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東女子舌頭腫脹險致癌!「罪魁禍首」竟是餐桌上常見的它

2021-01-15 新快報


近日,家住廣東汕尾的李阿姨來到中山大學孫逸仙紀念醫院就診,她因為半年前不慎扎進舌頭的魚刺未及時處理,導致舌部腫痛、吞咽困難、咬字不清等一系列問題。此前,因為舌部不適,李阿姨更是在當地醫院被診斷為舌癌,這讓她驚慌不已。

接診後,醫生對李阿姨的情況進行了評估和治療,通過手術順利取出導致李阿姨不適的「罪魁禍首」——扎在舌頭裡的魚刺。目前李阿姨恢復情況良好,懸著的一顆心也總算放下了。

舌頭腫脹疑「患癌」,汕尾患者赴廣州求醫

5個多月前,家住汕尾海邊的李阿姨與家人共進海鮮晚餐,李阿姨突然感覺舌頭被一根魚刺扎了一下,「當時沒有太留意,覺得一會兒就好了」。次日,仍然感覺到舌部隱隱作痛的李阿姨前往當地醫院就診,經過喉鏡等檢查,醫生並沒有發現魚刺或其他異物,便給予了李阿姨簡單的消炎治療。後來,李阿姨舌部的不適感有所緩解,她也就慢慢忘記了這件事。

然而最近十來天,李阿姨感覺到舌頭明顯地腫脹起來,不僅無法吞咽,慢慢連吐字都不清晰。「苦不能言」之下,李阿姨前往當地醫院就診,醫生檢查後初步診斷為舌癌,建議李阿姨儘快到廣州就診。「聽到自己得癌,嚇得當天就買票到廣州了!」李阿姨回憶道。輾轉之下,她來到了中山大學孫逸仙紀念醫院就診。

在詳細了解李阿姨病史,並為她仔細查體後,接診的王友元副教授做出了初步判斷:患者舌體腫物範圍較大,頸部淋巴稍有增大,近期體重驟減,因此舌腫物性質尚不明確。考慮到惡性腫瘤與炎症的治療方式大相逕庭,王友元副教授認為需明確診斷後才能擬定治療方案,無論腫瘤或者炎症都應儘快治療解除李阿姨的病痛。

在醫生的建議下,李阿姨篩查新冠肺炎後辦理了入院,先進行營養支持治療,再逐步完善檢查。同時,也加緊為她安排手術,取舌腫物標本以明確診斷。

「罪魁禍首」竟是魚刺,手術治療見成效

入院後,通過CT檢查,王友元副教授發現李阿姨右舌有一長約2cm的細長高密度影,結合李阿姨之前被魚刺扎過卻在喉鏡下沒有發現異物的病史,醫生推測這一高密度影可能就是扎進舌頭的魚刺。醫生透露:「這根魚刺『一待就是小半年』,這導致了患者之後出現的一系列症狀,但是考慮到長期炎症刺激,也有癌變的可能。



結合CT結果,王友元副教授隨即為李阿姨安排了完備的治療方案:手術前取舌腫物冰凍病理活檢,半小時冰凍病理結果出來後,根據腫物的性質選擇相應的手術方式。若為炎症,則選擇保守切除以及刮治術;若為腫瘤,則選擇大範圍舌癌根治以及皮瓣修復。

入院第二天,完成各項檢查的李阿姨被送入手術室。無影燈下,王友元副教授小心切開腫物,此時肉眼所見的膿液等讓經驗豐富的他心中對腫物性質已有七八分把握,隨後取腫物表面及深面組織送病理科進行冰凍病理活檢。半小時後,冰凍病理結果不出所料,果然是炎性肉芽腫物,伴有上皮不典型增生。醫生心裡鬆了一口氣,替李阿姨感到高興的同時,立即帶領助手開始清除炎性腫物,並且在舌根探查那根可能是魚刺的高密度異物。很快,醫生就在舌根深面組織處發現了那根還帶著一小塊肉芽組織、長達2公分的魚刺,並且將腫物以及周圍炎症組織清除得一乾二淨。



