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開手心揉起泡泡,手上細菌不能放掉……」通俗的歌詞配上範曉萱的《我愛洗澡》旋律,就成為西南大學9名大學生自創的洗手操———《我愛洗手》。
昨日,西南大學官方微博發布消息,這套兒童洗手操下月將在北碚、江北、巴南、璧山等4個區縣的20所小學推廣。
一套洗手操
融合了六個步驟
「張開手心揉起泡泡,手上細菌不能放掉;清潔手背你要記牢,給我指縫洗個澡澡,細菌汙漬全都跑掉;清潔拇指也很重要,給我指尖搓個澡澡,頑固細菌不能放掉,洗洗手腕不要忘掉;上衝衝,下洗洗,左搓搓,右揉揉,有空再來握握手……」整個《我愛洗手》的洗手操視頻時長1分多鐘,伴隨著歡快的歌聲,一名女大學生舉起自己的手,一步步示範洗手的順序和方法:第一步洗手心;第二步搓手背;第三步洗指縫;第四步洗拇指;第五步洗指尖;第六步洗手腕。
創作這套洗手操的9名大學生,來自西南大學一個公益團隊,負責人蒲景姝是西南大學經濟管理學院的大二學生:「我們走訪了北碚區的4所小學,發現很多兒童沒有養成洗手習慣,導致生病。」
能不能用通俗易懂的方法來教孩子們洗手呢?他們決定自編自導一套洗手操,並請教了北碚區中醫院醫生。
隨後,團隊成員決定以小朋友們喜歡的歌舞形式來表現。他們將這六步洗手法寫成歌詞,配上範曉萱的歌曲旋律,請來西南大學體育學院專業老師進行指導,拍攝了長1分多鐘的洗手操視頻。
在西南大學78名志願者的參與下,這套洗手操已在北碚區兩所小學進行了全校性實地推廣。「學生們在課間做了廣播操後,緊接著就做洗手操。我們希望這樣能增強學生們的衛生意識,對他們進行科學洗手指導和培養成習慣。」
兩種洗手法
不是隨意搓兩下
市中醫院感染科科長黃定桂介紹,洗手分為六步洗手法和七步洗手法,來自於2009年衛生部頒布實施的《醫務人員手衛生規範》。六步洗手法:一洗掌心、二洗手背、三洗指縫、四洗指尖、五洗拇指、六洗指背;而七步洗手法則加上洗手腕。
指縫、指尖等部位容易藏汙納垢,但常常被人們忽略,這樣的洗手方法,能夠保證手的各個部位都被全部洗到。
一些人洗手,常常是匆匆忙忙隨意搓兩下。黃定桂提醒,要想真正達到效果,除了要遵循正確的洗手步驟,不留衛生死角,還要注意洗手的時間,洗手時在流動水下,使雙手充分淋溼後,取適量肥皂(皂液),均勻塗抹至整個手掌、手背、手指和指縫,而且應該認真揉搓雙手至少15秒鐘。(重慶晚報記者 羅靜)(受訪者供圖)