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松的戒刀、呂布的方天畫戟、關羽的青龍偃月刀,都是用它打造的!

2021-02-19 風瞬

說到金屬,大家都再熟悉不過了,金銀銅鐵等等都是平時常用的材料。然而金屬中有這樣一種獨特的材質,相信你一定對它特別陌生。這種金屬堅硬無比,具有優異的機械性能和奇異的花紋,並且數量不多,曾一度與玉等價,用它製作的刀劍甚至可以達到「吹毛透風、削鐵如泥」的程度!傳說若是想挑撥劉關張三人的關係,只需要一道數學題就可以:「一百斤鑌鐵,82斤給了老二,剩下的部分老大老三怎麼分?」由此可見鑌鐵的珍貴。可是到今天,鑌鐵的面目依然不是特別清晰。越是這樣,就越會勾起人們的好奇心,這種在古代被視為寶物的材料,到底是一種怎樣的金屬呢?

由於科學知識的缺乏,人們以前也不知道這鑌鐵到底是個啥東西,只能靠想像與猜測,久而久之,就越傳越玄乎。關於鑌鐵的來源,曾經還有一個離奇的傳說。明代方以智的著作《通雅》中,竟然將鑌鐵記載為一種神獸拉出來的糞便,並且這「神獸」還是不固定的,有時候是白貘,有時候是兔子,還有的時候是鵝。據說這些「神獸」吃了銅鐵之後拉不出來,就在肚子裡變成了結石,這些結石就是我們所說的鑌鐵。看到這裡,還真是不得不佩服古時的人們,他們對於未知的東西總是充滿淳樸而奇特的想像,不過由此也可以看出,在那時人們的眼中,鑌鐵是陌生的,是神秘的。

鑌鐵這種金屬確實不像金銀銅鐵那樣普遍,人們對它也都比較陌生。但其實,這東西咱們還真的不是一點沒聽過。「張青取出兩把戒刀與武松看了,果是鑌鐵打造,非一日之功。」「別的都不打緊,有兩件物最難的:一件是一百單八顆人頂骨做的數珠,一件是兩把雪花鑌鐵打成的戒刀」沒錯,《水滸傳》中其實就有關於鑌鐵的描寫。這把雪花鑌鐵戒刀在《水滸傳》中被多次提到,堪稱兵器中的精品,武松也憑藉著這把刀立下赫赫戰功。英雄身上無畏的光輝在鑌鐵戒刀的反射下更加閃亮耀眼,所謂寶刀配英雄,大抵如此。

雪花鑌鐵戒刀


除了雪花鑌鐵戒刀之外,在其他的史書和武俠小說中,鑌鐵也曾作為神奇的利器多次出現。比如關羽的青龍偃月刀、呂布的方天畫戟還有孫悟空的金箍棒等等,都是用鑌鐵所打造。就連詩仙李白的作品中,也有關於鑌鐵的描寫。《暖酒》詩云:「熱暖將來鑌鐵文,暫時不動聚白雲。撥卻白雲見青天,掇頭裡許便成仙。」

關羽與青龍偃月刀

不僅如此,鑌鐵兵器還曾經當選為清代皇家御用的武器裝備。咱們的乾隆爺酷愛刀劍兵器,尤其喜歡佩戴匕首。在匕首中,乾隆帝尤其喜歡鑌鐵打造,每一把都極盡奢華,既是兵器又是藝術工藝品。

說了這麼多,小編也就不再賣關子了,現在就給大家揭開這獨特金屬的神秘面紗!其實鑌鐵並不是我國獨有的,它最早產于波斯(今伊朗)、罽賓(今克什米爾)和印度等地,大約在南北朝時期才傳入中國,在這之後中國也逐漸掌握了冶煉鑌鐵的技術。唐代僧人慧琳在其作品《一切經音義》中有如下記載:「鑌鐵是以諸鐵和合,或極精利,鐵中之上者也 。」也就是說鑌鐵是由多種鋼鐵經過摺疊鍛打等工藝而成的一種複合鋼鐵。它要比普通的鐵更加精煉、堅硬,近似於鋼,但是比鋼要軟一些。

