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產筆紙角色扮演遊戲《光明之劍》摩點眾籌到期,眾籌即將失敗

2021-02-16 跑團眾小說


一款圈內飽受爭議的項目,如同鬧劇一般的開始,如同鬧劇一般的終結。眾籌的失敗也許早在幾個月前就已經沒有懸念。

遊戲的製作者在圈內其實挺有名的,當然屬於那種飽受爭議的名氣。不過就《光明之劍》這個項目本身來說,必須承認一點就是畢竟是人家的心血產物,多年努力付出,但是卻得不到市場的認可,原因何在?

先說眾籌項目本身,一個65元支持的項目,要65000元才能算成功,也就是說要1000人支持。而在該項目上架前不久剛剛結束眾籌的《克蘇魯迷蹤》的支持人數是619人。也許因為價格原因,會多出一些支持者,但是1000人的支持真的很難達到,要知道大部分桌遊眾籌只要超過20000就可以算是成功了,所以單純從眾籌的數據要求來講,似乎就已經註定了結局。

其次再說該項目的本身受眾人群不明確。嚴格來說這款角色扮演遊戲應該屬於TRPG範疇,不過作者非要用「筆紙角色扮演」來稱呼,迴避「TRPG」或者「桌面角色扮演」的稱呼,雖然引起了一些人的獵奇心,但是無法讓廣大的TRPG玩家得到共鳴,而所謂的眾籌就是要收集一些對項目感興趣的民間資金來讓項目啟動,那麼什麼人最可能對TRPG遊戲感興趣呢?當然是現有的TRPG玩家,而國內現有TRPG玩家很多都是玩《龍與地下城》開始的,而遊戲眾籌開始,作者就表現出一副敵視DND玩家的態度,並稱中國DND玩家異常極端,屬於邪惡的宗教分子。


而且還發表過一個長篇的文章來論證關於中國DND玩家宣傳DND等同於異端邪教的論文……


因為這個原因,造成了作者把DND全部拉入到了對立面,於是本應該屬於眾籌支持的主題的廣大DND出身的TRPG玩家都自然放棄支持這個項目。而把眾籌項目支持的希望寄託於新人上,顯然最終得到的支持者恐怕非常少。

TRPG拉新大多需要老玩家帶,如果僅僅是眾籌拉新,恐怕有點難度。別的不說,作者眾籌中提到《光明之劍》的規則多達17萬字,這個文字量在TRPG遊戲裡並不算多,甚至算是比較少的。但是即使如此,如果沒有興趣誰會去翻閱一本將近二十萬字的規則說明書?所有看過玩家手冊的人都知道,第一次翻看這本書的時候,即便是已經參與過跑團的人都多少有點暈,大家之所以能看完這本書完全是因為出於對TRPG的熱愛,而且懂得閱讀這本工具書的方法,如果連對TRPG是什麼概念都不清楚的玩家來說,恐怕誰也不會主動去看一本多達十七萬字的規則說明書?更何況TRPG的眾籌還不能像其他桌遊眾籌裡有華麗的配件解鎖,最終得到的只是一本書而已。

老玩家不支持,新玩家進不來,眾籌結局似乎早已明了。

再說遊戲內容本身。TRPG遊戲眾籌是非常難的,因為遊戲沒有豐富的配件,所以大家不能直觀的看到一些東西,而遊戲主體就是一本規則書,而規則書本身又是系統的,你發一兩篇試閱大家無法窺道遊戲的樂趣,如果你發到了大家能夠玩的地步,那麼基本就等於把遊戲免費公布了。之前《禍不單行》、《克蘇魯迷蹤》的眾籌項目裡在跑團圈子裡宣傳,又播放視頻教學,而支持的人也無非是一些已經入坑的跑團眾。最重要的是,《禍不單行》有劇本集,《克蘇魯迷蹤》解鎖劇本集,就連今年即將可能出現眾籌的《開拓者核心規則》也是經過了去年的基礎包和模組集的鋪墊以後才敢出版,玩家定位也始終不離整體的TRPG圈。

