溫度回升!鎮巴佬快放下你手中的秋褲!可是冬天還會遠麼?

2021-02-27 景德鎮日報




這幾天溫度下降的厲害!

大家是不是穿上了厚厚的衣服

特別是昨天

風雨交加

小景君在辦公室冷的旋轉!跳躍!閉著眼!


還記得上個禮拜

小景君發了一篇這周要降溫的微信

提醒大家注意保暖

這幾天你的秋褲拿出來了麼?



現在!

請等一等!

因為氣溫又有回升!


上圖為網上天氣預測

 近幾天以來,我市氣溫明顯下降。小景君10月31日從市氣象臺獲悉,在未來一周的時間內,我市目前這種氣溫較低的狀況將有所緩解,氣溫將逐步回升。

據市氣象臺31號預報員介紹,11月1日至6日,我市將以多雲或晴天天氣為主。2至3日早晨氣溫略微偏低,在10℃以下。具體預報為:11月1日,12至18℃;2日,10至20℃;3日,10至22℃;4日,11至23℃;5日,12至25℃;6日,13至26℃。


景德鎮天氣反覆無常

大家算是領教了

大家的秋褲可以緩幾天再穿

氣溫雖然開始回升

但是

冬天已經不遠咯!

因為11月7日就要立冬了!



立冬是農曆二十四節氣之一,也是中國傳統節日之一;時間點在公曆每年11月7-8日之間,即太陽位於黃經225°。此時,地球位於赤緯-16°19',北京地區正午太陽高度僅有33°47'。立冬過後,日照時間將繼續縮短,正午太陽高度繼續降低。立冬期間,漢族民間以立冬為冬季之始,需進補以度嚴冬的食俗。

立,建始也,表示冬季自此開始。冬是終了的意思,有農作物收割後要收藏起來的含意,中國又把立冬作為冬季的開始。完整地說,立冬是表示冬季開始,萬物收藏,歸避寒冷的意思。

立冬與立春、立夏、立秋合稱四立,在古代社會中是個重要的節日,這一天皇帝會率領文武百官到京城的北郊設壇祭祀。歷史過去了,留下的是文化。在現在,人們在立冬之日,也要慶祝一下,北方人大多在立冬這天要吃餃子,而在我國南方,立冬這天人們愛吃些雞鴨魚肉等。在臺灣立冬這一天,街頭的『羊肉爐』、『薑母鴨』等冬令進補餐廳高朋滿座。許多家庭還會燉麻油雞、四物雞來補充能量。

立冬有吃水餃的風俗。立冬為什麼吃餃子?一則說因我國以農立國,很重視二十四節氣,「節」者,草木新的生長點也。秋收冬藏,這一天,改善一下生活,就選擇了「好吃不過餃子」。二則說因為餃子是來源於「交子之時」的說法。大年三十是舊年和新年之交,立冬是秋冬季節之交,故「交」子之時的餃子不能不吃。人們已經逐漸恢復了這一古老習俗,立冬之日,各式各樣的餃子賣得很火。

立冬後,就意味著冬季正式來臨。草木凋零,蟄蟲休眠,萬物活動趨向休止。人類雖沒有冬眠之說,但漢族民間卻有立冬補冬的習俗。在寒冷的天氣中,應該多吃一些溫熱補益的食物這樣,不僅能使身體更強壯,還可以起到很好的禦寒作用。

俗話說「三九補一冬,來年無病痛」,冬季也是進補的好時機,但要提醒大家的是,進補時,要使腸胃有個適應過程,最好先做引補,一般來說,可先選用燉牛肉紅棗、花生仁加紅糖,亦可煮些生薑大棗牛肉湯來吃,以調整脾胃功能。冬季喝熱粥也是養生的一個好選擇。

冬季進補,不可盲目「進補」。飲食調養要遵循「秋冬養陰」、「無擾乎陽」、「虛者補之,寒者溫之」的古訓,隨四時氣候的變化而調節飲食。還須注意的是,我國幅員遼闊,地理環境各異,人們的生活方式不同,同屬冬令,氣候條件迥然有別,進補方式也不可一概而論。除此之外,還應因人而異,因為食有谷肉果菜之分,人有男女老幼之別,體(體質)有虛實寒熱之辯,本著人體生長規律,中醫養生原則,少年重養,中年重調,老年重保,耋耄重延。故「冬令進補」應根據實際情況有針對性地選擇清補、溫補、小補、大補,萬不可盲目「進補」。

來源:景德鎮日報

供稿:記者 甘牧 

投稿郵箱:jdzrbxmt@163.com

聲明:分享而不忘尊重原創,轉載《景德鎮日報》文章,請務必註明出處及作者和原文連結


   

   喜歡就獎勵小景君一個大拇指喲!

