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腳江映蓉剛發文表示「女性不該只有白幼瘦」上熱搜。
後腳鄧超就把陳赫拖出來示眾:「陳赫明年生日瘦回原來的樣子」;
就好像在說:「大家快來看啊,陳赫是個胖子。」
這些明星藝人,他們對於胖瘦身材的重視,從一個個熱搜便能窺見一二。
但是作為吃瓜群眾,勸大家別當真。
也許一段時間後,江映蓉和陳赫在曬精瘦好身材了。
坊間有句話這樣說:明星都是好身材,胖,那只是一時興起。
大眾更關心的是:明星是如何組做到胖瘦自如的?
普通人可以嗎?
(前方專業高能預警)
是的,你沒有看錯:快速減肥,你必須有錢。
為毛?
先問問自己一下這幾個問題:
假如你成家了:房貸還了嗎?車貸還了嗎?孩子老人的生活費交了嗎?
如果這些都完成了,每個月還有剩餘的錢,那麼恭喜你,可以規劃減肥了。
僅僅是規劃哦,因為下個月可能有紅包人情咯。
假如你沒成家:你是月光族嗎?你每天不需要加班嗎?你有固定的休息時間嗎?
如果你沒有,那麼請滾回去加班;這個月的信用卡馬上到了。
來看看史上短時間減肥最成功的明星是怎麼用錢減肥的。
阿米爾汗在《摔跤吧!爸爸》中大放異彩,真正為人津津樂道的卻是他的勵志瘦身故事。
為了飾演同一角色的不同階段,他先是增肥50斤,又在短時間內減了回來前後有100斤的體重差。
這需要很大毅力並不假,但事實是,需要更大的金錢成本。
阿米爾汗減肥期間,聘請了梅西的私人營養師,義大利頂級專家賽波爾,足足單獨服務了5個月。
雖然阿米爾汗已經是很專業的健身愛好者,但在瘋狂減肥期間,他聘請的健身教練團隊多達7人,每個人負責身體的不同部分塑身。
總教練是Indranil Maity,印度健美冠軍,世界最高名次第二。
Indranil Maity的成名作並不是阿米爾汗,而是2017年火遍全球的印度金剛女娃Europa Bhowmik。
能把女人訓練成肌肉狂魔,男人還在話下?
理療師和廚師則是多年跟在身邊的固定工作人員。
具體那五個月花費了多少錢沒有官方報導,但是看這陣勢,換成任何一個人不說百分百成功,概率至少往阿米爾汗靠近很多。
阿米爾汗的意志確實很頑強堅定,但他付出的工資絕對功不可沒。
普通人想學阿米爾汗?
首先得極度有錢。
這個邏輯是建立在個人收入的基礎上。
經濟基礎決定了個人時間,瘦身減肥本身就是一件耗費精力的事情。
別跟我說什麼十點下班距離睡覺還有兩三個小時這種鬼話。
現在基本上不是勞力很重的工作,但下班刷視頻、擼串還是馬不停蹄地去運動?普通人怎麼選?
事實是基本上前者是大部分人的選擇。
葛優躺不香嗎?
人,通常是受到刺激或者在休息充足的情況下才有減肥的衝動。
前者基本上堅持不了幾天,後者以現在的社會壓力很難做到。
有錢有閒那是難上加難,所以普通人想要短時間內內減肥,除非放棄當下的工作連續幾個月,才能到達較好的效果。
試問,普通百姓誰可以?
但明星這份職業決定了可以。
之所以是明星,至少是紅過的。
不管是過氣的還是正在起飛的,還是當紅的。
他們的工作規劃中,控制體重就是很重要的一個內容。
所以當江映蓉說那麼多審美畸形的觀點,其實她自己也承認了是不夠自律,好在她是個舞者,歌手;身材還沒有到演員和愛豆的嚴苛地步。
舉個有錢又有閒,最近很勵志的女性明星例子。
李若彤重新出圈,因為她健身堅持了好幾年,終於因為身材好翻紅。
在職業生涯的前期,李若彤紅遍大江南北,積累的財富足夠讓她無憂一生。
後來因為感情的問題,事業遭受了重創,時間一下子就多了出來了。
健身成為了李若彤的愛好,每天花大量的時間去塑造自己的好身材;幾年的堅持人魚線終於清晰可見。
其中,我們必然要肯定姑姑的毅力,興趣極其健康。
可換個人呢?同樣是李若彤的年齡,沒有足夠的生活條件和充裕的時間泡在健身房裡,還可以做到嗎?
這裡要打上一個大大的問號。
當女人被孩子,家庭,生活交織困擾,好不容易休息一下,你還讓她出去跑兩圈在擼鐵三十分鐘,簡直就是沒人性。
所以,沒有足夠的時間,要想在段時間內有個好身材,普通人那是異想天開。
在意志堅定的基礎上,除非你有大量的個人時間。
網絡上當然也有很多勵志的故事,某某在生活極度困難的情況練出了八塊腹肌,成為網紅改變人生。
親愛的,醒一醒,請問這樣的人你身邊見過嗎?
