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識|我因為喜歡舞蹈而採訪過一些舞蹈家,沈培藝是其中之一。在我的眼中,沈培藝是美麗的,顏值、姿態、談吐,一舉手一投足都那麼優雅。她用舞蹈生涯雕塑了出「渾然天成」的美。十年沒有聯繫,最近為了推公眾號「一群文畫人」,找到沈培藝的電話,才知道她已轉型做舞蹈教育,在中央戲劇學院舞劇系當主任。她教學,排舞劇,任電視臺舉辦的舞蹈大賽評委,舞蹈一直伴隨著她,用她的話說,「靈魂還在舞臺」。與沈培藝聊天,閱讀她的博客,從圖片到美文獲得的啟示是:人是美麗的,生命是美麗的,舞蹈是美麗的。
舞蹈家沈培藝|油畫|2018年
2007年孟曉雲採訪舞蹈家沈培藝
舞蹈家沈培藝印象
——還好有舞蹈之二
文、畫|孟曉雲
她更願把自己看作舞者
1966年出生的沈培藝似乎是為舞蹈而生的。從舞蹈選材的角度審視沈培藝,1米70的個頭,細長的雙臂,輕靈的雙腿,純真而略帶稚氣的臉型,都讓人感到造化的本意就是讓她跳舞的;以藝術批評的眼光打量沈培藝,她的舞姿無論從哪個角度看都有一種雕塑感和玲瓏美;其動作哪怕是細微的,都令人感到那是心靈的顫抖,情感的傾訴。
她曾經佔據著舞臺中心,擔任獨舞及領舞角色。粗粗算來,她成功地塑造了數十個舞蹈形象。從履歷上看,沈培藝1978年考入北京舞蹈學院中專部,六年後轉入北京舞蹈學院中國舞系表演專業。1986年,沈培藝奪得第二屆全國舞蹈比賽表演一等獎,同年畢業。1988年,沈培藝以其突出的藝術成就被評為當時中國舞蹈界最年輕的國家一級演員,現在她是中央戲劇學院舞劇系系主任,中國舞蹈家協會會員、中國舞蹈家協會表演藝術委員會成員。
沈培藝舞姿
1993年,她舉辦了第一次個人舞蹈晚會,演出定位在「舞者――沈培藝」,而那時她已是名噪一時的舞蹈家了。為什麼?沈培藝做答:「舞蹈大師瑪莎·格蕾姆臨終前對她的學生說:在我的墓碑上只要刻上『A Dancer』就夠了。看到這句話時,我非常激動,這與我的人生追求是那麼地吻合,那麼令我心儀。」 「『舞者』,一個多好的詞,它道出了多少人生況味。我喜歡舞者那種自由自在、順其自然的感覺,不雕琢、不浮誇、不驕傲、不張狂,非常樸素。」
這就是沈培藝。 無論在舞臺上演繹多少角色,也無論在自己的行業裡得到了多少頭銜,沈培藝自己認定的身份只有一個,那就是舞者。她說這是自己從小就為之努力的一個夢。
一個擔任多重角色的舞者
是的,沈培藝,這個中國舞蹈界不可不提的名字,這位曾經被媒體譽為「中國古典舞傑出代表」的舞者,在30歲風華正茂之時,毅然離開舞臺,一別就是10年。40歲復出,成立「培藝藝術基金」,以一位公益人的身份再次出現在人們的視野中。後又任中央戲劇學院舞劇系主任5年,2016年她曾攜「培藝藝術基金」的特別策劃《神情-凝視家園》進行世界首演,這是2012年在國家大劇院首屆舞蹈節亮相的《神色-凝視古典》的姊妹篇,這一次她不是以舞者的身份,而是以導演、藝術總監、編舞者和老師的身份。
沈培藝舞姿
《神情-凝視家園》中最重要的作品是《香魂•鄉魂》,是沈培藝繼2010年創作舞蹈詩《夢裡落花》後的又一部心血之作,以大眾耳熟能詳的中國古代四大美女西施、王昭君、貂蟬、楊玉環為載體,以全新的視角賦予人物新的生命。從1996年頗具爭議的《女》,到復出時以李清照為表現原型的《易安心事》,再到舞蹈詩劇《夢裡落花》和《香魂•鄉魂》,沈培藝的創作視角一直圍繞著女性主題展開,這並不是巧合,「我不是女權主義者,但我的確是非常關照女性這個群體,關照她們生命的個體訴求和內心的需要。在我們這片土地上,女性非常辛苦,她們負擔著綜合的角色,包括我自己,我是一個妻子、母親、女兒,還是藝術家、教師、系主任、基金管理人、公益人……我的角色是豐富的,當這些角色集中在一個人身上的時候,不是沒有負擔的,所以我體恤每一個和我一樣生活的女性。」
生活中的沈培藝
記得,十年前,優雅的沈培藝,可以一日不看演出,但不能一日不閱讀,不動筆。說她是舞蹈家博客第一人並不為過,她每天要安排2個小時博覽群書,晚上總要在自己的博客「沈培藝·百合花」上敲2-3個小時。她「嗜讀如命,嗜寫如癖」,她是那麼的喜歡文字,且有著很好的文字功底,難怪她的言談舉止散發著一種書卷氣,她讓我感受到「功在舞外」的力量。
創作的艱辛和美麗隨著她優雅的文字起伏……。藝術是相通的,從1994年始沈培藝開始有了「觸電」的經歷,她在電視連續劇《熱線直播》中成功扮演了女一號舞蹈教師一角;繼而又在《紅舞鞋》、《畢業生》和《跟著陽光跳舞》中擔任主演。在家庭中,她相夫教女,很享受做一個好妻子,好母親的過程。
沈培藝舞姿
「退出舞臺是因為我對當時舞臺上藝術作品的呈現有自己的態度,我覺得它已經失去了我對藝術的追求和標準,太多程式化的東西,滿臺都是歌舞昇平,藝術不是這樣的,藝術是揭示人性和靈魂的,當發現了這種現象的時候,於是我就離開了舞臺」。蟄伏期間的生活每天都排得滿滿的,沈培藝非常感謝那段時光,「我看了大量的書,寫很多東西,種了很多花,每天陪家裡人聊天,還有了我的孩子,那是屬於我的一個真正的藝術作品。」
沈培藝在藝術上是追求完美的,堅守著舞蹈的純粹與精美。然而在生活當中,她卻是純樸的、平和的,自然的。舞臺上,她希望所有觀眾的目光都集中在她身上,被她吸引,被她打動;而在平日,她卻很低調,遠離名利場,閒時,喜歡靜靜地宅在家裡。
「舞蹈本身就是一種無聲的語言,我在把它傳遞給觀眾的時候,我也在同他們對話,同古人,同今人,同所有的人對話。在這個動作的世界裡,人們解讀了我的語彙;在舞蹈中,我也解讀了生命的韻律」。
自2014年調至中央戲劇學院,創辦舞劇系以來,她全身心投入到舞劇的教學和創作中,不再登臺表演。不過她說,自己的靈魂還在舞臺上。她在自己的作品裡,關注著更多女性堅韌而孤獨的靈魂,為她們祈禱。
沈培藝舞姿
閱讀更多……
逢周一、三、五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