《光明之劍》放棄了幾乎所有的原有TRPG人群,而遊戲本身又沒有像龍與地下城那樣伴隨著一些官方小說之類的東西引起玩家興趣。後來有人在官方群裡問作者可否用試玩版的規則跑團,希望作者能提供模組,作者的答覆是「做人物卡是主要的玩法」還讓人家去改原有的模組……



說實話,對於其他的說法我能理解,包括了解了一些過去發生的事,作者對於DND玩家敵視的原因都可以接受,但是這個說法是我唯一無法接受的。

就算按照作者說的「筆紙扮演遊戲」,也是一個扮演型遊戲,遊戲的主要玩法應該是在劇情扮演上而非車卡上,我們承認製作一個TRPG人物卡往往需要幾十分鐘甚至幾個小時時間,但是並不是說一個人物塑造完了就可以自娛自樂了,大家喜歡的TRPG的地方在於,我們花了幾十分鐘甚至幾個小時製作的人物卡是為了能在遊戲中展現這個角色的特點的。而早期的龍與地下城遊戲裡,有一種玩法是玩家扮演官方預設人物來跑官方的固定劇情。包括一直到5E裡面威世智官方出的龍與地下城棋子都是以官方角色為主的,並且附帶了官方的角色屬性卡,讓大家不需要做卡可以直接拿著官方角色融入劇情。在我的眼裡,一個好的PC絕不是能車出一張多麼濫強的卡,而是他能隨便把一張可能是預設的卡,或者是別人製作的角色卡扮演出該角色的特色來。

就如同PC們不喜歡時時刻刻想車掉自己的DM一樣,大多數DM也不喜歡一個濫強的PC,因為這種PC的存在往往讓自己設計的很精彩的模組變得毫無樂趣。想殺死PC的DM會讓PC因為生存注重角色的數據強度而非扮演,也是讓PC越來越濫強的始作俑者,而濫強的PC會激起DM的挑戰欲望,會導致一個標準的模組偏向戰力,戰鬥時間將會大大取代原有的劇情時間,讓遊戲變得越來越像扔骰子玩戰棋。

至於修改原有模組,雖然很多遊戲裡模組通用,但是官方的模組至少要保持一個獨立的狀態,比如PF,雖然和3R的模組很多都可以通用,只需要對NPC數據做一個小小的改動即可,但是PF仍然有自己的內海設定,而非採用被遺忘國度之類的設定,至少官方出版的主線劇情模組都是建立在內海設定裡的。《光明之劍》眾籌公開了自己的世界設定,但是卻沒有給予設定的遊戲模組,就連作者本身還要使用一些原有的模組,那麼奇幻世界的原有模組還能有什麼?無非是DND的那些模組。一方面反對DND,一方面要用DND,這個矛盾的說法咱們先不去理會,就單說改模組的事。《光明之劍》用的是D6系統,而DND是D20系統,那麼模組裡所有的NPC、怪物數據就都要修改了,這個工作量,我覺得不如製作一個新模組。那麼接下來有個很難避免的問題,就是誰來做模組?新人?老人?

老人基本都是DND出身,已經被作者罵化了,自然不會來給光明之劍做模組,那麼就只有新人了,而新人又沒有能力做模組,於是模組誰來做?沒人做新模組的話,就只好改老模組,而上面說了,改老模組的工作量不如做個新的,就算改老的,新人沒能力改,老人已經被作者罵的主動退散了。於是就只剩下作者一個人來寫模組了,而作者的答覆是:模組這種東西,基本通用的,就是背景和劇情,使用不同的系統也行……「也就是說想玩的話,你自己找個老的按照我的系統去改吧……

其實,有個事可能是作者一直都沒注意到,就是作者一直在說國內DND玩家是極端的宗教分子,但是卻從沒舉出一個實際的例子來,而單就小編我的眼裡,我周圍的眾多DND玩家都是挺友善的,而且我們也經常會一起玩《禍不單行》、PF之類的遊戲,也會經常組織COC之類的團,似乎沒有那麼極端。

