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漫畫這麼多年,我一直很信奉的一條原則就是:評價再高的作品,如果看了5卷還沒發現吸引自己的點,那麼還是趕緊放棄為好。
之前衝著名氣硬啃了許多漫畫,生怕錯過什麼絕世佳作,但後來發現天大地大還是大不過一句捫心自問的「就是不喜歡」。看了5卷還是沒對上電波的漫畫,就算是拿手槍頂著太陽穴硬撐啃完,觀感也並不會有什麼變化。倒是見過許多漫畫開篇無比精彩,越到後來越是乏力。至於連看5卷都是平淡無味,後面卻越來越喜歡的漫畫,一部也沒遇到。
除了藤田和日郎的《潮與虎》。
必須承認的是,《潮與虎》我看到第三遍才堅持看完,前面兩遍都是停在10卷不到的進度實在看不下去。之所以能看完的動力是兩個:1、藤田和日郎的《魔偶馬戲團》實在太過炸裂(我心中永遠的少漫TOP 3級別),我實在很好奇他另一部長篇到底是怎樣的素質。2、那段時間沒什麼其他漫畫看,出於打發時間的心理也就看了下去。
作為1990年連載的作品,《潮與虎》的劇情放到同期作品也是復古得可以,和它同時期連載的少漫作品,從JOJO劃時代的第三部《星塵鬥士》,富堅封神的《幽遊白書》,到井上的《Slum Dunk》,又或者是自家《少年Sunday》上的《亂馬》,諸多作者都在漫畫題材與內容上不斷開拓與創新。而《潮與虎》相反,講的是一個老套到不能再老套的少年與妖怪作戰的故事。所謂的戰鬥也並沒有什麼智鬥之類的要素,就是主角脫光了膀子拿著獸矛硬碰硬。
前面10卷的內容基本就是:蒼月潮和阿虎遇到妖怪,蒼月潮憤怒了,蒼月潮和阿虎合作打敗了妖怪。如此反覆循環,再加上並不討喜的粗糲畫風,略顯生硬的搞笑內容,以及過於模板化的人物性格,實在是非常容易審美疲勞。
我猜這也是這種復古的風格導致了喜歡《潮與虎》的人多是80後,因為他們接觸《潮與虎》時多數是小學或初中,途徑則是學校旁邊的租書店。在那個漫畫蠻荒的年代,基本上是有什麼就看什麼,《潮與虎》從頭到尾充滿爽快戰戰戰以及各種血肉橫飛場景(動不動就是活人被大卸八塊內臟亂飛),這就足夠揪著荷爾蒙旺盛的少年一路看下去。
然而在那個胃口好不挑食的年代我錯過了《潮與虎》,於是當我在2010年補漫畫時就看得格外痛苦。我無法理解為什麼這麼多人讚美,《魔偶馬戲團》前期就埋下了一堆伏筆,同時雙主角雙線推進看著暢快淋漓,而《潮與虎》前期就是無比單調的單元劇loop。魔偶裡操作傀儡作戰的設定是新意十足,相比起來潮虎的妖怪實在是土得掉渣。更不用說前者的妹子種類比後者更是豐富許多,要御有御,要蘿有蘿,可讀性實在強出太多。
儘管有著種種不滿,我還是就這麼有一眼沒一眼地看了下去。大概是看到11卷,當潮說出「我想試試要是在這時不要命的話,是不是就真的會變成野獸!」,灑脫的臺詞配上那個如太陽般晃得人幾乎睜不開眼的笑臉,有什麼東西讓我心裡咯噔了一下。
大概就是從這一刻起,《潮與虎》漸漸有了那種可以吸引我看下去的氣質。越看到後面越無法自拔,等到翻完最終卷大結局長舒一口氣時,我確認:《潮與虎》擔得起所有對它的讚美。
《潮與虎》證明了一件事情,那就是甭管是多老套的劇情,如果能做到極致,那麼你就成為了「王道」。這漫畫本身就是一支獸矛,簡單而粗糲,但因為凝聚著最執著最熾熱的情感,所以神擋殺神佛擋殺佛,直戳你的心窩。
藤田和日郎選了一個男人所能想到的最壯闊浪漫的場景來作為全書高潮:雖然眼前是強大到令人絕望的敵人,但因為身邊有和自己一路殺將過來可以性命相託的夥伴,身後有一路奮戰過來所建立的牢固羈絆和信賴,於是便能徹底豁出命挖出心,撕裂血肉、敲碎骨髓、燃燒靈魂來一場註定要為後世所傳誦的戰鬥!
