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中天:晁錯不但死得很冤,死得很慘,還死得很窩囊

2021-02-23 番茄歷史文摘

晁錯是穿著上朝的衣服(朝衣)被殺死在刑場的。

晁錯的這種死法,常常使讀書不細的人誤以為他死得很體面。這事要怪司馬遷。司馬遷在為晁錯作傳時用了「春秋筆法」,說「上令晁錯衣朝衣斬東市」,似乎是皇帝給晁錯留面子,讓他穿著朝服去死,享受了「特殊待遇」。斑固就沒有司馬遷那麼厚道,不客氣地揭老底說「紿載行市」(其實司馬遷也說了這話,只不過是在《吳王劉濞列傳》)。紿,就是誑騙。晁錯是被騙到刑場的。奉旨前去執行命令的首都衛戍司令兼公安部長(中尉)陳嘉大約並沒有告訴晁錯朝廷要殺他,晁錯也以為是叫他去開會,興衝衝地穿了朝服就上車,結果稀裡糊塗被拉到東市,腰斬了,連遺囑也沒來得及留。我們不知道,刑前有沒有人向他宣讀判決書。但可以肯定,晁錯之死,沒有經過審判,也沒有給他辯護的機會。

這實在可以說是「草菅人命」,而這個被「草菅」了的晁錯也不是什麼小人物。他是西漢初年景帝朝的大臣,官居御史大夫。御史大夫是個什麼官呢?用現在的話說,相當於副總理兼監察部長。所以晁錯的地位是很高的。一個高官不經審判甚至還身著朝服時就被處死,只有兩種可能。一是事情已經到了非常緊迫的程度,二是對手痛恨此人已經到了不顧一切的地步。現在看來,晁錯的死,兩種情況都存在。

先說事情的緊迫。

晁錯被殺的直接原因是「削藩」。晁錯是一有機會就要向漢景帝鼓吹削藩的。而且,正是因為他的極力主張和一再鼓吹,景帝才最終下了削藩的決心。什麼是「削藩」呢?簡單的說,就是削減藩國的轄地。所謂「藩國」,就是西漢初年分封的一些王國。這些王國的國王,不是皇帝的兄弟,就是皇帝的子侄,是大漢王朝的既得利益者。削藩,無疑是要剝奪他們的權力,侵犯他們的利益,這些鳳子龍孫豈能心甘情願束手就擒?所以,削藩令一下,最強大的兩個王國──吳國和楚國就跳了起來。吳王劉濞和楚王劉戊聯合趙王劉遂、膠西王劉卬、濟南王劉闢光、淄川王劉賢、膠東王劉雄渠起兵造反,組成七國聯軍,浩浩蕩蕩殺向京師,這就是歷史上有名的「七國之亂」,也叫「吳楚之亂」。

七國興亂,朝野震驚,輿論譁然。景帝君臣一面調兵遣將,一面商量對策。這時,一個名叫袁盎的人就給景帝出了個主意。袁盎說,吳楚兩國,其實是沒有能力造反的。他們財大氣粗不假,人多勢眾也不假,但他們高價收買的,不過是一些見利忘義的亡命之徒,哪裡成得了氣候?之所以貿然造反,只因為晁錯慫恿陛下削藩。因此,只要殺了晁錯,退還削去的領地,兵不血刃就能平定叛亂。袁盎是做過吳國丞相的,說話的分量就比較重一點。何況這時景帝大約也方寸已亂,聽了袁盎的建議,就起了丟卒保車的心思。

不能說袁盎的主意沒有道理,因為吳楚叛亂確實是以「請誅晁錯,以清君側」為藉口的。打出的旗號,則是「存亡繼絕,振弱伐暴,以安劉氏」。什麼叫「清君側」呢?就是說皇帝身邊有小人,要清理掉。這個「小人」,具體的說就是晁錯。那好,你們不就是要「清君側」嗎?如果晁錯已誅,君側已清,你們還反什麼反?