到此為止,我們對鑌鐵總算有了一個初步的了解。堅硬、鋒利、有花紋,說到這些,有些兵器迷可能會在腦海中想到另一種相似的材質——西方的大馬士革鋼。大馬士革鋼刀可以說是刀具收藏界的極品了,很多人認為大馬士革鋼就是中國的鑌鐵,那麼它倆到底是不是一種東西呢?要想說清楚這個問題,還得慢慢捋一捋其中的關係。根據現代學者的研究,中國古代所稱的鑌鐵最初是對來自古印度、波斯、中亞等地的坩堝花紋鋼的稱呼,而這些坩堝鋼中包括布拉特鋼和烏茲鋼兩種金屬,其中,產自印度的烏茲鋼經過阿拉伯人的加工後就成了刀具中的佼佼者——大馬士革鋼刀。這麼看來,「鑌鐵」並不是「大馬士革鋼」的同義詞,但「大馬士革鋼」的內涵基本上可以包含於「鑌鐵」之中。

大馬士革鋼刀

就是這樣一種東西方都倍加青睞的金屬材料,難道就沒有大規模的量產過嗎?答:這當然是不可能的!通過查閱資料,小編發現,我國古代不僅有專門冶煉鑌鐵的大本營,還和咱們赤峰的草原民族契丹有著不可分割的聯繫。前幾年的一項考古發現就可以為此提供佐證。

2011年—2014年,由北京市文物研究所、北京科技大學、北京大學、延慶區文委共同組成的聯合考古隊展開了一次考古挖掘。在北京市延慶區大莊科鄉的燕山群峰中,考古隊發現了一處遼代冶鐵場所的遺址,這是迄今為止在國內見到的保存冶鐵爐數量最多、爐體保存最完好的一處遼代冶鐵遺址,有人生動貼切地將它比喻為「遼代首鋼」。專家對這處發現大加稱讚,稱其為「宋遼時期中國冶鐵遺址的典範」,2015年4月,這一發現獲得了「全國十大考古新發現」的稱號。


正所謂無心插柳柳成蔭,你大概想不到,就是這樣一處意義非凡的遺址,竟然是因為一次蓋房而被發現。大莊科鄉的景象和其他鄉村有所不同,更有別於都市。這裡山路崎嶇,長城蜿蜒。2005年,大莊科鄉水泉溝村村支書謝久所正在自家蓋新房,過程中意外地發現了一座「窯」,在村民們眼裡這和普通的石頭沒什麼兩樣,並沒有當回事。謝久所想到這也許是修建長城時用來燒磚的磚窯,於是將此事上報給了文物部門。正是這些看似普通的「石頭疙瘩」組成的磚窯,打造了契丹民族的鐵質武器,使人們在他們的鐵騎下敬仰亦或戰慄,也在歷史的長卷上寫下了濃墨重彩的一筆。

對於這次發現,故宮博物院前院長,同時也是著名考古學家的張忠培教授非常關心,他這樣評價道:「大莊科礦冶遺址群不是僅僅發掘了幾座冶鐵爐,而是發現了從採礦到冶煉的遺蹟,並且找到了冶鐵工匠工作、生活、居住的地方,遺址類型比較系統、豐富,取得了重要成果,填補了遼代冶鐵史的空白,具有重要意義。」

張忠培老先生

鑌鐵對於契丹來說具有獨特的意義。《遼史》中記載,「遼以鑌鐵為號」,契丹的漢語意思就是「鑌鐵」,也就是堅固之意,象徵著契丹民族的無堅不摧。憑藉著精湛的技術,鑌鐵刀成為了契丹手工業的特色產品,在當時享有盛名。契丹鑌鐵彎刀的刀身有著細膩的花紋,且紋樣獨特。在同等的硬度和橫切面的前提下,鑌鐵刀有著更高的鋒利度,且防鏽性也比其他刀具更勝一籌。契丹鑌鐵刀風格獨特,將草原民族的粗獷與兵器的精緻完美地融為一體,彰顯了草原文明與眾不同的魅力。通過契丹的鑌鐵刀劍,我們可以感受到契丹民族金戈鐵馬的雄風,徵戰四方的威猛。契丹刀也似契丹人,剛健而豪爽。

