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3日,四川省海螺溝冰川溫泉旅遊季啟動暨大貢嘎文旅發展聯盟成立儀式在甘孜州磨西鎮舉行。活動當天,還舉行了第二屆海螺溝溫泉康養發展大會暨成渝雙城經濟圈5A景區聯動協作啟動儀式,與會人員就如何深化發展溫泉康養產業以及川渝5A景區如何建成高質量度假旅遊目的地進行了充分的溝通交流。會議認為,以海螺溝為代表的甘孜州溫泉旅遊產業地熱資源優越、旅遊產品豐富、市場前景向好、發展空間巨大,應著力打造國際溫泉度假旅遊目的地。
第二屆海螺溝溫泉康養發展大會暨成渝雙城經濟圈5A景區聯動協作啟動儀式現場 攝影 龔全意
本次發展大會由甘孜州文化廣播電視和旅遊局、甘孜州海螺溝景區管理局、四川省科學養生促進會主辦,甘孜州州委常委、州人民政府副州長李興文,甘孜州文化廣播電視和旅遊局總規劃師王秋蓉,海螺溝景區黨委書記、管理局局長文明,四川省科學養生促進會會長桑子冰,國家旅遊協會溫泉旅遊分會秘書長張越,四川師範大學教授楊國良等出席會議。會議由原四川省旅發委副巡視員孟剛主持。
甘孜州州委常委、州人民政府副州長李興文在啟動儀式上致辭 攝影 龔全意
會議首先播放《一路向「冬」》《冰雪戀歌》等暖場視頻,甘孜州委常委、州人民政府副州長李興文致辭;桑子冰授予海螺溝景區「四川康養旅遊示範基地」牌匾,海螺溝景區黨委書記、管理局局長文明接牌;著名書法家馮晚榆向海螺溝景區贈送書畫作品;海螺溝、峨眉山、碧峰峽、仙女山、金佛山等五大川渝5A景區代表在會上簽訂了《共建成渝雙城經濟圈5A景區聯動合作協議》,並啟動聯動協作機制。
《共建成渝雙經濟圈5A景區聯動合作協議》籤約儀式現場 攝影 龔全意
李興文副州長在致辭中表示,甘孜州是中國南方極高山峰、冰雪溫泉、草原溼地、民族文化、紅色遺蹟等最為優越和富集的地區之一,在15.3萬平方公裡的甘孜土地上,分布著數百處溫泉地熱資源,且全部位於高山谷地或高山臺地中,具有打造多層級多元化高品質溫泉旅遊產業的廣闊前景。「利用壯美風光環境、盤活氣候差異優勢、引入國粹科技元素、對接國際溫泉時尚」,是甘孜州打造世界溫泉度假旅遊目的地堅定不移的發展理念。
四川省科學養生促進會會長桑子冰(左)授予海螺溝景區「四川康養旅遊示範基地」牌匾 攝影 張黎萍
桑子冰會長在會上指出,甘孜州地處青藏高原與四川盆地兩大地殼板塊的結合部,億萬年的板塊碰撞形成了高聳的蜀山第一峰貢嘎山,造就了海拔垂直落差達6000米以上的全要素生態系統自然分布帶,賦予海螺溝區域壯觀的雪山冰川和豐富的溫泉地熱資源。在打造溫泉康養小鎮,創建高質量國際度假旅遊目的地的進程中,海螺溝應高度重視並充分發揮「中國元素」和「中華文化」的重大作用,將中醫中藥通過科技手段引入溫泉產業發展,不斷營造吸引世界中高端消費人群的創新產品,爭創中醫藥康養度假第一鎮。
著名書法家馮晚榆向海螺溝景區贈送書畫作品 攝影 張黎萍
本次溫泉康養發展大會,除中醫藥引入溫泉康養產業發展這一核心特色外,五大川渝5A級景區啟動聯動協作機制是另一大亮點。本著「資源共享、發展共謀、優勢互補、政策互惠」原則,五大景區將攜手打造文旅融合型高質量旅遊度假目的地集群。
除同為國家5A級景區外,五大景區均為川渝地區集觀光、休閒、度假、探秘、康養和研學等為一體的綜合旅遊勝地,年均遊人接待量均超過100萬人次,大多具有日出、雲海、佛光、彩虹等震撼的自然風光,也在海拔、空氣、溫度、日照、溼度等方面具有顯著的氣候差異,是發展度假旅遊特別是季節差異型度假旅遊的上佳之地。
海螺溝冬景 供圖 海螺溝景區管理局
其中,峨眉山是世界自然和文化雙遺產,是中國主要的佛教名山之一;海螺溝是「蜀山之王」貢嘎山東坡核心景區,是青藏高原東緣環貢嘎山最大的冰川分布區、最壯觀的冰瀑景觀地,擁有罕見的90攝氏度溫泉地熱資源;碧峰峽是中國「國有民營」旅遊開發模式的標誌性景區,現有四川唯一的大型野生動物園;仙女山是重慶市「二絕」之一,以顯著的夏季溫差而聞名八方,是重慶市主要的度假和避暑旅遊目的地;金佛山是世界自然遺產,其震撼的喀斯特臺原風光令世人嚮往,也是重慶市重要的度假和避暑旅遊目的地。
夜色磨西 供圖 海螺溝景區管理局
據悉,自中央確立成渝雙城經濟圈發展戰略以來,四川文化和旅遊廳積極與重慶市文化和旅遊發展委員會對接協調,努力推動兩省市多市州文旅聯動協作,在項目共推、規劃共謀、品牌共建、市場共享、營銷共舉、政策共制等方面取得顯著成效,為唱好「雙城記」旅遊篇章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遊人在海螺溝感受相會冬日鵲橋 供圖 海螺溝景區管理局
海螺溝是中國景觀大道「318」和川藏茶馬古道的門戶型景區,也是大貢嘎文旅發展聯盟的主體景區之一,更是全球鮮有的垂直海拔跨度超過6000米的全要素生態系統分布區,是甘孜州構建康養休閒型「成都後花園」的龍頭景區。此次溫泉康養發展大會的召開,必將對該景區打造高質量國家級旅遊度假區和建設中醫藥康養度假特色小鎮產生積極而深遠的促進作用。(文 張黎萍)
①凡本網註明稿件來源:"湖南省益陽市廣播電視臺"、"益陽廣播電視在線"、"益陽電視新聞網"的所有作品(如文字,圖片和音、視頻稿件),版權均屬益陽廣播電視在線,任何媒體、網站或 未經本網書面協議授權不得轉載或以其他方式複製發表 ②本網書面協議授權的媒體、網站,在下載是必須註明稿件來源:"益陽廣播電視在線",違者追究責任 ③本網轉帖的文章均轉載自國家的正規網站,轉載的目的在於傳遞跟多信息,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④如本網轉載稿涉及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請及時和我們聯繫。新聞糾錯:1871171234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