事實證明,袁盎的這個主意並不靈。晁錯被殺以後,七國並未退兵,作為漢使的袁盎反倒被吳王扣了起來。袁盎給漢景帝出了誅殺晁錯的主意後,被任命為「太常」(主管宗廟禮儀和教育的部長),出使吳國。袁盎滿心以為吳王的目的既已達到,應該見好就收的。誰知道這傢伙的胃口已經吊起來了,根本不把袁盎和朝廷放在眼裡,不但連面都不見,還丟下一句話:要麼投降,要麼去死。這下子袁盎可就啞巴吃黃連了。雖然後來他總算從吳營中逃了出來,卻也從此背上了一個惡名:挑撥離間,公報私仇,讒言誤國,冤殺功臣。

實際上當時就有人為晁錯鳴冤叫屈,對袁盎不以為然。晁錯被殺以後,有一個名叫「鄧公」的人從前方回京,向漢景帝匯報軍情。鄧公的官職是「謁者僕射」(宮廷衛隊長郎中令的屬官),級別「比千石」,此刻被任命為校尉(比將軍低一級的武官),將兵平叛。漢景帝問鄧公:晁錯已經殺了,吳國和楚國應該退兵了吧?鄧公卻回答說,怎麼會退?吳王圖謀造反,準備了幾十年,所謂「誅晁錯,清君側」,不過是個藉口罷了,「其意非在錯也」(他們的意圖並非在誅殺晁錯)。所以,吳國和楚國是不會退兵的,天下人的嘴巴卻恐怕會閉起來,不敢再說話了(恐天下之士噤口,不敢復言)。景帝問他為什麼。鄧公說,晁錯為什麼要主張削藩?是因為擔心諸侯過於強盛,尾大不掉,威脅中央政權,這才提出要削減藩國轄地,以提高京師地位。這是我們漢家社稷的千秋大業和萬世之利呀!可是,他的計劃才剛剛開始實行,自己卻被冤殺於東市,這不是「內杜忠臣之口,外為諸侯報仇」,做了令親者痛仇者快的事嗎?「臣竊為陛下不取也!」景帝聽了以後,半天說不出一句話來。「默然良久」,才嘆了一口氣說,你說得對,朕也是追悔莫及啊!

其實,把錯殺晁錯的責任都算到袁盎身上,也是冤枉的。因為袁盎當時的身份,只不過一個被罷了官的庶人;他向景帝提出的,也只不過一項「個人建議」。然而處決晁錯卻是正式打了報告的。打報告的是一批朝中大臣,包括丞相陶青、中尉陳嘉、廷尉張歐(顏師古注歐音區)。當時的制度,中央政府的高級官員是「三公九卿」。三公就是丞相、太尉和御史大夫。丞相是最高行政長官,相當於總理或行政院長;太尉是最高軍事長官,相當於三軍總司令;御史大夫是副丞相兼最高監察長官,相當於副總理兼監察部長。丞相、太尉、御史大夫,合起來就是「宰相」。所以宰相是三個,不是一個。部長則有九個,叫「九卿」。陳嘉擔任的中尉,張歐擔任的廷尉,都是卿。尉,是武官。那時軍警不分,尉可能是軍官,也可能是警官,還可能是軍官兼警官,職責取決於「尉」前面的那個字。比方說,太,是「最高」的意思,太尉就是全國最高軍事長官。中,是「宮廷」的意思,也代表「京師」,和外地的「外」相對應。中尉的職責,是負責京城的治安,所以中尉就是首都衛戍司令兼公安部長。廷,則是「朝廷」的意思。廷尉的職責,是掌管刑律,所以廷尉就是司法部長兼最高法院院長。一個政府總理,一個公安部長,一個司法部長,三個人聯名彈劾晁錯,分量是很重的。

擬定的罪名也很嚴重,是「亡臣子禮,大逆無道」。申請的處分,則是「錯(晁錯)當要斬(腰斬),父母妻子同產無少長皆棄市」,也就是沒分家的親人無論老幼統統砍頭(棄市是景帝時確定的一種死刑,意謂「刑人於市,與眾棄之」)。對這個彈劾,漢景帝的批示是「同意」(制曰可),而且派中尉陳嘉把晁錯找到,立即執行,連招呼都沒打一個。

