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以家人之名》這部電視劇的結束,劇中每個人物有了不同的結局。雖然劇中很多隱藏的線並沒有給出答案,但是至少我們看到了期待的結局。
劇中除了主角們的親情糾葛有了結果,配角們也有了不一樣的結局。杜鵑和周淼這一對是讓我看得很生氣的一對。杜鵑的戀愛腦,周淼的不負責任,每每看到他們之間的互動,真想動手打男的一頓。
所有人都能看出來,周淼不是一個好男人,他自私、虛偽,不負責任,遇到問題只會逃避。但是,只有杜鵑陷入這段感情不能自拔。
其實杜鵑知道周淼是怎樣的一個人,但是真正愛上一個人的時候,就會很容易被感情蒙蔽,從而自欺欺人。
「戀愛腦」的本質是對愛情的執迷,明知道是得不到或者不值得的,可是依舊放不下。
「姑姑」李若彤,她就是一個「戀愛腦」的人,她認為是愛情第一。所以當她知道丈夫不喜歡娛樂圈的時候,李若彤在九年內沒怎麼拍戲。在《魯豫有約》節目中李若彤也承認她是那種愛情至上的人。
我們常說被戀愛洗腦的人都是「有毒」的,而「焦慮型依戀」是戀愛腦們很常見的依戀模式。
這種類型的人在感情中是非常缺乏安全感,容易患得患失。而他們強烈的不安其實是來源於自身深深的自卑,所以他們會拼命的付出,以祈求獲得相應的回報。
那如何改善這種焦慮型的依戀呢?我們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
換句話說合理分配自己的精力。人的一生當中,事業、愛情、家庭、社交、興趣和精神生活都會在你的生活中佔據一定的地方。那麼愛情在他們之間佔據了多少呢?
想清楚之後,你就不會擔心對方因為你的投入少了而忽略你。當你需要ta的程度和ta需要你的程度一致的時候,你們的感情才會越來越甜蜜,走得更遠更長久。
愛是一種良性的循環,ta能感受到你的付出,同樣的你也會感受到ta對你的回報。雙方都是以一個舒服的狀態來相處,但如果心中過度焦慮的時候,這種良性循環就會被破壞。
比如會查ta的行蹤、手機,然後變成質問。這種「愛」的表達方式是得不到ta的正面回應的,會引發爭吵,從導致感情破裂。這種行為就是無效的投入。
可以參考《非暴力溝通》這本書裡面的有效溝通方式,把指責的語言變成表達自己內心需求的語言,這樣不但會讓對方心裡感到舒服,還能讓對方清晰知道你到底需要什麼。
當人不開心,安全感不足的時候,總會翻舊帳,千方百計地去找證據證明對方不愛你,而忽略了對方對你好的一面。這種思維傾向是很具有破壞力的,因為這會讓對方感覺到自己的付出不被重視,無論怎麼努力也無法取得你的信任。當無力感積累到極端時,ta就真的會離你而去。
所以,不要糾結對方長時間沒回你信息,也不要糾結哪次鬧脾氣的時候對方沒有安慰到你。養成習慣,睡前可以想想ta對你好的幾個瞬間,發出信息讓ta知道,感謝ta的付出。
不管是多麼瑣碎的事情都可以讓Ta知道,因為愛就是建立在日常生活的點點滴滴上面的。只要養成了這樣的思維習慣,就不容易陷入「ta不愛我」的沼澤裡。只要你管理好自己的焦慮和不安,學會一些技巧,你就能發揮自己的優勢。如果你還是不夠信心的話,就私信我,我會給你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