還有就是作者在眾籌中提到的:「DND無論哪個版本,人物搭配的可用率只有5%左右,95%的人物搭配都是沒有什麼用處的。」而我在現實中幾乎所有角色扮演的玩家都見過,當看到這個數據時候我曾經想計算一下比例,貌似真的算不出來,感覺相當平衡,包括那些資深的前輩大佬們,幾乎每個人都有自己最擅長的角色,而這些角色也不盡相同。而就專長技能的搭配上,感覺也是千奇百怪,如果硬要說一個法師非要學一些猛力攻擊、武器專攻之類的專長的搭配有95%的不會這麼配我倒是能理解,不過這種數據有意義嗎?可能我本身就是個喜歡奇怪搭配的玩家,所以讓我扮演一個蠻力法師也不是不可能,所以我從不認為有哪些搭配沒什麼用處。

作者觀點最大的問題和漏洞在於沒有實證,而看到這些觀點的人倒是很容易舉出實例反駁。這讓我想起了一個朋友過去和我講的一個笑話,說他帶著他們家小孩去辦理入託兒所手續,結果人家必須要我朋友拿出孩子的《出生證明》以證明孩子的出生,我的朋友無法用身邊這個活生生的小孩證明孩子自己是從娘肚裡出生的還是從石頭縫裡蹦出來的一樣。就是大家用一堆事實和作者對話,換來的只能是空洞的「所有DND玩家都是極端宗教分子」一樣,毫無理由。

似乎跑題了,因為這個事裡的槽點太多,咱們回歸《光明之劍》眾籌的本身。

作為一個奇幻類TRPG,首先就要面對與其他奇幻TRPG進行對比,而我一直認為製作奇幻TRGP是非常不明智的原因在於,DND的基礎太好了,玩家佔TRPG的比重太多了,而TRPG又屬於一個閱讀量比較大的遊戲,對於現在的快餐社會來說,同類遊戲大多只會去研究一個,也許有人會說PF和3R就都是奇幻類,但是PF和3R在入坑的時候規則幾乎一樣,所以3R的玩家才會很容易過度到PF裡。但是一個規則不同,類型相同的遊戲出現後,首先面臨的就是玩家群體的質疑。

《光明之劍》的作者一直說著一句貌似很酷的話」遊戲是一種藝術。「當他每次和人爭論到最後都會說這句話。因為這句話本身並沒有錯。但是我想說遊戲終歸是遊戲,遊戲是要有人來玩的,如果沒人玩的話,遊戲只能是個概念而已。而TRPG就是如此,一個標準的團需要5個人,1個DM,4個PC,那麼有一個人打算玩新規則,其他4個人覺得麻煩,還是要玩老的,那麼最後就只有兩個結局:一是你放棄新規則,接著和他們玩原有的規則。二是你退出他們,他們找一個願意和他們玩老規則的玩伴,而你要找4個願意和你玩新規則的玩伴。那麼結果很有可能是他們很容易找到了一個願意加入的玩伴,而你卻很難再湊齊4個人,只能看著人家玩。那麼只有找到一個能讓熟悉老規則的玩家能夠接受新規則的理由,才能讓你的規則流行起來。PF找到了,他的基礎和3R一樣,所以3R玩家只需要花幾分鐘了解一些變化就很容易的加入到PF團,當然日後他們去翻閱幾百頁的規則書是他們已經對PF感興趣之後的事了。日系的TRPG也找到了這個理由,因為伴隨而來的是這些本土化的遊戲可以輕易的打造出一堆的動漫、輕小說被製作和播放,從而讓日本玩家更容易接受。而中國呢?走PF之路並不現實,如果不是4E的出版,威世智自毀半壁江山,PF現今的情形很難說。那麼就只能往本土化發展,《光明之劍》的作者說他加入了武技和魔力的概念作為本土化引用。