他(或她)確實存在,但真的太少太少了,因為不是每個人都能做到那麼狠地對待自己。
這也是為什麼我們羨慕電視上的明星說瘦就瘦的原因。
這是最玄學的一個因素了。
其實任何人只要想起減肥這件事,都有不同的動力。
因此我們探討的是動力的大小問題。
為什麼我們做不到短時間內減重超過二十斤或者更多呢?
是朋友圈的那幾十個點讚?
還是追求自我的健康生活呢?
這些能夠切實地給你帶來什麼嗎?
還是衝動一段時間過後體重馬上又反彈了呢?
那來看看明星為什麼短時間內減肥能獲得什麼。
前文說過的阿米爾汗除了一般人不大懂的藝術追求,背後還有大約2億人民幣的收入。
這個數額足夠反覆付聘請的人員工資不下一百次了。
你說人家短時間減肥跟普通人能一樣嗎?
鄧超主演張藝謀的《影》也是短期內瘋狂減重瘦身成功,網友報以熱烈的掌聲。
這真是敬業的演員啊,這話一點都不假。
可他背後3000萬+的片酬也是一點都不假呢。
做個假設,給普通人300萬,去完成鄧超的奇蹟十遍,你去嗎?
我去。
克裡斯.帕拉特,一位被角色折磨體重的男演員。
因出演《侏羅紀公園》和《銀河護衛隊》成為好萊塢當紅男明星。
2009年他為角逐《公園與遊憩》胖子一角,通過狂吃巧克力、通心粉、冰淇淋等高熱量食物主動增肥,120天胖了54斤。
後反彈到272斤。
2010年他積極準備參演棒球電影《點球成金》,和職業棒球選手一同連續訓練了42天,不攝入半點糖分、碳水化合物、鹽和酒精,減掉36斤。
後反彈到260斤。
為了《銀河護衛隊》的角色,他一天4小時鍛鍊,跑步、遊泳、跆拳道樣樣來,減重54斤,一塊肥肚化為六塊腹肌。
在有演技和實力的基礎上,這些瘋狂極端的短期減肥讓他身家超過一億美金。
你說,他的動力會不足嗎?
要是你,幹不幹?
說回普通人。
短期瘋狂減肥能讓你生活變得健康嗎?
這是無法迴避的問題。
短期瘋狂減肥能夠給你帶來多少經濟利益?
這是最現實的動力問題。
短期瘋狂減肥能讓你的工資有變多嗎?(某些行業肯定有,也會帶來潛在的好處)
這是最無奈的答案,也是明星極端減肥和普通人極端減肥背後最殘酷的真相。
以上所說「有錢有閒有動力」可能很庸俗,但客觀是存在的。
公子翼也想熬一熬雞湯,鼓勵大家短時間減肥有個好身材,但無法說服自己避開很現實的問題。
當然,明星不是個個都像筆者前文所舉的例子那樣,減肥就能得到天大的好處,巨額的回報。
但在這個圈子裡,一旦紅了,回報率是很高的。
我有個圈內大約五六七八線的朋友,雖然電視上得不多,人家商演一場也是五萬起步。
對於身材管理,那是相當嚴格。
因此在鏡頭審美越來越嚴苛的今天,明星才會出現那麼多極端減肥的案例。
尤其是女明星,不吃不喝運動到暈倒,說句實在話,人家也是為了生活的。
藝術是建立在生活有保障的基礎上,連通告都沒有談何藝術?
還是搞定身材吧。
用楊天真的話說,為工作犧牲健康是值得的。
她的潛臺詞其實是:為賺很多錢的工作犧牲身體是值得的。
如果楊天真一個月賺個萬把塊,她會說這個話嗎?
犧牲健康之後多賺五千元?去切胃?
然而這卻是普通人的選擇題。
短時間減肥會讓你得到什麼?
可以肯定的是,得不到像藝人這份工作這麼多。(大部分藝人為準,也有一小部分藝人生存艱難)
所以,江映蓉說的道理其實符合老百姓的生活現狀。
以健康為主的減肥,健身,才是有意義的。
所以把問題再直白一些:沒有那麼多錢,那麼多時間,那麼強動力,我們是不是不要減肥了?
當然不是。
我們能做的事情很簡單,也能達到健康的效果。
比如,不吃夜宵,少吃油膩的東西,上班剩下一公裡去走路。
不出半年個月,你會發現,你的體重很容易就瘦下來了。
這也是筆者親身經歷的結果。
所以,我們普通人減肥,真的不要求快,一旦加速反而會讓自己生活節奏亂掉。
本就不容易的日子,還是嘗試一些符合自己的健康方式吧。
明星勵志的極端減肥故事,不值得效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