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剛川》正在熱映,張譯、吳京、李九霄、魏晨等領銜「金剛天團」熱血集結,演繹抗美援朝戰場上的英雄故事。吳京此番飾演片中高炮班班長,此前吳京塑造過眾多經典軍人形象,在接受記者採訪時他透露,出演這部影片既感覺榮幸,也覺得壓力很大。他在片中打中了一架飛機,與張譯是亦師亦友的關係。
提前找來四門當年的高射炮做訓練
問:這次是以志願軍的形象出現在大銀幕上,不同年代的軍人對您來說有什麼不同?
吳京:抗美援朝戰爭為我們的國家奠定了 70 年穩固發展的基礎,當年那麼多的志願軍戰士保家衛國不怕犧牲,才換來 了今天的這份成就,這份穩定,所以對我來說,是有幸參與,同時也真的是覺得壓力很大。
我演高炮班班長,但是高射炮這個東西我以前沒有接觸過,所以我們提前找來了四門當年一模一樣的炮,進行訓練。很難操縱,70年前用這麼笨重的武器,去跟敵人去對抗,那種團結,那種協作,那種精神,真的讓人感動。
問:拍攝期間覺得這個戲有什麼難點嗎?
吳京:這門炮需要7個人協作,我們集體訓練了很久,最終達到了那種一聲令下直接到位的感覺,所有人都融入在自己的角色裡面,特別熟練。所以演員,還是要體驗生活,深刻地執行這一點。尊重藝術,尊重藝術創作的初心。這一點我覺得特別的好。
問:拍攝這個戲做了什麼準備?
吳京:先收集資料,知道金剛川架橋的背景,當時的武器裝備是什麼樣的,人是什麼樣的;跟導演溝通敵機飛行軌跡, 高炮怎麼去應對這種敵機俯衝;請專家來講當年的炮是怎麼樣操作的,炮臺的後座力、腳踏、射擊口,還有瞄準器等等,不能忽略每一個細節和每一個環節。
另外還看了很多紀錄片,看當年戰士的狀態是什麼樣的。所以電影裡呈現出來的大家就是很自然的反應,拿出了自己專業的精神,熱情飽滿地投入了創作裡面。
特別欣賞張譯對演技的「永遠不滿足」
問:拍攝過程中是怎麼理解關班長這個角色的?
吳京:電影裡的老兵大多講自己的方言,我是北京人,所以我就是北京腔。還有在戰場上,我這次面對的是飛機,眼睛裡要有殺氣。
問:您和炮連的兄弟們私下會互動嗎?
吳京:有啊,有一天我們訓練完了,說大家自報戲裡名號吧,反正大家都用自己的方言,我非常感動!兩個班的戰士,就坐在那裡,一起來報告。我當時雞皮疙瘩一下就從背後湧起,瞬間就被他們帶入到戲裡面去。
問:您和張譯飾演的張飛對手戲是最多的,兩人合作的感覺如何?
吳京:驚不驚喜?!我們這戲裡有劉浩、關磊、張飛,其實是桃園三結義。那我跟這個張譯演的張飛是生死過命的戰友,戲裡他知道我是為了他安全,然後他也拼命想替我擋住替我扛。
在戲外也是一對好cp啊。跟譯哥合作,很默契很舒服。我覺得我一個咳嗽,一聲吼,想表現什麼,他用後腦勺都能猜出我要幹什麼。
我特別欣賞「他的永遠不滿足」,拍完一條,導演說 ok 了,他要再來一條,然後再來。今天拍完了,明天到現場他說,導演,我還有另外一種演法。如果時間允許的話,我估計他能有120種演法。這種對自己的角色兢兢業業、嚴謹的態度值得尊敬,也是其他的演員要學的地方。
問:你認為《金剛川》想要傳遞什麼?
吳京:我覺得是犧牲精神,是為了祖國的明天,為了家鄉親人,犧牲自己,保家衛國。這種犧牲精神,換來了我們今天的偉大成就。
揚子晚報/紫牛新聞記者 孔小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