所以,晁錯不但死得很冤,死得很慘,還死得很窩囊。

摘自易中天《帝國的惆悵》

相關焦點

  • 晁錯之死,表面死得冤枉,實則另有隱情
    為維護中央權威,漢景帝聽從大臣晁錯的建議,而始削藩。並全權委託晁錯負責相關事宜。晁錯是文帝朝的舊臣,也是漢景帝的老師。在文帝朝時,因多次向漢文帝提建議而受到漢文帝的賞識。文帝任命其為中代夫,兼太子家令,以輔促太子。漢文帝死後,太子劉啟繼承皇位,是為景帝。晁錯自然而然成了景帝身邊的紅人。景帝任命晁錯為內史,朝中大小事物都交由晁錯處理。
  • 晁錯之死
    晁錯能言善辯,善於分析問題,因此深得太子劉啟信任。景帝即位後,任命晁錯為內史,後遷至御史大夫。晁錯雖然只是內史、御使大夫,但因為景帝異常信任他,所以他的實際權勢遠超九卿,當時的很多政令法令都出自他手。按說晁錯應該有很好的前程,不過他政治上對外積極主張削藩,即剝奪諸侯王的政治特權以鞏固中央集權,損害了諸侯利益;對內則在朝內飛揚跋扈,四處樹敵。故此不滿者眾。
  • 《二休讀史·因果故事》之晁錯:你說下輩子如果我還記得你,我們死也要在一起.
    一時六神無主的景帝為了平息七國之亂,終於在袁盎的建議之下,殺了晁錯。晁錯,是景帝的老師,也是景帝最為倚重的大臣,殺晁錯,實在是情非得已。景帝相當心痛,心痛到2000年後的導演都看不下去了,非得在文藝作品中,多加一段戲。所以在電視劇《漢武大帝》中,導演特意安排了晁錯被腰斬前,景帝前去探望晁錯的情節,師生二人哭得稀裡譁啦,惜別之情,感天動地。
  • 三國死得最慘的十大名將:其中四人死於亂箭之下,五人被斬首
    今天就盤點下演義中死得最慘的十大名將,需要說明兩點的是:第一,演義和正史不同,很多大將不僅死亡時間不吻合,就是如何死的也不盡相同比如張遼正史中是病死的,演義中是中箭而亡;第二,真正算得上慘的應該是被斬殺和中箭而亡或者是戰敗被絞殺斬首的名將們,當然死於亂箭之下比起中箭後不治而亡貌似要慘一點。
  • 二戰中死得最窩囊的日軍將軍
    我雖然厭惡日本人,卻也不得不同意這種看法,二戰時期日軍確實是亞洲最精銳的軍隊,不論國軍共軍,與他們作戰時死傷倍於彼是正常現象,用約克公爵的一句話來說就是:「二戰時,德軍1個師抵得日軍3個師團,而日軍一個師團抵得國軍3個軍。」即是要殺死1個日兵,起碼要付出3~4條中國人性命的代價。按傳統中國人的說法,有這麼多對手給自個墊背,死的不虧本!
  • 晁錯死的冤嗎?不冤!不懂人心和人性,註定難以善終!
    晁錯的父親跺著腳哭了起來:「我怎麼有你這麼兒子啊,晁家滅門之禍就在眼前,你居然還不自知,我又能說什麼呢?」說完,竟然服毒而死。十多天後,吳王劉濞聽說朝廷要削藩,馬上聯合楚國等六個藩王,以「誅晁錯,清君側」為名,發動叛亂,這就是七國之亂,一時間天下大亂。晁錯的老對頭,袁盎聽說七國叛亂,差點高興得跳起來:「晁錯的死期不遠了!」
  • 《長相守》三個女人同時下線,兩人死有餘辜,姚碧瑩死得太冤