可能是每個人對於本土的概念不一樣吧,畢竟國內網絡奇幻小說裡會用到什麼武技啊,魔力啊之類的稱呼。不過我理解的本土應該是背景設定上,比如武俠、仙俠、洪荒、西遊之類的。因為我一直覺得奇幻這個詞就很美國化,大家看電影作品就能看出來,同樣都是魔法世界,美國人的奇幻和英國人的魔幻是完全不同的兩種風格,到現在我也沒有想出所謂的本土奇幻應該是個什麼樣的東西,也許最後可能就是日本的劍與魔法世界的感覺,如果真出了這麼個東西反而又變成了抄襲日本。所以我覺得所謂的本土化,還是真正的東方一點比較好。就好像西方人喝咖啡,東方人喝茶一樣,大家都會接受對方的飲料,但是畢竟存在著文化習慣的差異。

《光明之劍》眾籌的失敗並不能說明國內的TRPG產品不行,這個真的只能說是個例,一個TRPG產品絕不是一兩個人努力就能成功的,包括龍與地下城,雖然他最初不過是2個兵棋愛好者的產物,但是將龍與地下城擴大、發展、傳播就需要一個團隊了,有人出規則,有人寫設定,有人寫模組,有人做測試,龍與地下城的每一版規則中間都會有將近5年的時間,可想而知中間工作量的繁雜。十年磨一劍,這不是速成的事。就算《光明之劍》似乎也有七八年之久了,美國人崇拜超級英雄,但是他們誰也不會認為憑藉一個人的力量就可以改變世界,就連超級英雄們也需要聯盟在一起依靠團隊的力量才行。

最後還是想說一句,就是《光明之劍》的眾籌不管是不是場鬧劇,作者不管有多大的爭議性,產品本身是好是壞。但是畢竟人家做出了作品,這個就應該值得尊重。雖然我不認可一些作者針對DND的言辭,但是其實作者只要用一句:「我出了東西,而你們這些質疑的人卻沒有東西。」我覺得就可以讓很多人閉嘴。我沒有能力向《光明之劍》的作者那樣出一個系統的規則,那麼我就沒有權利去質疑《光明之劍》這個產品本身。抄襲也好,不平衡也好,我覺得都不重要,重要的在於人家做了,而我沒做。這個世界上不會缺少噴子,包括我本身,但是我覺得所有事情總要有兩面性,在質疑他人的同時,我覺得最應該反思的是自己為自己喜愛的遊戲做了什麼。

