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木蘭》國內定檔9.11日,因國外流媒體上線早,所以咱們這邊已經可以看了。
最早一批的網評,基本說是爛片。
期待越大,失望越大,鐵定律。
窩頭看過之後,倒沒覺得《花木蘭》有多爛,可能只是對它的預期就沒有太高。
不期待的原因,主要有兩點。
國外製作的中國故事。
這一點很重要,自從看了翻拍版的《無間道風雲》,窩頭就對於國外拍攝中國本土劇本或者故事的電影失去了興趣。
這個理解起來很簡單,水土不服四個字可以概括。但要具體說原因,也很難講明白,只能說中外文化幾千年的文化差異,導致了此類作品格格不入。
尤其對武俠片來說,我們可以接受徐浩峰式的新武俠,但接受不了國外式的概念武俠。
當然《花木蘭》並不是武俠片,但她的故事是有「俠」的成分的。
《花木蘭》的導演是妮琪•卡羅,一位擅長拍攝女性電影的導演,但是她此前並沒有什麼能拿得出手的作品。
迪士尼選擇拍《花木蘭》,可能木蘭這個人物契合他們那種「公主冒險」的故事,可中國人都知道花木蘭並不是一個公主。
他們的美國公主,與我們的巾幗英雄,從根本上就是不同的。
幕後背景決定了《花木蘭》與中國觀眾的距離感,而另一個原因僅是窩頭自己的觀點。
神仙姐姐劉亦菲,真的適合演花木蘭嗎?
窩頭覺得不適合,雖然她長得好看,但演技不是太好。
劉亦菲成名很早,人設就是「仙」,這麼多年她在電視劇裡的表現其實很成功,讓我們記住了她不少的角色與作品。
她後來踏進電影圈,但是有我們能記住的角色嗎?
聶小倩可能是一個,可是跟王祖賢比?
比不了的。
努力是一回事,天賦是一回事,漂亮是一回事。
製作團隊與演員表演,決定了《花木蘭》這部電影的水準。所以,從一開始就不應該對這部電影,抱有太大期待。
如果非要說「爛」,只能說「爛」得中規中矩。
好的一方面,它的運鏡還是挺不錯的,不少新穎的鏡頭視角能給觀眾帶來不一樣的視覺體驗。
動作設計上除了有些明顯的「威亞」痕跡,還是有點觀賞性的。
《花木蘭》這個題材已經有不少影視劇,還有一部同樣美國製作的動畫片,但印象最深的應該還是1998年臺灣製作,由袁詠儀與趙文卓主演的《木蘭從軍》。
在眾多的「花木蘭」當中,劉亦菲這版,觀眾期待值是最高的,所以大家看到效果不如預期,難免會覺得差一些,但其實還算不上「爛片」的程度。
等上映了,有閒的朋友們還是闊以去電影院看看滴。
一窩電影⊙_⊙窩的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