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有一絲絲預告,於正突然槓上了郭敬明。
只見於正發朋友圈說:「極端自私的人,矯情的不得了,說著噁心的詞,推進著不知所云的劇情。」
這位於正口中「賤人就是矯情」的人到底是誰呢?
很快網友們發現這段話跟郭敬明最近在綜藝裡翻拍《畫皮》片段陷入爭議能對上號,於正疑似在暗諷郭敬明:
原來,郭敬明在《演員請就位2》裡拍了個性轉版的《畫皮》片段,讓男演員來演狐妖。短片裡,郭敬明甚至都沒給他親愛的S卡小生何昶希超過10秒的單人鏡頭,5秒的都少,因為何昶希的臺詞和演技根本就撐不過5秒,超過5秒就露餡。
這……要知道,何昶希可是郭敬明在節目裡力排眾議,甘願被罵也要給出S卡的那個人呀,關於此事這裡可回顧。
結果通稿出來都是一頓尬吹郭敬明《畫皮》拍得好美,上熱搜的卻是郭敬明罵孟子義是網紅臉的新聞。這……
請仔細看這段小視頻,視頻最後平臺給出的熱搜詞條是#郭敬明畫皮拍的好美,而視頻內容是郭敬明不滿孟子義的妝容,說孟子義是網紅臉。
一頓操作猛如虎,這乾坤大挪移轉移焦點熱點的操作手法,都什麼跟什麼呀,直接把我看懵,郭導還是那個郭導。
讓人眼花繚亂的熱搜背後,有娛樂博主就直指要害:「郭敬明罵孟子義成熱門,把《畫皮》的失敗糊弄過去,他又是又專業又高要求的導演了~」
於是一向不放過任何娛樂圈熱點的於麻麻,忍不住搓著興奮的小手手,俏咪咪地發了條朋友圈,雖然事後本人發博否認自己在diss郭敬明。
謠,是闢過了。
但,看熱鬧不嫌事大的我們還是難解興奮的心情暢想著一個場,如果於正要是能和小四正面槓一下,那得是多麼轟烈的場啊。
回想一下,於正好像一直以來都瞧不上小四。
於正曾發微博公開吐槽《小時代》是爛片。對,爛片,於麻麻就是那麼直接,有種!
好了,問題來,我最關心的,是於正和郭敬明要是真吵起來,誰能吵贏。
想想這個場面就是令人熱血啊,要知道這兩位在掰頭界王不見王,在掰頭上都以敢說敢得罪人聞名於世。
首先,讓我們簡單回顧一下兩人過去輝煌的掰頭(battle)戰績。
要說清楚於正和郭敬明跟圈內人的撕X往事,那當然三天三夜都說不完。
我們挑重點回顧幾條:
於正的掰頭風格是嗆口辣椒型的
於正老師掰頭的特色是直抒胸臆和敢愛敢恨。他被爆出過說跟楊冪沒有再合作,因為楊冪「太老太貴」。
「太老!太貴!」,!!!???求冪姐內心的陰影面積大小。
敢愛敢恨,那更是於正老師的拿手絕活了。
敢愛敢恨在掰頭界俗稱「此一時彼一時」,反正怎麼招都有理。
如若你是跟於老師有合作,那你就是德藝雙馨,有觀眾緣的好演員。
合作一旦結束,就變成自己討厭的臺灣過氣女明星。
雖然沒有指名道姓,但事主自己出來認領了。
跟陳妍希拍小龍女,於正對媒體說,拍女神,第一個想到的就是陳妍希。
戲播完,於正說,baby沒演小龍女是他一生的痛,baby來演,他就不會被群嘲了。
真的嗎?baby這兩年因為演技沒少被嘲吧,真是哪壺不開提哪壺。在貴圈當女明星,不怕過氣沒流量,就怕於正老師突然的關心和惦記啊。
