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住高樓,有人在深溝:人與人之間的差距到底能有多大?

2020-12-23 羅sir職話

作者 | 羅sir

朋友問我,為什麼今天的社會風氣如此浮躁,人與人之間的相處為什麼存在那麼多攀比和比較?我們又為什麼變得越來越如此焦慮?

我告訴他,因為今天的我們與過去的我們不同了。

在過去我們實行的是計劃經濟,大家都一窮二白,吃住用行都是一樣的。沒有什麼明顯的變化,不管你是管理人員還是普通職員,我們拿的工資也是一樣的,自然不存在什麼攀比和焦慮了。

但是今天不同,藉助網際網路的發展,我們能感覺周遭明顯的差異了,有車的和有房的,生活水平和選擇權也並不相同了,吃飯也有好和不好的區別了。

我們能看到那些有錢人的生活是怎樣的,即使總體上我們的水平比過去不知道好了多少倍。那這是好事還是壞事?肯定是好事,焦慮和差距能夠促人奮進,鼓勵更多地人向上走,這是一個和諧社會必備的機制。

有人住高樓,有人在深溝,有人光萬丈,有人一身鏽。

客觀地來說,為何人與人之間的差距被慢慢拉大了,甚至是越來越遠了?

羅sir親身就遇到了這麼一件事:有次跟朋友去喝咖啡,隔壁一桌几位職場模樣的小夥伴在聊天,其中一位在聊著昨晚在家拍的照片不好看,另一位吐槽著今天的衣服不太亮眼...

我本無感,但突然腦海中就湧現出了這樣的念頭,人與人之間的差距究竟從何而來?當我們拋開家庭、國籍,這些因素之外,決定人差距的究竟是什麼?

01

認清世界的本質——決策能力

先說件與此事看似不相干的事情吧:

今天,聽朋友說起一個他親戚的孩子,當初十九歲就跟男孩子在外面懷孕,不管家裡反對執意要跟那孩子結婚,因為不能辦結婚證,於是乎匆匆忙忙弄了一個婚禮出來。其結果是,在孩子滿月的那天,她那男友直接跑了。

後來,這姑娘是每日以淚洗面,還有一個剛滿月的孩子。羅sir沒見過那男孩和女孩,無法得知男孩這樣做的原因是什麼,但大概能猜出來是年齡太小,不堪壓力,最後逃避、失蹤。

說實話,每當我看到這樣新聞或遇到此類事情的時候,我的心裡都會陣痛。想想那女孩的未來,再想想那沒有滿月的孩子。我記得某位英國作家曾說過:「什麼是悲劇?悲劇就是把喜劇打碎了,掰給你看的。」這何嘗不是一出荒誕的喜劇?

這個故事看似與人之間的差距形成沒有什麼關係,但事實是,我們很多時候缺乏的正是正確看待人和物的能力。我們很難去區分什麼樣的事物是好或者是壞,感性通常是佔據著我們的大腦,而理性思考總是很難很難。

什麼是認清世界本質的能力?

科學地說,這是一種你面對選擇的時候,系統決策的一種方法。

何謂系統決策?

在面對幾分工作邀請時,你要如何選擇公司?在面對一個項目機會時,你是拒絕還是迎難而上?這些在選擇的過程,也是我們決策的過程,而除開那些不可控的家庭背景因素,我們的差距其實就在於每件事情的選擇上面,差距就是逐漸被拉開的。

你可能沒聽過古典決策、行為決策、完全理性決策,但羅sir重點要說的泰勒所提出的完全理性決策。

泰勒認為,堅持追求最大價值能為組織和個人目標作出最優解。其在決策上的表現為:選擇前充分考慮所有選項,以及這些選項所產生的影響;決策者根據自身的價值標準,選擇最大的價值行動為方針。

當然,現實情況是我們不可能全面理性思考,而不帶任何感情因素在裡面。所以,要如何衡量價值最大化和感情因素?這要取決於哪方讓你能夠得到「最大化」。

就像我們不太會去考慮每件事背後所代表的意義,買件衣服行嗎?行的啊,那要是每月都買三件衣服呢?這可能你就會去思考,我真的需要每個月都買三件衣服嗎?不一定的。

我們那些看似微小的生活習慣,最後疊加累計,都能夠變成壓垮你的大山,而這,都是需要你系統改變自身看待事物的方式。你是風險偏好型,還是穩健保守型?你是即時滿足,還是延遲滿足?

