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追《以家人之名》,這部電視劇開篇很是出彩,意外、單親、遺棄、特殊重組家庭,看似溫馨家庭治癒系的一部片子,才幾集就賺足了觀眾的淚點和笑點。
雖然十幾集看下來,劇情即將落入親情變愛情的俗套,豆瓣評分也從開篇8.6高分跌落至8.3,但不得不承認,這部戲的演員選的很不錯,全員演技在線。李爸的溫情,凌爸的忙碌,小尖的可愛,凌霄的心重,子秋的懂事……
尤其被三段哭戲感染了,而這三段哭戲也可以說是三個主人公感情變化的分水嶺。
小凌霄被媽媽拋棄的時候,小凌霄眼裡的淚水,緊閉的雙唇,微微搖晃的腦袋,難以置信震驚失落的神情,配合小尖尖天真的圍著他開心的轉圈圈,反差之下,此刻他眼裡只有媽媽離去的背影。
小小年紀把這一幕刻畫的入木三分。真是太讓人心疼了。從此以後,凌霄的心裡裝的最滿的變成了這個沒有血緣的妹妹。不得不說,凌霄是三兄妹中,最早熟的一個,大概是從這次被遺棄的痛哭中開始學著長大。
第二次被感動哭,是大哥二哥要出國的時候,尖尖的哭戲讓人代入感極強,譚松韻把不舍不甘無助又無能為力演繹的很到位。當她說出「你們要走了,就不是我哥哥」了,看似是賭氣,實則是她心裡的底線,看似威脅的語氣,還希望哥哥們能夠像往常一樣,能夠順著她,寵著她。
但是即便如此卻無力改變哥哥們從此遠走他鄉的事實。而這場哭戲,也是尖尖內在和外在變化的分水嶺,經歷此次失去,不僅距離拉大了,他們心的距離也越來越大。而從此,小尖尖開始學著一個人長大。
還有一次被哭戲感染,是子秋和李爸的對手戲。張新成眼眶通紅,淚如泉湧,子秋對爸爸和妹妹的不舍,心疼爸爸的辛苦付出,以及對爸爸的虧欠,都在這場哭戲中表達的淋漓盡致。最終不得不認回混蛋父親,接受他的資助出國留學。
李爸無私的愛,撫慰了子秋幼小的心靈,撫平了他內心的傷口,可在長大成人的時候,他原本想用自己的一生來報答爸爸疼愛妹妹,卻不得不因為家庭條件,接受混蛋親生父親的資助。這也是小哥的痛苦成長,想要照顧親人卻沒錢沒能力,只得忍辱負重,被迫出國。這一瞬間,子秋長大了,開始像大人一樣承擔生活的重擔。
哭戲是很考驗演員演技的,如何把劇中人物複雜的感情流動刻畫出來,如何打動自己打動觀眾,是每一位演員的必修課。不得不說,《以家人之名》這幾個演員選的太好了。
但是,開篇打著溫情治癒系親情劇的幌子,即將落入親情變愛情的《以家人之名》,隨著兩個哥哥都想娶妹妹的俗套,不禁讓人跌落眼鏡。再好的演員也無法彌補編劇奇怪的腦洞,也許,這三次的哭戲正是這部戲的巔峰高光,標誌著它即將高開低走的勢頭吧。
你也看《以家人之名》嗎,你最喜歡哪個角色?來評論區來討論一下吧。
聲明:原創內容,轉載請私信。部分圖片來源網絡,侵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