趙露思前段時間被說綠茶上熱搜,於正後腳就發了自己喝綠茶的圖。趙露思跟於正合作過《鳳求凰》,合作完,趙露思就把於正微信給刪了。
要我說,小姑娘還是太年輕,不經事,女王暴脾氣的於MM是隨便能刪的嗎?發起威來,分分鐘放話要送你上熱搜那種,就問你怕不怕。
郭敬明簡直是直男剋星
跟於正基本跟女人吵不同的是,郭敬明擅長跟男人吵架。
當有人說沒人比韓寒更懂「萌」的時候,郭敬明笑眯眯地反唇相譏:「這都是受日韓文化的影響。」楊冪聽了,捂起嘴,笑得嘎嘎叫。
魏坤琳說跟郭敬明像跟女人吵架,郭敬明馬上回嘴:「當你跟一個男嘉賓說,感覺跟女人在吵架,我覺得你的修養和學識都出現了問題。」本來在爭論中處於劣勢的郭敬明,立刻佔據了道德高地。
魏坤琳當然說錯了話,但背景前提是,魏坤琳在《最強大腦》裡給項目難度評分做了專業的解釋,郭敬明在完全不懂的情況下,不僅聽不進意見,還態度強硬地認為自己說的才正確。並且一直要跟你爭論,這換誰都得崩潰吧。
李誠儒,跟魏坤琳一樣的倒黴蛋,道理站在他這邊都吵不贏。當他想表達郭敬明作品用廉價的筆觸引發共鳴的時候,卻說成了為什麼要寫校園戀愛,不寫寫宏大的主題。
想吵贏李誠儒老師那可太簡單了。
郭氏掰頭經典萬能句式:「你不喜歡的東西,請允許他存在。」當郭敬明一直糾結魏坤琳打分的時候,魏坤琳怎麼沒想到用這句郭式語錄來反駁郭敬明本人呢,直男都笨笨的。
況且郭導演這句萬能金句本身就有問題,如果我是魏坤琳我要大聲反駁一下:「我不允許的東西,它照樣存在。」郭導太看得起人了,我又不是上帝,不允許的東西,能原地爆炸還是憑空消失咋的,不能吧。
對於這兩位能撕又耐撕的掰頭界王者,他們對自己的戰鬥力也是相當之自信的,之前這二位王者都這樣形容過自己。
於正接受《人物》採訪時說自己就是魏瓔珞。
而魏瓔珞是什麼人,好傢夥,那是一個巴掌能把人打趴下的彪悍姐們:
而郭敬明呢?
他用了這張圖來表達自己。
雖然郭老師說過《小時代》裡傲嬌毒舌的顧裡有自己的影子,但很明顯,郭敬明可能更喜歡用蠍子形容自己。他在《爵跡》裡就扮演過一隻蠍子,雪刺,嘖嘖嘖,這名字取得,像雪一樣純潔,像蠍子一樣刺痛人家,媽呀,想想就痛,誰被蠍子的尾巴一蜇,那就是死翹翹啊。
好回到我最初的話題:這樣兩位掰頭界讓人聞風喪膽的狠角色,誰的嘴炮能力更勝一籌, 讓我們客觀理性科學地來分析一波。
————我是好戲開場的分割線————
第一局:激動派 VS 話術大師
● 於正:大部分時候理性,小部分時候激動
在掰頭界,於正擅長進攻,郭敬明擅長防守。
於正每次跟人對撕,都是在微博發小作文先發制人。比如,對某個拒絕演他戲的男演員,於正會發微博說:「不接受考驗(的演員)不用,況且(他)還撒謊騙人,當場就PASS了!」
而之所以要率先髮長微博掰頭人,可能是,只有我看不上你,哪輪得到你來拒絕我,畢竟,於MM可是「孤傲了一輩子」的人呢。
無故中槍的男演員出來回應,提倡文明養狗,不要到處咬人... ...
