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9年的一天,在西班牙巴塞隆納的球場,所有曼聯死忠都不會忘記那個夜晚所發生的一切。歐冠的決戰場上,曼聯對戰拜仁慕尼黑,巴斯勒第五分鐘的進球把曼聯推向了絕境。七十分鐘過後,謝林漢姆和索爾斯克亞相繼替補登場,但直到傷停補時,落後的比分暫時還沒有更改。
而那場比賽的最後3分鐘,誕生了歐冠歷史上最大的奇蹟。
英國著名足球評論員馬丁·泰勒的解說激情四溢,同曼聯的那兩個進球一起,成為了不可磨滅的經典。
補時3分鐘,曼聯能進球嗎?他們經常在最後時刻進球。貝克漢姆,開出角球,對方解圍,吉格斯起腳射門……謝林漢姆!他的名字將留在光輝史冊上。謝林漢姆為曼聯扳平了,曼聯在歐冠決賽中起死回生!」
貝克漢姆,又一次開岀角球,謝林漢姆頭球改變足球的軌跡,索爾斯克亞進球了,曼聯登上了歐洲冠軍的巔峰,還從來沒有哪支球隊能夠如此戲劇性地奪得歐洲冠軍。在懸崖邊緣,他們從沒有放棄。不管你是在哪兒觀看的1999年冠軍杯決賽,但不管你在哪兒,都會記得索爾斯克亞這神奇的最後一腳。
不可思議的夜晚,夢想成真的夜晚,那神奇的一腳,稚嫩的娃娃臉這個稱呼從此被人銘記。更多人認識了那張還略帶稚嫩的娃娃臉,迎風飄揚的三冠王旗幟上更是永遠記載著那光輝的時刻。
老特拉福德,球員心中的魔鬼主場,球迷心中的足球殿堂。在曼聯球場百餘年的歷史中,有一個角落非常引人注目,那是屬於曼聯死忠球迷的西看臺。在一九九九年三冠王的榮譽之後,那裡出現了一幅懸掛至今的橫幅20 LEGEND,球隊的20號戰袍就這樣因為一個人而變得偉大。但這一切,在僅僅三年前的1996年夏天,幾乎是不可想像的。
那時,年僅二十三歲的索爾斯克亞轉會來到曼聯,球隊只花了一百五十萬英鎊。當時主教練未能如願得到希勒,人們難免質疑,難道要指望這個名不見經傳的球員代替原本為希勒所設定的位置?恐怕連主教練本人也從未那麼想過。
一個月後,在曼聯與布萊克本的比賽中,比分落後的曼聯在第六十一分鐘換上了首次登場的索爾斯克亞。八分鐘後,他獨闖龍門為曼聯扳平比分,第一次享受到球迷們的吶喊。據他自己回憶,他在曼聯最美好的時刻正是處子秀中的這個處子球,因為這一下子讓他意識到,自己真的已經來到這座夢劇場了。一九九六至一九九七賽季,索爾斯克亞在賽季中出場三十三次打進十八球,成為了曼聯當賽季的射手榜頭名。
在曼聯的歷史上從不缺少優秀前鋒,索爾斯克亞雖然不具備那些前輩們的天賦或是氣質,但索爾斯克亞所獨有的輕快飄逸和精湛射術,就如一把鋒利的寶劍,成功地在曼聯的夢劇場裡劃開了一片屬於自己的天空。透過那片天空看去,那一張青春的、微笑的、可愛的娃娃臉依然出現在曼聯球迷的眼中。
要想徵服球場,一定要先徵服這裡的球迷,這是曼聯歷來的傳統。這些年來,面對層出不窮的巨星,紅魔球迷都有不一樣的熱愛,但只有面對索爾斯克亞時,所有的人都會愛他。時至今日,那一首球迷們為索爾斯克亞寫的歌還在人們的耳邊迴蕩,那個稚嫩的娃娃臉已是滄桑,但那個超級替補的精彩表現,依然在我們的腦海裡閃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