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家人之名》開虐了,三兄妹分散各地,小哥賀子秋為減輕李爸的負擔接受親生父親資助遠赴英國留學,大哥凌霄為照顧母親進入新加坡的大學。
兩個哥哥的離開讓李尖尖非常痛苦,但分別並沒有影響李尖尖對哥哥們的感情,真正讓她將兄妹情逐漸沉封的,是哥哥們一次又一次的失約。
約定好假期回國探望家人,兩個哥哥沒有做到,約定好的大學畢業便回國一起生活,兩個哥哥也沒有做到,他們一別,便是九年。
九年間,兩個哥哥既沒有回國看李尖尖,似乎也「遺忘」了國內的兩個老父親,漸漸的,家人間沒有了話題,感情不知如何表達,慢慢變得熟悉卻陌生。
這一段劇情,顯然是給李尖尖與兩個哥哥重逢後由「陌生」到一步步找回曾經的感情做鋪墊,虐得越狠後期和解給出的衝擊便越濃鬱。
但,編劇可能沒有料到,不僅劇中李尖尖無法理解兩個哥哥九年未回,劇外的觀眾也難贊同他們一去多年不返的行為。
即使站在上帝視角,觀眾也產生了錢婆婆等看客的心態:
這兩個孩子,很明顯是白眼狼吧?
劇情能否在後期給出讓觀眾滿意的解釋,我們暫時是無從得知的,但從一定細節與人物性格上,還是可以給兩人九年未回找到合理原因的。
關於賀子秋九年未回網上曾經有過一個「劇透」,大意是賀子秋去英國後他的父親與富婆妻子又有了自己的孩子,於是他再次被遺棄。
這一「劇透」出來後引起大波瀾,觀眾紛紛心疼小哥再次「被拋棄」,也因此兩個哥哥九年未回的批評聲中,網友對小哥要更寬容一些。
不過,其實所謂的「劇透」並沒有官方信息打底,只是網友的個人猜測,但在傳播過程中因為信息缺失而漸漸變成了真「劇透」。
因此,對所謂的「劇透」觀眾不必太在意。
不過,這位網友的猜測也的確有一些細節佐證,可以明確的是,賀子秋在英國的生活並不美好,他在經濟上很拮据。
劇中遠在英國的賀子秋與李尖尖有過兩次視頻通過,兩次都是在戶外,即使手機信號極差,他也沒有在自己的住處電過視頻電話。
兩個哥哥給妹妹的節日祝福裡凌霄幾乎次次都會給李尖尖發紅包,而賀子秋卻只有文字祝福,編劇特地安排這個對比,應該也是為了暗示他的經濟問題。
片頭預告中也顯示賀子秋回國後的生活很樸素,作為一個富二代+留學生+高級甜品師的他,代步工具只是一個小電驢,並不比李尖尖的生活條件好。
這就是他將自己的生活全數交給親生父親控制的隱患。
賀子秋對接受親生父親支助的想法很簡單,他覺得這樣可以不被趙華光糾纏,也減輕了李爸的負擔,等到自己能獨立的時候,就可以回到養父身邊。
但,趙華光是一個會替「他人養兒子」的父親嗎?
他提供經濟支持的目的是為了賀子秋能回到自己身邊,然後一步步將他徹底變成「自己的兒子」,所謂給養父減輕負擔,不過是他給的誘餌罷了。
就像《還珠格格》裡知畫一步步介入小燕子和永琪一樣,最初她說只想要一個名分,但得到名分後,她又要孩子、感情……
趙華光打的小算盤與知畫其實是一樣的,從賀子秋接受他經濟支助的那一刻,他默認賀子秋與李爸徹底斷絕關係了。
但對他只有恨沒有愛的賀子秋並不會那麼容易被洗腦,當趙華光發現掌控不了賀子秋時,金錢便是他的籌碼。
這種情況下,賀子秋若想回到養父身邊又不給對方添加負擔,他唯一的選擇便是自己解決經濟問題,徹底擺脫趙華光的金錢控制。
至於畢業後不回國,除了經濟條件外,或許與賀子秋的病也有一定的關係,預告中已經透露他會生重病,小哥的人生是真的不容易。
因為有一個「劇透」謠言存在,網友對賀子秋不回國有些許寬容,但對離家更近、無經濟壓力的凌霄就完全無法理解了。
三四個小時便可以回國一趟,憑什麼不回來看看李尖尖呢?照顧遺棄自己10年的親媽,難道就要完全忽視養育自己18年的親生父親嗎?
從這些角度來看,凌霄不回國幾乎與白眼狼掛鈎了,但不要忘記,凌霄的媽媽陳婷這個不確定因素,以及他的心理陰影。
妹妹去世一直是凌霄的陰影與軟肋,無論他的媽媽、舅舅,還是小橙子,都直接或間接激發出了他內心「害死妹妹」這個陰影,從而決定留在新加坡。
有這麼一個陰影存在,他很難「拋棄」母親與妹妹小橙子。
如果陳婷母女能體諒凌霄的難處,他還可以有兩全其美的選擇,同時擔負起維持兩個家庭的責任,這也是他原本的計劃。
可陳婷也因為女兒去世留下陰影,從她出場時表現出的症狀來看,很像是患了雙相障礙,也就是同時擁有躁狂和抑鬱兩種症狀的精神疾病。
這種疾病痊癒後也會受外界刺激復發,當她再次失去丈夫自己重傷癱瘓,編劇應該不會放棄症狀復發這個鋪墊。
可以想像,凌霄在新加坡不僅要照顧母親的生活,還要照顧母親的心理狀態,即使他對母親的感情已經變淡,也不敢輕易拿她的生命做賭注。
因為,他已經「害死一個妹妹了」。
在這種畸形的生活與心態折磨下,凌霄最終能下定決心回國很不容易,經濟與精神的束縛,往往後者更難逃離。
可能很多觀眾會覺得,賀子秋與凌霄面對的問題都可以有更好的解決方式,沒有必要到九年不回家的地步。
比如,賀子秋可以把情況告白李爸,然後回國重新復讀,凌霄不必去在乎曾經拋棄自己的母親……
沒有處在漩渦中心,更能看到優秀答案,可處於漩渦中心的人是很難抉擇的,尤其是賀子秋與凌霄存在愧疚。
一個愧疚給養父添加了負擔,當他面臨經濟問題時,會下意識希望自己能扛起來,不願意再「連累」對方。
一個愧疚於妹妹的去世,這個看起來已經撫平的陰影隨時會出現,他無力再添加一個「不顧母親、妹妹」的心理束縛,選擇了默默承受。
從這些角度來看,凌霄與賀子秋「九年未回」都能找到理論依據,但編劇會不會給出細膩解釋就很難說了,畢竟,合理也需要合適的表達才行。
在同編劇另一部作品《下一站是幸福》裡,女主角合理的心態掙扎便因為劇情表達缺失而變得不合理,從而引發女主「三觀不合」、「綠茶」的質疑。
希望《以家人之名》後續劇情能夠規避這個問題,把凌霄與賀子秋的難言之隱以合適的方式表達出來,勿讓兩個哥哥成了「白眼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