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復一年,一場又一場,我們不斷在上演英語四六級這場「生撕大戰」。相比於英語四級來說,英語六級的考場顯得小多了。原因有三:
層級高:經歷過四級「推搡」的人,能扛到英語六級的戰場的,顯然人數已經降到了不到1/4了。
需求性較四級弱:作為非英語母語國家,雖然英語使用環境越來越寬,但有些人可能一輩子都沒接觸過英語也生活得風生水起,有滋有味。
人的惰性與缺乏毅力:總有人明明現實已經擺在眼前,奈何一直四處找藉口,求安慰,逢貼便評,逢人就問:四六級有什麼用?
當然,原因各有各說,但結果就只有一個,英語六級參考率和通過率遠遠低於預期。那麼,即使不考不用,我們也來關注一下英語六級那些你不一定了解的真正用途吧:保研和碩博連讀,國家公務員考試,就職,政治仕途及交際,評優評先等。
1. 保研和碩博連讀的優先機會:眾所周知,能夠保研和碩博連讀就好比中了「大樂透」,誰都渴望有這種榮幸,可以少奮鬥多少個日日夜夜。但機會向來只青睞有準備的人,你如果什麼出眾的條件都沒有,誰敢保你,即使保薦了你,還得對方看得上吧。當然,這裡不討論有「特殊」渠道的現象。
2. 國家公務員考試:國家公務員考試是全國各行各業的一次大型篩選考試。各行各業自然包括很多涉外或者接觸英語較多的行業。那麼,報考這些職務自然就需要有英語六級成績才有資格報考。缺了英語六級成績,你的專業成績再好,條件再優秀,你也改變不了招考的要求。大好機會就在你面前溜走了。
3. 就職需求:部分需要接觸英語較多的企事業單位,外企和大型對外經貿企業會對英語要求較高。通常他們也不會直接招聘英語專業的學生,因為專業面狹窄。非英語專業英語成績又好的學生是他們最為青睞的對象。因此,想有一份萬人之上的好職業,這個小細節要留意。
4. 政治仕途及交際需求:很多機關單位要職人員,英語都說得很溜,不少人即使已經畢業,也還會報名挑戰英語六級考試。
5. 學分有用途:隨著學分制的全面鋪開,英語四六級作為重要成績,算綜測時也會納入統計範疇。
6. 評優評先的重要依據:不管在學校還是入職後,評優評先,參評各種中級職稱高級職稱時,英語六級都是一項優勢,明裡暗裡的潛規則。工作幹得都很賣力,有些人懂得巴結領導求取晉升,不懂巴結的人就要多些優勢,讓自己學識更精深,實力更強大。是金子總是會閃光的。
總而言之,在這競爭激烈的社會中角逐,沒有實力終究只會被淘汰。別再感慨歲月蹉跎,天公不與,趁著大好時光,好好努力拼一把,前途自然穩妥隱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