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里的物流帝國版圖又又又一次實現了擴增。
近日,阿里已經完成對第三方電商物流供應鏈企業――心怡科技的全資收購交割,其原創始團隊不再持有任何股份。
公開資料顯示,心怡科技成立於2004年,以倉儲物流服務、電商倉儲為核心,同時提供跨境電子商務、電子商務代運營等全方位供應鏈系統方案和供應鏈系統管理服務。
其官網數據顯示,心怡在國內共設有88個RDC(區域分撥)中心,倉配網絡覆蓋全國超過350個城市;388個全球供應鏈網絡,擁有超過200萬平方米管理的倉儲面積,日峰值訂單處理能力達4000萬件。
值得一提的是,在此次被阿里全資收購之前,心怡科技也曾數次被曝出欲實現獨立上市。
自2017年9月,到2019年8月,心怡科技曾在兩年時間裡接受多達五次上市輔導工作,但最終,心怡科技因戰略發展原因終止輔導。
那麼,這一次,心怡科技為何會選擇將自己的股份全部出讓給阿里呢?
這或許要從阿里開始和心怡科技有所接觸之後說起。
2012年,心怡科技開始為天貓超市提供完全的物流倉儲管理業務,此後,雙方在合作的道路上就一去不返。
兩年後,心怡科技首次引入的唯一外部投資方,就是阿里,後者以千萬元投資為籌碼,成為心怡科技的第二大股東。
2016年。心怡科技的B輪融資中,阿里系的菜鳥網絡赫然在列,心怡科技與阿里的關係也再進一步。
同年,在與菜鳥網絡合作的基礎之上,心怡科技的第二個全自動化倉在嘉興試運營,並於2017年全面投入使用。
此後,心怡科技又聯手菜鳥,打造出全球首個「全品類綠色倉庫」,成為物流界第一次完成零膠帶、零填充物、零新增紙箱的「三無」倉庫,既綠色節能,又有助於高效降本。
在無人倉建設方面,心怡科技也有加大力度投入,在香港、東京均設有研發中心。
天津武清立體倉庫存儲中心也是心怡的「地盤」,同時也是目前亞洲中心最大的立體存儲中心。據心怡方面介紹,這裡有2000多萬件物品,是傳統倉庫的能力將近4-5倍。
2018年雙十一期間,心怡科技的雙11首單實現2分鐘出庫,8分鐘送達,一度刷新自己的派送記錄。
此外,越來越多的阿里系產品,如「阿里雲智能」和釘釘也開始進入心怡科技,幫助心怡科技提高工作效率。
不誇張的說,心怡科技能有今天的成績,甚至在大數據時代下的智能倉配領域也可以稱得上是行業翹楚,背後離不開阿里系產品的傾力襄助。
而在一次一次的合作中,雙方之間的牽絆日益加深,心怡科技身上阿里系的印記也愈發明顯。
去年10月,心怡科技還發布了這樣一則人事變更,由菜鳥網絡CTO王文彬(花名:菲青)出任公司董事長,原董事長、創始人邢瑋則將擔任名譽董事長。
對於此次人事變更,心怡科技創始人邢瑋表示,心怡科技逐步發展成為中國領先的科技供應鏈企業,正得益於切入電商物流,得益於引入阿里戰略投資。
話語中,是對阿里的充分認可。
王文彬則表示:從今天開始,我們將共同開啟新的徵程,一起為供應鏈的未來打拼。
可見,作為有阿里基因的第三方物流供應鏈企業,阿里對心怡科技是寄予厚望的。
如今,阿里將心怡科技全資收購,也意味著阿里能放開手腳,挖掘心怡科技在智慧物流中的更多可能。
作者:小風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