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4年第23屆洛杉磯奧運會上,許海峰為中國贏得奧運史上第一個冠軍,實現了中國奧運金牌「零」的突破。2000年第27屆雪梨奧運會上,許海峰所帶的隊員陶璐娜奪得冠軍。今天(10月12日),兩位奧運冠軍許海峰、陶璐娜走進上海中學,與學生面對面。
【「消失」半小時數螞蟻?】
第23屆洛杉磯奧運會上,射擊比賽中途,許海峰離開了現場,「消失」了半小時,他竟然是在大門口數螞蟻?返回賽場後,他改寫了中國奧運史,成為中國首位奧運金牌冠軍。這神奇的半小時和數螞蟻背後,究竟有怎樣的故事?今天,許海峰為同學們講述了自己的運動生涯,尤其是奧運會奪冠以及背後的心路歷程,吸引了在場學生。
許海峰代表中國參加自選手槍慢射六十發五十米項目,這個項目是他從1982年12月開始練習,到1984年奪得金牌只用了一年多點時間。當時比賽第一組,許海峰打了97環,只跑了3環;第二組97環,跑了3環;第三組第八發子彈打了一個8環。許海峰就把槍放下了,到大門口休息了30分鐘。射擊場地門口正好有一堆螞蟻在那裡爬,於是,這半個小時,他走到門口去看螞蟻。
許海峰說:「實際上,當一群螞蟻在那裡爬的時候,只要盯著看不超過3分鐘就什麼都看不見了。射擊比賽為什麼出現問題,因為非常緊張。坐在射擊場地上,你還是在想比賽,這個休息等於沒有休息。所以,你一定要讓思維轉化到別的方面,把比賽這事給忘掉。忘掉以後回來重新調整不就好了嗎?」他回來以後,已成功調整回來了,狀態非常好。最終,當時27歲的他以566環的優異成績獲得金牌。
同學們最感興趣的是,奧運冠軍如何在賽場上頂住壓力,表現出色的?許海峰坦言,比賽時,自己沒有壓力。一名優秀的運動員,最重要的是在比賽中打出自己的水平,打出自己的水平一定要有平穩的心態。「壓力都是自己給自己的。比賽前,不要自己瞎想,把自己的最佳狀態表現出來,這最重要。學習也一樣,好好地學好,才能發揮自己的水平。」
許海峰給學生們提了三點建議。首先,一個人一定要有目標,確定一個目標之後會堅持,這個目標一定要選自己喜歡的;其次,做任何事,必須花功夫。在射擊隊時,他一年多就贏得了奧運冠軍;做教練後,他研究如何做好教練。在他看來,優秀的教練就是在比賽中讓運動員把平時的水平打出來,培養運動員比賽中發揮出最好水平。任何事想做好,一定要花功夫研究。最後,平時多學習,遇到問題、解決問題,靠的是日常積累的知識,知識面一定要廣。
陶璐娜坦言,自己也經歷過許多次失敗,但從失敗中學到很多。「大家看到的是,我們是奧運冠軍,奧運會上贏得金牌,但如何面對失敗和挫折,才是自己在這個過程中感受最深的、最大的收穫。」陶璐娜說。
上海中學學生闕銘淏感到:奧運冠軍們勉勵大家懷著目標、認真踏實地學習新知。他們對運動的深入鑽研、對祖國培養的感恩,令我印象深刻。在物質生活豐富的新時代,他們的經歷是對精神追求的一種詮釋。作為新時代的青年,應傳承這可貴的愛國與鑽研精神,在實踐中體會精神追求的力量。
【雷射射擊打破傳統安全性壁壘】
今天,2020年上海市中小學雷射射擊展示賽暨上海中學體育周正式開幕。今天的比賽活動分為精準射擊展示賽和雷射跑射體驗兩個部分,在籃球館和網球館兩個場地同時進行。精準射擊展示賽,由兩代「槍神」許海峰和陶璐娜帶隊,三個年級共計60名學生參加比賽。比賽共分3組,每組決出前三名。現代五項世錦賽冠軍、「全能王」錢震華帶領的雷射跑射更為熱鬧,72名學生代表分成12組參加跑射接力賽,檢驗個體身心素質的同時,培養了同學們的競爭意識和集體精神。比賽結束後,500多名師生在教練的指導下體驗雷射射擊和雷射跑射,前沿的雷射器材、新穎的比賽形式,讓在場師生們樂在其中,盡享體育魅力。
長期以來,射擊一直是我國的奧運優勢項目,射擊運動的人才培養工作始終受到高度重視。另一方面,射擊運動講究發展人體平衡,要求運動者集中注意力、保持身體協調,尤其適合處於生長發育和形成思維方式、奠定心理基礎時期的青少年群體。同時,射擊運動課程的開展也能在學生中進行以愛國主義為核心的普及性國防教育。遺憾的是,受限於傳統槍械設備的安全問題,射擊運動此前很難在校園中展開推廣。
這幾年間,陶璐娜走進全市不少中學,通過「奧運冠軍進校園」的形式,把射擊這個項目引入校園。安全性是射擊運動進入校園普及的最大難題,對此,身為上海市競技體育訓練管理中心自行車擊劍運動中心黨總支書記的陶璐娜曾建議,將射擊訓練所使用的雷射訓練儀來作為青少年射擊運動普及和射擊進校園的載體,「雷射訓練儀的雷射槍的木託、扳機匹配和比賽用槍是一樣的,但沒有彈堂,僅用雷射的方式來完成打靶射擊,避免安全隱患,可以打消校長、老師、家長的顧慮。」
如今,隨著雷射射擊設備的研製推出,射擊運動已打破了傳統的安全性壁壘,完全符合進校園廣泛開展的必要條件,使射擊運動融入學校體育成為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