爺爺的瓜園

2021-02-08 東營微文化

點擊上面「東營微文化一鍵關注每天為你推送原創心動美文

「東營微文化」為東營市作協重點扶持文學公眾號

平臺宗旨:體現人性本真,歌頌人間溫暖,傳播正能量


         

今天父親讓販賣西瓜的客戶給我捎來八個西瓜,八個西瓜三個品種,個個模樣周正。拿回家迫不及待的切開品嘗,皮薄、汁多、甘甜,無法形容的口感,只有吃過才能體會。來東營這麼多年,一到盛夏,看到滿街賣的西瓜就想起家鄉的瓜園。我最愛說:我家的西瓜苗種在沙土地裡,用黃河水澆灌,蜜蜂授粉,不用化肥,牛糞、豆餅做肥,自然成熟。哪裡的西瓜也比不上我爺爺親手種出來的西瓜好吃,那才叫西瓜。



記得我七八歲就幫爺爺「管理」瓜園,一片五六畝的白沙地,就在河岸邊,春天要種的土地在深秋就翻起來,叫曬墒,經歷嚴冬,爺爺說為了要凍死企圖越冬的蟲卵,翻起來的土地在下雪後吸水性更好。驚蟄一到爺爺就開始忙碌,用手推車一車一車推糞,春灌,解凍後的黃河水汩汩地流入平整的沙土地,等土地喝足水再曬幾天就到了春分,春分後,清明到來,耕地,種瓜,一道道工序,爺爺一絲不苟做下來,我問我爺爺非要按這樣的程序嗎?不能省去一些步驟嗎?爺爺說:「不能做假,你怎樣對待你的土地和莊稼你的土地和莊稼就會怎樣對待你,你對土地勤懇,土地在秋天給你豐收,你糊弄自己的土地,不好好耕種,到秋天只有荒草。」多樸素的道理啊!現在我用這個道理教育我的孩子,好好做人,認真做事。



         爺爺是村裡有名的瓜把式,年輕人都愛向爺爺請教種瓜技巧,爺爺毫不保留地傳授技術,那時還沒有溫室育苗技術,爺爺育種要揣在懷裡,打溼的蚊帳布層層包裹著西瓜種子,內衣裡縫一大塊布一個格子一個格子多分成小單位,一包一包的溫溼種子就在心口用體溫促使休眠的種子萌動,那時我覺得育種好神奇,就像老母雞孵小雞,種子二十四小時不離身。一片溼布貼身多難受啊?但爺爺揣著種子根本不影響幹農活。

        那時我吃過叫做「大青皮」,「三白」「海南島」的西瓜。說一說三白這個品種,白籽,白瓤,忘記了第三白是啥了,只記得一刀切開白白的瓜瓤,飽滿的白瓜籽,吃一口像蜜糖浸過,尤其是盛夏的中午,在自家瓜地的壓水井裡壓一桶涼涼的井水,西瓜泡半個小時再吃,那個味道那個口感妙不可言。「海南島」這個品種瓜小,皮薄,遇到雨天瓜地裡的海南島啪啪開裂,紅瓤黑子,綠皮,這時我是歡欣的,爺爺把開裂的海南島西瓜整個一掰兩半,我在瓜地裡就吃起來。我享受著吃的喜悅,瓜園裡有草棚,草棚裡有故事書,我常常自己找樂子,有時捉到咬瓜的小刺蝟,我用地瓜蔓捆住小刺蝟的腿,看它如何逃走,也有鼴鼠悄悄地探頭探腦,倉老鼠,小蛇,都光顧過爺爺的瓜園,一壟壟甜瓜成熟的時候,它們最愛來嘗鮮。我跟小刺蝟學會了聞味道辯別瓜幾成熟的本領。熟透了的甜瓜、面瓜就會自己和瓜蒂分離,叫落(lao)把,我明白了「瓜熟蒂落」原來是這般奇妙,我看園一般不會看到「蒂落」,饞嘴的小刺蝟,倉老鼠就會來偷吃,咬個口子,小刺蝟吃瓜肉,倉老鼠和麻雀還有喜鵲吃瓜籽,我聞到香味後只剩下一個瓜皮殼。我用瓜皮殼當容器裝滿水,水裡放食鹽,等小刺蝟來喝水,據說小刺蝟喝了鹽水會像老頭抽汗菸袋一樣的咳嗽,我在瓜園儘是搞一些惡作劇,這些秘密帶給我無限樂趣。玩夠了也做一些正事,記得爺爺把瓜蔓用瓜鏟壓到土裡,可使瓜秧更粗壯,結出更多,更大的瓜,我第一次注意到瓜秧在土裡埋著,以為是下雨時淤到泥土裡了,我利用一個中午的時間統統把土裡的瓜秧拽出來,淤埋的部分已經生出水根了,我把水根用剪刀剪光,等爺爺來了向他邀功,爺爺看了瓜秧愣了,之後笑的肚子疼,說我,你這饞貓不用吃甜瓜了,我弄不明白為什麼我不用吃了呢?到了下午瓜秧蔫了,爺爺告訴我;那是他壓的蔓,瓜秧不管理只瘋長秧子不會結瓜,那些水根是為了吸收土地的力量,爺爺手把手教我學壓蔓、掐蔓,把多餘的枝杈拯救那些被我收拾過的瓜秧。以至於我後來即使看到一株野生瓜秧也會用爺爺教我的方法整理一番。等結出瓜可以讓螻蟻、鳥雀來飽口福。