為了達到這個效果,藤田花了整整30卷的篇幅去慢慢鋪墊,然後用一段失憶劇情串起了前面一堆看似除了拖篇幅沒什麼用的除妖單元劇。當那些曾經以為只是龍套的雪妖、土地公、時間怪、外堂再度登場與白面者作戰,當那些因為見過潮與虎的活躍身姿的人們重新燃起生理的希望,當雪勇號從冥界之門中穿梭而出一頭撞向白面者,這一瞬間我們跟著角色過去所經歷的一切以全新的方式連接在了一起,並賦予更深一層含義,由此所帶來的衝擊與感動讓人頭皮發麻,還來不及細想就被一拳撂倒,眼眶不經意間就溼潤了起來。這種一支穿雲箭千軍萬馬來相見的劇情編排,至今我沒見過能超越《潮與虎》的,簡直好看讓我想送塊匾給藤田,上書四個大字:妙手回春。
《潮與虎》的一切都是如此純粹,純粹的勇氣,純粹的信賴,還有最純粹的惡。當大家忙著給BOSS設定各種黑歷史和作惡動機,最後還要洗白一下時(沒錯,我就是在黑《魔偶馬戲團》),白面者作為一個最終BOSS實在是太過稱職,無以倫比的壓迫力和逆天實力加上各種奸詐詭計,不找任何藉口的作惡,從不說廢話就是幹,不是你死就是我活,堪稱BOSS界的業界良心。
當然《潮與虎》的優點不僅是最後波瀾壯闊的大決戰,前期的單元劇雖有一部分單調乏味,但10卷之後可以說是各種亮點,比如蒼月潮獸化變身、東西方妖怪大決戰、獸矛誕生、獸矛溶解等一系列跌宕起伏的小高潮,當然更不能忘了真由子和阿虎CP的全部內容,真由子和阿虎CP的全部內容,以及真由子和阿虎CP的全部內容,因為很重要所以說三遍。
《潮與虎》在國內的人氣不高除了劇情慢熱之外,畫風也是一部分原因。藤田這種奔放狂野的路子畢竟不是人人都能接受,他的人物和場景看似粗糙沒美感,但每根線條卻都在訴說著無比濃烈的情感。《潮與虎》後期很多分鏡往那兒一擺,那種從紙面噴薄而出的張揚狂氣,那種啖你肉食你骨、只剩一口氣也要咬碎牙跟你拼到底的暴怒之勢實在是和作品的氣質太過符合。如果要在看《潮與虎》時聽音樂,我推薦直接用MAD MAX4死亡重金屬風格的OST。
不過說真的,我從來都沒期待過《潮與虎》居然能有動畫化的那一天,篇幅太長,時代太久,風格太難還原,各種原因滿坑滿谷。即便是近年JOJO和《寄生獸》這種同時代的漫畫都動畫化了,我也沒指望過能見到《潮與虎》出現在動畫化列表裡的那一天,然而有時幸福來得就是如此突然。
不過多少還是會有不安,JOJO第三部16卷做了48話,《潮與虎》33卷篇幅類比過來差不多得是100話的長度,然而現在只有39話的長度,也就是說得刪掉差不多60%的內容才行。藤田自己在訪談中也特別強調了一番:「動畫會用39話這樣的篇幅筆直徹底地描寫到潮與虎迎戰白面者的劇情。所有劇情都是我自己精心挑選的,這是潮與虎向著白面者突進的故事,我們連最喜歡的那些劇情都放不進去了,哪還有工夫做什麼沒必要的增改啊!」
我仿佛聽到藤田在怒吼:我知道你們原作黨們一定會抱怨刪了這個刪了那個,但作為一名漫畫家,這麼久以前的作品能夠動畫化簡直就是做夢一樣的事,我已經完全知足不敢奢求更多了。所有篇章都是我自己親手刪的,要黑動畫就先他媽跨過老子的屍體!
作為原作黨的我只能表示:既然藤田老師都說到這份上了,那就只能閉嘴看看看了。不過還是要牢騷下:雖然這麼做可以充分解決前期慢熱的問題,不過勢必也是要影響最終決戰的激烈程度,只能說是在當下不得已的妥協吧,畢竟一部20多年前的作品能夠挖出來再動畫化已經是堪稱不可思議了,JOJO第三部能夠做到48話也是因為前面兩部動畫化的銷量不錯才能有後續的資金投入。
如果將有史以來的少年漫畫堆成一座金字塔,那麼我堅信《潮與虎》是能和JOJO、《幽遊白書》還有《Slum Dunk》這些王者一起站在金字塔尖的作品,只願這次的動畫化能讓更多人領略它的魅力,然後去補原作。
———_(:3」∠)_我是水上悟志粉的分割線———
連《潮與虎》都能動畫化,我對《惑星公主與蜥蜴騎士》的動畫化又重新燃起了希望!這篇幅改個半年番24話太合適了,趕緊哪個公司收了這片吧~你說你沒看過?那就趕緊吃我一記愛與熱血與勇氣的大安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