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年炫耀自己偷來的手槍,然後扣動扳機一槍射死了旁邊的朋友

2020-12-27 騰訊網

綜合美國媒體5月13日報導,當天,來自美國邁阿密(Miami)的17歲少年塔利斯·奧利維拉(Thalys Olivera)因過失殺人罪被捕。就在被捕的前一天凌晨,塔利斯在自己的公寓中向他的一群好友炫耀自己偷來的手槍,因此事而沾沾自喜的他在玩弄手中的槍時不小心將子彈射進了旁邊好友的腦袋。

事情發生在5月12日凌晨4點30分左右,不幸被射中頭部的女孩是年僅15歲的艾莉亞·格雷(Arya Gray),她在中彈後立即被送往附近醫院,但因傷勢過重,艾莉亞在中彈幾小時後被宣告死亡。

當地警方採訪了事發現場的一些目擊者,他們都是塔利斯的好友。他們聲稱,塔利斯當天在公寓裡「不顧一切地揮舞」一把格洛克43型手槍,以炫耀他的「戰果」。為了防止意外,他們勸塔利斯把槍收起來。塔利斯一開始聽話地收起了手槍,但過了一會兒,他又掏出手槍,並把手指放在扳機上,胡亂地開了一槍,而這一槍直接擊中了艾莉亞的頭部。警方表示,塔利斯在被捕後承認自己「玩弄」槍枝並扣動了扳機,他還稱自己看到一道「閃光」擊中了艾莉亞。

這場飛來橫禍讓艾莉亞的家人們感到無比憤怒和心碎。艾莉亞的叔叔塞爾吉奧·拉斯泰利(Sergio Rastelli)在接受媒體採訪時強忍著眼淚說:「她是一個美麗的女孩,她的人生本來還有很長的路要走。」拉斯泰利補充道:「我要對所有的家長們說,如果你們家裡有槍,就把它拿走,放到保險柜裡。不要讓你的孩子拿著槍炫耀。我知道孩子們喜歡炫耀,但這必須停止。」艾莉亞的母親瑪麗亞·埃琳娜·格雷(Maria Elena Gray)於12日在Facebook上寫道:「我15歲的女兒今天被她的朋友開槍擊中頭部!!我需要支持!除了在Facebook上,我真的沒有什麼朋友。我很傷心,我不知道如何才能讓家人振作起來,上帝,救救我吧!」