02

警惕「忙碌無效和稀缺陷阱」

你或許每天都很忙碌,上班忙著KPI,下班忙著生活上的瑣事,但你的忙碌真的有實際的效果嗎?你是否陷入了虛假的忙碌狀態?

上班的時間有多少是在真正地做事情的?與那些效率高手比起來,為何別人三個小時能完成的工作你卻需要五個小時?

這背後的所有根源就在於——稀缺

稀缺原本只是經濟學上的術語,用來指商品貨幣的稀缺性。但塞德希爾·穆來納森和他的夥伴埃爾德·莎菲爾發現,稀缺不僅僅是商品貨幣的特性,我們人也會陷入到「稀缺」當中,並被逐漸拉開差距。

在他們合著的行為經濟學著作——《稀缺》一書中就曾明確指出:我們會陷入那些重要但是不緊急的陷阱當中,這會磨損我們的帶寬,讓我們的智商和決策能力變得底下。

穆來納森和莎菲爾發現,我們所做的事情往往都存在這四種模式,分別是:重要不緊急、重要緊急、不重要不緊急、不重要緊急。

而我們的精力大多都被重要但是不緊急的事情所耽擱,往往會忽視那些重要但是不緊急的事情。而人與人之間的差距,也正是因為這些事情導致我們的稀缺性,而逐漸拉大。

看書學習這件事就很重要,但是卻不緊急,我們時候都能去做,但也正是因為這樣思想,導致我們卻不大會去做這件事。也許,一個下班的人只想著安安穩穩地刷會抖音和微博,這反而很緊急,但是似乎不重要。

對此,作者給出的建議是:我們應當去關注那些重要不緊急的事情,例如健康的身體需要多鍛鍊少抽菸,能力的提升需要多看書學習,這些事情在我們看來都是非常重要的,但是一點兒也不緊急。而生活中,那些看起來無關緊要的事情,卻佔據著我們的視野,吸引著我們的注意力。

如果我們把「運氣」的成分拋開,還有什麼是導致差距拉大的因素?其實,歸根結底也非常簡單,這背後無外乎透露的本質是,見識不夠、稀缺、選擇的思維框架不同。

前幾天韓國媒體就曾做過民調,其顯示近6成年輕人不想生娃,74%認為努力沒用,社會不公平。這在一個發達國家而言,年輕人的生活壓力可想而知,這背後反映出的問題是:當依靠能力和自身認知都無法去擠上社會的上升通道時候,年輕人的應對方法只有一個,那就是不生娃,和繼續「喪」。

