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堡壘》撲街,罵鹿晗的都是外行

2020-09-05 遠航定位

科幻電影市場並不需要一堆《流浪地球》,差異化的風格才能夠讓這個領域全面開花。

《上海堡壘》又火了一輪,這次是因為導演把鍋扣在了鹿晗的頭上。





這部電影收穫的關注度,在上映前就可見一斑——改編自著名科幻同名小說,歷時六年籌備;導演是指導過《失戀三十三天》和《蝸居》的滕華濤,領銜主演鹿晗舒淇……這些元素加上國產科幻電影的自帶話題,基本可以坐等火爆院線了。



然而,它卻以另一種方式「火」到了大家面前。

豆瓣開局評分4.2分,幾天後就降到了3.2,提前鎖定今年的爛片排行榜;排片從32.8%跌至0.1%,上映6天累計票房僅1.17億元,總票房預計1.25億元,相比3億多的投資可真是虧到姥姥家了。




票房口碑雙撲街,網友對其最經典的評價是:

「《流浪地球》打開了中國科幻電影的一扇門,而《上海堡壘》又把它給關上了」。

爭議之下,8月11日,導演、原著作者接連道歉,但仍避免不了成為眾矢之的。那幾個曾經捧過的自媒體,也啪啪打臉,被釘在了恥辱柱上不得翻身。觀眾也不負眾望的全面炮轟,水軍都救不了的那種。最後導演只得給自己找了個理由——「我用錯了鹿晗」。



上海堡壘,徹底塌了。就連屹立不倒的東方明珠都拯救不了它了。

定位硬科幻,讓爛片無藥可救

分析觀眾對於《上海堡壘》的吐槽,總體分為幾個方面:劇情差、特效差、剪輯差、人物形象差、影片定位失誤。

而影片的定位失誤,就是壓垮《上海堡壘》的最後一根稻草。

在前期的宣傳中,《上海堡壘》拉上了此前大火的《流浪地球》,誓要在國產科幻電影中開闢出一片新天地。




然而它忽略了一件事:成為第一勝過做的更好。屈居第二,進入大眾心智的道路就會充滿荊棘和坎坷。與《流浪地球》關聯固然能創造更高的話題量,但同時也避免不了會以這部「口碑之作」作為標杆來接受評判。《流浪地球》作為一部典型的「硬科幻」電影,超震撼的特效+打動國人的文化內核第一次讓國人看到了中國科幻電影的希望,後來者們想超越它的地位可謂難上加難。

在這裡也普及一下「硬科幻」的定義。硬科幻,簡單來說就是依靠科學技術來推進情節發展的作品,而這樣的題材,對於特效、劇情、主演等多個方面都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和限定。

此前國內也不是沒有硬科幻電影的嘗試,但掀起的水花都很小。可以說,《流浪地球》是中國第一部引起了廣泛轟動的硬科幻電影。它超出預期的特效和劇情終於讓人們看到了中國科幻電影的未來。這其中四分之三的特效是由中國團隊完成的,但是製作水準甚至不輸好萊塢,這就已經足夠讓人振奮;而對於家園的眷戀,甚至帶著地球逃跑的設定,不僅格局夠大,更是美國科幻大片不具備的「中國式內核」,更容易引起觀眾的共鳴。演員上,雖然沒有啟用流量明星,但吳京、屈楚蕭的硬漢角色剛好符合《流浪地球》宣揚的家國情懷主題,效果甚至比流量明星更為驚豔。



這不是一部完美的電影,卻是一個完美的範本,佔據著大眾的心智。

按照這個方向,《上海堡壘》拿注了太多水分的「硬」來剛,註定會很慘。

為什麼非得用「硬」正面剛呢?

明眼人都看的清楚,《上海堡壘》在之前的宣傳中拼命拉著《流浪地球》多半是在蹭它的熱度,可是明明內容和製作都與硬科幻相去甚遠。上映後,前期營銷炒出來的熱度反倒成了最激怒觀眾的點,這大概也是現實版的「偷雞不成蝕把米」吧。

如果時光重來,《上海堡壘》是否還有能被救一救的可能性呢?

本來有的。

此前,《流浪地球》已經率先佔領了大眾的認知,《上海堡壘》作為後來者想去搶這個「第一」很難。但是它可以換個方向的,自己創造一個當第一的新領域。

《上海堡壘》的原著本來具有著非常好的粉絲基礎。豆瓣評分8.4,一眾「江南粉」也極其給力,它是投資商眼中典型的好IP。然而據說打磨了三年的電影劇本,對原作卻進行了不少的改動,加了很多戰爭題材。

唉,又是一個跟心智過不去的實例。過大的改動會讓那群原著粉覺得變了味,除非能夠重新寫出一部可以媲美暢銷書的劇本,但這樣的可能性又會有多大呢?

