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經,我們被那句「同一個世界,同一個夢想」而感動。就在前幾天,我們又被「同一個世界:團結在家(One World: Together at Home)」再次感動。
為號召全世界的人們一起關注、抗擊新冠肺炎疫情,歌手Lady Gaga與世界衛生組織、公益組織Global Citizen(全球公民運動)聯手打造了一場名為「同一個世界:團結在家」的公益音樂會,從北京時間4月19日凌晨2點到10點,共有一百多位全球知名音樂人不間斷演出8個小時。
與音樂會共同進行的,還有為奮戰在一線的醫護人員組織的募捐活動。不過,考慮到人們可能因疫情而產生經濟上的困難,所以本次音樂會不要求觀眾捐款,而是接受如蘋果、可口可樂、IBM、卡西歐等企業和私人慈善家的贊助。此外,Gaga也捐出了自己美妝品牌三分之一的收入。
據Global Citizen統計,目前,他們已獲得近1.3億美元(1美元約合7元人民幣)的籌款,其中5500萬美元將作為世界衛生組織的新冠肺炎應急基金,剩下的7000多萬美元將用來支持地方醫護人員抗擊疫情。
Gaga在音樂會結束後說:「我愛所有參與演出的藝術家、所有觀看的人、所有沒有觀看或不能觀看的人。我們都很重要,我們是一個世界。」
音樂再次成為蒼白語言的色彩,是勇氣,也是慰藉,更是我們這個時代的集體記憶。
在開場中,Lady Gaga作為發起人翻唱了樂壇傳奇Nat King Cole的經典作品《Smile》。演出後,她素顏在社交媒體開直播,哭著感激抗疫一線的醫護人員,稱讚他們工作偉大,為他們加油鼓勁。
宅家的老炮兒巨星們
今年的表演陣容中既有當紅炸子雞,更有曾經的傳奇、已經封神的音樂教父級人物,一幕一幕,都是讓人感慨時光的故事。
曾經的披頭四成員保羅·麥卡特尼獨自現身,他沒再唱起《Hey Jude》和《Yesterday》,卻還是將我們帶回那個屬於披頭四樂隊的時代。
從上世紀60年代開始,披頭四樂隊在美國巡演開闢了流行音樂的時代,直到現在,流行歌曲仍然在他們開闢的路上前行。
成立於1962年的滾石樂隊全員在家隔空重聚,表演了1969年的經典作品《You can't Always Get What You Want》。
遙想當年,放浪形骸的搖滾少年穿梭在自由的邊界,唱醒年輕人心中的野獸。
如今,伴隨著視頻連線,加起來快300歲的四位老爺子在畫面上一一出現,戳人淚點。其中有一個非常有意思的畫面:主唱米克·賈格爾依舊賣力搖滾,可搞笑的是,樂隊鼓手查爾斯·沃茨,在家中沒有鼓的情況下一直在打「空氣鼓」,頑皮的模樣非常可愛也異常感人。
一直被歌迷們戲稱為「大姑媽」的《火箭人》本人艾爾頓·約翰盛裝出席,在自家院子裡彈唱那首《I’m Still Standing》,仍然是一派巨星風範。35年前,他在Live Aid裡唱的是《Don't Let the Sun Go Down On Me》。早就被授予爵士稱號的他,可以說是真正意義上英倫搖滾不可或缺的半壁江山。
這些曾經引領樂壇熱潮、橫掃各大榜單獎項的巨星,閃耀出的光芒遠比我們想像得多的多。
隨意有趣的年青一代
大部分年輕歌手和明星們通過攝像頭曝光了他們更為隨意有趣的一面。當頂級流量們卸下明星光環,褪下華麗的服裝和精緻的妝容,穿上家居服素麵朝天時,網友們關注的亮點就不太一樣了。
斷眉哥Charlie Puth依舊很帥,但身後的床上是沒疊的被子和亂扔的衣服。聽聞他是在父母家中直播,網友大呼,為什麼唱到一半時媽媽沒有進來大喊:「還不疊被子嗎?」
儘管沒疊被子,但完全不影響他演唱的《See You Again》打動人心。這首歌是專門為緬懷《速度與激情》中意外去世的保羅·沃克所作,曾經在billboard蟬聯12周冠軍。
演唱會後,斷眉哥還發推特開玩笑回應,2008年以後就再也沒收拾過床了。
郎朗和妻子吉娜來了一場四手聯彈,琴藝高超之外,大理石瓷磚配紅木家具的裝修引起了廣泛討論,「還是逃脫不了東北縣城豪華大酒店裝修風格」。
所長陳奕迅在女兒的鋼琴房裡,完成了兩首歌曲的演唱。而另一位歌神張學友,直播地點則放在了自家書房,選唱了自己的一首英文作品《Touch of Love》,演唱時只有背景伴奏,網友們紛紛評價「行走的CD」。穿著藍白條紋衫的張學友還被吐槽跟自家窗簾撞衫了。