言盡於此,話誰都會說,但事總要有人做。我只是希望不管是翻譯外來規則,代理他國遊戲,使用媒體宣傳,創作本土規則,不管做什麼,做事的人多一些,讓跑團眾們多一些。


相關焦點

  • TRPG遊戲的核心在於扮演還是在於規則?
    其實這個問題在我眼裡根本不能稱之為問題,因為我一直認為角色扮演遊戲的核心肯定是扮演,至於規則設定只是輔助扮演的道具。由於公告除了D6系統以外,沒有任何實質的介紹內容,所以小編我不得不自己去找一些資料,發現遊戲的開發確實比較早,根據光明之劍論壇的發帖時間來看,早在2012年9月,這款遊戲的成型試玩規則就已經發表,作為一個累計了3年的TRPG遊戲,感覺上是值得期待的。
  • 遊戲眾籌,能否和國產遊戲同復興?
    但以往鮮有人關注的國產遊戲,卻借著國行主機上市的機會,找回了久違的存在感。除了之前在發布會上公布的《九陽神功》等作品外,日前已有消息確認,《雨血》系列作品之一的《影之刃:蜃樓》(即《雨血前傳:蜃樓》)也通過審核,確認登陸PS4,此外還有《俠客風雲傳》、《軒轅劍外傳:穹之扉》也有消息或確認將要登陸主機平臺。
  • 經典漫畫佳作《黑貓偵探》,角色扮演遊戲登陸眾籌平臺
    另外,胡安·迪亞茲·卡納萊斯 擔任漫畫編劇,他為故事打造了一個類似黑色電影一般的畫面風格, 用《動物農莊》式的方式,借動物喻人剖析著真是社會中的種種陰暗之處,黑幫匪徒、貪官汙吏、種族分子、麥卡錫主義……
  • 國產遊戲大爆發!2018年能玩到的國產單機盤點
    遊戲題材:武俠遊戲類型:角色扮演發售日期:2018年夏季提起「河洛」的名字,大家一定不陌生。早在國產單機遊戲剛剛起步的上世紀90年代,河洛工作室靈魂人物「小蝦米」徐昌隆就已經製作出了一代經典《金庸群俠傳》。而河洛工作室成立之後,又在近幾年來接連推出了《俠客風雲傳》與《俠客風雲傳前傳》等兩部叫好又叫座的作品。
  • 眾籌失敗後不僅退玩家錢,還承諾白給遊戲?
    而前不久這款遊戲又有大動作——即將升級出2代續作。這款遊戲官方稱作《Mirror 2》開啟了一個眾籌活動,時間截止到8月24日,總目標為499990美元,也就是約354萬元人民幣。這,這難道是宅男的力量不夠嗎?!
  • 掌上角色扮演遊戲史之:Game Boy的競爭者和繼任者
    該系列專欄將以掌上角色扮演遊戲(Handheld RPG)為線索,講述它從紙筆時代一直發展到今天的數十年歷史。株式會社當時動作很快,MD版《光明力量》才剛到美國,《光明力量外傳2》都已經出了。世嘉這回選擇了翻譯,就在次年推出了《光明力量外傳2:邪神之覺醒》。遊戲本身很出色,但從機制和技術的角度來說,《邪神之覺醒》其實沒什麼變化,不過是一個有新角色和新舞臺的新故事。在退出Game Gear平臺之前,Sonic! 株式會社還會推出一款粗製濫造的《光明力量外傳:Final Conflict》。
  • 《幻舞的少女之劍》序章劇情與新角色介紹
    導 讀 《幻舞的少女之劍》是由Gust製作並發行的一款角色扮演遊戲。
  • 國產手繪動作遊戲《形骸騎士》眾籌金額300%達成
    【葉子豬網8月21日訊】《形骸騎士》是由無限飛遊戲開發,Gamera Game代理發行的一款橫版動作Roguelite遊戲。在上周,《形骸騎士》的Steam商店頁面與摩點網眾籌同步開啟,而遊戲的眾籌首日就已經籌得超過10萬元的金額,目前已經達成眾籌目標300%以上。
  • 國產單機開放世界遊戲《蒼龍城》最新截圖 國產版「上古捲軸5」
    國產APRG《蒼龍城》主創在今天公布了多張關於遊戲的新圖,展示了遊戲中的一座兜跋毗沙門天的巨型雕像,以及戰場的表現。
  • 流星蝴蝶劍:國產遊戲的巔峰,過度優秀而導致沒落?
    流星蝴蝶劍:國產遊戲的巔峰,過度優秀而導致沒落?,玩過這麼一款武俠單機遊戲:流星.蝴蝶.劍《流星蝴蝶劍》是由昱泉國際於2002年發行的一款動作角色扮演類單機遊戲,距今已經18年之久了,遊戲根據古龍的同名武俠小說《流星蝴蝶劍》改編而成。
