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八佰》,留下的懸念,我們真看懂了嗎?

2020-09-27 攝影者驚鴻Captain

該片曾定檔於2019年7月5日公映,但是因為種種原因,影片在2019年的上海國際電影節前取消放映,隨後宣布撤檔。我在網上找電影劇照時,還能找到很多帶有7月5號上映字樣的海報。今年疫情結束之後,終於上映了。這個過程是相當曲折的,背後經歷了很多不為人知的波折!

電影《八佰》,我們看了能看的,而給我們留的懸念,是我們沒看懂的。看完電影,第一感覺就是,還不到結束的時候,影廳的燈卻亮了;沒有看過癮,就結束了。

電影《八佰》講述的是四行倉庫保衛戰,是淞滬會戰的收尾。故事題材本身就足夠生動,足夠讓人心神激蕩。當年,在日軍圍困下,「八百壯士」血戰四天四夜,僅以傷亡20多人的代價,打退敵人多次進攻,最終斃敵200多人。當時的四行倉庫和南邊的租界僅有一條蘇州河之隔。當電影畫面在廢墟和燈火通明的租界來迴轉換,逃難的人群湧向租界,視覺衝擊是那麼的強烈,一邊是激烈的戰場,另一邊是歌舞昇平的太平世界,僅這個畫面就足以激起無數國人拳拳愛國之心。一邊天堂,一邊地獄,越是強烈的反差,越是反映出在四行倉庫保衛戰中的八百壯士的犧牲,是多麼偉大!

電影大部分情節在四行倉庫中展開,這就需要用電影鏡頭把整個空間(由外到裡,由下到上)交代清楚。隨著情節的發展慢慢把整個空間呈現在觀眾面前,用空間變換作為推動電影情節發展的主要動力,人物角色的內心變化,通過不斷地戰鬥、犧牲,使人物形象慢慢變得充實而飽滿。但是片中場景變化太快,環境交代不清楚,特別是對四行倉庫內部空間變換直接就是跳躍式的,直接跟不上戰鬥的節奏,繼而也就看不清劇情的發展了。這是本片的一大硬傷,環境沒有交代清楚,場景跳躍式變化,造成了情節的混亂,成了一大敗筆。

這種題材的電影不好拍,特別是本片導演管虎運用了群像式的表現手法,以此來表現戰爭的殘酷。既然是八百壯士,就不能只用一兩個主角人物來表現整體的英勇事跡。我在網上也看到很多評論,說是角色表現不到位,沒有突出的主角和主線。我並不同意這樣膚淺的評價,但是我不否認導演對群像式的表現手法掌握還是很欠缺,亦或是因為很多不為人知的原因,迫使導演不得不妥協。

但是該片拓寬了我們認識英雄的維度,他們在捨生取義前,也有過平凡的,甚至苟且的懦弱與掙扎。為有犧牲多壯志,敢叫日月換新天,在倉庫中,經歷了四天四天血與火的洗禮,堅持下來就是英雄,雖敗猶榮!

《八佰》最讓我感到遺憾的是在結尾,草草收場。這一點我很不理解,後來我把這個結局放到整個抗戰的大背景中去觀察,還是很能映射出一些問題的。當年的國民黨在正面戰場上,口號喊得震天響,但是真刀真槍地幹起來,基本上也跟本片一樣,大敗而歸,草草收場。這只是我的一點聯想,因此我認為結尾是本片最大的硬傷,處理的實在太過草率。因為結束了就完了,並沒有帶來共鳴,也沒有留下繼續想像的空間,更沒有讓觀眾深入思考的著力點!

電影看完了,但是很多情節和畫面,在我腦海裡不斷回放。經過了幾天的回味,讓思想沉澱,才看清導演想要表達和告訴我們的事實:他就是要表現出真實的戰場,最殘酷的戰爭場面。觀眾可以把《八佰》當成故事片看,但是他不能,他是要還原那一段歷史,讓更多的人因為本片,主動去了解這段歷史。他特別不希望因為本片,讓真實的四行倉庫遺址成為又一個網紅景點!

我選電影,並不關注票房,而是看評分。我看電影,關注的是電影背後所表達出來的情懷和價值。我認為好的地方,毫不保留地讚美,爛的地方也會毫不客氣地批評。不會和稀泥,言不由衷。如果實在不能說,那就沉默!

