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兄弟姐妹間的關係冷淡,也許是父母一手造成的

2020-12-23 苒藜

自從認識先生後,我才發現親兄弟姐妹間關係可以冷淡到這種程度。你說他們有怨有仇,或者是因為拆遷分家產什麼的鬧得不開心也行,但這樣的事情通通沒有,感覺就是天然的。彼此間就像陌生人,如果是春節不回老家,兄弟姐妹們可以幾年不見面,幾年不打一次電話。認識的十幾年間,每次朋友過生日的時候沒有一個人聯繫他,這當然也包括父母。直到有一次我問婆婆她孩子的生日時辰,她居然連自己幾個孩子的生日時辰都記不全,特別是二女兒什麼時候生的都不知道。到這裡我開始特別關注,也開始仔細琢磨他們的家庭,包括公婆的為人處世,到底是什麼讓彼此間這麼冷淡。

在我看來大概是下面三個原因造成的。在此特別希望能給為人父母的一些啟示,你們的言行就是一本書,孩子在仔細研讀。但這本書的質量好壞,不在別人手裡,而是作為父母的你們。

01父母的兄弟姐妹關係不和睦,漠不關心,造成下一代有樣學樣

公公家裡有兄弟姐妹五人,而奶奶對他們幾個也偏向這個冷淡那個的。因為公公是長男,當然他在家裡的地位排第一,如果遇到家裡有什麼美味佳餚,即使別人生病或者是在餓肚子,他們也是沒有份的。也許就是這樣的溺愛造就了他自私的性格,到最後他不關心父母兄弟和自己的孩子。

幾個姐妹成家之前的和婆家要的彩禮錢也都進了他的口袋,但是真等姐妹遇到困難,他時常在一旁旁觀。如果是出錢你不願意,出力氣總可以吧,但實際呢……

他小妹妹早年喪夫,才三十幾歲就守寡了,家裡有兩個兒子。要知道現在的情況下家裡有兩個兒子,要娶上媳婦的話,家裡得有礦啊。城裡的房子你得買,車子也不能少。可她一個人如何應對,作為哥哥的是不是該關心一下,儘量幫襯呢。

雖然小妹妹這麼難,經濟條件相對較好的公公從未出手相助過,這一點我從先生和幾個姑姑那裡都了解過。每年妹妹承包上百畝地,也是她自己和僱傭的工人一起幹,而家裡有大型拖拉機的哥哥連搭把手都怕浪費油錢。等她小妹妹家的大兒子要結婚的時候錢不夠,找他借錢,同意是同意了,但是一萬元錢一年利息一千。最後是同村人看著可憐,借給他妹妹的。

而在公公做這些事情的時候,子女都看在眼裡。他們還能不以為沒有什麼兄妹親情嗎?還會認為大家是一奶同胞需要互相幫助嗎?如果好點的有正確價值觀的,知道他們的父母這樣做不對。如果有樣學樣,那麼這就是一個循環,從老一代開始,一直循環下去。

02父母偏心嚴重,為子女不和埋下禍根

先生家有四個孩子,兩男兩女,兩個好,按理說多幸福啊。可是父母怎肯一碗水端平,他們尤其喜歡同是長子的大兒子,而最厭惡的就是二女兒。一開始二女兒還能夾縫中求生存,可是父母非打即罵,最後六歲的她無法忍受跑到了大姨家,一直到上小學三年級才回來。這樣的情況下,二女兒不可能與父母兄妹關係好了,在她被罵的時候,其他人也都是旁觀者。

而相對學習較好的大女兒,也因為她是女兒而被迫輟學,早早外出打工供大哥上學了。可大哥上學怎麼樣呢,天天出去和混子們混,能好到哪裡去,沒到初一畢業就不上了。可惜了大女兒的犧牲,換來的什麼也不是。大女兒現在的工作是在工地打工,她不恨嗎?當然恨,雖然和娘家不過幾公裡路,一年回家的次數一個手都能數清楚。

就因為父母一碗水沒端平,就因為他們按照幾個手指有長有短的對待,子女間的隔閡越來越深。平時沒有聯絡,即使是過年勉強湊在一起,也是尷尬得不得了,就像陌生人一樣聊天。除了知道你現在在哪裡,其他的都一概不得而知。