契丹鑌鐵彎刀

此外,由於作戰的需要,契丹有上百萬的鐵騎和士兵要裝備,對鑌鐵的需求量很大,靠外運並不現實,只能依靠自己生產,這也決定著冶鐵成為了契丹民族的「秘密武器」。契丹的冶鐵技術在當時盛極一時,鑌鐵遠銷至宋、西夏及歐亞各國,在當地都頗受歡迎,很大程度上促進了商業的繁榮。

契丹騎兵

也許正是這種獨特的技藝,助力了契丹民族的驍勇善戰與威武勇猛,他們在神州大地上恣意馳騁,踏出了長達兩個多世紀的波瀾壯闊。這個發源於赤峰的草原民族,曾經揮斥長城內外,稱霸古代中國北方,締造了恢弘的草原文明,在它最為繁盛的時期甚至可以與北宋王朝分庭抗禮,而鑌鐵無疑為契丹的壯大發展做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偉大的契丹民族也像鑌鐵一樣堅韌,憑藉著過人的毅力勾勒出了一段令人欽佩的草原神話。

本文為原創,轉載需經作者授權

相關焦點

  • 三國十大兵器排行 呂布方天畫戟僅第三
    說到十大兵器這種梗,估計用的最多的就是武俠小說了。畢竟在武俠小說中每個有名的人物都有特別的武功和兵器,難免會評個高低。
  • 呂布被擒殺後,赤兔馬歸關羽,方天畫戟究竟去了哪裡?
    吾有畫戟、赤兔馬,誰敢近我。」也就是說,他之所以有這麼厲害的戰績,方天畫戟和赤兔馬功不可沒。我們都知道,赤兔是三國第一名馬,與呂布並稱「人中呂布,馬中赤兔」,它渾身上下,火炭般赤,無半根雜毛;從頭至尾,長一丈;從蹄至頸,高八尺,不但可日行千裡,還能登山渡水,如履平地。
  • 關羽兵敗被殺後,青龍偃月刀和赤兔馬,分別落入何人之手?
    且看三國將領,呂布的兵器是方天畫戟,聽名字就感覺相當拉風,非孔武有力者根本控制不了,甚至拿起來都費勁,更別提用它傷者殺敵了。呂布之所以如此勇猛,奪得「三國第一猛將」的頭銜,方天畫戟功不可沒。曹老闆身邊最強保鏢典韋,所使用的兵器為雙戟,足足八十斤重。趙子龍的兵器也不簡單,名為「龍膽亮銀槍」,銀槍在手橫掃千軍,左突右衝所向披靡。
  • 方天畫戟當仁不讓 《三國演義》中十大兵器
    全用鑌鐵點鋼打造,矛杆長一丈,矛尖長八寸,刃開雙鋒,作遊蛇形狀。丈八蛇矛的用法與一般的矛大致相同,主要架式為刺、挑、戮、劃等,具有一往直前的突擊能力,使用者的臂力愈大,蛇矛愈有把攻擊對象穿透的強力效果。丈八蛇矛與青龍偃月刀相媲美;它們先後成名,從此一發不可收,揚名天下。
  • 三國中十大兵器排行榜,張飛丈八蛇矛排第五,呂布方天畫戟排第四
    大家熟知的方天畫戟和青龍偃月刀就是這個時期兵器中的佼佼者。然而除了這些之外,還有很多兵器也威力巨大,卻並不為人所熟知。今天小編就來給大家聊聊三國時期威力最大的十把兵器。主要使用於指揮軍隊,但於虎牢關之戰時,劉備以此劍奮戰,同關羽、張飛並肩與呂布進行激烈單挑。左手雌劍重六斤四兩,右手雄劍重七斤十三兩。
  • 方天畫戟四十多斤,劉備:還不如我的「殺豬刀」