平日裡舞臺上光鮮的藝人們,好像一下子變成了親切的隔壁鄰居。「錢婆」Kesha甚至連頭髮都沒吹乾。
在演唱會接近尾聲時,黴黴表演了《Soon You' ll Get Better》。她演出的背景——中國風的「荷塘月色」壁紙迅速成為谷歌熱搜。
除了各大藝人的傾情演唱,音樂會上也出現了很多感人的致敬與鼓勵,像一部穿插著音樂的紀錄片。
一位英國女醫生,看到鄰居在她的車上擺放小禮物;海綿寶寶上線為大家科普洗手的方法;貝克漢姆夫婦、比爾蓋茨夫婦都在線上發表了自己對此次疫情的看法和呼籲;在音樂會插播的短片中,我們還看到了「武漢加油」的字樣。
美國著名脫口秀主持人吉米·法倫、吉米·坎摩爾和史蒂芬·科拜爾共同主持了本次的音樂會。
· 從左至右分別為吉米·坎摩爾、史蒂芬·科拜爾、吉米·法倫。
再來看看給這場音樂會站臺的大咖們:
比爾·蓋茨夫婦、蘿拉·布希、米歇爾·歐巴馬等知名人士紛紛現身,傳遞抗擊疫情正能量↓↓
聯合國喊你來看音樂會↓↓
在音樂家們演出間隙,多位國際組織領導人為防治新冠肺炎病毒發聲。
聯合國秘書長古特雷斯藉此機會向奮戰在一線的醫護人員致敬,並號召全球停火,將精力集中在人類共同的敵人——病毒上。「我們面臨前所未有的危機,為了克服它,我們必須團結。今天,通過音樂這個人類通用的語言,我們向衛生領域的英雄和其他人的勇敢與犧牲致敬。」
· 古特雷斯
此前,因新冠肺炎疫情一直承受巨大壓力的世界衛生組織總幹事譚德塞也出鏡發言:「我想謝謝Lady Gaga和那麼多藝術家們。我們用這場演出來紀念逝去的人,為正和病毒作戰的人加油。我們堅信自己不會被病毒打敗,而且希望確保這一切不會再次發生。這是一個機會,讓人類尋找並看見最好的自己。」
· 譚德塞
4月14日,美國總統川普宣布暫停資助世界衛生組織,並頻頻將言論炮火指向世界衛生組織和譚德塞。
作為公眾人物,Gaga主動站出來對譚德塞和世界衛生組織的工作大力稱讚。在4月17日舉行的世界衛生組織新冠肺炎疫情簡報會上,她通過連線視頻說:「譚德塞博士,你真的是一個超級明星。非常感謝媒體講述了所有這些醫療專業人員的故事,讓(人們)了解他們的系統資源是多麼的不足。」
「在此期間,我們看到了一個非凡的、友好的、全球性的團體」,Gaga繼續說道,「這一勝利給我和我的同事們灌輸了一個真正的號召,要呼籲(那些)私營企業和慈善家們投入數百萬美元,以支持世界衛生組織應對新冠肺炎疫情。」
人美心善,三觀又正,Gaga讓人們看到了一個公眾人物應該有的擔當。
35年前,也有一場震驚音樂圈的全球接力音樂義演。
1984年,衣索比亞的大饑荒造成數百萬人的死亡,那裡被形容為「地球上最接近地獄的地方」。英國歌手鮑勃·蓋爾多夫和米奇·烏爾受到BBC紀錄片啟發,寫下了當年全英排行榜第二高的單曲《他們知道聖誕節要到了嗎?(Do They Know It's Christmas)》。
1年後,兩人合作發起了一場名為「Live Aid」的演唱會,為發生在衣索比亞的饑荒籌集資金。
1985年7月13日,「Live Aid」演唱會先在倫敦溫布利體育場開幕,現場有7萬觀眾。隨後,遠在美國的費城甘迺迪體育場也延續了這場演出。
當天,共有鮑勃·迪倫、保羅·麥卡特尼、布魯斯·斯普林斯汀、蒂娜·特納、艾爾頓·約翰、皇后樂隊、U2、麥當娜、滾石樂隊、大衛·鮑伊等100多位著名歌星參與了那場連續16個小時的演唱會。
甚至連黛安娜王妃、查爾斯王子都跑到倫敦溫布利球場觀看了Live Aid。
高曉松在《曉說》裡曾這樣評價「Live Aid」:「我覺得我們是最幸福的一代人,我們正好成長在八十年代。我們十幾歲到二十出頭,正在形成自己世界觀的時候,海面上全是燈塔,把海面全部照亮。」
這場音樂會團結了全世界滿懷善意的人們,不僅為非洲籌得1億多美元的善款,更顯示了音樂的偉大力量,成為時代的閃耀註腳。
35年過去了,今天我們見證了屬於這一代人的「Live Aid」。 如果說,1985年的非洲義演,可以看作是西方世界對非洲人民的施以援手。那麼,2020年的這次演出,則再一次將「人類命運共同體」的意義,詮釋得更為生動。這場突如其來的病毒,並非某一國或某一種族的人民該承受的問題,需要的是全世界所有人民放下偏見、攜起手來、共同面對。
就像《We Are the World》的歌詞唱得那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