         

那時候我在整個暑假裡任務就是看瓜園,早上去,晚上回,中午爺爺替我看園我回家吃飯,我帶著我的暑假作業和故事書,在瓜園裡玩累了就到草棚裡睡覺,看雲捲雲舒,編織自己的童話故事,看小刺蝟,小老鼠偷偷咬瓜,我自己也搞破壞,摘一個瓜要是不和口味,咬過的一個個擺在草棚頂子上曬瓜幹,爺爺看到說我比刺蝟和老鼠還厲害,我用爺爺的舊鬥笠逮小麻雀。 這 些經歷豐富了我的童年回憶,我也對土地感恩,熱愛鄉村的勞動。

      後來我長大了,爺爺的瓜園隨著爺爺的老去傳到了我爸爸的手裡。現在爸爸是村裡的瓜把式。我還是在盛夏的時候看到賣瓜的感慨,懷念我和爺爺的瓜園。


 冰糖桔——劉清秀,祖籍惠民,生於上世紀七十年代初,父親是爺爺的獨生子,我出生後母親患上乳腺炎,奶奶爺爺為減輕父母負擔,兩個月的我被奶奶撫養,從此和爺爺奶奶生活,「爺爺奶奶陪我長大,我陪爺爺奶奶變老」。爺爺奶奶十年工人,三十年手藝人,六十歲後分上田地,晚年務農。爺爺奶奶做什麼事情都是力求精細,真正的工匠精神。我讀書到23歲,從小愛好文學,上小學時參加小學生作文競賽,中學時代與團支書創辦中學生文學社刊《小荷》,98年嫁做東營婦,在房產公司做會計,之後為照顧生病的奶奶和上小學的兒子,辭職開店做衣服,真正繼承了爺爺奶奶的手藝。

「東營微文化」體現人性本真,歌頌人間溫暖,傳播正能量,以文會友,大眾也精彩。

徵稿要求:散文,詩歌,小小說,隨筆等各類題材,字數在300-2000字以內,個人簡介一份,近照一張(自願)。投稿先加主編微信,稿件及與文章匹配的圖片請發郵箱或主編微信。

