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名字。》是由新海誠執導的一部日本動畫電影。伴隨著影片的火爆,新海誠的家世也被眾人挖了出來。新海誠其實是日本百年建築公司新津組社長建築公司新津組社長新津正勝的兒子,一個家裡有產業衣食無憂的公子。
文 | 馬芊
來源 | 投資中國網
2016,整個中國的電影市場票房萎靡,卻在賀歲檔來臨之前,被一部日本動畫「刷爆了」。對,就是這個片名莫名其妙還帶個文藝句號的《你的名字。》。在確定引進中國後,預售票房的火爆就預示了這部「爆款」的強大號召力。影片上映前一天,首日預售票房就突破了3000萬元,打破了《多啦A夢:伴我同行》首日票房2711.6萬元的紀錄。首周末的票房飆到2.87億,擊敗了目前所有影院上映的2D動畫電影。
刷爆的遠遠不止票房,還有朋友圈。《你的名字。》榮升近期辦公室熱點話題TOP1,朋友圈也被無限刷屏:文藝的分享主題曲配幾句觀感,湊熱鬧的曬出影票,再走點心的乾脆配上一張帶眼淚的自拍……所有這一切的基礎都詮釋了倆字--好看。
這部現象級電影《你的名字。》是由新海誠執導的一部日本動畫電影。《你的名字。》故事並不複雜,電影以日本地震為背景,講述日本深山裡的小鎮女生三葉與居於繁華都市東京的男生瀧在睡夢中互換身體後發生的有趣的邂逅故事。
伴隨著影片的火爆,新海誠的家世也被眾人挖了出來。新海誠其實是日本百年建築公司新津組社長建築公司新津組社長新津正勝的兒子,一個家裡有產業衣食無憂的公子,新津組是一家擁有100多年歷史的家族企業。
據傳這個曝光過程著實讓人忍俊不禁。看著自己的兒子做了一部票房超過百億日元的動畫電影,新海誠的爸爸實在忍不住了,特別想炫耀一下,可是直接昭告天下有點太出風頭,於是在自己公司的官網建了個頁面介紹《你的名字。》。本來人們覺得一個跟藝術八竿子打不著的建築公司介紹什麼動畫片,但定睛一看,發現在導演「新海誠」後面括著幾個小字:「敝社社長之子」。
據新海誠的父親新津正勝介紹,自己本打算讓新海誠繼承家業。為了培養兒子成為第四代社長,在新海誠大四的時候,新津正勝特別拜託東京的建築公司社長讓兒子進入公司學習歷練,誰料新海誠並沒有安分的呆在對方的公司,而是對製作動畫情有獨鍾。
對於家族企業未來繼承人的身份,新海誠只留下一句話:爸爸,抱歉,我有不得不在年輕時要做的工作,所以你介紹的公司我不去了。
最終,大四畢業後,這位富家少爺就這樣捨棄百年家業,任性地跑去遊戲和動畫行業工作。新海誠選擇了遊戲公司Falcom,並開始長達5年的IT宅男生活。在Falcom遊戲會社供職期間,除了參與了電腦遊戲的程序、美工、動畫與宣傳影片製作,新海誠也開始自主製作動畫,這一時期的作品包括《遙遠世界》、《包圍的世界》和《她和她的貓》等,可以算是新海誠的起步摸索階段。
而真正令其受到矚目的作品應該是2002年的《星之聲》。此後,他加入動畫公司ComixWaveFilms,通過《言葉之庭》等作品確立了自己的風格。2007年《秒速5釐米》,一幕幕的經典畫面讓多少人哭成狗,自此成就了新海誠的腦殘粉。
這部《你的名字。》被新海誠視為最為成熟的作品,他在電影宣傳冊中說:「這是一部獻給所有正值青春期的年輕人和內心仍舊懷抱青春期殘片的大人們的電影。我賭上了自己的全部來完成它的製作,希望大家能樂在其中。」新海誠希望:「它能夠調動觀眾的喜怒哀樂,有高興、有落淚,也希望大家可以通過這部電影相信未來。我們的人生始終處在一個和他人邂逅之前的狀態,而我希望讓大家相信:我們明天或者是後天,或者是一年後,會和自己人生中非常重要的人相遇。」
其實,在上映前,《你的名字。》國內市場對於票房的預期分成兩派,一些人普遍看好;但由於國內市場盜版資源泛濫、故事和美術風格又走的日系小清新路線,一些謹慎的朋友並不看好,整體預估在3-5億元。
除了新海誠和背後製作團隊的匠心,在國內市場,光線也進行了強勢的宣發。為了給影片造勢,光線請來五月天為《你的名字。》製作並演唱中國宣傳曲,雖然對於如今的二次元受眾,老牌臺灣溫情搖滾叔叔們並不吸睛,但是光線用這招給動畫片的定位從文藝青少年擴大到文藝中青年。他們還與天天p圖合作,推出了「新海誠同款濾鏡」,通過朋友圈二次元風格照片來進行社交場景下的推廣預熱。
當然,與光線強勢的發行策略相比,這些都還只是小動作。光線控股的貓眼預售+光線宣發護持下,這部電影的單晚預售就突破了3000萬元。
值得注意的是,從《你的名字。》確定引進國內的消息公布到上映,只用了兩個月。而2015年的爆款《哆啦A夢伴我同行》從日本熒幕搬到國內,用了將近一年的時間。