這對於我們中國而言,這是一個最好的時代。

作者:羅sir,一個內容有深度思想有廣度的多年職場老司機,原創不易,小手關注。每天分享職場新知~

相關焦點

  • 民國文:有人住高樓,有人在深溝
    那個讀者寫到:女主有一個閃閃發光的靈魂,我想如果是我處在那樣的境地可能也已經被壓在了泥裡,不會像她那樣還保留著一顆善心,雖然經過了苦難可是還是像松樹一樣挺拔。因為這條評論我去看了文,因為看了文我愛上了裡面的女主。有人住高樓,有人在深溝,她從深溝走進了高樓。我佩服她,喜歡她,她不是頂聰明的人,但是她努力、自律、善良,她靠著自己過上了自己想要的人生。
  • 《怦然心動》:有人住高樓,有人在深溝,斯人若彩虹,遇上方知有
    有人在高樓朱莉安娜·貝克由始至終相信三件事:樹是聖潔的;她在後院裡飼養的雞下的蛋是最衛生的;有人在深溝朱莉每天都會給布萊斯家送雞蛋,因為她覺得這雞蛋是自己親自護理的,這樣會很有誠意,然而,布萊斯一家卻認為朱莉家的雞蛋有細菌,於是讓他偷偷的扔掉。終於有一天,布萊斯搞砸了。
  • 這世上,有人住高樓,有人在深溝,有人光萬丈,有人一身鏽
    沒有哪個人願意活得卑微,他們只不過為了生活負重前行!有些人賺錢是為了追求更好的生活,而有的人賺錢,只為活著本身,活著就已經拼盡了全力。在這平靜祥和的時代,還有很多人為了幾十塊錢,甚至幾塊錢勞累奔波,多的是我們不知道的生活的苦難和沉重。
  • 有人住高樓,有人在深溝:因為你沒窮過,所有你不懂得
    朋友把醫生拉到一邊,小心翼翼地問道:老師,你告訴我實話,奶奶有多大可能性治好?醫生頓了頓,回答她:奶奶病情確實太嚴重,現在能做的也就是儘量維持她的生命,至於他們想要的站起來,希望實在太渺茫。記得曾經有一個梗刷爆網絡:我是主席最惦記的那個人。原來不是笑話,而是事實。2知乎上有一個火爆提問:「火車硬座和臥鋪相差僅一百元,為什麼會有那麼多人選擇硬座?」提問者用了「僅僅」一詞,卻不知這「僅一百元」卻是別人好多天揮汗如雨掙來的收入。有人住高樓,有人在深溝;有人光萬丈,有人一身鏽。
  • 室友的兩張英語四六級證書,讓我明白了人與人之間的差距有多大
    英語四六級證書所以就有人好奇,這個英語證書好不好考?這就好比有人問英語到底難不難學?對有的人來說,這真的算不上有多難,我們暫且把他們叫做有語言天賦的人,但對於我們芸芸眾生,從小學三年級(我們那兒小時候是從小學三年級開始學英語的)開始,一直到大學,十幾年都在學英語,可最後學的怎們樣了呢?想必大家都有自知之明。既然大多數人都不是有語言天賦的人,為什麼有的人四六級也能通過,但有的人為什麼就是死活過不了呢?下面我將把我的親身經歷分享給大家。
  • 律所合伙人之間的收入差距能有多大?
    對合伙人來說,能為律所帶來多少營收在很大程度上決定了他們的收入。在同一家律所,兩位合伙人之間的收入也可能存在著比較大的差距。 據法律行業的最新消息,受今年的疫情因素影響,律所可能會加速合伙人薪資制度的改革,以下是詳細情況。
  • 為什麼有人住高樓,有人在深溝?《孫子兵法》早已給出答案
    很多人往往不知道自己的興趣在哪、能做什麼、能為別人創造什麼價值,更別說了解哪種形式對自己有利、哪些人可以為我所用。像這樣對自己的定位和認知模糊不清,是很難在競爭激烈的社會中脫穎而出的。
  • 「散裝衛生巾」衝上熱搜:這世界,有人處高樓,就有人住深溝
    有網友吐槽說:這樣的東西質量能行嗎?為什麼不買護舒寶那些大牌子? 有的買家做了回答,四個字:「我有難處」。衛生巾,能省就省吧,30塊錢可以吃兩天飯了。2毛錢一片,能用就用吧。你知道嗎?這樣的人並不少,多得讓我們咋舌。網上那個有一組數據:全球用不起衛生巾的貧困女性,有4000萬。
  • 抖音有人早已麻木歌曲介紹
    有人早已麻木,在現代的時候,很多時候我們都會麻木。這局歌詞唱出了很多人的心聲。
  • 又一位香港歌星自殺,真相讓人動容!
    這兩個人,一個異常平靜毫無徵兆看了眼周圍的人,跳下去甚至連一句話都沒說。另一個半紅不紫打拼十多年永不知疲倦,逝世僅五天前曾發文稱「活著真好」;這個時代就是這樣,我們無法想像一個人的苦難。這世上,有人住高樓,有人在深溝,有人光芒萬丈,有人一身是鏽。 但無論是高樓裡的人,還是深溝裡的人,都有說不出的苦。
  • 【島讀】李強:中國的貧富差距到底有多大?