03父親性格暴烈,而母親沒有起到滅火的作用

公公性格暴烈全村出名,沒有幾個人願意和他做事情,沒事就罵人家,人又不是你孫子,憑啥聽你罵呢,外面罵完回家接著喝酒罵兒女。

而婆婆時常是燒好好菜熱好酒擺在飯桌上讓公公先吃,吃剩下了再給孩子們吃。吃不到飯或者吃得晚了,是常事。可是公公有個毛病一喝酒,一開始是沒完沒了的墨跡,喝到中段就開始罵人。而此時一般婆婆早就溜走了,留下幾個等著吃飯的孩子挨罵。等酒喝到末段,公公已經不是公公的時候,就開始動手打人。先生和我說有幾次揪著他頭髮打,從家裡打到村外。而他哭嚎間,看到媽媽在遠處看他爸爸施暴,兄弟姐妹則在家吃爸爸沒有吃完的飯。

到現在老公描述這段畫面的時候還眼裡含著淚水,我聽著都感覺很疼,而更多的是心疼。心疼他生活在這樣一個沒有關愛的家庭裡。

後來我也問過婆婆,為什麼每次公公喝酒罵人打人的時候,她不去阻攔。她回答說;「罵又罵不壞,打也打不壞的,打打更結實。」

一般孩子們都會和母親比較親密,回家就說媽我餓了。可先生家不是這樣的,你回來不回來一樣,沒人注意到你的存在。父親該喝酒喝酒,母親該打牌打牌。

現在老公家的現狀就是,兄弟姐妹間關係冷淡,他們和父母關係也很冷淡。

父母與他人相處是自私自利還是急功近利,所營造的家庭氛圍是融洽還是隔閡,對待孩子是如沐春風還是冷若冰霜,對待每個孩子是公平公正還是厚此薄彼,這些最終都會決定家庭成員的關係。

如果你家裡有兩個孩子或者是更多,如果你想讓他們親密無間互相關愛。請作為父母的你們做好榜樣,你們的一言一行影響著孩子。

最後說一句,在現今社會有兄弟姐妹是多麼幸福的事情,乖巧的姐姐愛護調皮的弟弟,等弟弟長大了,照顧自己的姐姐。可千萬別因為家長的所作所為,毀了你自己這一代的關係還不夠,還要讓你自己的兒女們視同陌路。

