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一顆米粒般大小的粒子,經過一道道工序,最終蛻變成時尚的拉杆箱。近日,記者在位於飛雲的浙江鴻一箱包皮件有限公司看到了一顆顆小粒子的魔幻之旅。
鴻一箱包作為溫州地區最大的旅行箱製造企業,已走過21個春秋,主要生產「ABS」、「PP」、「EVA」等系列拉杆箱產品,其產品品種、年生產能力、市場佔有率、出口創匯等均名列溫州地區同行業前列。
一顆粒子的魔幻之旅
「機器換人」帶來技術紅利
走進鴻一箱包生產車間,一派忙碌的景象映入眼帘,各條生產線開足馬力,各工序井然有序。
「一顆米粒般大小的粒子通過板材工藝製造成板材後,再運往這裡開始第二道工序——吸塑工藝。」浙江鴻一箱包皮件有限公司營銷總監許一雨指著正在運轉的機器說,一塊平面板材經過吸塑工藝後,拉杆箱的外殼就初具雛形,之後再經過幾十道工序的「磨練」,最終蛻變成拉杆箱。
許一雨介紹,第一道工序板材工藝是生產拉杆箱關鍵環節,在他們的仙降廠區內完成。這道工序涉及到技術、配方以及成本控制,如果配方不準,會直接到影響到產品出廠品質,如韌性、表面光滑度等。
據了解,鴻一擁有2家廠房,分別位於仙降和飛雲。前者已經有20多年的歷史,由於產能不斷擴大,2010年鴻一又在飛雲盤下佔地面積16.3畝的廠房,比仙降的廠房大了一倍。
除了以擴大廠房增加產能外,鴻一還不斷投入資金,實現「機器換人」,推動技術紅利替代人口紅利。去年該公司投資500多萬元購入了13臺機器。「這些機器主要用於鋸邊、打孔工序,過去這道工序需要4個工人操作,現在僅需1人完成。」許一雨說,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得同時也提升了產品品質。
開發新產品提高競爭力
打造全新品牌豐富產品線
在鴻一公司的展廳內,羅列著上百款拉杆箱,令人眼花繚亂。「這是我們『NTNL』牌的新款,跟普通拉杆箱不同的是,它增加了一道組裝工序。」許一雨提著一個定位於商務人士的拉杆箱說,他們在箱體前蓋開口多做了一層空間用來放置筆記本電腦、護照、身份證等用品,免去了整體打開拉杆箱的麻煩。
就是這小小的設計,令產品附加值提升了30%到50%,大大提高了產品市場競爭力。據了解,每年鴻一都會設計開發100多款新產品,滿足日新月異的市場需求。
而許一雨口中的「NTNL」牌,正是去年鴻一致力打造的新品牌。「這個商標註冊地在美國,主要用於國內銷售。」許一雨說,鴻一公司將藉助「NTNL」,從單一的拉杆箱衍生到雙肩包、女包等產品,以豐富的產品線實現品牌橫向發展,並計劃在國內開出「NTNL」專賣店。
20多年來,鴻一不斷開發新產品來適應市場日新月異的需求,產品蘊含著新潮的設計和優秀的品質,在國內外各大城市享有盛名,並遠銷歐洲、中東、北美等30多個國家。目前,鴻一擁有自主智慧財產權和專利,產品通過ISO9001國際質量體系認證,先後獲得「中國箱包優秀品牌」「浙江省著名商標」「浙江名牌產品」「溫州知名商標」「溫州質量信得過產品」「中國國際箱包皮具設計大賽金獎」「瑞安市專利示範企業」等榮譽。
順應市場不斷調整布局
未來實現智能製造
去年鴻一交出了亮眼的成績單:實現生產產值2.4億元,同比增長20%,其中出口額高達1.8億元。別看現在出口額高,其實泓一是內銷起家的。2008年面臨金融危機以及國內市場無序競爭等情況,鴻一才轉向以貼牌為主的出口貿易。
但是,考慮到貼牌生產不利於企業長遠發展,而且國內利潤要遠遠高於外貿利潤,2012年鴻一又把目光轉向國內市場。「打個比方,一個產品外貿利潤為6%,那麼國內利潤就可高達10%至15%。」許一雨說,轉向國內市場的第一年他們就在全國布局了10多家直營批發店,一改以往貼牌形象,而是以鴻一牌亮相市場,實現內外銷兩條腿走路。
近三年來,受到電商和零售商的擠壓,鴻一又重新調整戰略,與大型超市、零售商合作,入駐天貓、京東等電商平臺,站穩國內市場。去年鴻一在國內實現生產產值6000萬元,其中電商實現3500萬元,今年預計達到5000萬元。
隨著瑞安時尚製造(箱包)總部園的打造,園區內佔地40畝的鴻一新廠區預計在今年8月動工。「未來我們將實現智能製造,目標年均產能實現7億多元。」許一雨充滿信心地說,鴻一將站上更廣闊的舞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