相關焦點

  • 穿了這麼多年秋褲,秋褲用英語怎麼說麼?才不是「chill-cool」!
    日最低氣溫低於10℃時,體質較弱的人可考慮穿上秋褲;2. 日最低氣溫低於5℃時,建議大家都穿上秋褲;3. 日最低氣溫低於-10℃時,棉褲就該上陣了。大家對照溫度,安排秋褲吧!那麼,「秋褲」英文都能怎麼說呢?
  • 中國秋褲地圖:起風了,媽媽叫你穿秋褲
    常常聽到一個經典問題:「你穿秋褲了嗎?穿幾條了?」秋褲,是指氣溫比較冷時候穿在毛褲、棉褲或外褲裡面用來保暖用的長褲。它雖然臃腫,但是很暖和,甚至有這樣的說法:「把秋褲扎進襪子裡,是對冬天最起碼的尊重。」
  • 夜讀|如果冬天來到,春天還會遠麼?
    大家好,這裡是閃電夜讀,我是夏津縣融媒體中心主播張雪,今天與大家分享的是梁實秋的《北平的冬天》。說起冬天,不寒而慄。我是在北平長大的。北平冬天好冷。過中秋不久,家裡就忙著過冬的準備,作「冬防」。陰曆十月初一屋裡就要生火,煤球、硬煤、柴火都要早早打點。
  • 北方的冬天不想穿秋褲?來看看這幾款加絨加厚牛仔褲,給你溫度!
    凜冽的秋給寒冷的冬拉開了序幕,越來越低的溫度,讓我們不得不往身上添加衣服,此時北方的你是否已經穿上貼身的秋褲?冬天還是得需要加絨的衣服來守護!加絨加厚的牛仔九分褲,它的保暖性與貼身性可以讓我們在寒冷的冬天不再依賴秋褲。
  • 史上最喪心病狂測評之冬天到底是穿秋褲還是穿Legging?
    大噶中午好,這裡是望穿秋褲的 K醬。寒風瑟瑟的冬天一來到,穿上秋衣秋褲,便是對這個季節最起碼的尊重。還記得小時候麻麻總是追著自己穿秋褲嗎?所以第一步就是測量保暖度首先,我們拿出了兩根火腿腸進行加熱,並測量其初始溫度接下來動作要快,姿勢要帥將燙手的火腿腸迅速塞進秋褲
  • 最新歌曲 秋褲大叔《秋褲功夫操》
    -秋褲功夫操秋褲大叔最新歌曲《秋褲功夫操》秋褲功夫操 - 秋褲大叔詞:王繹龍曲:王繹龍西裝很酷 但卻沒有溫度我習慣了加上一條秋褲車子很酷 但卻從不飈速因為我是坐在後排的大叔會議很多 應酬更是無數一杯一杯大叔喝的辛苦成功也許 只是一種態度我早已習慣了萬眾矚目喔嗚喔哦 跟我穿上秋褲
  • 《秋蟬》:秋天已經來了,冬天還會遠麼
    立秋。區別可能是,毛衣戰後,「我們」可能還可以穿上毛衣,而「代價」們,則可能只得我著薄衣過寒冬秋天已經來了,冬天還會遠麼?想不明白,到底是誰把春水叫寒,是誰把綠葉催黃,秋天,真的是一隻只小小秋蟬,召喚來的麼?
  • 福建大降溫,你穿秋褲了嗎?
    12月15日河南省開封市宇華實驗學校初一班主任程老師在課間突然襲擊來到班級檢查要求學生挨個擼起褲腿檢查學生穿秋褲情況她還稱穿秋褲是對冬天最基本的尊重有種冷 叫冷得入心入肺新華網 發(劉智強 攝)這一切也標誌著——近期持續性低溫陰雨模式已經開啟氣溫回升乏力衣服開始進入無法晾乾模式福建人的冬天到底有多難……所以——勸君穿著秋褲走,寒潮來襲不會抖給你一個穿秋褲的理由
  • 冬天來了,你的秋褲安排上了嗎
    不穿秋褲傷膝蓋 穿了秋褲失時尚| 冬天來了,你的秋褲安排上了嗎 不穿秋褲傷膝蓋 穿了秋褲失時尚|
  • 「秋褲預警」!九江未來一周陰雨為主 廬山氣溫有望破零
    潯陽一夜入冬「秋褲預警」開啟  未來一周陰雨為主 廬山氣溫有望破零  從上周日(11.22)晚上開始,九江的冬天總算露出了本來的面目,一掃上周的高溫、大太陽,徹徹底底讓九江人冷得不行了,一夜入冬,直接發出了「秋褲預警」。
  • 保暖又時髦,不用加秋褲
    冬天再冷,不穿秋褲也是我們男人的底線。不是所謂的「要風度不要溫度」,也不是耍帥,僅僅只是:秋褲的體驗感太差了!可是單穿西褲、休閒褲、牛仔褲,又實在凍得難受。怪不得當時試穿時,皮帶還沒繫上,雙腿就已經能感受到一股明顯的暖意,升溫比秋褲、絨褲都要快。
  • 有一種冷叫沒穿秋褲,「秋褲」用英語怎麼說呢?