據報導,嫌犯塔利斯於4月24日偷來了這把格洛克43型手槍,警方仍在對此案進行進一步調查。塔利斯於5月13日在少年法庭出庭,他將於6月2日再次接受審判。

—— 分享新聞,還能獲得積分兌換好禮哦 ——

相關焦點

  • 劉華強用槍指著自己腦門時,封飆為什麼不敢扣動扳機而是下跪?
    ,封飆為什麼不敢扣動扳機而是下跪?隨後,劉華強用一支獵槍指著自己腦袋,強行讓封飆去扣動扳機。結果,劉華強數到三,封飆並沒有敢扣動扳機。於是,劉華強一把奪過獵槍,說了一句經典的臺詞,也是薩胖經常用的臺詞:給你機會,你不中用啊!!!接著,劉華強用獵槍指著封飆的腦袋,強迫他下跪喊爺,不然一槍打死他。結果,封飆真的下跪了。
  • 槍械越異,死得越快!第2槍管比水管還粗,一槍收穫99隻水鴨
    導語:槍械越異,死得越快!第2槍管比水管還粗,一槍收穫99隻水鴨槍械的打造有個標準,要考慮實戰效果的情況下,必須要按照標準來打造,否則的話容易誕生眾多的缺點,士兵作戰的時候也會很頭痛,像二戰時期,一些槍械都沒有經過測試,直接上就上了戰場,結果不是走火就是卡殼,司登衝鋒鎗就是個例子,然而像這樣的槍械還有很多,下面我們來了解一下。1.
  • 19世紀的「大豬蹄子」單發手槍,看似簡單,操作複雜
    今天要和大家聊的這把手槍非常的罕見,它是19世紀中期的作品。他發射的是9mm口徑邊針發火手槍彈,當然這種子彈和現代的9mm壓根兩碼子事兒。這是一種由法國人卡米希爾·李福瑟發明的金屬定裝彈(李福瑟也是最早發明金屬定裝彈的人之一),可以看到這種子彈彈底有一根邊針露在外邊,針連接彈體裡頭的一個火帽,擊發的時候只需要錘擊這根針即可。
  • 【一線警察】他與犯罪分子同時扣動扳機……
    他曾和持槍匪徒正面交火,和犯罪嫌疑人同時扣動扳機……他曾通過吃穿住行中的蛛絲馬跡,找到潛逃10年的命案嫌疑人……16年來,他偵辦案件730餘件,抓獲犯罪嫌疑人580餘人。可這一次,這位「老刑偵」硬漢卻輸給了時間……在短視頻時代,花7分鐘看一個視頻是不容易的,但請相信我們,他值得。
  • 硬漢的代表:西部牛仔單動左輪速射 快如閃電 帥到沒朋友!
    牛仔絕持:壓槍射擊所謂單動左輪手槍就是每打一槍擊錘不會歸位,必須手動撥弄擊發錘,它與扳機以及輪盤都是聯動的,也就是說如果你開一槍,輪盤以及擊發錘都會動,但是打一槍再撥弄一次擊發錘這樣的開槍頻率太低了,在槍戰時不利於加快射擊速度
  • 中國軍人的血性,老山戰場腿炸斷趴著射擊,死後依然死死扣著扳機
    他死的時候竟然還保持著射擊敵人的姿勢。17歲的年紀,對於今天的普通人,可能只是一個高中生。而對於老山戰場的解放軍,他們沒有教室,沒有平板也沒有機會在網上爭吵。替代這一切的是耳邊作響的槍炮聲。
  • 我的手槍
    我小時候儘管很喜歡槍,卻見不到這些東西,那時候的孩子都是自己動手製作玩具。七八歲的時候,我會自己找來一把鉗子,一根鐵絲,把它彎成手槍的模樣,槍把上再系上一根紅絲帶,每天把玩愛不釋手。後來更進一步,把鐵絲手槍安裝上扳機,槍身綁上一根皮筋兒,把牛皮紙剪成小長方形的方塊,用力摺疊緊了,再從中間一折掛在扳機頂部的皮筋兒上,扣動扳機,一顆紙彈就可以發射出去了,皮筋兒好的話可以打出去四五米遠,一群孩子手拿紙彈槍追逐著互相打仗。八九歲的時候,自己動手學會了做鏈條發令槍。
  • 「砰」的一聲,走火的手槍射出一樁驚天謎案!
    她瞄準著,感覺到食指勾著的扳機微微顫抖,仿佛是有生命似的,但她最後沒有扣動扳機,那個扣動可會把想像立刻變成現實。為什麼還留著這玩意兒?為什麼還把手槍放在自己住的房間裡?因為,她想這可是父親留給她的一切啊,但她又覺得不是。她曾想都沒想就把父親的各種信件明信片什麼的一股腦地全扔進了火爐,還送掉了他的衣服。卻保留了手槍,因為——因為她明白她肯定會有用到它的時候。
  • 盤點遇刺美國總統:九人中,有人被一槍爆頭,有人六槍未中?
    1975年9月5日,在加州,一名女性追隨者朝他射擊,手槍卻因卡彈而沒有發射,刺客最終被判處終身監禁。9月22日,在舊金山的一個飯店外,另一名女性在距離他12米處朝他射擊,幸運的是,這名女性旁邊站著一位越戰老兵,他及時推開了她的胳膊。子彈從福特的頭頂飛過。該刺客最終也被判處終身監禁。
  • 評測:西格紹爾P320-M17手槍 美軍型號民用版 老警察的誠意推薦