目前,李阿姨恢復情況良好,舌部腫脹、吞咽疼痛等症狀已經基本緩解。



專家提醒:不慎「遇刺」要謹慎處理

古人有魚腹藏劍,吳王僚吃魚時被魚腸劍刺殺。醫生表示,現在人們吃魚,最常見的是魚刺卡在咽喉,這種情況通過喉鏡檢查比較容易發現。但如果像李阿姨這樣「利刺藏於舌根深處」,診斷就會比較困難,出現腫物後尤其要注意和惡性腫瘤鑑別。「另一方面,異物刺激導致長期炎症,也可能會引起正常組織癌變。像李阿姨這樣,異物引起的炎症刺激舌根長達半年,已造成舌黏膜不典型增生,進展下去將導致癌變。」

王友元副教授在向團隊成員介紹經驗時強調,以後接診到類似的病人,一定要注意追溯病人有無吃魚史,避免誤診誤治。要有完善的臨床思維以及手術方案,在疾病治療中去認識疾病。

在日常生活中,醫生提醒廣大市民,在用餐時如果有疑似魚刺扎到舌頭的情況,一定要及時就醫。「舌頭在日常的語言、咀嚼和吞咽過程中都活動頻繁,最開始魚刺可能只是扎進了舌表面,但是隨著舌頭的頻繁運動,魚刺就在肌肉的不斷擠壓、推動下不斷深入,造成感染和組織壞死,產生膿液,並且導致舌腫脹以及劇烈疼痛。雖然這種情況相對少見,並且診斷較為棘手,如果沒有及時處理,不僅生活質量大打折扣,更嚴重的是可能造成局部組織惡變,威脅生命安全。」

採寫:新快報記者黎秋玲 通訊員張陽 黃睿 朱川東

編輯:盧慧瑜


如果你在消費過程中不幸被侵害權益,如果你了解一些不為人知的消費陷阱和黑幕,請馬上報料給新快報,我們將第一時間與你聯繫,派記者深入調查,為你發聲,竭盡全力維護你的正當權益!如果你想獲得授權轉載,請與後臺小編聯繫,留下希望獲得轉載授權的文章題目、轉載公眾號(包括ID)、聯繫方式等信息。