投稿郵箱:407258991@qq.com    

主編微信:18562013539


微文化本月特設人氣獎以示對作者認真推介作品及平臺的鼓勵和感謝:每1000閱讀量,或留言100獎勵10元,不兼得。



相關焦點

  • 看瓜園
    那一年,隊裡將村河南邊的大片旱地全部改作瓜園,栽下一大片各種各樣的瓜苗。隊長將瓜園承包給我母親打理,完成產量記八百工分,少一百產量扣十分工,每超過一百斤產量記十分工。那時一個大勞力一年下來也就掙個二千多工分,自然這是千載難逢的肥差事。那天晚上,父親從生產隊裡開會回家,將這喜訊告訴全家人,家裡頓時樂開了,全家人如過年般高興不已。
  • 《暖春》小花的爺爺剛離世,奶奶魯園也走了,2020年是怎麼了
    還記得在1月30日的時候,《暖春》中小花爺爺的扮演者田成仁因病去世,網友發帖留言:我最喜歡的爺爺去世了,希望我最喜歡的奶奶(魯園)能夠長命百歲。還記得第一次見到魯園老師,那是在《守望幸福》裡。也是因為那部劇,魯園奶奶一劇成名,獲得了「飛天獎」優秀女演員,成為該獎項有史以來年齡最大的獲獎者!也是在她獲獎那一刻,才知道她那時都已經77歲高齡。
  • 爺爺去世不久,現奶奶魯園又走了 《暖春》小花飾演者再發文哀悼引...
    爺爺去世不久,現奶奶魯園又走了 《暖春》小花飾演者再發文哀悼引人心碎時間:2020-02-13 12:46   來源:娛論電影   責任編輯:沫朵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爺爺去世不久,現奶奶魯園又走了 《暖春》小花飾演者再發文哀悼引人心碎 聽到在《暖春》中飾演小花爺爺的田成仁老師去世,很多人都很難過,勾起無盡回憶
  • 魯迅爺爺萬萬沒想到:他九十年前描述的三味書屋成為正音園模板
    魯迅爺爺想不到《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是魯迅爺爺一篇回憶童年生活的文章,最初發表於1926年10月10日《莽原》半月刊第一卷第十九期,後被收入《朝花夕拾》。魯迅爺爺說三味書屋「全城中稱為最嚴厲的書塾」,即最好的私塾。
  • 魯園去世,曾出演《情滿四合院》《暖春》,網友:小花奶奶去陪爺爺了
    據中視協演員工作委員會官方微博消息,曾出演《情滿四合院》《暖春》的演員魯園於2月8日晚去世,享年91歲。1950年,魯園從南開大學經濟學系畢業後進入天津人民廣播電臺擔任主播。2000年,魯園在天津電視臺擔任兒童節目《故事奶奶》中的主持人。2005年,魯園在茹萍、劉之冰聯袂主演的《守望幸福》中飾演母親,此劇是中國第一部關於老年痴呆症病人家庭生活的電視劇。魯園憑藉在劇中對失智老人的出色表演,以78歲的年紀榮獲第25屆中國電視劇飛天獎優秀女演員,成為該獎項最年長的獲獎者。
  • 【黃心雅】逛松濤園
    逛松濤園福清市實驗小學四年2班黃心雅指導老師:劉曉燕今天,我和爺爺奶奶去松濤園了。哇,公園景色真美!往右邊,還有一座座形態各異的假山,假山上刻著一句句《論語》中的經典名句,還有一道「飛泉如雪」的瀑布,真可用「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來形容了,雖然是從小溪裡流出來的溪水,可是我總覺得,松濤園的如雪飛泉和真正的瀑布沒有什麼區別吧!時間過得飛快,黃昏已經到來,應該回家了。上車了,我還戀戀不捨回頭望著這美麗的松濤園呀!
  • 籀園「小蟻雄兵」傳
    片  名:《籀園「小蟻雄兵」傳》出品人:溫州市籀園小學導  演:班主任黃曉秋老師主  演:38位「小蟻雄兵」與家長故事梗概:如果說人生像一場電影,那麼,愛,就是永恆的主題。籀園小學三(1)班的這群「小蟻雄兵」,在班主任黃曉秋老師的帶領下,通過家校的無縫對接,讓孩子在參加班級活動與社會公益活動中「學會愛、學會幸福」,譜寫出生動的籀園版《小蟻雄兵傳》,這群可愛的孩子,也成為溫州這座大愛之城的公益小使者……起一個有愛的名字白朗寧說:「我是幸福的,因為我愛,因為我有愛。」
  • 總結朱一龍隱婚的瓜的疑點!帶腦吃瓜
    帶腦吃瓜,不盲目,不跟風,從我做起今天吃了一整天的瓜,我帶腦總結一哈這個瓜的疑點先放【終極】疑點鎮樓:朱一龍爺爺入贅從皮姓朱的錘在哪裡,不管什麼形式的錘,請問有沒有?
  • 再見,園仔
    阿錘錘答應我們回來陪爺爺奶奶的唯一要求就是他要有一隻狗狗陪著他。爸爸信守承諾讓他養狗,帶他去選狗。經過研究再確認,拉布拉多最適合我家。照片看了很多,一致同意養條淡棕色的最好看。狗店老闆通知看狗,他家母狗生了二白五黑,到狗店路上兒子問爸爸,大家都選白的好看,黑的少人選,萬一沒人要,那剩下黑狗咋辦?總會有人要,爸爸回答他。我說萬一剩下沒人要怎麼辦?
  • 又一位老戲骨魯園走了,「小花」爺爺奶奶相繼去世,願一路走好