    但是,改革開放以後差異比較大。我先介紹一下改革開放以前是什麼情況,1979年世界銀行報告顯示,中國城市家庭人均收入基尼係數0.16,在全世界從來沒有見過這種數據,沒有一個民族能把財富配置成這樣。我們的領導人和當年的創業者真的有本事,在一個數億人口的大國能夠把財富配置均等,基本上沒有腐敗,每個人差不多。
  • 國產劇和美劇的差距,到底有多大?
    然而輝煌是短暫的,內地劇,或者說國產劇在經歷短暫輝煌後迅速走向沒落,到今天雜草叢生,已經成了大型垃圾場,這到底是怎麼回事?按照汪海林的說法,大概有三個原因。1、收視率/播放量成了唯一標準。題材從古裝到現代再到科幻,從言情到動作再到懸疑驚悚,從大女主到大男主再到群戲,你能想到的美劇都做過了,而且都有經典代表作。
  • 我與鹿晗的差距到底有多大?天地有多大,我們之間差距就有多大
    娛樂圈有多混亂,這個大家都知道。在那麼混亂的環境中,能脫穎而出成為大眾所知的公眾人物,是絕對不可能是傻子。他們在某一方面肯定有其過人之處,只是他們有些地方確實會比常人稍微弱點。像鹿晗這種在韓國娛樂圈組團出道的人,更是人尖中的人尖。想在韓國娛樂圈出道,可不像大陸一樣只要長得好看,弄點花邊新聞,賣賣萌就能出道擁有一大批粉絲。韓國組團出道的,沒有一個不是經過精挑細選,過五關斬六將才能熬出頭的。
  • 桐人和亞絲娜貧富差距到底有多大,看到浴室瞬間明白了!
    ,有不少網友說亞絲娜的家庭條件要高於桐人家很多,不一定能夠在一起,但是這個不是重點,今天我主要的任務是帶大家看一下兩人之間的貧富差距到底有多大,尤其是浴室的對比太鮮明了。父母方面:桐人的家庭方面是動漫編劇們慣用的套路,父母雙亡,有妹不一定有房,因為被他的姨母收留,所以不確定現在的房子到底是父母留下的遺產,還是姨媽的房子。不過桐人作為一名資深的技術宅,還能夠從茅場教授的系統中分離出結衣醬,可見黑客技術一流,並且從SAO出來以後還為政府工作,前途一片光明。
  • 豆瓣評分9.1電影《怦然心動》——斯人若彩虹,遇上方知有
    有人住高樓,有人在深溝,有人光芒萬丈,有人一身鏽,世人千萬種,浮雲莫去求,斯人若彩虹,遇上方知有。如同電影名字,影片中講的是只有遇見,才會有更多的故事。,女主朱莉小時候見到布萊斯的第一面便被他朗星般的眼睛吸引住了。
  • 印度學者:中國和印度的差距到底有多大?
    近年,印度人在印度國家的一個著名的論壇上,提出了一個讓中印兩國國民都十分好奇的問題:「中國和印度差距到底有多大?另有印度專家回應到:中國至少要30年才能趕上印度。」 引起網友一片譁然。
  • 鼻型對人的影響有多大?當景甜歐陽娜娜同時側臉,差距沒想到
    除了網紅之外,很多的明星都紛紛加入了直播的行列,前有劉濤後有景甜,與網紅不同的就是明星每一次都能夠邀請來明星,最近我們就看到了歐陽娜娜和景甜同框,兩個人在直播的過程當中其樂融融,都是性格非常好的人,引起了大部人的關注。
  • 月薪3000和月薪3萬的人,差距到底在哪?
    全世界只有不到1%的人關注了影視後期你是個很特別的人工作幾年以後,人與人之間的差距就會慢慢地顯現出來了
  • 為什麼人與人之間的差別這麼大?楊絳的一段話,讓人感到很現實
    都說「人比人,氣死人」。人和人之間是存在差別的,窮富、高矮、胖瘦等等,有時候人和人之間的差別是能夠影響一個人的心理的。差別有多大,真的無法去衡量,只能就事論事,看怎麼去比較。認識經不起比的,如果拿一個很差勁的人跟很優秀的人比,那差距就非常大,一個天上一個地上。如果你不知道怎麼回答為什麼人與人之間的差別這麼大?不如讀讀楊絳的一段語錄,讓你感受一下現實。我常奇怪,為什麼有人得了我父親的幫助,感激得向我母親叩頭,終身不忘。
  • 中美差距到底有多大?張召忠一針見血:該清醒了,不要再被誤導了
    或許有很多人認為,按照中國現在的實力來看,和美國的差距已經不大了,但事實上,中美的差距到底有多大呢?我國著名軍事評論家張召忠客觀分析道:我可以負責任的講,其中美差距還很大,不要被誤導了。按照我國目前的發展形勢來看,經濟實力是最有機會追上美國的,但是是建立在中國能夠一直保持著GDP高速發展的狀態,在這樣的情況下,在未來十來年的時間內,才有可能追上美國,和很多人想的還是有一定的差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