相關焦點

  • 女子舌頭腫脹險致癌!「罪魁禍首」竟是餐桌上常見的它
    舌頭腫脹疑「患癌」,汕尾患者赴廣州求醫最近十來天,李阿姨感覺到舌頭明顯地腫脹起來,不僅無法吞咽,慢慢連吐字都不清晰。「苦不能言」之下,李阿姨前往汕尾當地醫院就診,醫生檢查後初步診斷為舌癌,建議李阿姨儘快到廣州就診。「聽到自己得癌,嚇得當天就買票到廣州了!」
  • 女子舌頭腫脹險致癌!罪魁禍首竟是餐桌上常見的
    家住廣東汕尾的李阿姨近半年來舌部腫痛、吞咽困難、咬字不清,在當地醫院被診斷為舌癌
  • 女子舌頭腫脹、吐字不清險致癌!「罪魁禍首」竟是餐桌上常見的它
    口腔頜面外科王友元副教授對李阿姨的情況進行了評估和治療,通過手術順利取出導致李阿姨不適的「罪魁禍首」——扎在舌頭裡的魚刺。目前李阿姨恢復情況良好,因為害怕舌癌而懸著的一顆心也總算放下了。 最近,李阿姨感覺到舌頭明顯地腫脹起來,不僅無法吞咽,慢慢連吐字都不清晰。「苦不能言」,李阿姨前往當地醫院就診,醫生檢查後初步診斷為舌癌,建議李阿姨儘快到廣州就診。「聽到自己得癌,嚇得當天就買票到廣州了!」李阿姨回憶道。
  • 女子舌頭腫脹吞咽困難險致癌!罪魁禍首竟是餐桌上常見的它
    家住廣東汕尾的李阿姨近半年來舌部腫痛、吞咽困難、咬字不清,在當地醫院被診斷為舌癌,令她驚慌不已。然而,近日到廣州就診時,醫生發現讓她不舒服的罪魁禍首竟然是一根扎在舌頭裡的魚刺。廣州日報全媒體記者5月26日從中山大學孫逸仙紀念醫院口腔頜面外科獲悉,目前魚刺已被取出,李阿姨恢復情況良好,懸著的一顆心也總算放下了。
  • 阿姨舌頭腫脹險致癌!「罪魁禍首」竟是一根魚刺
    家住廣東汕尾的李阿姨近半年來舌部腫痛、吞咽困難、咬字不清在當地醫院被診斷為「舌癌」令她驚慌不已然而,近日到廣州就診時醫生發現讓她不舒服的罪魁禍首竟然是一根扎在舌頭裡的魚刺!到了第二天,李阿姨仍能感到舌頭隱隱作痛,就前往當地醫院,但醫生並沒有發現魚刺或其他異物,便給予了李阿姨簡單的消炎治療。不適感有所緩解後,她也就慢慢忘記了這件事。然而,最近十來天,李阿姨感覺到舌頭明顯地腫脹起來,不僅無法吞咽,而且連吐字都不清晰了。
  • 女子舌頭腫脹、吐字不清險致癌,竟是一根魚刺惹的禍?
    相信很多人都試過,吃魚的時候不小心被魚刺刺傷,那感覺可真不好受……5個多月前,家住廣東汕尾的李阿姨,與家人共進海鮮晚餐。吃得正歡時,李阿姨突然感覺舌頭被一根魚刺扎了一下。到了第二天,仍能感到舌頭隱隱作痛的她前往當地醫院就診,但醫生當時沒有發現魚刺或其他異物,便給予了李阿姨簡單的消炎治療。不適感有所緩解後,她也就慢慢忘記了這件事。然而最近十來天,李阿姨感覺到舌頭明顯地腫脹起來,不僅無法吞咽,慢慢連吐字都不清晰。
  • 舌頭腫脹險患癌,幕後黑手竟是一根魚刺?一根魚刺的威力有多大?
    近日,家住在廣東汕尾的李阿姨常感到舌部腫痛、吞咽困難、咬字不清,在當地醫院檢查被診斷為「舌癌」,嚇得她趕緊又去了廣州市的一家醫院就診。檢查後,醫生發現讓她不舒服的罪魁禍首竟然是我們餐桌上經常見到的它!舌頭腫脹疑「患癌」,幕後黑手竟是一根魚刺!
  • 女子舌頭腫脹,吞咽困難,以為「舌癌」,原因竟然是吃海鮮……
    然而,近日到廣州醫院就診時,醫生發現讓她不舒服的罪魁禍首竟然是一根扎在舌頭裡的魚刺。 5月26日從中山大學孫逸仙紀念醫院口腔頜面外科獲悉,目前魚刺已被取出,李阿姨恢復情況良好,懸著的一顆心也總算放下了。
  • 女子舌頭腫脹吞咽困難!去醫院一查:這一食物已在舌頭裡「待了小...
    然而,近日到廣州醫院就診時,醫生發現讓她不舒服的罪魁禍首竟然是一根扎在舌頭裡的魚刺。5月26日從中山大學孫逸仙紀念醫院口腔頜面外科獲悉,目前魚刺已被取出,李阿姨恢復情況良好,懸著的一顆心也總算放下了。然而最近十來天,李阿姨感覺到舌頭明顯地腫脹起來,不僅無法吞咽,慢慢連吐字都不清晰。她到當地醫院就診後,醫生初步診斷為舌癌,建議李阿姨儘快到廣州進行治療。「聽到自己得癌,嚇得我當天就買票到廣州了!」李阿姨向中山大學孫逸仙紀念醫院求醫。