    溫度降,秋風起吹的人兒那叫一個涼~據科學統計現代人的第一次不服老是在小孩子叫他們叔叔阿姨的時候大聲回懟:「不,是哥哥姐姐!」而第二次不服老是明明雙腿已經招架不住早晚的寒風卻還遲遲不穿秋褲~那你知道被你嫌棄的「秋褲」用英語怎麼表達嗎?你以為外國人不穿秋褲嗎?! 錯 ! 這裡有一個有趣的來歷,一個叫John L. Sullivan的拳王,不僅拳擊水平出名,還以一身連體服「Long John」而聞名,後來就成為秋衣秋褲的代名詞。
  • 生活不止眼前的枸杞,還有腿上的秋褲
    馬上我媽的電話就過來了:家裡降溫了,你那也冷了吧,記得多穿點衣服,別臭美。穿秋褲,是對冬天最基本的尊重。一個人在猶豫要不要做一件事情的時候,只要有一個人給個肯定,那麼這猶豫八成就會消除。偶爾媽媽的信息滯後了,熱的時候衣服不知道脫,還會被自己親媽嘲笑:你衣服借來的啊,不捨得脫。但是偉大的母親從來不會搞錯穿秋褲的正確時機。小時候的秋褲材質有限,一開始穿上身時候彈力巨大,穿著穿著洗著洗著,它就鬆懈了。
  • 這個冬天你除了秋褲,還需要它……
    福建的這個冬天 小編穿著厚厚的秋褲還瑟瑟發抖 這時候如果能喝上 一碗熱氣騰騰又鮮美的魚湯 那實在是太幸福了!
  • 肖戰告訴你破洞牛仔褲加秋褲的正確穿法
    1、牛仔褲裡套秋褲,時尚圈裡不迷路。黑色秋褲配牛仔,走在路上我最拽。 加絨秋褲腿上套,維密都得讓讓道。2、大家好!這是燃少比賽時的圖!因為肖那個戰恃靚而驕不發自拍我思念成疾所以翻出來順便笑一笑的!以前肉肉的也很可愛啊!想看肖老師掉肉的勵志過程請B站搜索肖戰周記合集!
  • 楊冪:我穿秋褲了,美觀又時尚的秋褲,你還在抗拒嗎?
    秋褲在大眾印象中就是貼身穿著、保暖禦寒但不怎麼好看的衣物,但是你不知道的是,秋褲這種緊身褲裝曾經在歐洲貴族穿搭中佔有重要地位,顏色也非常豔麗,只不過後來我們將其簡化,變得日常。這兩年復古風變得越來越流行,大膽創新的設計師將「秋褲元素」也運用到服裝設計中,誰又能想到,在很多人眼裡「土裡土氣」、「凍死都不穿」的秋褲登上了T臺,而且還是爆品頻現那種。
  • 秋漸去,冬來臨,春還會遠嗎
    曾記得,朋友發出這樣的感嘆:「可惜了,秋天太短,眨眼就過去,冬天反而更加漫長!」其實,休止秋天太短,人生實在也是太短的!朋友的話還在眼前,卻已然過了許多年!生命就是這樣的短暫,快得讓人無法抓住。如今,秋天也漸行漸遠,冬天在不知不覺中來臨。
  • 我用闊腿褲把秋褲藏起來,大衣看了也開心
    回復我的話是「冷啊,我怕冷,可是我更怕醜!」所以,秋褲的標誌性詞語就是一個字「醜」。可是一場秋雨來,降溫十幾度,俗話說人冷先凍腿,豬冷先凍嘴,秋褲是一定要穿的,時髦範兒也是要有的,其實秋褲也已不是當年那條只能保暖的褲子了,它還是:一種母愛叫,你媽逼著你穿秋褲。
  • 為什麼有些人冬天就是不穿秋褲?他們到底有什麼法寶?
    穿衣少的3大危害1.老寒腿——秋褲黨vs愛美黨有一種熊孩子的青春,叫打死也不穿秋褲,為了大腿的自由,舒適,許多人拒絕秋褲的束縛。不穿秋褲是這群人最後的倔強,甚至還會露個腳踝,露個小蠻腰。吱吱,只能說這些人是沒在東北生活過啊,要是在東北,你敢露一個試試。為了讓各自兒女穿秋褲,注意保暖,多少父母操碎了心。於是就連醫生也強烈提醒:老寒腿的學名叫做膝骨性關節炎,是一種非炎症性、退化性骨性關節炎,多數患者的腿部,尤其是膝關節會出現反覆發作、久治不愈的酸、麻、疼、痛等感覺。
  • 天冷了,秋褲可以穿,但請不要誤解它
    每到天寒地凍之時,穿不穿秋褲,總會成為「要看起來瘦」和「媽媽叫你穿秋褲」之間的衝突。在彼此切磋中,攻守雙方各執一詞,無法說服,有的竟上升到「醫學道理」,最典型如下:以穿為首的媽媽表示:不穿秋褲會得關節炎;不穿秋褲容易讓骨骼變脆;不穿秋褲容易長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