相關焦點

  • 親兄弟姐妹變成「死對頭」,多是以下原因造成的,很現實
    文|秘籍君我們經常說「打虎親兄弟,上陣父子兵」,親兄弟姐妹之間的關係血濃於水,還有一起長大的經歷,感情肯定是最真摯、最動人的,一般遇到什麼事情都會互相扶持。所以,我們能夠聽說或者看見親兄弟姐妹互相幫助的事請。
  • 「兄弟不共財,姐妹少來往」,道出了親戚間相處的難處,引起共鳴
    在工作中,我們要跟客戶、同事、領導打好關係。在生活中,也要跟家人、朋友相處恰當,都考驗著我們為人處世的情商。尤其在跟親戚相處時,更加要懂得避忌,老一輩常勸告我們:「兄弟不共財,姐妹少來往」,這句話看似很不近乎人情,但是細讀之下,卻字字有理,確實如此。它道出了親戚間相處的難處,一不小心就容易引發矛盾,造成家庭不和。
  • 父母在,家就在;父母不在,兄弟姐妹連親戚也做不成了
    當父母還在人世的時候,子女雖也成家,可能關係也不是很親近。但是,子女都會看在父母的面子上,不過多計較,會顧及親情和責任,大家一起坐下來,和父母商量家中的大小事情。所以說,父母在,家就還在。可是,如果父母已經離世,而子女們也都各種成家,要麼做了爺爺奶奶,要麼做了爸爸媽媽,在各自的小家庭裡,都有自己要承擔的責任。加上每個人的精力都是有限的,兄弟姐妹就會慢慢減少往來,感情自然就會變淡了。如果兄弟姐妹在父母在的時候,關係就十分不好,還積累了各種矛盾和不滿。當父母離去的時候,會因為利益的關係,發生爭吵和翻臉。
  • 兄弟姐妹間忌諱做四件事,關係再好也要慎重,很容易鬧掰
    ,這到底是什麼原因造成的呢?在現實生活中,兄弟姐妹鬧掰的案例不在少數,尤其是因為經濟糾紛、人情糾紛、贍養糾紛、遺產糾紛等問題產生矛盾的有很多,儘管大家之間存在著血緣關係,是打斷骨頭還連著筋的親情,可是一旦涉及到如下四件事,關係就會變味。
  • 治家之道:親兄弟明算帳,方能家和萬事興
    現在很多大家庭,都由兄弟分家或姐妹出嫁後,各自組建的小家庭組成。如何維持兄弟姐妹間的親情關係,才能促使一家人長期和睦相處,實現「家和萬事興」?其中有一條,就是能夠做到「親兄弟明算帳」。一、親情關係,是親情和利益交織的關係司馬遷說:「天下熙熙,皆為利來;天下攘攘,皆為利往。」人與人之間,只要有了交往,就會有利益關係存在。
  • 三個過來人的自白:父母不在了,親兄弟姐妹成了陌路人
    「慈母手中線,遊子身上衣」,父母健在的時候,不管一家當中的兄弟姐妹在哪裡,心裡都清楚,農村老家有爸媽在念叨著自己,但是隨著孩子們長大,父母變老,甚至年老去世,同胞兄弟姐妹們的關係反而不如以前親近,越來越疏遠以至於成為關係尷尬的熟人。
  • 兄弟姐妹關係再好,也別做這3件傷感情的事,搞不好會鬧翻臉
    多胞胎家庭,從小父母就教育子女彼此要相互關愛,和睦相處。為了讓孩子們感情進一步加深,父母還會刻意製造機會讓他們一起玩耍。雖然很多孩子在父母的引導下關係親密無間,但隨著年齡增長心智成熟,孩子們有不同的人生經歷和想法,相處時也會出現問題。
  • 他們原來是親兄弟姐妹,錢小豪錢嘉樂,李幼斌的姐姐是她!
    他們原來是親兄弟姐妹,錢小豪錢嘉樂,李幼斌的姐姐是她!
  • 洪金寶提攜的親兄弟:錢嘉樂事業有成,錢小豪一手好牌打的稀爛
    錢小豪和錢嘉樂兩個親兄弟熟悉香港娛樂圈的人相信都不陌生。本名叫做錢嘉華的錢小豪是錢嘉樂的哥哥,家裡有6個兄弟姐妹。1963年出生他比弟弟大2歲,兩人雖然是親兄弟,都在娛樂圈裡打拼。而比他先進娛樂圈,可以說是他的領路人的哥哥錢小豪,卻是一手好牌打個稀爛。從小就不喜歡讀書的錢小豪,早早的退學和鄰居林旭學起了武術。在那個年代,讀書不是唯一的出路,只要肯努力遍地是黃金。
  • 個性比較冷淡的人,如何維持朋友間的關係,這一點很重要
    生活中我們總會發現那些性格活潑的人,身邊總有好多的朋友,而那些性格冷淡的人似乎沒有那麼受歡迎,會有種淡淡的失落感。如果你剛好是那個性格冷淡的人,去問其他家人或者朋友,怎麼樣才能交到更多的朋友,他們更多的會說,這有什麼難的,在生活中多來往吧,多聚一聚,比如一起打遊戲,打牌等;找共同話題和愛好;多溝通。可是對於一個性格冷淡的人,又怎麼會去主動找別人,也不會去聯繫別人。
  • 兄弟姐妹之間,多大的仇恨能斷絕關係?