    在三國演義中,能人輩出,除了各家有名的謀士之外,還有例如關羽、趙雲、呂布、張飛、馬超等驍勇善戰的虎將。
  • 名字最霸氣的15件兵器,方天畫戟墊底
    15、方天畫戟方天畫戟,相傳三國時期的呂布、唐朝時期的薛仁貴用的都是這種兵器。
  • 呂布死後,曹操把他的方天畫戟賞給了誰?
    作為三國時代最「能打」的武將,呂布只要出場必然騎著棗紅色的赤兔馬,手裡握著寒光四射的方天畫戟。建安三年(198年)農曆十二月,呂布被曹操擒殺於白門樓。呂布死了,貂蟬、赤兔馬和方天畫戟的下落都成了謎。關於貂蟬和赤兔馬,咱們之前分別講過,那麼方天畫戟呢?有人說曹操把呂布的方天畫戟賞給了兒子曹彰,有人說賞給了部將許褚,但這些只是猜測,史書上沒有記載。
  • 三國10大絕命兵器,青龍偃月刀只能排第四?
    在三國裡,雙股劍是和關羽的青龍偃月刀,張飛的丈八蛇矛一起打造的。只是這把雙股劍幾乎沒什麼揚名立萬的機會。誰都知道,三英戰呂布,劉備只是個湊數的,不過只要說起虎牢關之戰,劉備和他的雙股劍還是每每被人提起,不論好歹,總算是出了名。
  • 名字最霸氣的15件兵器,方天畫戟墊底,淵虹上榜,第一件名傳千古
    來源:江湖/編輯:古風江湖方天畫戟,相傳三國時期的呂布、唐朝時期的薛仁貴用的都是這種兵器。「方天畫戟」是我國古代的一種長兵器,最長可達3米,既能直刺,又能勾砍。但是名字一般,氣勢不足,全靠使用者呂布給它揚名,所以排名墊底。「離別鉤」出自於古龍的武俠小說《七種武器》,跟長生劍、碧玉刀、孔雀翎等合稱七武器。為何單單選擇了七武器中的「離別鉤」上榜呢,因為古龍命名「離別鉤」有非同一般的意味:「這柄鉤,無論鉤住什麼都會造成離別」「「如果它鉤住我的咽喉,我就和這個世界離別了?」
  • 呂布的兵器方天畫戟有何背景?說了你或許不信,簡直是神器
    說了你或許不信,簡直是神器導語:說起呂布,人們就會不自覺地想到方天畫戟和赤兔馬,確實,沒了這兩樣裝備呂布的實力會大大折扣。那方天畫戟這把兵器到底有什麼來頭呢?它又是怎樣讓呂布成為三國第一將呢?呂布這人有當年項羽的武勇,他覺得其他武器沒啥技術含量甚至有點單調,於是就選了方天畫戟這種西楚霸王用過的武器,果不其然一向很難用的方天畫戟在他手裡能玩出花來,呂布用它幾乎刷遍天下名將。
  • 關羽的專屬武器是青龍偃月刀?並不是!
    《三國演義》對關羽的描述:身長九尺,髯長二尺;面如重棗,唇若塗脂;丹鳳眼,臥蠶眉,相貌堂堂,威風凜凜。 《三國演義》的第一回,說到劉關張得到鑌鐵一千斤,關羽打造青龍偃月刀,青龍偃月刀又有一奇名"冷豔鋸"。虎牢關三戰呂布有詩說道:"酣戰未能分勝敗,陣前惱起關雲長;青龍寶刀燦霜雪,鸚鵡戰袍飛蛺蝶。"
  • 呂布的方天畫戟到底有多牛?