根據光線傳媒去年第三季度報告顯示,光線通過其孫公司香港影業認購日本通耀配發的普通股份,持股比例為19%。光線目前委託通耀代理其在日本所有的業務,涉及處理版權問題,以及電影、遊戲等周邊項目。此次《你的名字。》引進動作順利且迅速,是背後日本通耀公司的「神助攻」。
有消息稱,此次引進《你的名字。》光線方意並不在票房,而是強化「彩條屋影業」的品牌形象,向外界傳遞光線對動畫布局的信心。
2015年10月25日,光線傳媒宣布成立彩條屋影業,垂直發展動畫電影。此前,王長田大刀闊斧的砍掉了整個光線傳媒的電視業務線,集中全力進軍「二次元」,尤其是國產動畫電影。
在彩條屋投資的13家動漫公司名單中,2015年火爆的國產動畫電影《大聖歸來》所屬的十月文化已被收入囊中。除此之外,彩條屋還投了十多個動漫工作室,正在製作《星遊記》的全擎娛樂、《大魚·海棠》的製作公司彼岸天,以及《秦時明月》的製作方玄機科技等。
值得注意的是,光線的投資只是購得這些動漫團隊的部分股權而非百分百控股,如此做法,彩條屋影業總經理易巧的解釋是,不想打擾這些動畫人的創作熱情,彩條屋給他們提供一些支持,讓他們在專注自己作品的同時達到共贏。
在2016年4月的年度業績說明會上,王長田預測,2019年國產動畫有望達歷史新到新高峰。彩條屋動漫集團已經橫跨布局了三維動畫、二維動畫、漫畫、遊戲、國外版權等比較完整的動畫產業鏈。可以看到,光線在動畫產業的布局想通過臨近的日本發達的動漫產業的引進、合作等帶動中國動漫市場的願望,從《你的名字。》或許是個超預期的開端。
在「大文化」的風口下,資本市場對IP的追逐日趨白熱化,而動畫電影的最大優勢在於其IP開發的持續性,這是眾多文化產品類型中商業化出路最多的,並且容易轉化為遊戲和周邊產品。
對於已形成完整產業鏈和產業規模龐大的美國和日本來說,中國的動畫電影市場無論從資金投入和製作水準來說,都相距甚遠。國內動畫電影仍聚焦於低幼的市場,這讓在電影市場中本身份額就很少的動畫電影市場更小了。加之市場環境不成熟,沒有成功的IP運營模式可以效仿,盈利模式只靠單一的票房。一位動畫導演表示,很多投資人還沒有將動畫片當作電影看待,也缺乏足夠的投資信心。
日本動漫產業的強大的滲透力,造成強力衝擊尤甚,同時,由於整個市場的不斷擴大,也孕育著契機。
2015年7月上映的國產動畫電影《大聖歸來》以優秀的口碑引發網友觀眾的熱烈追捧和媒體的廣泛報導,超越國外的《超能陸戰隊》與《哆啦A夢》,創造了9.56億元的國產動漫電影票房新紀錄。《大聖歸來》的巨大成功,讓投資人看到了動畫電影的潛力,顛覆了中國動畫電影的市場格局,熱錢就此不斷湧入。
動漫IP相對來說是商業化出路最多的一個類型,幾乎所有的動畫電影都很容易改編遊戲、製作周邊。其次,雖然以青少年為主的二次元群體雖然消費能力還不成熟,但其傳播能量不可小覷。
巨大的空間也引發了巨頭的布局。2015年9月,優酷土豆宣布正式更名為「合一集團」投資Acfun。隨即,2015年11月,阿里巴巴完成了對優酷土豆的全資收購。阿里成功入主Acfun,開始了屬於他的動漫之旅。同年11月,騰訊向嗶哩嗶哩注資兩億元人民幣。早在2014年,愛奇藝就成立了自己的動漫事業部。BAT已全部入侵二次元。
動畫電影由於製作周期長、工業化低、回報不確定,仍然讓一些投資人在風口邊望而卻步。
此前,有投資人表示,很多優秀的動畫拿不到融資主要在於前期設計周期過長,確定故事大綱、劇本等花費的時間太久。這個階段投資人一般不會介入,只能由製作方自己承擔全部費用。很多新興的中小動畫公司幾乎是一夜之間成立的,幾個動畫師就成立的公司,生產效率低、缺少製作經驗、沒有穩定的製作團隊,這些都讓投資人缺乏信心。
一位業內人士曾表示,好電影有兩個非常重要的因素,一個是好賣,一個是好看。這在動畫電影中同樣適用,好賣指的是電影的可營銷性,觀眾和互動,通過營銷手段獲得受眾的提前關注,這可以助力首周末的票房;好看就是片子的可觀賞性,故事本身,關係到上映之後觀眾的口碑,這會影響到影片的總票房和票房的長線走勢,也就是票房的可持續性。
相較於傳統影視而言,動畫電影的叫好叫座似乎更難實現。演員的票房號召力不復存在,主角變成一個本身無法完成互動的虛擬形象,這就更要求一個好的動畫IP來支撐,而對背後的美術效果、特效製作水準都要求很高。
對動畫電影來說,除了團隊和預算之外,類型和美術風格、產業鏈的價值以及遊戲、衍生品等後續的開發是投資人關注的重點。曾作為《大聖歸來》出品人的天空之城影業董事長路偉表示,「看一個電影標的,我們的核心關注點是題材、世界觀和故事。」而電影行業不僅僅是電影行業,更是網際網路背景下的電影行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