最後說點題外話。電影開始有一段玉米地的行軍,不知道為啥,我莫名就感覺是在看馮小剛的《紅高粱》,這裡不是筆誤,真的就是這種感覺,還很強烈。半天都沒重回到電影中。


相關焦點

  • 電影《八佰》憑藉什麼能火?你又看懂了嗎
    大家好我是小黃鴨,熱播電影《八佰》想必大家都看過,即使沒看過在短視頻平臺,應該也能刷到該劇的花絮短片「抱炸彈跳樓和日軍同歸於盡的陳樹生、為送電話線不畏生死的刀子、冒死送旗的楊惠敏」是否都歷歷在目,除了一波又一波的眼淚,你真的看懂這部劇了嗎?下面我們就一起來看看你們所不知道的。
  • 電影《八佰》最終為什麼沒有打開租借門,你看懂了嗎?
    電影《八佰》,十年準備,四年製作,三次撤檔。點映期間,票房就已超兩億,可謂為疫情後的中國電影殺出一條血路。可是這部電影的結尾你真的看懂了嗎? 電影《八佰》講述了一個不普通的戰役裡,一個個普通的士兵角色。
  • 《八佰》真有那麼爛嗎?
    可是,《八佰》真的如同一件華袍,上面沾滿蝨子嗎?「屁股」歪不歪《八佰》到底是不是愛國題材影片?如果真的看懂了電影,會發現恰恰相反,本片以一種高級黑的方式,處處折射出國民黨政府彼時的無能懦弱,甚至可惡——「戰爭的背後都是政治」。對於當局來說,四行倉庫的抵抗,不過是打給西方看的,是為上層在國際會議中獲取英美支持的籌碼。可以說,只有這400多守軍是當事人,所有人都在隔岸觀火。我們展開講講。
  • 《信條》豆瓣8.2分,單日票房超八佰,這部燒腦劇你看懂了嗎
    最近上映的新電影是越來越多了,今天我們來說的就是這部進口大片《信條》,上映以後,我們看到今日的單日票房已經超過了《八佰》。而對於這部電影,我們也看到了很多網友評價說:《信條》看完了,真爽,劇情和朋友討論交流大概是悟了吧
  • 電影《八佰》真有那麼好看?
    可是就是這麼一部電影居然能把吳京,陳思誠等導演看哭!吳京導演說:「八個月來,我第一次進電影院,就趕上了這麼一場視覺盛宴,我哭了好幾回,……《八佰》加油,中國電影加油」!吳京評價電影《八佰》陳思誠導演說:「《八佰》牛逼,電影不死,中國加油!
  • 電影《八佰》你看了嗎
    《八佰公眾號:蝸牛123塑造立體的人,是《八佰》的立意與野心所在。而該片卻從一群逃兵的身上展開,《八佰》能在國產戰爭片中越眾而出,恰恰是因為它「敢拍人性的真,甚至醜」。該片拓寬了我們認識英雄的維度,他們在捨生取義前,也有過平凡的,甚至苟且的懦弱與掙扎。《八佰》的人物塑造採用了群像刻畫的手法,光是主要人物就有二十來個,但這也會造成「一開始還想把每個人名記住,但後來就記混了」的情況。
  • 《八佰》的隱藏內容
    電影開始,一隻老鼠鑽入洞中,這就象徵的當時一味逃避的中國百姓,而後的白馬,象徵的挺身而出的青年,人民。管虎導演的意向一直明確,你看懂了嗎?影院復工以後看的第一部電影,一部熱血沸騰的愛國教育片,讓我們再次感受到華夏熱血兒郎的家國情懷!
  • 批《八佰》被罵漢奸,誇《八佰》被罵走狗?這屆觀眾真難伺候
    自從影院復工以來,上映的影片都成了大家熱議的對象,其中爭議最多的當屬《八佰》。早在8月15日點映開始,《八佰》便收穫了千萬以上的票房。這預示了《八佰》必定能在暑期檔掀起一波小高潮,然而我們還是低估了它!
  • 《八佰》是一部洗白孫元良的電影嗎?
    ,就寫了一篇洋洋灑灑大幾千字的文章,最後結論就是「八佰是一個果粉電影,誇讚國民黨,看了賣國!」然而真的看過電影的,會覺得上面這些人根本就莫名其妙。因為這電影幾乎就沒出現孫元良這個人。(為了說明白問題,以下有輕微劇透)1,《八佰》真洗白孫元良了?事實是,沒有。
  • 談電影《八佰》 說桂林八佰壯士
    隨著影院的恢復開放,電影《八佰》終於官宣定檔8月21日全國上映。「震撼」,再加上管虎導演對歷史題材的把控和渲染,讓《八佰》在上映之前成為了不少觀眾心中最期待看到的電影之一。電影《八佰》由管虎執導,張譯、姜武、王千源、歐豪、李晨、杜淳等主演。
  • 《八佰》不值得吐糟,看懂這部電影,需要看山不是山的思維方式