    兵器當中,錘必力大方可用,但最難的是宋朝陸文龍和水泊梁山董平使用的雙槍,能把雙槍用好了,那基本都是無敵的,兩個槍總共有四個頭,舞起來的話,戳不到自己都是萬幸了。其次就是畫戟,使用者既要熟悉刀、槍、鉤、叉的用法,又要採用結合不同特點的招式,練不好的話,還不如拿一根棍子掄來得實惠。用對自己熟練掌握的兵器,對武將來說十分重要,如果用不對,武力就會打折扣。
  • 別被影視劇騙了,呂布用的那是方天畫戟嗎?
    後世通俗小說更對此添油加醋,演繹了無數神奇故事,導致人們一說起戟,腦海中便會浮現出那個一身白袍,手持方天畫戟的英武形像。姑且不論方天畫戟是不是實用冷兵器,影視劇中我們見到的真的是方天畫戟嗎?下圖:各版呂布形象照
  • 方天畫戟
  • 歷史上關羽、張飛、劉備的兵器是什麼?別再相信《三國演義》了!
    《三國演義》開篇裡說道,劉備、關羽、張飛三人「桃園結義」之後,張飛散盡家財,招募了300鄉勇,並開始打造兵器。雲長造青龍偃月刀,又名「冷豔鋸」,重八十二斤;張飛造丈八點鋼矛;劉備的是鴛鴦劍,又名雙股劍。真實的歷史上,根本沒有青龍偃月刀和鴛鴦劍。
  • 呂布的武器真的是方天畫戟嗎?
    說起呂布來,大概是離不開赤兔馬和方天畫戟這兩樣的。  呂布的坐騎是赤兔馬大抵是沒有異議的。但是呂布是不是就一定是使用方天畫戟呢?這卻是可以探討的。要得到這個問題的確切答案,當然是不能使用《三國演義》中的小說家的說辭,而要到正史裡去挖掘和分析。  首先是後漢書:  卓將至,馬驚不行,怪懼欲還。呂布勸令進,遂入門。
  • 三國十大兵器排名,方天畫戟也只排第二
    而不管是那些諸侯還是諸侯身邊的英雄,也都在這戰事頻頻的時期裡都展現了獨特的風採。沙場之上,這些諸侯和英雄好漢各憑本事吃飯,相互廝殺,除了看誰武藝高強,還看的是武器裝備,那三國中的武器誰家更強呢?歷史上用斧的猛將也挺多的,像程咬金就是,曹操手下的徐晃就用這斧和關羽打得難捨難分,也是在曹操手下中出類拔萃的一名將士。
  • 呂布的武器真的是方天畫戟?《後漢書》:他其實是用矛的!
    不是呂布被殺後,方天畫戟「神秘消失」了,而是一開始呂布就沒有用過這把叫「方天畫戟」的兵器。我們所熟悉的呂布形象是:年少英俊,白面無須,頭頂「三叉冠雉雞翎」,手持方天畫戟,騎著一匹赤兔寶馬馳騁於戰場之上。其實,不光是呂布的兵器,連呂布的形象都是明清時期的小說家根據自己想像力刻畫出來的,其中元代鄭德輝的雜劇劇本《三戰呂布》功不可沒。
  • 《三國演義》中,關羽敗亡,他的青龍偃月刀和赤兔馬流落到了何處
    在古代的《兵器譜》中,還專門有對青龍偃月刀的介紹,說此刀勢大力沉,迎頭劈下,無堅不摧。關羽在與劉備起兵的時候,在得到客商張世平、蘇雙資助的一千斤鑌鐵後,為自己打造了這口青龍偃月刀,這口大刀重達八十二斤。鑌鐵並不是普通的鐵,而是打造兵器的上好材料,尤其是打造刀具特別鋒利。為了關羽的一把青龍偃月刀,劉備就捨出近十分之一的鑌鐵,可見劉備對關羽的器重,也顯示了此刀的不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