  • 舌頭腫痛 竟是魚刺搗亂
    然而,近日到廣州就診時,醫生發現讓她不舒服的罪魁禍首竟然是一根扎在舌頭裡的魚刺。記者從中山大學孫逸仙紀念醫院口腔頜面外科獲悉,目前魚刺已被取出,李阿姨恢復情況良好。  吃海鮮時被扎  卻找不到魚刺蹤跡  5個多月前,李阿姨與家人共進海鮮晚餐時突然感覺舌頭被一根魚刺扎了。
  • 舌頭劇痛全臉腫脹,竟是魚刺藏了進去,這些土方法要慎用了
    今年45歲的夏先生兩個月前起,就時常覺得自己的舌頭腫脹並且疼痛難忍,開始他還以為自己是口腔潰瘍了,可是多番求醫後,卻仍然不見好,直到近日,他才把元兇找到了。男子舌頭莫名突顯腫物 劇痛難忍眼前接受醫生檢查的夏先生是第二次前來複查,在他看來,心裡的一塊大石頭總算放下了。
  • 蘇州女子吃隔夜小龍蝦中毒險昏迷,蝦頭蝦腸建議不吃
    蘇州女子吃隔夜小龍蝦中毒險昏迷,蝦頭蝦腸建議不吃 2018-06-04 19:54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調查真相終於曝光:罪魁禍首竟是它,你家也...
    如今調查真相終於曝光,罪魁禍首也終於查清楚了,在你家就很可能有,稍不注意就容易中毒! 所以,這篇文章把這起中毒事件理清楚! 1毫克就能致癌,20毫克一次性攝入,就能直接導致成年人死亡! 其毒性是氰化鉀的10倍,砒霜的68倍。
  • 嚇到| 舌部腫痛、咬字不清,她以為患上「舌癌」,結果是……
    近日,家住廣東汕尾的李阿姨來到中山大學孫逸仙紀念醫院口腔頜面外科就診,她出現舌部腫痛、吞咽困難、咬字不清等一系列問題在當地醫院被診斷為舌癌,這讓她驚慌不已,趕緊從當地到廣州就診。中山大學孫逸仙紀念醫院接診後,發現罪魁禍首居然是半年前不慎扎進舌頭的魚刺未及時處理!
  • 臺北地鐵發生騷亂 罪魁禍首竟是它
    原標題:臺北捷運突發騷亂乘客驚慌逃命 罪魁禍首竟是它一名網友在PTT論壇上發文稱,早上搭乘淡水信義線捷運上班時,前面一群人突然開始瘋狂尖叫,往最後一節車廂猛衝,現場一片狼藉,乘客的背包、鞋子、衣物等散落一地。
  • 舌頭也會「隱藏」疾病信號?舌癌來臨,舌頭會有哪些不一樣?
    望聞問切是中醫看病的方法,會看眼睛和舌頭加上詢問患者來藉此診斷病情。中醫看眼睛看舌頭都不是多餘的動作,是能看出一些症狀的。例如脾虛的人,舌苔發黃且舌苔很厚,還附帶一層黏液,所以舌頭也可以反應一個人的身體健康情況。
  • 煮熟蛋黃上的青黑色膜能致癌?專家稱不會致癌
    前不久,在朋友圈流傳著一些關於「煮熟蛋黃上的青黑色膜能致癌」的說法,引發了廣大網友的激烈討論。那麼究竟熟蛋黃上的那層「黑膜」是什麼呢?它被食用後是否會真的致癌呢?首先,我們需要知道的是,蛋黃中含有哪些物質和成分?
  • 這種常吃的菜竟是致癌菜?別怪我告訴你晚了……
    一日三餐餐桌上必不可少的就是蔬菜不僅富含多種營養物質而且價格「親民」是每家每戶的生活「必需品」正因如此所以網上關於蔬菜的說法也是多種多樣最近蕨菜、木耳、豆腐被推上了「風口浪尖」「吃蕨菜一定會致癌」「新鮮的木耳不能吃」
  • 只因一粒它,成都女子飛機上突然面部腫脹發癢,蔓延全身…
    近日,從韓國仁川返回成都的航班上,成都的謝女士誤食了一顆蠶豆。很快她的面部、頸部還有身體都出現了發癢、紅腫等過敏症狀……全身腫脹發癢一顆蠶豆引發過敏2018年12月29日晚上8點55分,謝女士乘坐川航3U8904次航班,從韓國仁川飛往成都。整個飛行過程大概有3個小時的時間,因為太餓,就吃了一袋飛機上的零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