    《長相守》三個女人同時下線,兩人死有餘辜,姚碧瑩死得太冤。文/巖姐,原創內容,抄襲必究!人活一輩子,最重要活得問心無愧。比如最近下線的三個女人,她們同時下線,有人死有餘辜,有人死得太冤。楊懿飾演的姚碧瑩,死得太冤。明明可以不用犧牲自己,明明已經獲得幸福,明明自己深愛的夫君原非珏也愛上了自己,還有一個可愛的寶寶木伊,也知道了母親明鳳卿是愛自己的,也明白了當年二哥宋明磊給自己下毒是為了保護自己,和花木槿的誤會也解除了。
  • 作為《火影忍者》中第一位出場的天才,白死得太快卻死得不冤
    導語:作為一部少年熱血長篇動漫,在岸本齊史設定的《火影忍者》世界下,難免出現不少天才人物,而作為真正第一位出場的天才人物「白」卻死得太快!並且卡卡西還曾說過:這個世界上就是有很多年齡比自己小,但實力比自己強的角色!
  • 《西遊記》中哪個妖怪死得最冤?
    (《西遊記》第二十七回)第一種和第二種妖怪沒啥可冤的。甚至其中有的妖怪作惡多端卻輕拿輕放,讀者或觀眾還要感慨一句被傷害的百姓實在太冤。能和「冤」字搭上邊兒的大概只有第三種「被判了死刑」的妖怪,並且只有其中的一部分,畢竟被打死的妖怪也的確有罪有應得的,比如白骨夫人,三番兩次想抓唐僧吃唐僧肉,孫悟空把他打死算自我防衛,就談不上冤。
  • 《權力的遊戲》中死得最窩囊的十個角色,第一簡直太窩囊了
    在《權力的遊戲》中角色死去是家常便飯,縱觀八季,領盒飯的角色多不勝數,其中不乏有很多窩囊的死法,這一期小編就來盤點盤點,《權遊》中死得最窩囊的十個角色,看看都有哪些大人物上榜!10盧斯·波頓盧斯·波頓是恐怖堡的領主,為人冷酷,精於算計,殘忍無情。
  • 晴雯的死,為什麼總讓我們覺得冤?
    文:青品黃黑   本文經授權轉載讀《紅樓夢》,大多有一個感覺,就是認為晴雯死得有些冤。 因為做媽的王夫人,擔心自家兒子不走正路,早戀會荒廢學業,掏空身體。 晴雯覺得自己明明清清白白一個女兒,真是比竇娥還冤: 「……我死也不甘心的:我雖生的比別人略好些,並沒有私情密意勾引你怎樣,如何一口咬定了我是狐狸精!我太不服。」 寶玉一邊陪著掉眼淚,一邊也覺得她冤,疑心是襲人在背後放了冷槍。
  • 鹿鼎記疑團(二)——大英雄為何死得如此窩囊等
    大英雄為何死得如此窩囊?鹿鼎記裡,哪位稱得上是大英雄?當然是陳近南。即便諸位沒有讀過鹿鼎記原著,也一定在電視劇中聽到過那句「為人不識陳近南,便稱英雄也枉然」。陳近南武功蓋世,縱橫江湖罕逢敵手,還是最大的反清復明團體天地會的總舵主。天地會縱橫南北十八省,會眾十餘萬,聲勢浩大,陳總舵主想要指點江山,也未嘗不可。
  • 歷史上死的最慘的10位名人,生前個個呼風喚雨!
    晁錯 為了加強對地方勢力的控制,漢景帝利用晁錯「削藩」的建議打擊了各地諸侯的勢力。各地諸侯(歷史叫「七國」)也不是吃素的,打出了「誅晁錯,清君側」的口號。 漢景帝看沒法收拾了,只好拿出晁錯做擋箭牌了。可憐晁錯那天正高高興興上班(上朝),就稀裡糊塗地被腰斬了。遭殃的還有他的所有親屬,皆被處死棄市。
  • 為何張苞比他父親張飛死得還要窩囊?諸葛亮說出了真實的情況