    P320-M17的不完全分解非常容易,不需要扣動扳機,這是一個寶貴的安全功能。顯然出於安全方面的考慮,您應該始終了解手槍的狀況,並在分解前檢查手槍內是否沒有彈藥。但是筆者認識的許多經驗豐富的射手,在注意力分散的瞬間,就會出現意外打傷自己。
  • 美國男子擦拭槍枝時不小心扣動扳機,意外射殺一旁觀看的8歲兒子
    據《每日星報》12月18日報導,近日,美國一男子在家清理槍枝時卻不小心扣動了扳機,這把槍本來應該是處於子彈未上膛的狀態,即使扣動了扳機也發射不出子彈。但是不知為何「砰」的一聲,子彈被射出,正在一旁好奇觀看父親擦拭槍枝的8歲兒子不幸被射殺。
  • 拯救貪婪、欲望、殺戮的並非信仰和上帝,而是一把魯格手槍
    而這部電影,兩邊都從1948年開講,俄亥俄的故事已經講到了1957年,然後跳接到維吉尼亞的1950年,卻沒有明顯的過渡或者段落標記,只能用旁邊生硬的串起來,讓觀眾看得一頭霧水也不奇怪。亞文看到卡爾藏有手槍心生戒備,就是卡爾拔槍的一瞬間,亞文搶先扣動扳機,對殺戮之罪進行正義的裁決。
  • 轉輪手槍還有全自動版本?一百年前的神奇設計,一秒鐘打出三發子彈
    槍迷應該知道,轉輪手槍分為單動式與雙動式。單動式的結構最簡單,準備射擊之前,射手需手動扳倒擊錘,然後才能扣動扳機,然後再扳倒擊錘,再扣動扳機,如此循環往復,每一次動作只能帶動一個機構,所以被稱為單動式。
  • 評測:巴西陶魯斯G3手槍 價廉物美的典範 售價只有格洛克的一半
    這是一款聚合物套筒座、擊針平移式手槍,是目前主流的手槍設置,建議零售價為345.23美元,約合人民幣2449元。目前有三種型號,手槍相同,只不過彈匣有所不同:兩個10發彈匣,兩個15發彈匣,或15發、17發彈匣各一個。本文為美國槍械作家Bill Battles撰寫的評測,本人翻譯給大家分享。
  • 《神棄之地》拯救貪婪、欲望、殺戮的並非信仰和上帝,而是一把魯格手槍
    而這部電影,兩邊都從1948年開講,俄亥俄的故事已經講到了1957年,然後跳接到維吉尼亞的1950年,卻沒有明顯的過渡或者段落標記,只能用旁邊生硬的串起來,讓觀眾看得一頭霧水也不奇怪。這把手槍是父親留下的唯一物品,亞文十分珍惜的收了下來。此時沒有人意識到這把魯格手槍,最終將替代上帝的裁決。友情提示後面會有完整劇透,想要保留懸念的朋友,可以先選擇關注鯉魚,看過電影再來看鯉魚嘚啵嘚。
  • 美國「警察抓小偷」遊戲:9歲弟弟不聽從「命令」被13歲哥哥一槍射殺
    最近一段時間,因「喬治·佛洛依德之死」而引發的抗議活動席捲全美,整個美國到處都在抗議警察暴力執法,「黑人的命也是命」(BLM)口號隨處可見,這反映出美國根深蒂固的種族主義問題。與此同時,警方暴力執法的各種報導、視頻也是隨處可見,讓人沒想到的是,這竟然已經「深入童心」,善於模仿的兒童竟然也學警察「暴力執法」。
  • 《盜火線》裡的影帝對決:每次扣動扳機都是對生活的一次吶喊
    警與匪的激烈衝突中滲透著對人性的思考,滿屏都是飛舞的子彈,但每一次扳機的扣動都是他們對生活的吶喊,槍戰之下人物背後的情感宣洩成為了電影永垂不朽的關鍵。這次簡單的對話不像是一次正邪間的宣戰,更像是一次老朋友的談心,雙方固執執著,但都在對方身上看到了自己的影子。相見恨晚但又正邪不兩立,註定了最後難逃一場決戰。第二次碰面是在搶銀行後,羅伯特·德尼羅即將逃走時阿爾·帕西諾出現了,兩個團隊在街頭的火拼把電影的劇情推向了高潮。
  • 《盜火線》裡的影帝對決:每次扣動扳機都是對生活的一次吶喊
    警與匪的激烈衝突中滲透著對人性的思考,滿屏都是飛舞的子彈,但每一次扳機的扣動都是他們對生活的吶喊,槍戰之下人物背後的情感宣洩成為了電影永垂不朽的關鍵。教科書般的經典對決阿爾·帕西諾和羅伯特·德尼羅是好萊塢電影史上的大佬專業戶,從《疤面煞星》到《美國往事》兩人各自塑造了大量無法替代的梟雄角色,《盜火線》是兩人即《教父2》之後的首次正面對決。
  • 德意志帝國腦洞之:兩個扳機的轉輪手槍你見過沒?
    M1883「軍官型」轉輪手槍「軍官型」的結構與普通M1883轉輪手槍完全一樣,只是表面工藝較好,金屬表面都作了拋光處理,另外木質握把片不是光滑的,而是帶有菱形網格防滑紋。到19世紀80年代,雙動轉輪手槍已逐漸普及,不必每次射擊前人工壓倒擊錘,可以直接一次次扣扳機,每次扣扳機擊錘都會先向後拉倒,然後釋放擊發,戰鬥射速明顯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