    2008年,一部催淚大戲《暖春》看哭了多少人,田成仁老師飾演的小花爺爺和魯園老師飾演的小花奶奶,都是非常善良的老人,當時感動了無數的觀眾。就在上個月田成仁爺爺去世不久,這個月魯園奶奶也跟著去了。魯園於1928年出生於天津,畢業於南開大學經濟學系,之後在天津人民廣播電臺擔任播音員、編導。
  • 演員魯園去世一路走好 曾在《暖春》裡飾演小花奶奶
    演員魯園去世一路走好 曾在《暖春》裡飾演小花奶奶時間:2020-02-14 20:09   來源:今日頭條   責任編輯:毛青青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演員魯園去世一路走好 曾在《暖春》裡飾演小花奶奶 2020年的開頭,不僅沒有如小學作文中描述得那般順利,還有些不如人意。
  • 《暖春》中奶奶的扮演者魯園去世,「小花」發文悼念,爺爺奶奶都走了
    《守望幸福》、《女兒情》、《情滿四合院》等,而真正為人們所熟知魯園老師的便是,她在《暖春》中飾演小花的奶奶一角,雖然戲份並不多,但是魯園老師真實自然的演技令人動容。,小花的扮演者演員齊如意隨後發文悼念,寫道:「拍暖春時雖然和魯園奶奶有過短暫的相處時光…但也是寶貴的回憶…奶奶很疼花兒…願魯園奶奶一路走好」。
  • 一根藤上七個瓜,朱一龍隱婚背後的大瓜
    ,而且網上不是說朱一龍隱婚這事還是個假瓜嘛,所以,為什麼不來看看柳林都挖到了些什麼呢,本文由柳林後獨家原創,下面就帶小夥伴們一起來吃這個驚天大瓜。很快,柳林就挖出了這根藤上的第一個大瓜,翟天臨。找到翟天臨這個大線索之後,所有問題就都不是事了,後面的大瓜一個個地浮出水面。從翟天臨這裡開始,第二個關鍵人物也被挖出來,她就是朱一龍的隱婚對象,郭嘯。
  • 演員魯園去世 曾出演《情滿四合院》《暖春》
    中國小康網2月13日訊 據中視協演員工作委員會官方微博消息,曾出演《情滿四合院》《暖春》的演員魯園於2月8日晚去世,享年91歲。魯園老師曾經在著名的電影《暖春》中飾演小花的奶奶,前不久小花的爺爺田成仁老師剛剛去世了,沒想到一波未平一波又起小花的奶奶也不幸去世。
  • 《暖春》小花奶奶扮演者魯園去世,上月底小花爺爺田成仁剛剛離世
    【首發】2月12號晚,據「中視協演員工作委員會」發布訃告透露演員魯園去世,中視協發博道「尊敬的魯園老師,已於8月8號,晚上8點30分去世,祝魯老師一路走好」。
  • 「小花奶奶」魯園去世享年91歲 曾獲首爾國際電視節最佳女演員
    2020年2月13日訊,中視協演員工作委員會發文,尊敬的魯園老師,在2月8日晚上8:30去世,引起了網友們的關注。大家看到消息後都在評論區留言,祝願老人家一路走好。《暖春》裡面的爺爺田成仁和奶奶魯園相繼去世,也讓很多網友表示很傷心,他們在很多人的記憶中是那麼的溫暖善良,聽到爺爺奶奶去世的消息,大家都很悲痛。魯園老師從藝70年,這幾十年來一共參演了近百部影視片的拍攝,妥妥的老戲骨,大部分都是飾演善良和藹的奶奶,在照片中奶奶也是非常的有氣質。
  • 必看的治癒系電影:《海蒂和爺爺》,童年的美好,爺爺來守護!
    大家好,娛樂天天有,小編帶你來吃瓜!今天小編想和大家分享一部超治癒系的電影:《海蒂和爺爺》,阿蘭·葛斯彭納導演的這版。這部電影早在2015年德國上映,因為影片反響很好,獲得了德國第66屆電影獎。之後《海蒂和爺爺》這部電影就在各個國家上映。
  • 因為他,外馬路這座百年老宅「香園」將改造為鋼琴博物館……
    記者幾經兜轉,聯繫上了香園的繼承人,也就是將其命名為「香園」的主人的孫子——香港音樂家、施坦威藝術家李廷強,從他口中,我們了解到了香園的真正歷史,第一次為大家揭開百年老宅的神秘面紗。「我爺爺李香谷是潮陽人,十幾歲時來到汕頭時只是做很小很小的官,需要到碼頭去迎接大官員,其後他到上海闖蕩,做起銀號生意,白手起家,發跡之後回到汕頭,買下了不少旺鋪房產,其中就包括香園。香園購置於1923年,5年後香園完成裝修,這應該是汕頭第一間有自來水供應的民居。」
  • 家族墓推薦:北京周邊墓地清東陵萬佛園
    最近有客戶問起家族墓,萬壽菊墓地網就說下家族墓,家族墓地通常佔地面積大,總價雖貴但和單獨購買來相比還是很划算,更重要的是方便上墳掃墓,從爺爺輩到孫子輩這樣幾代都安葬在一起,那就選家族墓。一般單穴墓地只能安葬一個人;雙穴墓的通常是夫妻合葬墓地,大部分的公墓都是這樣的格局。
  • 四年級上冊二單元習作《小小動物園》,怎樣寫好身邊的小事
    本文是四年級上冊單元習作專欄第20集,具體內容為二單元習作《小小動物園》,這也是本習作的第3篇,讓孩子們多看幾篇,相互借鑑,一定能夠啟迪靈感,完成好這篇作文。請看例文。小小動物園我們家有四口人,爺爺、爸爸、媽媽,還有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