於正是性情中人,衝動,易怒,屬於激動派。(於正採訪時自己說的。)
於是你會看到,於正掰頭時情到激烈處,還是會夾雜幾句國罵,「生兒子沒屁眼,生女兒嫁渣男,全家死光光。」夠狠,夠辣,不愧是江湖人稱的「嗆口小辣椒」,潑辣又蠻橫,別有一種猛禽的野性生機。
● 郭敬明:作家就是要用話把你繞暈
郭敬明正好相反,郭是話術大師,你不同意我,我就說一套理論來唬住你。在《演員請就位2》裡,郭敬明給演技難以服眾的何昶希S卡,為了合理化他的選擇,他講了一段一分多鐘獨白,整理成文字版本都嫌囉嗦,現場更是聽得人失去耐心。
但S卡的問題是用專業眼光評價演技,不是鼓勵新人,把S卡給一個實力不夠的人,這是涉及公平公正的問題。
<上下滑動查看全文>
上快本,郭敬明說自己能記住《小時代》裡每個人的臺詞。謝娜反駁說這是他自己寫的小說,當然能記住。郭馬上反應:「但你上一秒自己的發的微博也馬上會忘記。」
謝娜被這個說法蒙住,當場沒話。但冥思苦想寫的小說當然會比不過腦發的微博記憶要深啊。人是有記憶曲線的,反覆看和思考的東西,就會記得比較牢。
我個人覺得對付郭老師這種話術防禦型掰頭大師,有最簡單的一招,就是需要當場找出他邏輯上的漏洞,逐一擊破。
嘴炮界達人古美門老師事後被人發現邏輯漏洞,他就是得意洋洋地說:「你說的沒錯,但你在當時說出來呀。」
所以,你甭管郭敬明說的是真理事實還是歪理邪說。重要的是,他臨場反應夠快,講出一套話術,只要你被他繞暈,你就不能再反擊他了。試想一下,在S卡問題上,郭敬明如果遇上於正,他們之間的掰頭模式可能如下:
G:「S代表Student,Seed,Special... ...」
Y:「啥玩樣啊,你生兒子沒屁眼,生女兒嫁渣男。」
G:「你不喜歡的東西,但請允許他存在。」
像於正這樣,掰頭只講究進攻,急了會罵人的選手,在理性派話術師面前,很可能會被壓制。當話術師說完一套理論,進攻型選手只想罵人,那這場掰頭就輸了。
第一局,G勝。
第二局:鬥志大比拼
光腳走路的人在掰頭界很難被打敗。
演員黃璐曾發微博公開指責於正無中生有,造謠她在《演員的誕生》後臺辱罵工作人員。
黃璐是小眾文藝片演員,出演過《盲山》、《推拿》。《推拿》裡黃璐演一個髮廊小妹,和黃軒演的盲人小哥有一段情感糾葛。
黃璐參加《演員的誕生》和劉芸搭檔,因為臺上說錯臺詞,導致劉芸崩潰大哭,才有了後面於正站隊發微博指責黃璐在現場懟導師、罵工作人員的事情。
黃璐的掰頭微博發出來後,一向習慣先發制人,向人喊話的於正,第一次被人喊話,不得不進入被動防禦階段。
不過於正光腳不怕穿鞋的,先自認是小人,以退為進說,你是影后,就不要來碰瓷我這樣的小人了(確實惹不起),用實力拿熱搜。並暗示黃璐因為《推拿》重映蹭熱度。
但於正為宣傳自家新戲蹭過的熱度還少嗎?