  • 遊戲眾籌也進入了寒冬?
    情懷值千金 毫無疑問,《星際公民》是遊戲眾籌歷史上的奇蹟。 這款遊戲自2012年開始在Kickstarter上進行第一輪眾籌,四年多的時間內已獲得1.39億美元(近10億人民幣)的眾籌金額,從成本上超越了許多國際知名的3A大作。
  • For the king:出色的冒險,失敗的角色扮演
    克蘇魯風格的暗黑地牢下圖,很好地展示了兩者遊戲方向相同,對於玩法、策略、風格等選擇不同,打造成了不同的遊戲。暗黑地牢:讓玩家扮演角色上升,以領主身份進行遊戲,策略深度、養成廣度增加。這樣的情況下,陣容組合+城鎮建設,地牢選擇策略(無論戰前選擇,還是選擇後的物資準備環節)打造為了遊戲戰鬥系統之外的核心玩法。
  • 爽快日系角色扮演遊戲《劍與魔法:見習冒險者莉露的大冒險》專題...
    中文名稱:劍與魔法:見習冒險者莉露的大冒險英文名稱:Magical Swordmaiden製作公司:Lunasoft發行公司:Kagura Games, MangaGamer遊戲類型:角色扮演RPG遊戲平臺:PC遊戲語言:中文,英文,日文發售日期:2020-12
  • 國產單機《軒轅劍7》正式公布!虛幻4打造
    9月5日,大宇資訊宣布《軒轅劍柒》正式立項,並公開本代作品的LOGO主視覺圖,《軒轅劍》系列將再添經典傳說!  作為系列第十三部作品,《軒轅劍柒》由「軒轅劍之父」蔡明宏領銜、大宇資訊旗下DOMO小組製作。此次,DOMO將啟用虛幻4遊戲引擎進行研發製作,並採用全新動態捕捉系統來加強演繹的真實度。
  • ...由國產經典單機遊戲改編的電視劇《軒轅劍之天之痕》公布了首部...
    近日,由國產經典單機遊戲改編的電視劇《軒轅劍之天之痕》公布了首部預告片以及全新電視劇海報。這部電視劇由唐人影視製作,於去年5月15日開拍,即將於今年7月17日在湖南衛視首映。  《軒轅劍叄外傳:天之痕》是單機角色扮演遊戲《軒轅劍》系列的第五代作品,也是該系列第二款外傳作品。
  • 《蒼穹之劍2》遊戲設定集火熱開售 搶先參與送驚天福利!
    為了讓玩家了解整個修仙界的各個方面,《蒼穹之劍2》製作組特地為廣大玩家製作了遊戲設定集《相逢》。      我們會在設定集中介紹遊戲中完整的背景故事,當然遊戲中主要角色的人設也不會缺席。小姐姐,小哥哥,呆萌蘿莉,成熟大叔,都有在設定集中展示。
  • 《無盡之劍》首發 騰訊電視遊戲處女座
    騰訊說到做到,在於11月28日正式揭幕的騰訊嘉年華上,其正式公布了重金打造的Xbox One平臺遊戲——《無盡之劍》,在早先的宣傳中,該遊戲將採用體感類型,幫助玩家「打破空間束縛」,在三維空間中盡享與敵人戰鬥的暢快感覺。
  • 塞爾之光手遊:堪比很多國產端遊,劍與魔法的冒險世界
    本文原創侵權必究塞爾之光手遊:堪比很多國產端遊,劍與魔法的冒險世界在很久很久以前,蘋果和安卓手機還未面世,FPS遊戲還大多停留在單機和區域網聯機的狀態,DOTA遊戲還沒有變成所謂的MOBA遊戲,什麼大逃殺吃雞遊戲和自走棋遊戲,世人更是還不知其為何物,在那個年代最流行的網路遊戲莫過於
  • 《旗幟的傳說3》眾籌開啟 助力5千美金變身遊戲角色
    在有了第一部曲的積累後,這次他們並沒有繼續套用眾籌的形式。整體來說,雖然第二部作品經歷了跳票等波折,但它依舊是一款口碑尚佳的策略冒險遊戲,延續了初代的光彩。現在第三部曲終於現身了,第三部作品將是全劇的終結,而有了前兩部的積澱,我們相信Stoic一定能夠將遊戲故事講述的更加精彩。不過有意思的是,這次他們又選擇了眾籌的方法。
  • 光明之響 龍奏回音-雷柏V600S手柄遊戲推薦
    光明之響 龍奏回音-雷柏V600S手柄遊戲推薦 2018年07月10日 17:41作者:廠商投稿編輯:劉明鵬   光明之響:龍奏回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