    小關張可是張苞為什麼還沒有真正去建功立業就非常窩囊的去世了?甚至比他父親張飛死的還要窩囊,究竟是什麼原因呢?張飛原以為只是普通的摔傷,可沒過多久就傳來了張苞不治身亡的消息,諸葛亮聽了以後直接吐血,諸葛亮心中憋屈啊,作為蜀國後期的關鍵將領,竟然就這樣的死得,毫無價值。
  • 漫威中有沒有死得很慘的反派?
    要說漫威死得很慘的反派,其實很多反派的死都是自己花樣作死的,這裡自然也有很多死的比較慘的。寫在前面:說到漫威人物的死亡比較慘的我首先想到的就是狼叔了,在電影《金剛狼3》中經歷了漫長一生的狼叔最後像是「窮困潦倒」一樣,並且狼叔還經歷了很多人沒有「無法想像」的痛苦一生。
  • 白起之死,到底冤不冤?
    是啊,人死總要死個明白吧。如果連為什麼死都不知道,那一個人得死的多麼憋屈!但這一句話問出來,前來送劍的軍士卻無言以對。這個蒼老而威嚴的男人,曾是大秦王國上下無數人仰視的存在,他是軍人的偶像,他也是王國的依仗。曾經,只要有他在,大秦的軍隊就無所畏懼。而如今,這些個軍士,卻要親自來送偶像走完人生的最後一步。他叫——白起,光是這個名字,在這個時代,就足以令諸侯顫抖!
  • 鎮魂街第五集,水兒死得有點冤,南御夫與門司令的恩怨即將揭露
    只不過水兒死得有點冤,南御夫與門司令的恩怨也即將揭露。水兒並不是北落師門的親生女兒,而是在一場執行任務中所救的。之所以水兒與北落師門的感情那麼好,主要是因為在那一次任務中,面對培育寄靈人的神秘組織,當時所有的戰友犧牲,就連南御夫也下落不明,一度讓北落師門的心情跌落到極點,根本就沒有再衝出去的欲望。
  • 火影忍者:盤點歷代火影的死因,綱手活了最久,鳴人死得最慘!
    博人一開篇就不斷強調他才是主角巴拉巴拉的,這就是你把鳴人畫死的原因?今天先不說《博人傳》的劇情,我們來盤點一下歷代火影的死因吧!沒死的,咱們猜一猜~初代火影 千手柱間千手柱間雖被成為忍界之神,但也逃不過死亡的命運。初代柱間和宇智波斑大戰之後不久鬱鬱而終,岸本沒有給出具體死因,目測是斑爺搞得鬼。
  • 晁錯:月滿則虧,強極則辱
    朝中大臣進言誅殺晁錯,皇帝於是騙晁錯上朝,半路帶到市場,晁錯穿著朝服被腰斬,全家滅門。三個月後,七國之亂平定。當時乃至後世千萬代,都有人說晁錯死得太冤,也有人比如蘇軾,說晁錯咎由自取,從現代人的角度看,晁錯死得冤不冤呢? 一、晁錯是什麼樣的人?
  • 死得最慘的10大明星,喬任梁不是最慘的,最慘的是死在街頭的她!
    死得最慘的10大明星,喬任梁不是最慘的,最慘的是死在街頭的她!生命是脆弱而寶貴的,一顆巨星的隕落往往伴隨著惋惜,下面我就來盤點死得最慘的10大明星,個個都令人惋惜。美玲》拍攝哭戲的過程中暈倒,最終腦死。第十位:任嬌而死的最慘的是趙本山很鍾愛的最美的女徒弟任嬌,提起這個名字大家可能不太熟悉,她是13年洲際小姐深圳區總決賽亞軍,在《鍾馗伏魔:雪妖魔靈》中飾演青蛇,這個電影並沒有讓她走紅,而後來參加跑男,讓她一夜爆紅,但不幸的是17年10月16日被爆赤身裸死在酒店的草叢中,有嫌疑的男演員被警察帶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