上節目,一邊說,誒呀,《鳳求凰》不能說,朱一龍那麼紅。好了,現在全世界都知道朱一龍跟宋威龍競爭男主角被刷,還順勢宣傳了一波自家劇《鳳求凰》。
然後再把聊天記錄一放,都是節目組剪輯的人壞壞,不是我要蹭人家熱度。我都說了別播這段。
結合於正老師喜歡一邊吃瓜一邊喝綠茶的習慣,茶藝確實是一門我們不懂的藝術。
《鬢邊不是海棠紅》剛開拍,楊冪官宣離婚當天,於正發了這樣的微博:「緣來緣去,皆是因果。雖然劇情早已知道,演到這一幕還是唏噓!」並配了《鬢邊》的劇照。
於正當年接受採訪時說,電影版《宮2》原本打算請楊冪出演。但後來事實,楊冪沒演《宮2》,去演了《小時代3》。這是不是於正和郭敬明今日這場夢幻對決的緣起呢。
畢竟於正老師自己都說了:「緣來緣去,皆是因果。」
當年於正《宮》和《小時代2》同期上映,還被各種比較。
《鬢邊》上映,於正又是各種蹭熱度,舊事重提,寫小作文影射多位圈內人士和劇集,暗示自己的出品的劇才是最牛的。
<上下滑動查看全文>
▲有興趣看完上面小作文的朋友,這裡有網友整理的小作文裡的人物對應。
不知為何,於正對《如懿傳》總是念念不忘。
當年《如懿傳》和於正的《延禧攻略》撞題材,還同期打對臺。於正空降粉絲群說《如懿傳》裡面演員都不好看。
結果最近於正主推的新劇被八部分分鏡、海報和《如懿傳》過於雷同。
這…….對同行的致敬,算不算是最深情的告白呢?當年踩得狠,那是愛得深啊,我們都誤會於正老師了呢。
▲圖源見水印
有網友乾脆直接@了《如懿傳》的製片人黃瀾,黃瀾回覆:收到。
於正啥時候成為光腳漢,開始在圈內天不怕地不怕的?大概是他被判抄襲瓊瑤的《梅花烙》拒不道歉開始的。
郭敬明也有類似的經歷。
路金波曾出面調解郭敬明抄襲的事情。郭敬明本來答應和解,結果又拒絕,具體經過我們有寫過。
不道歉是一種不願意認輸的姿態,是一種鬥爭意識的體驗,可以看出郭敬明和於正都是鬥心強烈的人。
哼,可不,掰頭王就要輸人不輸陣,難道不要面子啊。
郭敬明曾在《最強大腦》和魏坤琳起爭執,郭敬明直接離場罷錄,讓場面尷尬。
多年後,魏坤琳因為桃色事件被輿論攻擊,郭敬明馬上發微博說自己當年好慘一男的。一口氣不管憋再久,不管多少年,只要抓住機會,一定會為自己討回「公道」,這就是戰鬥的意志。
而於正在抄襲事件後靠《延禧》翻身,就說過這樣的話,要靠魏瓔珞來幫自己討回這半輩子受的氣。
就掰頭意志來說,第二局,平。
因為兩個都是鬥雞體質的人,不鬥幹最後一滴血,絕不罷休。鬥雞體質人最容易釋放出掰頭界最狠的一招,這個終極大招叫做:
「既然我跑不了,我就要你比我先死。」
第三局:百鍊鋼 VS 繞指柔
控制欲強的人,往往能贏得掰頭。
郭敬明和於正都是控制欲很強的人,但其中的區別在於:郭敬明是父權思維,於正是媽權思維。
父權凌駕於男權,是最極致的一種男性思維,代表人物就是「懂王」川普。
而郭敬明是懂王在中國的分普。郭敬明和川普還都是雙子座,一個巧合。
《最強大腦》裡有一題星空題,在一幅巨屏星空圖裡事先拿掉三顆星星,選手要在15分鐘內,在一萬顆星星裡找出那三顆消失星星的位置。
這幅星空圖咋一看是一整幅圖,其實是左右對稱的。相當於左右對比,找不同。
郭敬明一開始以為是讓選手先看這張圖記憶,然後拿掉三顆,再讓選手憑記憶去找。結果知道是左右對比找不同,認為項目難度太低。
但北大教授魏坤琳解釋,評估大腦,不單單只看記憶能力,視覺聽覺的能力在最強大腦舞臺上也得過很高的分數。
而且這道題只有視覺觀察能力,不足以讓選手在短時間就找出消失星星的位置。科學家的解釋,人的眼球在轉動很快的時候,是看不見東西的。
而且這個屏幕太大,128平方米,還有划過的流星幹擾。光左右對比找,需要找一天。選手能在6分鐘內完成任務絕對不光用了視覺觀察能力。
郭敬明聽完解釋,說,你不要說服我。
魏坤琳,我不需要說服任何人。潛臺詞:你愛聽不聽。
郭敬明直接擺出一個不服氣的表情。
為啥郭敬明固執認為,記憶是評價聰明大腦最重要的的指標。原來郭敬明在另一個節目裡說過他自己記憶力很好,這是在間接維護自己也是聰明大腦的一份子,一種更極致更隱蔽的凡爾賽體。這是一種隱藏的優越感,優越感是父權的必需品。
證明自己聰明,牛逼,絕對正確,別人必須認可自己,這就是一種父權想法的體現。即使指鹿為馬,你也必須聽我的。一旦別人證明他是錯的或者沒按他的意思做,就會大發脾氣。
魏坤琳給星空項目打出高分後,郭敬明當場交叉雙臂,一臉不高興。竟然沒人聽自己的,這讓習慣發號施令的郭導怎麼受得了。
而於正正好相反,他是個母性光輝很濃,媽權思維很重的人。喜歡護犢子,就是媽權的一種體現。
於正說,就算傾家蕩產也要幫自家藝人告贏造謠者。「2000年他才5歲,污衊一個5歲孩子校園暴力+XD」,許凱,1995年生人,碰到傾家蕩產都要維護自己的老闆,好感人!
