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擊上方藍字,關注「十點電影」
12月了。
2018年只剩不到30天。
你今年的小目標達到了嗎?錢賺夠了嗎?對象找到了嗎?
不找對象難道等著國家分配嗎?
等等!
萬一國家真的管分配呢?
島國腦洞劇來了——
《結婚對象靠抽選》
結婚相手は抽選で都知道日本現在面臨少子化和老齡化的問題。
政府為了鼓勵年輕人結婚和生育,光「催婚劇」就拍了好幾部。
不過島國人民真是老妹兒見過最「喪」最「直」的一群。
有點懷疑這些劇到底是為了「催婚」,還是給不婚的人提供組織的精神支持。
比如《家族的形式》。
或者《我選擇了不結婚》。
當然,一些現實的,老套的催婚話術也擺在面前。
道理我都懂,但婚真的沒法說結就結。
島國也是打算把「結婚」這個話題進行到底。
而且這次的討論沒那麼溫和了。
編劇直接腦洞大開——
日本政府頒布新政,要統一給全國的適婚青年安排相親結婚。
what???
首先我要說,幹預個人婚戀生育權的行為都是垃圾。
但還好,這片求生欲極強地先標註了「科幻片」。
編劇你也知道這腦洞是不現實的吧。
所以先打個預防針平民憤。可以可以。
總之結婚相親抽選法案一出,就引發了日本國民討論。
肯定會有人說,這種政策根本就是笑話。
也確實,這項政策的頒布是日本執政黨和在野黨政治爭鬥的產物。
為了轉移醜聞焦點,也為了應對日本少子化的社會問題,政府至少要有所作為地實行一些舉措。
所以一刀切地頒布了這樣荒謬的政策。
但既然腦洞都開了。就看看如果真的實行這樣的政策會如何?
其實,社會裡也不全是反對者。
某些有戀愛障礙症的人,終於看到了希望。
比如,以主角小龍為代表的宅男系青年。
現在的社會裡,單身狗永遠在受著傷害。
兩個人的快樂好像永遠大於一個人。
常年沒對象的,說出去總會有點尷尬。
年紀大點沒結婚的,所面臨的壓力和爭議也會讓人透不過氣來。
就像小龍說的:
因為自身缺乏社交能力,也沒有遇到情感的機遇,所以活到二十幾歲依然母胎單身。
這種自卑和無能為力,可能對於某些人來說也是痛苦。
所以這次政府統一強制安排相親,對他們來講好像是一個機會。
他們可能也已經不奢求能像別人一樣自由地尋找愛情,談一場熱烈的戀愛。
他們不過是想結婚,想找到一個能夠接納他們的人。
這樣,就能從長年單身的「劣等感」中解脫。
當然,社會不全是這樣的人。
比如另外幾個主角。
一個富家小姐奈奈,長相身材氣質都完美。雖然母親早逝,生活工作都被家裡安排得很好,總總缺乏了一點自主性和決斷力。
但這樣的女生怎麼會沒有對象呢。當然有。
奈奈的男朋友也是一個精品男嵐望。家庭優越,事業有成。
誰看到他倆都覺得是郎才女貌的一對。
但在政府催婚的當口,嵐望竟然告訴奈奈,他其實並不打算跟她結婚,分手吧。
???很好,那就都來參加抽選相親吧。
還有一個主角是從鄉下到東京工作的護士好美。
好美的父親酗酒家暴,在早逝後,好美和媽媽相依為命。
小時候的家庭陰影讓她對找男人唯一的期待就是,不能喝酒。
相親就這麼開始了。
政府通過隨機配對,安排一男一女相親。
政策規則是,每個人有兩次拒絕的機會,拒絕第三次的人就要被安排去反恐作戰的軍隊工作。
是的,反恐。
這種無恥的政策也就只敢在科幻片裡意淫一下了。
也是因此,每個適齡的年輕人都只能積極地去參與相親,並且小心翼翼。
另外,相親填報的資料裡允許填一項理想對象的期望條件。
如果相親對象確實達不到這個條件的,相親也可視為無效。
這就是考驗智慧的時候了。
要填寫什麼條件,才能篩選掉自己不喜歡的那類人呢?
