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以為的牙醫
可能是這樣的
他們工作在奢華的牙醫診所
下了班還可以搞搞副業
教大家談談戀愛
但其實,他們是這樣的
下了班除了學習還是學習
之前小黑和大家聊了聊頭頂一套房的事兒,這次再來跟大家說說「滿嘴跑寶馬」的事兒。
「一個人如果種一口牙,其價值相當於一輛寶馬汽車。但讓人遺憾的是,這輛寶馬汽車並沒有開在馬路上,而是被『含』在了嘴裡。」這是華西口腔醫學院主任醫師周學東2017年3月,在全國政協十二屆五次會議醫衛45組小組討論會上的發言。
「顏值經濟」、「美貌經濟學」等詞彙越來越多地出現在大眾的視野中,有研究表明:一個容貌低於平均值的人每小時少賺9%的薪水,而容貌高於平均值的人每小時則多進帳5%。相差的這14%放大到一生,則可能讓他們之間的收入差達到23萬美金(150萬人民幣)之多。
這聽起來似乎挺不可思議的,畢竟很多網友都表示 自己一輩子也賺不了150萬呀。其實你賺不賺得了150萬不重要,重要的是,你為牙齒花錢了嗎?
一口整齊靚麗的好牙可以令我們的形象氣質有所提升,在面試、與人交談的過程中給對方留下不錯的印象。但並不是所有的人,天生就有一口整齊、白花花的牙齒,在顏值當道的消費觀念的衝擊下,我們開始接受花費一筆巨款去整牙或者重新種牙。
這無非就是一個選擇:你要好看還是要錢?
看牙貴似乎成了一種普遍認知,而暴利也漸漸成為牙科摘不掉的標籤。《2018年中國正畸市場消費藍皮書》顯示,根據矯治器材料和固定技術的不同,一次正畸服務的價格為2萬元~8萬元不等。
小黑了解到,在北京種一顆牙動輒一萬元起,其中北京大學口腔醫學院種一顆牙的起步價約為1.7萬元,看起來並不便宜,這才有了我們文章一開頭提到的「滿嘴跑寶馬」。
但我們花了一輛車的錢看牙時,牙科診所真的賺到了嗎?如此高昂的治療費,究竟進了誰的口袋?
診所覺著是「窮廟富和尚」,錢都被醫生賺了,醫院或診所礙於醫療器械、醫生費用、房租等原因,處境十分艱難,絕大多數是賠錢的。
醫生也覺著自己冤,一名學生成為口腔醫生至少需要7年:本科基礎教育5年,住院醫師規範化培訓1-3年,考取執業醫師資格證1年。如果是正畸醫生和種植醫生,則還需加上3年研究生學習時間。除去時間成本,金錢成本也頗高。一個合格的醫生不僅需要好幾年理論積累和實踐歷練,而且還需要持續不斷的學習培訓。
不管這筆錢最後進了誰的口袋,我們不難發現,如今大部分牙科診所都面臨著資金緊張的問題,很多診所剛開沒多久,就悄悄關門了。
那麼,牙科診所面臨的問題,會不會是因為口腔護理沒有市場呢?
就拿今年雙11前夕,阿里健康聯合支付寶上線的口腔夜診所預約服務來說,上線首周,其夜診所預約訂單佔到了每天預約訂單的15%以上。
另外,據口腔行業協會的數據,全國看牙用戶年均2.5 億人,其中越來越多的人接觸到正畸、種植牙等高客單價項目。
可見,口腔護理這塊市場還很熱。
而隨著大家面臨的口腔問題越來越多,就醫人群也越來越龐大,公立醫院的牙科專家號已經無法滿足諸多患者的需求。這其實給了民營醫院、小診所很大的生存空間,牙科診所能否有所發展,還是需要靜下心來思考行業鏈存在的隱形問題,迎來事業的春天。
以上,其實在看牙潮的背後,牙科診所也正在被材料供應鏈、人力、房租、競爭、資本等諸多因素裹挾著,並非人們想像中的暴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