    有太多的評論說《八佰》違背歷史,虛構情節太多,刻意煽情,結尾是敗筆……對於這些評論,我只想談談自己的一些理解方式,看懂這部電影,需要一種不較真,「看山不是山」的思維方式,僅供參考。什麼是源於,打個比方我源於我爸媽,但能說我等同於我爸媽嗎?再看看史書,即便今天我們看到的歷史,你能說它沒有摻雜水分,打了折扣嗎?史官記載的所謂歷史難道沒有加入他個人的主觀色彩嗎?如果可以穿越的話,穿越到四行倉庫的戰鬥現場,你我都是當時在場參加戰鬥的士兵,我們眼中看到的事實都是完全重疊的嗎?團長謝晉元眼中的「史實」和普通士兵眼裡的「史實」是一樣的嗎?
  • 電影《八佰》值得一看嗎
    哈嘍各位小夥伴們大家好,今日想跟各位聊聊最近一部現象級別電影《八佰》,相信很多小夥已經看過這部這部電影了吧,小編最近忙所以才等到今天才去看這部電影; 9月6號據燈塔專業版顯示,電影《八佰》在正式上映的第17天,累計票房突破24億元,觀影人次達6273.2萬。
  • 終於定檔的《八佰》,票房真能賣到15億嗎?
    但終於定檔的《八佰》,票房真能賣到15億嗎?對於近況艱難的華誼而言,這註定依然是一場艱難的戰役。《八佰》,15億?《八佰》當然有資格大爆。但任何影片大爆背後,都有天時地利人和,《八佰》的問題是顯然是:此時上映,天時地利人和還在嗎?
  • 電影《八佰》口碑「爆炸」,這些上市公司下周要火了
    電影《八佰》講述了1937年淞滬會戰末期,國民革命軍第88師524團留守上海四行倉庫,與租界一河之隔,孤軍奮戰4晝夜,造就了罕見的被圍觀的戰鬥;為壯聲勢,四百人對外號稱八百人。我就知道,這部電影火了!作為疫情後首部上映的「新片」!《八佰》來了一個開門紅,對於影視行業,對於許多上市公司來說,可能真的是一個不錯的開局。
  • 電影《八佰》成不了救世主
    電影《八佰》的歷史背景大家都是清楚明白不過了,觀影后大家都在糾結與歷史的表現真實與否,其實沒有什麼意義。電影首先是讓人看懂所述故事的一門藝術,同時又能讓人身歷其境、感同身受、獲得視覺感官相符的反應那絕對是好電影成功的電影。
  • 《八佰》電影好看嗎 《八佰》演員表與劇情講什麼
    《八佰》電影好看嗎 《八佰》演員表與劇情講什麼  近段時間以來,電影《八佰》可謂是炒的特別的熱,很多人都表示十分的期待。就在昨日,電影《八佰》終於和大家見面了,電影《八佰》好看嗎?電影八佰演員表及劇情介紹,一起來看一下具體的內容。
  • 電影《八佰》,如願以償
    讓《八佰》去扛起當時的歷史全景,過於苛刻。於是,我繼續躲閃,沒有問他,罵什麼?而是問:「你的是說,這電影,就一點都沒擊中你淚點嗎?」「沒有啊。他說是歷史大片,但又沒有忠於歷史,還篡改歷史。」「篡改?比如呢……」我小心翼翼地問道,因為我對那段歷史的確不了解,而《八佰》是歷史大劇的說法倒似有耳聞。
  • 《八佰》:留下民族的脊梁
    今天終於跑去看了電影《八佰》——八佰壯士,依託四行倉庫,抵禦日寇,我們一開始就說過:人的本能是追求活命,這一段之所以讓人動容,是戰士們選擇了把手榴彈集束綑紮在自己的身體上,一個一個跳下去,跟敵人同歸於盡。每個人跳下去之前,都喊出自己的名字,那是他在這個世界上,留下的最後一點聲音。
  • 還在糾結《八佰》?個人強而民族弱,惟願八佰之後再無「八佰」
    然而當看過影片之後,觀眾魚貫而出、走出劇院之後,不知道《八佰》給大家留下了什麼?國家領導人和普通大眾看到的國家情況能一樣嗎?基於這個結論,我認為作為一部反映歷史題材的影片,導演組能夠用十年磨一劍的精神去拍這部影片,是對歷史負責,對文化負責,對英雄負責,對觀眾負責,對自己的職業負責。
  • 關於針對《八佰》的奇葩聲音,你們真的看懂了這部電影嗎?
    《八佰》上映的這段時間,口碑與票房雙豐收,不僅如此,還燃起了大家的愛國之情。這段時間,前往上海四行倉庫參觀的人數增加很多。這些都是正面積極的行為,與此同時,也有一些奇葩的聲音。因為我們的民族病了。至於病因,電影也給出了解釋。    電影外的奇葩聲音,也可以用這句臺詞來解釋,因為有些人就是民族病的病因,從他們刁鑽的評論中就可以看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