尊重原著還有另一個最大的優勢,可能主創們就會更能清楚地看到《上海堡壘》和《流浪地球》之間的不同——區別於後者的硬科幻,《上海堡壘》講的是科幻背景下的人文思考,是一種「軟科幻」。作者江南很擅長細微處把控情感,小說《上海堡壘》的主線就是男主人公江洋的愛情和人生的成長故事。剛剛好,電影的導演滕華濤也是執導愛情片居多。如果當初把《上海堡壘》定位於「軟科幻」電影,主要表現科幻背景下人文價值層面的思考,再把那些被戰爭題材奪去的時長用於描寫主人公細膩的感情變化,這樣一來,不僅能打出差異化,從另一個角度進入大眾的心智,還能避免和《流浪地球》正面硬剛,更匹配作品本身的優勢和七夕上映的節點。



如果定位成「軟科幻」,對特效的要求也低了很多。

對於「硬科幻」電影來講,特效是硬核,向來以「燒錢」著稱。但對於「軟科幻」電影,特效是加分項,用於渲染氣氛。就算細節處理的「五毛」一點,只要情緒頂到位了,觀眾的包容度也會比現在要高得多。



再來看演員。

鹿晗在人們的固有印象裡,就是典型「流量小生」的形象。前文已經提過了,不要輕易挑戰大眾的認知。鹿晗本身精緻、奶油的外形,飾演戰爭題材裡的王牌軍人絕對讓觀眾非常出戲。而把電影定位於「軟科幻」後,鹿晗也不再需要違背人設演出「硬漢」的一面,那些細膩的感情線與他本人的特質更相近,又何來的「用錯」之說?這個鍋,鹿晗背的有點冤。



如果當初《上海堡壘》在前期宣發時,不硬性綁定《流浪地球》進行傳播,而是針對自身的特色重新定位於「軟科幻」,雖然可能收穫的關注度少一些,但是說不定就打贏了另一場心智的戰爭。科幻電影市場並不需要一堆《流浪地球》,差異化的風格才能夠讓這個領域全面開花。這樣一來,國產科幻電影的好時代就要來臨了。不信?你再等等看。