    可事實是,這個妹妹老三一直都給父母養老,每個月都給予父母生活費了。兄弟姐妹之間,多大的仇恨能斷絕關係?我說說我的看法。1.生活中兄弟姐妹斷絕關係和來往的,不一定就是因為很大的仇恨,其實很多都只是因為金錢往來或受到不父母某方面不公對待引發兄弟姐妹有矛盾,也或因父母養老問題有糾紛。2.導致斷絕關係的兄弟姐妹,很多例子顯示,父母是有很大責任的。像我上面說的例子也是如此。
  • 兄弟姐妹之間的親情,是怎樣失去的,這幾個原因太扎心
    兄弟同心,黃土變金,若想有好的親情,就需要兄弟姐妹之間,相互忍讓和退步,就需要有的人做出犧牲,父子兒女兄弟姐妹之間,若想始終保持親密團結的關係,一定是因為有人「裝聾作啞」當傻子,如果兄弟姐妹之間,太精明,太計較,彼此之間誰也怕自己吃了虧,是不會有團結的,兄弟姐妹之間的矛盾和關係的惡化,都是這幾個原因造成的,要想一家人團結親密,就要學會維護親人之間的關係。
  • 《犬猿》犬猿之仲算什麼,親兄弟/姐妹過招才過癮
    犬猿之仲算什麼,親兄弟/姐妹過招才過癮都說做小孩生平最恨的,就是「別人家的小孩」。然而有時候,「別人家的小孩」還沒出現,自己家的小孩們就已經搶先開戰。兄弟姐妹愛稍微出鏡幾分鐘,營業結束後馬上繼續殺氣騰騰。①犬猿之仲,相愛之前,先相殺看完此片,真的只想大喊一聲:這麼多年,終於有人講出了我的心裡話!只要有兄弟姐妹的人,應該都會感同身受。
  • 婚後夫妻關係冷淡怎麼辦?
    但婚姻和戀愛不同,是受法律保護的,雙方有義務和責任為這段婚姻付出,同時也不允許在婚姻狀態內跟其他異性產生不道德的關係。然而,婚後老公對我冷淡也是客觀存在的問題,面對這樣的婚姻的確讓人抓狂,那麼,夫妻關係冷淡怎麼辦?一、嘗試著培養感情兩人既然進入了婚姻的殿堂,就應該對彼此負責,而且多少應該會有些感情。
  • 俗語「兄弟不共財,姐妹少來往」,老祖宗說透了親戚之間利益關係
    人的一生最親的當然是自己的父母,再就是一奶同胞的手足之情。老祖宗告誡人們,即使是最親的人,也要在錢財上分清楚。農村有句俗話:「兄弟不共財,姊妹少往來」,就是前人們總結出來兄弟姊妹之間的相處之道。意思是兄弟再親,最好也不要在經濟上不清不楚的,比如一起做生意、投資等。利益「牽扯」太深了;姐妹成家後,各過各的日子,不要過於頻繁的走動,要儘量少走動。
  • 兄弟姐妹為何會反目成仇,曾經的親密關係是否讓你困擾
    父母的愛在兄弟姐妹眾多的家庭中,即使再明事理的父母也很難做到一碗水端平。每個孩子的性格不同,有些會更討父母喜歡,但有一些就難免受到父母冷落,這些過往,從小時候父母對子女的不同態度,就已經在孩子心中埋下了禍根。
  • 「父母走後,兄弟姐妹就散了」!彼此間不來往的背後原因,很現實
    其實這種現象在我們的生活中常常可以看見,父母一旦離開,那麼也帶走了家庭中的親情。其實造成這種結果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父母離開帶來骨肉疏遠的真相 1) 父母是家庭的紐帶 當父母在世時,所有的兄弟姐妹在他們面前都是孩子,父母作為家庭的主導者,是維繫孩子感情的紐帶,孩子們自然會覺得兄弟姐妹都是一家人。
  • 心理學:親兄弟姐妹在婚後相處的都不好?一定有這4個重要因素
    兄弟姐妹之間是有血緣關係的近親,形容人與人之間關係親密,常常用到親如兄弟這個詞。但是,兄弟姐妹之間關係的疏遠,不一定是好事,也不一定是壞事。一、兄弟姐妹關係疏遠是歷史發展的必然趨勢。傳統社會,由於農業文明時代的社會結構、家庭結構和生產方式所決定,兄弟姐妹之間存在很大的依附關係。
  • 多大的仇恨,能讓兄弟姐妹斷絕關係
    何況是同一個父母所生,打斷骨頭還連著筋呢!我最後說的事不管是異父異母還是異母異父兄弟姐妹情是離不開的,除非父母都不在人世了,為了金錢利益都相互大打出手不是你死就是我死那種感覺,那將會是一輩子斷絕關係,老死不相往來。
  • 「父母走後,兄弟姐妹就都散了?」過來人的心酸體會:確實如此
    祝阿姨笑話女兒想得還挺遠,她說:「你看我兄弟姐妹5個,如今都各自生活,哪裡照應到了,基本上都不聯繫了。你姥姥姥爺沒了以後,我們幾個各忙各的,這人吶,父母一旦走了,兄弟姐妹就都散了。」女兒想了想,確實是這樣的,大姨在外省,小姨嫁到了隔壁市以後,忙著帶孫子也很少來往。尤其是姥姥去世以後,家裡人的聯繫更少了,可以說是基本不聯繫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