比如護士好美填的是不能喝酒。emmm……合理。
但有些更「機智」的女生就會填上年收入一千萬。
總之政府能夠利用權力要求每個人都去相親。
但每個人也都在想方設法地避開自己不想要的選項。
所以談戀愛不順利的人,也終究不順利。
比如宅男、潔癖、社交障礙的小龍這一類。
因為成長回憶中的心裡陰影,小龍有著嚴重的潔癖和對陌生人的不信任感。
潔癖到出門都要自帶餐具,喝飲料要自帶吸管。
永遠隨身帶著手帕和紙巾擦擦擦。
社交障礙更麻煩,連第一次見人聊天,頭都是埋著的。
第一個相親對象看到小龍手機的動漫桌面更是直接絕望,馬上裝肚子痛逃離現場。
有的甚至毫不客氣地口出惡言。
這讓小龍一次次地受傷,感到絕望。
似乎,即使政府已經強制安排了,戀愛難的人,依然很難。
那相親抽選對條件好的人有用嗎?
富家女奈奈,因為自己條件太好,沒人會拒絕她。
所以她只能想方設法讓相親對象不喜歡她。
畢竟每個人只有兩次的拒絕機會,她不敢濫用。
為了讓對方拒絕,她想盡了各種辦法。
但沒用。
如果不是政府安排相親,那些男人可能一輩子也沒辦法跟奈奈這樣的女人有交集。
怎麼可能輕易放過?
是的,即使只是一次腦洞的幻想,這種法令頒布出來果然只會天下大亂。
但仔細想想,其實這種甚至都沒必要討論,基本就是鬼扯的荒誕法令,其內核呼應的不過是我們日常所見的傳統刻板想法——
人一定要結婚。
與其說編劇開了一個荒謬的腦洞,不如說是在諷刺那些認為不結婚不行的人。
劇中的小龍是一個鏡頭,通過一次次的相親,讓我們看到了一個個為結婚思想所困的人。
那些不想結婚的人,不一定單純只是為了情感自由或者逃避家庭。
小龍的二號相親對象,一個大他5歲,在大公司工作的主任,說話強勢刻薄。
在沒聊幾句之後,她就拒絕了小龍。
但不是因為她對小龍不滿意,而是她打心裡就拒絕結婚這件事。
因為從小肥胖被男生嘲笑,她從三年級開始就封印了結婚的想法。
甚至放棄了所有的娛樂興趣,從小拼命讀書、工作、考證,終於在30歲獲得了人人都羨慕的工作和生活。
但在她好不容易放棄感情,在事業上取得成功之後,卻被國家一紙令下「年齡到了都去結婚吧」,讓她崩潰。
要知道她是花了多大的力氣,傷過多少次心之後,才決定一輩子都一個人過的。
這種結婚相親抽選制無異於又一次揭開了她的瘡疤,讓她再次面對痛苦。
所以她才寧願被發配去反恐部隊做後勤,也不願意再接受相親對象的審視和拒絕。
內心上的拒絕是一種。
還有更多的人有不能結婚的理由。
比如因為身體疾病問題排斥結婚。
或者,在社會上一直沒有得到正視的LGBT人群。
他們連自己性取向、婚戀權都沒有得到認可,就要被推去遵循傳統的結婚模式。
這對他們的影響,已經遠遠不止是痛苦。
故事還在繼續。
小龍還在相親,因為自己的潔癖和社恐症一直碰壁。
富家女奈奈想方設法地表明自己的缺點,想讓對方拒絕。
護士愛美要求不高,但也相親得不順利。
就連精品男嵐望,也因為自己的隱秘原因接連被對象拒絕。
但所有情況都不會一直這樣下去的,無論每個人有多少想結婚或不想結婚的理由。
因為別忘了,每個人只有拒絕兩次的權利。
故事的後續老妹兒就不再劇透了。
總之看完之後,老妹兒鬆了一口氣。
還好這只是臆想的科幻劇。
雖然那些固式的傳統思維和道德綁架,其實生活中到處可見。
其實這部日劇已經算有心,特地拍了8集去解釋那些不結婚的人的理由和困境,以及腦殘政策的不合理。
如果是老妹兒,就還是簡單幹脆的一句話——
幹預個人婚戀生育權的行為都是垃圾。
本文圖片來源於網絡
想看的,去日劇TV。
老規矩,老妹兒每天為你們準備了3個彩蛋。
後臺回復1-3中任意數字,一個不小心就看到半夜。
微信改版後,很多大寶貝都抱怨找不著我們了。
於是,老妹兒專門出了個教程,教你怎麼在第一時間看到十點電影的推文。
PS.蘋果用戶顯示「設為星標」,安卓用戶顯示「置頂公眾號」,效果是一樣的哦。
更多推薦,戳下面☟
點個大拇指,一個人也要開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