相關焦點

  • 《上海堡壘》票房撲街都是因為鹿晗?小鮮肉明星前景堪憂
    其實我一直不怎麼想寫《上海堡壘》這部電影的文章,其一,因為這部電影整體來說,畫面感還是不錯的,只是整個劇情跟演員忍不住讓人出戲,總是讓我在整體觀看的時候忍不住尿遁。這部戲也刷新了我對小鮮肉的看法,首先不否認,鹿晗確實挺努力的,作為頂尖流量明星,鹿晗的票房號召力確實毋容置疑,可是結果呢?票房撲街、口碑撲街!
  • 評鹿晗的《上海堡壘》為何票房口碑雙撲街
    鹿晗主要的電影《上海堡壘》票房口碑雙雙撲街。如果我是《上海堡壘》的導演和編劇。我會讓鹿晗飾演女一號。若如此,《上海堡壘》定能票房口碑雙豐收。並稱為中國電影史上一坐不朽的豐碑!
  • 《上海堡壘》在線撲街,導演道歉,流量時代終結?
    也因此,盤恆在很多人心中的一個疑慮(更確切地說是一個期待)是:《上海堡壘》能夠接棒《流浪地球》,扛起「中國科幻片」繼續前進的大旗嗎?8月9日,《上海堡壘》正式登陸銀幕揭開面紗。同樣意外的是,上映首日,超過5萬人在豆瓣上打出的低至3.4分,以及伴隨著包括「《上海堡壘》首日就塌了」「《上海堡壘》撲街了」等負面評論,如同答案「回答」了此前觀眾共有的疑慮。
  • 同是科幻片,《流浪地球》熱映和《上海堡壘》撲街說明什麼問題?
    《上海堡壘》卻在上映3天後,在民眾一片聲討中,毫無疑問的撲街了。既生瑜何生亮,如果沒有《流浪地球》做比較,《上海堡壘》不會有這麼多的網友口誅筆伐引起巨大轟動,也就不會撲街撲到爬不起來了。於是投資的一半大手筆請明星,別的都可以忽略不計,反正你是來看明星的。殊不知自《戰狼2》起,情況已經開始發生逆轉,到了《流浪地球》這裡,流量時代已經結束了。不但結束,還引起了巨大的反感。這種反感,最終促成了《上海堡壘》的一敗塗地。
  • 《上海堡壘》怎麼撲街了?廢話,觀眾又不傻
    不用小叨說,大家已經知道《上海堡壘》撲街了,上映不到5天,口碑全面崩盤。截止今天,豆瓣評分直線下滑至,只有3.2分,幾乎同期上映的《哪吒之魔童降世》,豆瓣評分高達8.6分。 《上海堡壘》在公布鹿晗為主演的時候,就彰顯了這是一部借流量明星加熱門IP題材的電影。自從2013年6月橫空出世的《小時代》,向大家證明了這種模式的強大紅利,流量明星迅速佔據影視市場:沒演技?沒事沒事,只要你夠流量就行,粉絲會買單! 只是,在6年後的《上海堡壘》身上,這種模式怎麼不靈驗了?
  • 穿越火線:《上海堡壘》撲街被罵期間鹿晗徹夜玩遊戲,另有隱情
    拍攝期間,戲外他仍然會有肖楓的小動作,感覺戲裡戲外都是肖楓。想必大家都還記得2019年8月9日由鹿晗和舒淇出演的電影《上海堡壘》,上映幾天就迎來了鋪天蓋地的罵聲,大家都說這部電影讓國產科幻大片關上了門。導演滕華濤直言自己選錯了演員。一時間鹿晗被推到了風口浪尖上。罵聲一片。
  • 成功毀掉原著的IP改編——《上海堡壘》
    成功的IP改編不少,但是毀節操和原著的則更是不能忍,最近上演的《上海堡壘》就是網文作家江南的短篇小說改編。風口浪尖的《上海堡壘》直接刷新了人們對於IP改編的三觀,惡俗的三角戀情節,高片酬的流量明星和種種無法形容的內幕,看得大家目瞪狗呆。
  • 《上海堡壘》的撲街實際從選角那天就註定了,舒淇太虧了
    截止到今晚20點,上映三天的《上海堡壘》剛過億元,撲街已經毫無懸念,也看不出有起死回生的跡象,估計票房再跌下去,離下線就不遠了。該片至上映以來,熱度不減,但這個熱度幾乎都是海差評託底。對於該片究竟如何爛,網上的分析或討論已經很多,就不再重複了,應該說這些意見或建議很多都是一針見血,儘管有些所謂的理性觀眾不斷強調鹿晗的努力或是劇組的艱辛,抑或用支持中國科幻來刺激觀眾,但都無濟於事,弄得導演不得不出來公開道歉,把黑鍋一個人背了。應該說,這樣聲勢浩大的幾乎是異口同聲的對一部科幻電影集中唱衰,在電影界也實屬罕見,那麼真的是電影如此不堪嗎?
  • 鹿晗毀掉了《上海堡壘》?
    結果,江南非常嘚瑟地跳出來:我我我,上海堡壘用的鹿晗……哈哈哈。現在,答案大家都知道了。截至8月11日18時,《上海堡壘》上映第三天,豆瓣評分跌至3.3分,票房才剛剛過1億元。相比籌備6年,投資3.6億的成本而言,口碑和票房的雙雙滑鐵盧,已經註定了《上海堡壘》的撲街結局。甚至,就《人民日報》也如此狠批:《流浪地球》給國產科幻長的臉,又被《上海堡壘》丟了?
  • 《上海堡壘》豆瓣評分2.9,原因全在鹿晗嗎?
    第二細節:整部電影的感受就是雜亂,節奏不夠緊湊,處理得不夠細緻,科幻沒演好,愛情也沒演出來,流量演員的撲街,也是自然。第三演員:演員都是流量明星(主演:鹿晗),無實力派,演員的演技,到對話,再到飾演的角色都不到位,處於很尷尬的境地。