但於正也有著媽權思維的缺點,打著一切為你好,我不是有心的幌子,所以我可以放肆講傷人的話。這也是控制的一種,對你挑剔、數落,然後達到讓你聽我的目的。
比如,他接受姜思達採訪,說了好幾次姜思達不好看。吃飯的時候說,「你很年輕」,姜思達聽了很高興。
於正接著說,「雖然你沒那麼美,但你肯定是年輕的。」姜思達臉瞬間垮了。這就是有控制欲,會控制人最常用的招數,先揚後抑,給一顆棗打一棒,然後你就聽話了。
第二天見面,於正又說,覺得姜思達不好看,因為他是製作人,見過好看的人太多了。也許,姜思達在普通人裡是好看的。見姜思達臉掛不住,於正又cue身邊的群演,觀察人物,演一下姜思達剛才的表情。
姜思達說,於正對他有一種攻擊性,雖然這種攻擊性是用調侃的方式呈現的,但還是讓姜思達感覺不舒服。
節目組導演則對姜思達說,於正沒有惡意。我想,郭敬明如果當面聽到於正說他不好看,可能會立刻反駁:「當你對別人外貌指手畫腳的時候,我覺得你的修養和家教都出了問題。」
那麼當父權遇上媽權,誰會贏。
試想一下,如果Y一直當面對G說:我覺得你不夠高。
G:我覺得你的修養有問題。
Y:你誤解我了,我沒有惡意。
G可能就立刻黑臉啞火了。
父權的人太剛,太剛易折,別人一句以退為進的軟話可能就折了。
所以我們常說百鍊鋼終究磨不過繞指柔。
媽權會帶有女性的柔性力量。於正微博畫風,會講狠話,也會講一些看似溫和、歲月靜好的雞湯話。
因為講話態度的柔和,絕對的政治正確,你很難去給他挑刺。當別人罵於正是個投機分子,他會說他善良,幫助弱小,弘揚中國傳統文化,那麼你還能對他說啥呢。
▲「弘揚中國傳統文化真的好難!」感嘆號
▲「早晚你都可以用你的努力和毅力告訴所有人,你可以的。要堅信黑暗之後是光明。」溫暖、溫和,這還是我們認識的那個於正老師嗎?
▲於老師也一直說,自己是個喜歡雪中送炭的大好人,說的我都要哭了,好感人!上面幾條微博,於正不是感嘆號開頭,就是感嘆號結尾,於正老師真是個情緒飽滿的人。
面對全網黑,於正說,我就是要誇我自己,哼。
而郭敬明受到持續攻擊,會說,難道要我死,你們才不會罵《爵跡》。
攻擊超過一定承受能力,百鍊鋼容易投降,只有繞指柔才會一直跟別人軟磨硬泡下去。就掰頭的耐受度來說,媽權勝過父權。
所以第三局,Y勝。
最後,經過上面層層分析,三局下來,兩人各有輸贏。於正和郭敬明掰頭誰更厲害,還真不好說。這不經讓我想起了網上廣為流傳的那句掰頭至理名言:
「皇后殺了皇后,只能用魔法打敗魔法。」
那麼最後誰能殺出重圍,成為本屆最強的掰頭王,讓我們拭目以待。
只是郭敬明繼韓寒的「上海絕戀」之後,又迎來了一場跟於正的「明爭(正)暗鬥」的夢幻大戲,我們的人生還真是幸運啊,真是活久見。
請立刻給我鎖死他們倆!蒼天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