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則救世,退則救民;不能為良相,亦當為良醫。"自古醫生就是濟世救民的職業,他們掌握著醫術,肩負著患者的生命,在生死之間遊走,是一個神聖而高尚的職業。中國古代就有很多的神醫,他們妙手回春,在那個醫學還不發達的時代就將中醫文化推向了高峰。
比如說我們所熟知的扁鵲,在春秋戰國時期時期就已經開始使用中醫全面的診斷技術,被稱為醫祖。神醫華佗發明了麻沸散,被後人稱為外科聖手。張仲景寫下了傳世巨著《傷寒雜病論》,其中記載了大量的方劑,是中國歷史上影響力最大的醫學著作之一。我們這篇文章的主人公也是一位曠世神醫,一位值得人們尊敬的醫生。
蛇毒大王季德勝,流浪中艱難成長
我們要說的這位神醫名叫季德勝,他和普通的醫生不同,他因為從小與蛇打交道,所以發明出了治療蛇毒的蛇藥。季德勝出生在1901年江蘇省宿遷市的一座破廟裡,他家裡的條件非常艱苦,可以說是十分貧窮,季德勝的父親就是一位蛇藥郎中,靠著他們家祖傳的秘方生活。
季德勝其實可以說是蛇藥世家,他們家好幾代但是研究蛇藥的,雖然有著祖傳的手藝和秘方,在當時那個年代他們依然生活得很艱難,周圍的人也都看不起他們,甚至叫他們是"捉蛇叫花子"。
從一出生,季德勝就沒有過著穩定的生活,他一直跟著父母在外奔波、流浪,六歲的時候,季德勝的母親就因病去世了,沒過多久,他的弟弟也餓死了。這樣就只剩下了季德勝和他的父親,兩個人相依為命,靠著研製蛇藥為生。他們白天就到山上捉蛇、捉蟲子,晚上就在家裡配置藥方,同時還要在沿途售賣蛇藥,生活就這樣一成不變地過著,艱難已經成為了常態。
在季德勝八歲的時候,宿遷縣遇到了旱災,那一年家家顆粒無收,本來人們已經被飢餓纏繞著,意料之外的瘟疫也突然席捲整個村莊。季德勝和父親為了活命離開了自己的家鄉去到了南京。1924年,季德勝剛過二十三歲的那一年,相依為命的父親也離開了他。季德勝從小就跟著父親學習研製蛇藥,耳濡目染的他早已懂得了醃製方法。父親在臨走之前更是叮囑季德勝要將祖傳的秘方守下去,要用自己的本事去治病救人。
季德勝家祖傳的秘方是好幾代人的心血,而且為了防止秘方外傳,一直是口耳相傳,杜絕所有的文字記載。所以季德勝作為唯一知道秘方的人,自然是承擔起了這份祖傳的家業。季德勝安葬好父親之後,重新拿起了藥箱和蛇簍,踏上了賣蛇藥跑江湖的生活。
親身試驗改藥方,堅持本心守秘方
季德勝在多次的製作藥方時慢慢發現了祖傳秘方中的缺漏,比如說秘方中的每味藥都沒有固定的劑量數,這樣就很容易導致每次配方的比例不同,最終的藥效更是大相逕庭,這樣甚至可能還會出危險。所以為了讓自己的藥效更加穩定,病人服用起來更方便、更安心,他開始在秘方的基礎上重新改良。
季德勝為了可以試驗配方的有效性,開始學習神農嘗百草的精神,以身試藥。他首先讓毒蛇咬傷自己的手臂、腿部等身體很多部位,然後再將自己配好的藥服下,本身藥方中的一些成分就有毒,但是季德勝完全無所畏懼,他堅信自己家祖傳的秘方,也堅信自己對於研製蛇藥方面的能力。就這樣季德勝用自己的身體一遍一遍地做著試驗,一遍一遍的改良藥方,最終一定要達到他最滿意的效果。
就這樣研製了將近十年,季德勝終於將蛇藥改良到了自己滿意的程度,他將藥方做成了藥餅的形狀,然後在每個藥餅上都加上了一個"季"字。用了改良之後的藥方,季德勝成功的救治了很多的病人,他的口碑也越來越好,名氣越來越大,很多人也都用他的藥。
就連一個名叫武田太郎的日本軍醫聽說了季德勝的藥,也想要得到他的秘密配方,就專門派人向季德勝索要,但是季德勝堅決不將自己的藥方給日本人,嚴詞拒絕了他們的索要。武田太郎對季德勝的行為感到無比憤怒,還找人把季德勝打得遍體鱗傷,可是儘管如此,季德勝覺得自己作為一個中國人,是不能向日本人妥協的。
"東方蛇仙"重出山,心懷熱忱獻祖國
季德勝的藥大獲成功,但是他並沒有停止對藥的改進,1944年,季德勝在黃山一帶發現了新的藥材,再次將這些藥材利用起來加入了自己的藥方中。這次季德勝依然是以身試毒,不懼危險,重新改良了自己的藥方,還做成了"季德勝蛇藥片"。新中國成立之後,我們國家的醫療事業還在艱難起步,江蘇省衛生局下令到民間去收集藥方,著名的中醫朱良春親自找到季德勝請他出山,政府也請他為病人治療蛇毒。
季德勝在思量過後,懷著自己對國家的熱忱,決定將自己的秘方送給政府,希望自己的秘方可以傳承下去救治更多的病人。當時治蛇毒的血清還並沒有普及,季德勝的蛇藥就成為了更加普遍的良藥,他的心血救治了很多的病人,在中藥治蛇毒領域也是永遠的標杆和基礎。
之後,季德勝的藥甚至是批量生產,還銷售到了海外,季德勝的名號在中醫界更是打響了。這位飽嘗辛酸,大字不識的人,卻用自己的努力換來了曠世神醫、蛇毒大王這樣的稱號,美國其總統柯林頓都稱他為"東方蛇仙"。1981年季德勝離開了人世,一代蛇仙也就此匿跡。
他的成功不是偶然的,季德勝沒有止步於祖祖輩輩相傳的秘方,他有思想、有能力、有膽識,他敢於向神農學習,以身試毒;他有醫者仁心,一直將救人與危難之中作為自己的使命。他無愧於蛇仙的稱號,也無愧於神醫的讚美,這樣善良仁慈的醫者值得我們銘記和學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