱」的作用。
巨嘴鳥可掛載多種彈藥
螺旋槳式戰機的未來前景
從表面看來,螺旋槳式戰機似乎是煥發出了「第二春」,但實際情況並非如此,這不過是戰場形態變化引發武器配置變化罷了!螺旋槳戰機是老飛機,勝在便宜、好用、皮實,但在噴氣式戰機佔據主導地位的大環境下,螺旋槳式戰鬥機很可能是曇花一現,因為無論是哪款螺旋槳式戰機,都沒有能力和噴氣式戰機硬碰硬,目前,主流的螺旋槳式戰機都是在執行諸如反恐、維和、巡邏、反走私等低烈度任務。
現在是噴氣式戰機的時代
而另一方面,無人機技術的發展,也在不斷擠壓螺旋槳式戰機的生存空間。隨著通信技術、傳感器技術、導航技術以及新材料技術的進一步發展,無人機的各項技術將逐步得到提升,到那個時候,載荷更大、操控更方便、探測系統更靈敏、滯空時間更長且成本更低的先進無人機,自然會取而代之。
無人機相比於活塞式戰機,優勢更大
螺旋槳式戰機雖然不會很快從軍用戰機領域消失,但卻已遠離了舞臺的中心。未來運輸、民用領域也許才是其合適的發展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