  • 《上海堡壘》口碑撲街,被網友各種吐槽,你們怎麼看?
    而在這個暑期,同屬科幻片的《上海堡壘》也即將上映,與《流浪地球》小分隊在未來世界裡拯救地球的故事整體相似,《上海堡壘》講述的小分隊在上海與外星侵略者決一死戰,守護地球的故事。而讓人意外的是,由鹿晗、舒淇主演的科幻電影《上海堡壘》上映,但口碑、票房均不盡人意。
  • 《上海堡壘》票房慘澹導演甩鍋都怪鹿晗?沒有鹿晗票房會怎麼樣?
    說起最近大熱的電影,《哪吒之魔童降世》算一個,《上海堡壘》也算一個。《哪吒》的熱在於口碑爆棚,上映不到一個月,票房突破42億,成今夏電影最大黑馬。而《上海堡壘》的熱在於雖然票房慘澹,但話題、爭議不斷,從開播遭眾嘲,到近日導演滕華濤「用錯鹿晗」論,話題討論度不斷攀升。
  • 別說上海堡壘了,其實科幻片特別適合談戀愛
    《上海堡壘》撲街了,這部有著不錯的導演,最好的女演員,還有頂級流量小鮮肉的科幻片唯一的貢獻就是「把中國科幻片打開的大門又關上除了情節拖沓,科幻不夠精細外,《上海堡壘》被質疑最多的就是鹿晗和舒小姐談了一場不合時宜的戀愛。我認為大家說的都對,導演都道歉了,外人還怎麼做無罪辯護呢。但是當夜深人靜,我坐在這裡仰望星空時,突然想到一個事情,科幻片其實特別適合談戀愛。首先,任何片子都適合談戀愛,荷爾蒙爆棚,就像下飯時的那勺辣椒油,絕對不是提味那麼簡單。
  • 《上海堡壘》票房撲了,這個「撲了」用英語怎麼說?
    他的那支MV不管是演技還是演唱都戳中我的心。自此之後,咔咔不再第一時間否認流量明星(online celebrity with a huge fan base)。一個人火,一個人成功,一個人受歡迎,那肯定是有道理的。只是這個道理你認不認同。而最近鹿晗出演的《上海堡壘》,票房撲街,讓風頭再次轉向了流量明星。
  • 鹿晗在《上海堡壘》裡丟的面子,靠這部劇都賺了回來
    記得《上海堡壘》票房慘敗的時候,有人曾經說過,這部電影宣告了國產片流量明星為王的結束,作為主演的鹿晗,演技一直飽受詬病。如今,這部《穿越火線》終於可以為鹿晗挽回一些面子,如果說《上海堡壘》宣告了「偶像鹿晗」的終結,那麼《穿越火線》可以看作是「演員鹿晗」的強勢回歸。
  • 把鹿晗換成吳京,《上海堡壘》就能好了?
    《上海堡壘》,爛的十分徹底。有意思的是,像別的電影,都是和演員互相成就。而到《上海堡壘》和鹿晗這,就成了互相摧毀。一個,演的夠差。一個,爛的認真。02在上映之前,所有人都以為,《上海堡壘》是部值得期待的科幻大片。而它,也的確是這麼宣傳的——海報、預告等物料上,都是滿滿的科幻氣息。
  • 科幻片《流浪地球》成為2019年爆款《上海堡壘》你看好嗎?
    當然,像《流浪地球》這樣的科幻片曾經在國產影片中屬於冷門,因為很多人看慣了好萊塢大片,再加上國產特效方面的短板一直不被看好,幾乎沒有哪個導演敢於嘗試這種影片的執導,及時有的導演執導出來的科幻片也細數撲街。
  • 《上海堡壘》滕華濤再導新片,楊洋被罵!網友:又毀了一個頂流
    《上海堡壘》滕華濤再導新片,楊洋被罵!網友:又毀了一個頂流!哈嘍,小夥伴們,我們又見面了。今天小編要說的話題是有關新冠疫情的。2020年初,相關病毒的出現奪走了很多人的性命。武漢作為中國的重災區,損傷極為嚴重。毫不例外,根據娛樂圈哪有事去哪的一貫作風。
  • 《上海堡壘》豆瓣3.5,票房被反超!沒有誠意的中國科幻無人買帳
    於是《上海堡壘》應運而生了,然而結果卻不如人意。《上海堡壘》為江南同名小說改編的科幻電影。原著以末世中的悽美愛情為主題,講述了外星人進攻地球,一群年輕人在末日之戰中在地球最後的堡壘——上海與其抗爭的故事。而電影版《上海堡壘》的表現如何呢?先看主創陣容,導演滕華濤。去翻了下這個導演的履歷,最近的5部電影中,評分最高的叫《我的!
  • 鹿晗主演《上海堡壘》票房嚴重虧本,象徵流量明星不再被追捧嗎?
    今天鹿晗主演的《上海堡壘》再度被炒上熱搜,這次是導演滕華濤接受採訪時表示:「電影本身沒問題,我用錯了鹿晗。」這種直接的「甩鍋」行為引起了明星向佐的嚴重不滿,直言導演說話太噁心。就已經表示了該劇的水準如何,現在票房口碑雙撲街時,就開始甩鍋給演員,這種行為本身就是可恥的!現在回到電影本身,我清楚的記得在前些時電影上映的時候。該劇的熱搜真是一個接著一個。從開始的「鹿晗主演」、「電影預告」、「票價近千元惹爭議」、「票房造假被央視點名」、「編劇出來道歉」、「導演出來道歉」再到今天的「導演稱用錯了鹿晗」。該劇的熱度真是久高不下,當然除了口碑和票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